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浅谈西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缺乏关爱生命终极意义的教育,无疑只能让生命停留于生物的层次。
【关键词】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智慧生命
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创造美好人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呢?
1 正确认识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等知识的教授,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没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
语文教学,无论是文本,还是学生、教师,都是最富生命意义的,因此最能也最应该张扬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使生本教学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与完善。语文可以看成是学生生命的“营养”,语文教学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吸收语文的“营养”,从而完善自我的生命历程。构成语文生命的基本要素是知识、能力、情感,那么语文教学就要研究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必然联系。用生命来解释生命,用生命来碰撞生命,用生命来补养生命,这才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教学。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小学语文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但是,有些内容如果教师不去强调,学生有可能一生都不会意识到。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2 积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主要在教师,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用師爱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困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这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此,我主要进行了“五优先”的尝试,即问题优先,板演优先,个别辅导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质疑优先,应该说这很好地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教师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生命的活力,哺育每一个学生完整的生命。
用情绪感染学生。老师的情绪,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常常提醒自己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尽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用语言鼓舞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导入语非常重要,用语言的魅力去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人课文的情景中。在这方面,我主要学习了用幽默的语言来宽松活跃教学气氛,这是在听于永正老师的课后给我们的启发,“要上有意思的课”,幽默的语言无疑是创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的催化剂,让学生觉得上课也是那么“有意思”。
用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已被普遍采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师生共享成功乐趣的情感交流,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境界,在生命化教育中,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更要在评价得以体现,它能张扬生命的个性。
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的,学生对教师的好恶往往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努力去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在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提升自己,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 让学生在“生成”中学会珍爱生命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课堂里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思维,不同的生命阅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
一位语文老师在将要结束课文《生命》一课时,突然受一位学生所提问题的启发,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说话题目,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做一篇悼词: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词的形式,追忆一生。在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影响下,老师课堂上这一史无前例的“生成”看似很冒险,实则最有效地做到了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体验,感悟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珍贵。从根本上让学生体味并意识到生命对于自身,对于家人和朋友,对于社会具有的意义,从而真正学会珍爱生命。
4 科学把握语文与生活沟通的途径
语文学习不仅仅就是认识汉字,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表情达意。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之中。其实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很多是语文老师发现的。因为语文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写写日记,做一些命题作文,在这一倾诉和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倾吐自己心中的不快,这个时候语文老师不仅要做一个工具性的老师,更要做一个人文性的老师,及时的疏导儿童心理问题,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如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定会使学生得不到心理疏导而出现心理过错,影响到他一生的生活。语文教学提倡综合性学习,就要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美丑,把握生活的正确方向,不要让幼小的心灵迷失航向。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在当前这种背景下,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开展生命教育,让生命之花在语文学习中尽情绽放。
【关键词】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智慧生命
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创造美好人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呢?
1 正确认识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等知识的教授,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没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
语文教学,无论是文本,还是学生、教师,都是最富生命意义的,因此最能也最应该张扬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使生本教学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与完善。语文可以看成是学生生命的“营养”,语文教学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吸收语文的“营养”,从而完善自我的生命历程。构成语文生命的基本要素是知识、能力、情感,那么语文教学就要研究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必然联系。用生命来解释生命,用生命来碰撞生命,用生命来补养生命,这才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教学。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小学语文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但是,有些内容如果教师不去强调,学生有可能一生都不会意识到。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2 积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主要在教师,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用師爱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困生在课堂上抬起头来,这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此,我主要进行了“五优先”的尝试,即问题优先,板演优先,个别辅导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质疑优先,应该说这很好地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教师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生命的活力,哺育每一个学生完整的生命。
用情绪感染学生。老师的情绪,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常常提醒自己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尽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用语言鼓舞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导入语非常重要,用语言的魅力去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人课文的情景中。在这方面,我主要学习了用幽默的语言来宽松活跃教学气氛,这是在听于永正老师的课后给我们的启发,“要上有意思的课”,幽默的语言无疑是创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的催化剂,让学生觉得上课也是那么“有意思”。
用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已被普遍采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师生共享成功乐趣的情感交流,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境界,在生命化教育中,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更要在评价得以体现,它能张扬生命的个性。
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的,学生对教师的好恶往往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努力去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在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提升自己,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 让学生在“生成”中学会珍爱生命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课堂里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思维,不同的生命阅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因此,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内涵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关键。
一位语文老师在将要结束课文《生命》一课时,突然受一位学生所提问题的启发,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说话题目,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做一篇悼词: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词的形式,追忆一生。在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传统文化影响下,老师课堂上这一史无前例的“生成”看似很冒险,实则最有效地做到了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体验,感悟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珍贵。从根本上让学生体味并意识到生命对于自身,对于家人和朋友,对于社会具有的意义,从而真正学会珍爱生命。
4 科学把握语文与生活沟通的途径
语文学习不仅仅就是认识汉字,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表情达意。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之中。其实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很多是语文老师发现的。因为语文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写写日记,做一些命题作文,在这一倾诉和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倾吐自己心中的不快,这个时候语文老师不仅要做一个工具性的老师,更要做一个人文性的老师,及时的疏导儿童心理问题,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如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定会使学生得不到心理疏导而出现心理过错,影响到他一生的生活。语文教学提倡综合性学习,就要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美丑,把握生活的正确方向,不要让幼小的心灵迷失航向。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在当前这种背景下,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开展生命教育,让生命之花在语文学习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