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100)
【摘要】:鲁道夫·海恩海姆是德裔美籍作家、美术和电影理论家、知觉心理学家。他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之一《艺术与视知觉》。本文是笔者对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空间”理论个人解读。相比其他媒介,摄影也许是最能唤起一种空间感觉的艺术门类,而我们往往首先想知道的是眼前的照片是在哪里拍的,面对绘画和雕塑艺术作品时一般反应是这些东西出自工作室。摄影(图片摄影)是当前人类所创造的造型艺术形式中最依赖作品与原型的因果关系的艺术。
【关键词】:透视;空间;摄影
一、空间的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
与地点相比,空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人们第一反应应该是几何图形吧。空间是与时间相对客观存在形式,通过长度、宽度、高度、大小表现。一开始空间是毫无差别的,人们对其了解并赋予价值的空間就成了地方。人类的视觉认知并非机械的复制信息,而是要经过大脑加工处理的。一般来说大脑对于视觉信息的认知操作可分四个系统,它们分别处理形式(形状)、色彩、空间、运动(位移)的相关信息。
空间主要影响因素:边框和色彩。艺术中的空间作者除了感知还要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将空间表现在二维平面上。而框架和窗口的运用使得作品本身独立,框架的存在就是用以区分“图”与“底”。在摄影中有一种典型的框架式构图,当然框架式构图可以成就一幅作品,也可以毁掉一幅作品。这就要求拍摄者注意保持框架与被拍摄主体之间的平衡,不能使框架太突兀,比如经常被当做框架、使用到的拱桥和窗口,它门作为框架时,小小的封闭区域强调了框架的“图形”(近似半圆)性质,免去了画面中分散注意力的部分,集中了观看者的注意力,同时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深度。色彩可以转换成最基本的黑白灰,又可以称之为明暗关系。同一平面同大小的物体,颜色浅的物体感觉较轻,有上浮的趋势;深的则重,有下沉的趋势。在学习素描时都有这种经验,近处物体要亮点,远处的东西要暗点 ,为的就是拉伸空间。
二、空间认知的判斷线索
一只眼睛就可以利用单眼线索去很好的感知深度,艺术家们特别擅长利用单眼线索创造作品中的空间关系,单眼线索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相对大小,重叠、影子、线性透视、空气透视。摄影就是利用光学原理,将三维空间以二维形式呈现出来手段之一。在摄影创作中,最常用透视原理产生重叠、变形等来表现空间。通常情况下透视越大,空间越深。
相对大小狭义上是指近大远小,因视点离同一被看物体的距离不同会产生大小变化,距离近则大,远原则小。反过来说两个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在与视点同一距离,一般相对大的那个会有距离近的感觉,相对想的物体会有相对远的感觉。所以视觉产生的压缩变形,或扩大或缩小透视的效果来达到体现空间感的目的。拍摄者根据实际拍摄环境和对象需要选择合适的视点和距离来表现主题。
相机镜头焦距(器材)、拍摄位置、拍摄方向、拍摄距离以及拍摄对象等对线性透视影响较大。相机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是视觉的延伸,摄影师最常使用的标准镜头就是一句人眼的视觉范围设计制造的,所以使用标准情头的拍摄作品就是与通常人眼睛的视觉感受到的透视效果最相似。当取景范围和景深都比较大,强调表现被摄空间之大时,摄影师习惯使用广角镜头将大范围之内的所有物体都包含在一个画面之中,所以近大远小的特征相当明显 。不仅大小对比明显,物体之间的对比也明显了,这就有利于表现空间深度和广度。长焦镜头,焦距长,但是景深和拍摄视角范围受到了限制,必然压缩空间(纵深感)。使用长焦这一特点来压缩空间增强透视效果,突出主体。
拍摄者的视点与被摄主体的距离越远,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透视效果越强,空间感越强。反之,透视效果弱,空间感弱。在拍摄中处理好前景、中景、远景的关系,避免相互之间不必要的重叠,使其分布错落有致,这样可以更好的表现深度空间。生活中最经典的线性透视要数火车轨道,两条平行的轨道离观察者视点最近的地方宽度最大,图像最清晰,相对变形程度小;离观察者视点最远的地方,两条轨道趋向于一点,图像模糊,相对变形程度大、空间感强。
大气透视透视又称影调透视。人们对空间深度的感受和大气透气密切相关,空气也是传播介质,生活中当人们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体细节少,边缘模糊,与远处背静几乎融合,物体本身颜色也变得很淡,或是雾蒙蒙的甚至是苍白。这些视觉感知到的物体特征变化正是因为空气透视。自然因素的干扰也会对空气透视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天气晴朗时,空气的透明度高,可见度也高,看到的物体相对来说觉得近些,阴天或者雾霾天气,空气的透明度较小,可见度低,看到的东西就会觉得远些。
各种造型元素中光线是最具塑形功能的。光、影通常情况下是不分家的。光线在实现最简单的照明作用的同时,还会产生物体的影子。而影子总是要服从透视变形的原理的,在摄影中不管是物体还是影子(阴影)都是要遵循透视原理的。光线和阴影同时作用于相对感知者而言,较远的物体时可达到简化效果(物体轮廓和颜色都被削弱简化),从而产生空间效果。
