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实践与经验实践与经验鉴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本文从金融产品创新的角度,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涵盖银行、证券、保险范围内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以期从微观领域加大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金融;创新
  
  一、国际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1.绿色信贷
  为推动节能减排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许多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政府财政税收政策扶持下,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贷款审批等优惠措施,开发针对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绿色信贷产品,按用途不同可分为:
  (1)绿色房地产信贷类产品
  新购住房抵押贷款是金融机构按照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率提供给零售客户用于购买新的能效住宅的贷款,鼓励和推动购房者新购或以旧的住房置换能效住宅,同时政府机构制定一系列标准以认定能效住宅。住宅改造贷款是由金融机构通过加强与技术提供商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促进居民安装可再生能源技术,例如家庭太阳能设备。该项目为长期融资,居民贷款利息支出可于税前扣除。空间效率住房抵押贷款(Location Efficient Mortgage)由房利美开发,这种抵押贷款提供给借款人用于购买位于可以不使用或尽量不使用汽车的地理位置的住房,由于借款人节约了交通成本,在其他同等条件下,他们可贷款购买比一般情况下更昂贵的住房。它适用于住在市中心或充分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的购房者,用于解决城市的无序扩张或避免消费者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s)。此外,还有节能环保商用房抵押贷款等。
  (2)绿色汽车信贷类产品
  汽车消费贷款用于促进贷款人使用低排放或者高的燃油利用效率的汽车,这类贷款采用较低的利率。金融机构推广产品的主要措施:一是贷款利率与温室气体排放等级挂钩,根据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等级给予相应的低利率;二是贷款利率与汽车能耗效率等级相挂钩;三是赠送教育服务项目,例如,有的银行为每笔汽车贷款提供绿色驾驶和节油驾驶的技能。
  运输车辆节油改造贷款。目前已有许多技术可以让货运公司节约油耗,减少环境影响,但许多货运公司却缺少前期投入的改造资金。为此,美国银行与环境保护局和国家运输部合作,提供小业务、无担保、灵活贷款条件的快速贷款,用于运输公司购买低油耗技术,同时可获得环境保护局给予的低油耗技术和排放控制配件,可节约油耗15%。这些业务使汽车公司每月节约油耗所产生的收入大于月还款额,从而提高的利润。例如,总额16500美元、五年期、年率12%的贷款月还款额为367美元,而每月预计可节约油耗636美元,从而产生月269美元的收益。
  
  (3)企业能效技改信贷产品
  该类信贷产品以合同能源管理项下贷款为典型。在该模式下,需要进行节能减排的企业与技术和设备服务提供商签订协议,由技术和设备提供商免费提供技术和设备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再经独立的技术确认方评估经改造的项目所产生的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收益,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分期将此收益的一部分支付给技术和设备服务提供商。金融机构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贷款给技术和设备服务提供商,技术和设备服务提供商运用从被改造的企业获得的节能减排收益支付贷款。该模式对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尤其适用。
  
  2.绿色证券
  大型的环境基础设施或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可以通过资产支持债券、公开上市(IPO)和证券衍生品等进行融资。
  (1)政府主导的债券融资
  为缓解巴拿马运河的交通问题,森林债券被用于对运河的大规模植树造林融资,以减少运河的沉积物,提高水流管理质量。该项目筹集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土地和设备建设,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将用于债券的付息还本。2006年,国际金融公司和英国国际发展部共同发起生态债券,由国际金融公司运用部分信用担保、风险分担工具向森林、渔业和水供给等环境项目债券发行融资,用可持续的森林资产所获得的碳吸收收入、生物多样化收入、生态旅游收入和水管理的收入等产生的现金流偿付债券本息。
  (2)资产抵押支持证券化融资
  抵押支持证券是将符合特定能源使用效率和环保条件的建筑物等资产进行打包抵押支持证券发售融资。这些建筑物具有运营成本低、市场需求较高及装备各种“绿色”设施的特点,因此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绿色”抵押支持证券要求金融机构能对“绿色”建筑的价值进行准确定价。
  
