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为什么要查艾滋、乙肝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6日,浙江省某医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导致5名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2月,青岛市某医院被曝违规操作致9人感染,医院院长被免职。这两起医疗事故引人深思。
  近些年来,大部分医疗机构对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规开展一些跟经血液传播传染病相关的术前筛查。术前筛查最常见的是对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及梅毒等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
  医院或医生的理由是,这些化验用于确诊患者在术前是否有这些病原体的感染,不仅是临床治疗的需要,也是为了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更多住院病人的安全。有的还表示,患者接受术前筛查,体现了患者的责任意识。而很多患者觉得自己没有罹患这些疾病,术前筛查属于过度检查,是乱收费行为。有的人觉得医院不经过自己同意,就开展这些化验,侵犯了个人隐私。
  到底要不要进行术前筛查
  先看看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规范中,并没有对“术前筛查”项目作出明确的规定。
  那么,让我们分析一下如下常见理由:
  理由一:术前筛查如果发现患者这些疾病的感染状态,医生便会格外注意,加强防护,以防因意外暴露而被感染。
  的确,手术中发生血液暴露风险非常高,无论是针刺伤,碎骨扎破皮肤,还是血液喷溅污染皮肤黏膜或眼睛,手术医生和护士都不得不和患者的血液亲密接触。如果得知患者是乙肝、丙肝或艾滋病毒感染状态,在手术时倍加小心,加强防护,以防感染,而且万一发生术中暴露,也可以及时采取预防性用药措施进行阻断,是术前筛查最为合适的理由。而且,与欧美国家医院不同,我国还设有传染病专科医院,专门为乙肝、丙肝或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
  可问题是,如果患者处在感染的“窗口期”,筛查为阴性,难道我们就不将暴露于血液中的风险当回事了吗?难道就可以大意了吗?或者就可以不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来做吗?因为无论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还是艾滋病病毒的急性感染期,在抗体没有出现或处于较低水平时,检测会为阴性,这个阶段叫窗口期。窗口期检测抗体阴性,但患者血液却含有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即便检测阴性,也不能掉以轻心。
  理由二:术前筛查,维护患者权益,避免医疗纠纷。
  手术可能要输血,而血液制品同样由于献血员有可能在急性感染期处在窗口期检测阴性,在给手术患者输入时会有感染以上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术前筛查得知患者的感染状态,万一术后出现阳性结果,可以溯源,帮助患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厘清责任,减少医疗纠纷。
  从这个意义上讲,术前筛查非常有必要。
  但是如果把任何手术、有创检查或侵入性检查都有可能造成患者感染来作为术前筛查的理由,则有些牵强。把手术或有创检查或侵入性检查等同于输血,看起来是为患者维护权益,实际上,只要医院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严格管理一次性医疗器械,术中不可能对患者造成这些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
  做好标准预防可避免感染
  从医院感染控制角度来说,只要我们做好了标准预防,不管手术患者以上血源性传播疾病检测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一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那么,什么是标准预防呢?