通常情况下一幅摄影作品不仅利用空气透视原理,基本综合相对大小、相对高度、质地梯度、重叠、影子、线条透视等线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远处的景物轮廓模糊、色彩饱和度低、看起来比近处物体小很多、明暗反差弱,越远越强烈,近则强。这种现象反映在照片上阿恩海姆称之为摄影透视借以表示空间深度和空间位置。
三、阿恩海姆“空间”理论的意义
阿恩海姆空间理论为摄影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图片摄影创造出来的空间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空间美是创作者与作品之间处于审美关系时,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一种价值,这中审美关系确立基于一定的心理距离,并伴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比如即使观众并没有亲自去过图片中的某地看过某人,但是图片摄影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让观众觉得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某地此情此景就是真的存在。
在众多摄影创作中都无形之中利在运用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就是因为摄影是最能唤起观众“透明的观看态度”,就美学角度而言,对于审美客体来说,图片摄影中“空间”理论的运用是人们对于生活中的人、物的一种美与价值的认可,是创作者的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拉近了与审美对象的距离。就认知角度而言,图片摄影中“空间”理论运用是人们观察与认知世界的自身方式,使人们某种情感与认知的形象表达。
四、结语
我们已经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没有小孩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丰富。视觉脱离了知觉,好像我们的眼睛退化了,只是用来辨别事物的工具,感受不到观念的表达。阿恩海姆对空间理论的剖析丰富了理论经验对无数艺术家的创作有着不可置疑的启发,唤起了他们用眼睛理解、欣赏艺术的潜在能力。人们视觉的“透视”事物能力觉醒,从而在创作中运用,更好的传达感情思想。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著;滕守尧 朱疆源 译 《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出版社 2006.10
[2]【比】希尔达·凡·吉尔德 【荷】海伦·维斯特杰斯特 著;毛卫东 译 《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3.12
【摘要】:鲁道夫·海恩海姆是德裔美籍作家、美术和电影理论家、知觉心理学家。他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之一《艺术与视知觉》。本文是笔者对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空间”理论个人解读。相比其他媒介,摄影也许是最能唤起一种空间感觉的艺术门类,而我们往往首先想知道的是眼前的照片是在哪里拍的,面对绘画和雕塑艺术作品时一般反应是这些东西出自工作室。摄影(图片摄影)是当前人类所创造的造型艺术形式中最依赖作品与原型的因果关系的艺术。
【关键词】:透视;空间;摄影
一、空间的形成及主要影响因素
与地点相比,空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人们第一反应应该是几何图形吧。空间是与时间相对客观存在形式,通过长度、宽度、高度、大小表现。一开始空间是毫无差别的,人们对其了解并赋予价值的空間就成了地方。人类的视觉认知并非机械的复制信息,而是要经过大脑加工处理的。一般来说大脑对于视觉信息的认知操作可分四个系统,它们分别处理形式(形状)、色彩、空间、运动(位移)的相关信息。
空间主要影响因素:边框和色彩。艺术中的空间作者除了感知还要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将空间表现在二维平面上。而框架和窗口的运用使得作品本身独立,框架的存在就是用以区分“图”与“底”。在摄影中有一种典型的框架式构图,当然框架式构图可以成就一幅作品,也可以毁掉一幅作品。这就要求拍摄者注意保持框架与被拍摄主体之间的平衡,不能使框架太突兀,比如经常被当做框架、使用到的拱桥和窗口,它门作为框架时,小小的封闭区域强调了框架的“图形”(近似半圆)性质,免去了画面中分散注意力的部分,集中了观看者的注意力,同时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深度。色彩可以转换成最基本的黑白灰,又可以称之为明暗关系。同一平面同大小的物体,颜色浅的物体感觉较轻,有上浮的趋势;深的则重,有下沉的趋势。在学习素描时都有这种经验,近处物体要亮点,远处的东西要暗点 ,为的就是拉伸空间。
二、空间认知的判斷线索
一只眼睛就可以利用单眼线索去很好的感知深度,艺术家们特别擅长利用单眼线索创造作品中的空间关系,单眼线索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相对大小,重叠、影子、线性透视、空气透视。摄影就是利用光学原理,将三维空间以二维形式呈现出来手段之一。在摄影创作中,最常用透视原理产生重叠、变形等来表现空间。通常情况下透视越大,空间越深。