  (3)证券衍生品融资
  巨灾风险证券是一种覆盖一系列自然灾害风险的可交易证券。投资者将此类证券作为一种风险保障的手段。但当灾害发生的损失超过特定额度时,投资者将不会获得全部或部分本金及利息的支付,以保护保险公司不会因发生巨灾而破产。气候衍生品为经营活动依赖于气候条件的企业提供的期权避险工具,以减少逆向或不可预测的气候变化所造成损失。
  
  3.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主要是非寿险,基本包括两个领域的产品:一是根据与环境相关的特点而制定费率差异化的保险产品;二是专门为清洁技术和减排活动而定制的保险产品。
  (1)绿色汽车保险
  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尾气排放是重要的污染源,为鼓励使用者降低汽车使用率,一些欧洲和北美的保险公司将汽车相关险种的保费与汽车的实际使用相结合,根据汽车驾驶里程的多少确定保费,利用费率杠杆促进汽车减排。
  (2)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它是第三方责任保险的一种,即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損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及时救助被污染群体。
  (3)节能减排保证保险
  一些欧洲保险公司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能效技术的使用者提供了特别安排的保险产品,以保障节能减排目标风险。如,伦敦Lloyds提供了一种保险,以保护能效项目或减排技术的安装者不能达到预定的能源节约目标可能带来的损失。
  (4)碳保险
  针对CDM和几项目、低碳项目的发展活动中可能面I临的风险提供保障的保险产品。如,瑞士再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碳保险产品,用以保障碳排放额度交易价格的波动风险。
  
  二、我国绿色金融创新产品的不足
  
  目前,国内的“绿色金融”产品整体上还处于为适应国家各项环保政策标准和相应产业政策的阶段,而对于环境保护如节能减排具有推动性的金融产品还较薄弱。“绿色信贷”方面,主要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限制贷款,以及部分中资金融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引入一些推动性的“绿色信贷”产品,对吸收碳排放的项目如植树造林的“绿色信贷”产品也仅在国内部分地区得到发展。“绿色证券”方面,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对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进行环保核查及探索建立绿色信息披露、绿色评级等制度,而大规模的、促进环保产业投资及创新型的证券工具还 未得到开发和有效运用。“绿色保险”方面,虽然2007年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但产品种类仍较单一,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激励性强的保险产品仍待开发。可以说,与国际成功的经验相比较,我国“绿色金融”产品还有很大的创新和拓展空间。
  
  三、加强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建议
  
  1.改善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
  根据节能环保工程、污染治理、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循环经济试点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重点领域的发展特点和风险,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模式,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并做好投资咨询、资金清算、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在已有的直接融资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信贷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诸如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等服务,丰富和完善融资产品体系,为节能减排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积极推广国际绿色信贷项目融资的多种模式,大力开发支持绿色住宅、绿色交通的信贷品种,及创新多种服务手段促进居民提高环保意识和采取环保行动。大力创新、拓展符合林业产业特点的信贷品种,探索林业融资与CDM机制相结合的模式。大力推广适合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需求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贷款及融资租赁。
  
  2.创新绿色证券产品
  一是运用股权与债权结合的融资组合支持大型节能减排项目,股权可为普通股或优先股,债权可为贷款或债券。该模式既有利于筹集长期资金,也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吸引贷款投入;二是加快绿色企业上市或发债融资。当前资本市场的扩容发展应考虑适当的节奏和力度,在某一阶段全社会金融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要适当降低传统企业上市的力度,优先满足绿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的上市需求;三是出让股权融资。在对拟实施节能减排的企业的项目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后,控股股东可适当出让股权筹资,降低持股比例。在我国股权占比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现象仍较普通,控股股东出让部分股权既有利于筹集资金,又不会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四是发展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将基金交由专业人士组成的管理机构运作,分散投资于不同的绿色项目。这种方式可使广大中小投资者能够参与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分享相应的投资利益,五是创新绿色资产证券化。随着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绿色资产规模将越来越大,绿色资产证券化将为环保产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特别是林业资产证券化有很大发展空间;六是积极开发新型证券工具。如,积极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进行可再生资源和碳排放额度方面的经纪业务、推出大宗商品衍生品和專门与生态有关的结构性产品、加强社会责任投资和可再生能源私募基金等。
  