  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对隔离、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做了明确的释義。
  标准预防的提出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标准预防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基本的理念。其核心就是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要将任何一个患者都视为具有潜在感染危险的对象来进行隔离管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潜在的感染性,必须采取隔离和防护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标准预防并非基础预防或初级预防。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感染预防措施,覆盖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手卫生、被动和主动免疫,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在标准预防中,要强调“双向防护”。在工作中,既要防止将病原体从患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
  蒋荣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并一直在北京地坛医院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十年来,参与了卫生计生委十余个传染病诊疗方案的制定,还作为临床专家参与北京市和国家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理、危重症患者救治等工作,并作为第一批中国公共卫生培训队队员赴塞拉利昂从事埃博拉防控工作。
其他文献
哇,这么多玫瑰,真是美到发晕呀!  嘻嘻,它们可不是“玫瑰”哟。  什么?什么?我没听错吧?  她说的没错。你们看,下面这些才是正牌的“玫瑰”呢!  没想到吧?真正的玫瑰长得并不娇艳,像是一个落落大方的女孩。  无论是外形还是色彩,都不如花店里那些所谓的“玫瑰”变幻多样。  可是,这才是玫瑰的本来面目哟。  在古代汉语中,“玫瑰”本来指的是颜色美丽的玉石,尤其是指红色的圆形美玉。因为一种植物结的果
20世纪6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几乎与雷锋齐名的英雄——王杰。他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中国人。但人们也许不知道,王杰险些被埋没,甚至险些被冤枉。  生死关头,王杰舍己救人  1942年10月,王杰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后过继给伯父。1961年8月入伍。1962年2月加入共青团。  王杰年年被评为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爆破技术能手。1964年1月,王杰任副班长,后任班长。  1
新的研究表明,那些中年突然血压下降的人更可能发展为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性疾病,目前是美國第六大死亡原因。低血压可引起头晕,疲劳,恶心或晕厥。新研究表明,经历血压突然下降的中年人,到了老年时可能面临痴呆和严重认知衰退的风险。(《今日医学新闻》)
慢性疼痛影响着很多人的健康与生活,最近有研究显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分享阅读法,可以缓解疼痛。分享阅读法是一种互动阅读体验,小团体聚集在一起阅读短篇小说、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唤起生活的记忆。研究人员发现,分享阅读法可能是比认知行为治疗更有效的缓解慢性疼痛的方法。  腰痛、严重头痛或偏头痛、颈部疼痛都是最常见的疼痛。研究人員发现,在分享阅读后两天,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和情绪都能得到改善。
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最近成功修复了小鼠颅骨上的“洞”。研究表明,先进的技术组合可以通过血管支持再生头盖骨,这项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  颅骨损伤和面部骨骼缺陷是非常大的醫学挑战,通常外科医生会从病人的骨盆,肋骨取骨进行移植,治疗过程非常痛苦。该项新技术若运用到临床中,那么之前的治疗方式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由事故导致的面部受损就有了治愈的希望。(《今日医学新闻》)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本应享受这大好春光的你,是否也正遭受着过敏的困扰呢?是鼻痒流涕、喷嚏不止的过敏性鼻炎,还是皮肤发痒难耐的过敏性皮炎,亦或是其他的过敏性疾病。无论是哪种过敏,都会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给你平添一丝烦恼。  春天,百花盛开,而花粉正是春季特有的过敏原之一,是导致众多人发病、引发种种过敏反应的罪魁之一。  其实,过敏原在自然界是大量存在的。普通人对过敏原不会有反应,但过敏体质的人就会把它
2011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叶永烈先生的《“四人帮”兴亡》(以下简称《兴亡》)一书。这部150万字的鸿篇巨制,据作者说,花费了20年的功夫,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史料,访问了众多著名当事人才完成的。作者希望这套大书“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笔者拜读了这部书的部分章节后,觉得该书既有对“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描述,又有对“文革”中的重要人物的介绍,确实是一部可读的书。“
过敏就像多米诺骨牌,从第一张顺着往下推,如果最后一张倒了,过敏的症状就出现了。这时,通过药物治疗,把最后一张牌立起来,是最短平快的方式。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治疗,还是要看看前面那些牌,找出过敏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都认为,过敏症难对付。其实,过敏和其他疾病一样,对付它既可以从病因上下手,也可以缓解症状,让病人与病共存,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如何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请看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关
9月4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开幕的时候,民主党内除总统奥巴马外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国务卿希拉里,却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北京。  四年一次的党代会,是大选年美国两大政治阵营为争夺白宫和国会山筹划的“全党总动员”,更是争取选民的一次“超级路演”,重要性自不待言。  一周前的坦帕(美国佛罗里达半岛西岸海港城市),当共和党举行大会的时候,“红衫军”(共和党的代表颜色为红色,民主党的代
在英语里,“龙”对应的单词就是dragon,其实,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中华龙形象神奇,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则外貌丑陋、猖狂肆虐,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  Dragoil是7个头、会喷火的怪兽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恶魔的形象,是一个有着7个头、会喷火的怪兽,代表猖獗和邪恶。因为也是蛇身,外形与中华龙略有相似,但实质上却与中华龙有着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