相对大小狭义上是指近大远小,因视点离同一被看物体的距离不同会产生大小变化,距离近则大,远原则小。反过来说两个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在与视点同一距离,一般相对大的那个会有距离近的感觉,相对想的物体会有相对远的感觉。所以视觉产生的压缩变形,或扩大或缩小透视的效果来达到体现空间感的目的。拍摄者根据实际拍摄环境和对象需要选择合适的视点和距离来表现主题。
相机镜头焦距(器材)、拍摄位置、拍摄方向、拍摄距离以及拍摄对象等对线性透视影响较大。相机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是视觉的延伸,摄影师最常使用的标准镜头就是一句人眼的视觉范围设计制造的,所以使用标准情头的拍摄作品就是与通常人眼睛的视觉感受到的透视效果最相似。当取景范围和景深都比较大,强调表现被摄空间之大时,摄影师习惯使用广角镜头将大范围之内的所有物体都包含在一个画面之中,所以近大远小的特征相当明显 。不仅大小对比明显,物体之间的对比也明显了,这就有利于表现空间深度和广度。长焦镜头,焦距长,但是景深和拍摄视角范围受到了限制,必然压缩空间(纵深感)。使用长焦这一特点来压缩空间增强透视效果,突出主体。
拍摄者的视点与被摄主体的距离越远,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透视效果越强,空间感越强。反之,透视效果弱,空间感弱。在拍摄中处理好前景、中景、远景的关系,避免相互之间不必要的重叠,使其分布错落有致,这样可以更好的表现深度空间。生活中最经典的线性透视要数火车轨道,两条平行的轨道离观察者视点最近的地方宽度最大,图像最清晰,相对变形程度小;离观察者视点最远的地方,两条轨道趋向于一点,图像模糊,相对变形程度大、空间感强。
大气透视透视又称影调透视。人们对空间深度的感受和大气透气密切相关,空气也是传播介质,生活中当人们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体细节少,边缘模糊,与远处背静几乎融合,物体本身颜色也变得很淡,或是雾蒙蒙的甚至是苍白。这些视觉感知到的物体特征变化正是因为空气透视。自然因素的干扰也会对空气透视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天气晴朗时,空气的透明度高,可见度也高,看到的物体相对来说觉得近些,阴天或者雾霾天气,空气的透明度较小,可见度低,看到的东西就会觉得远些。
各种造型元素中光线是最具塑形功能的。光、影通常情况下是不分家的。光线在实现最简单的照明作用的同时,还会产生物体的影子。而影子总是要服从透视变形的原理的,在摄影中不管是物体还是影子(阴影)都是要遵循透视原理的。光线和阴影同时作用于相对感知者而言,较远的物体时可达到简化效果(物体轮廓和颜色都被削弱简化),从而产生空间效果。
通常情况下一幅摄影作品不仅利用空气透视原理,基本综合相对大小、相对高度、质地梯度、重叠、影子、线条透视等线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远处的景物轮廓模糊、色彩饱和度低、看起来比近处物体小很多、明暗反差弱,越远越强烈,近则强。这种现象反映在照片上阿恩海姆称之为摄影透视借以表示空间深度和空间位置。
三、阿恩海姆“空间”理论的意义
阿恩海姆空间理论为摄影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图片摄影创造出来的空间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空间美是创作者与作品之间处于审美关系时,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一种价值,这中审美关系确立基于一定的心理距离,并伴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比如即使观众并没有亲自去过图片中的某地看过某人,但是图片摄影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让观众觉得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某地此情此景就是真的存在。
在众多摄影创作中都无形之中利在运用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就是因为摄影是最能唤起观众“透明的观看态度”,就美学角度而言,对于审美客体来说,图片摄影中“空间”理论的运用是人们对于生活中的人、物的一种美与价值的认可,是创作者的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拉近了与审美对象的距离。就认知角度而言,图片摄影中“空间”理论运用是人们观察与认知世界的自身方式,使人们某种情感与认知的形象表达。
四、结语
我们已经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没有小孩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丰富。视觉脱离了知觉,好像我们的眼睛退化了,只是用来辨别事物的工具,感受不到观念的表达。阿恩海姆对空间理论的剖析丰富了理论经验对无数艺术家的创作有着不可置疑的启发,唤起了他们用眼睛理解、欣赏艺术的潜在能力。人们视觉的“透视”事物能力觉醒,从而在创作中运用,更好的传达感情思想。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著;滕守尧 朱疆源 译 《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出版社 2006.10
[2]【比】希尔达·凡·吉尔德 【荷】海伦·维斯特杰斯特 著;毛卫东 译 《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