  3.创新绿色保险产品
  在企业保险方面,加快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开发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保险、针对CDM和低碳项目的发展活动的碳保险等。创新引导居民节能减排的保险产品,如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将保费与使用量相结合的汽车保险产品、为环保型汽车使用者提供保险优惠的产品以及节能环保设备使用的保险产品等。加快开发、拓展森林保险业务,推出与气候相合、与病虫害、火灾相结合及其他危害相结合的保险产品,促进植树造林活动。
其他文献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全球多极化进程,加速了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二是对全球经济平衡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1、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态势  危机爆发前,2003~2007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连续5年的快速增长,平均平增长率在6%以上。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各国经
期刊
近年来,外资在华商会及跨国企业抱怨和质疑中国投资环境的声浪逐渐升高。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未果,到处理力拓商业贿赂事件引起的“非议”,到谷歌中国从内地迁往香港,再到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Jeffrey lmmelt)抱怨在中国“遇到了25年来最艰难的商业环境”,一系列事件似乎表明外资对中国经营环境的适应和利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也被一些人列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的依据。  不仅如此,世界银行近期
期刊
为落实和强化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简化审批手续和改进审批方式,改善发展与投资环境,国务院成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自2001年起到今年已实行了五次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先后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从本次公示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看,其数量、内容、涉及的部门和内容的覆盖面都比以往大、广这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决心和
期刊
贸易救济新立案数同比下降43.9%,欧盟、印度是主要申诉方,冶金产品是调查重点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0年上半年,共有13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37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09年同期减少29起,降幅达43.9%。其中,反倾销19起,同比减少16起;反补贴3起,同比减少2起;涉华保障措施14起,同比减少5起;特别保障措施1起,同比减少6起。  在37起贸易救济调查中,欧盟启动了7起,位居各
期刊
软件产业的发展历史不长,却已然形成了清晰的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能力,牢牢把握软件产业链的上游。而以印度、俄罗斯、以色列、爱尔兰等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依靠政府力量大力促进软件业发展,也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软件产业。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结构面临调整和重组,借鉴先行国家的发展经营,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共同力量,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有可能实现危中寻机的弯道
期刊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局联合承办的“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评价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美国驻华大使馆等单位的中外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中美经贸关系回顾、评价与展望”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对推
期刊
中美关系向来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也得到了美国学者的大量分析与研究,一些人预见会有冲突产生,而另一些则认为双方将经历渐进式的和平过渡。中国当然希望是后者。然而现实是中美两国的相互依赖关系是不对等的。中国的主要经济优势在于其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但任何大规模的抛售都将给中国带来更甚于美国的伤害,贸易早已增加了两国的冲突成本。如果中国能采取更为灵活的货币政策,使得自身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低于美国对
期刊
7月数据提醒我们需警惕几个动向:实火虚,虚火旺。产业资本因投资环境恶化向金融资本转变的倾向。外部堵,内部逼。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升值,银行整顿强化,但产业却升级不了。高通胀,低利息。通胀预期再燃,但无法加息,资产泡沫风险加大。要扭转局面,关键看实体经济造血功能是否尽快形成。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给我们留下了鲜明而又强烈的印象:那就是“顺势而为”。而这种促使中国经济发生变化的
期刊
毋庸置疑,借助于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正在崛起。也许,很多蔓延在美国和欧盟的不安情绪,源自3:他们的不自信与对中国的不了解。也许是中国之前的国际形象太谦和了,以至于现在中国稍有动作,都会引起欧美社会的猜忌与抵制。在我们全球化的过程中,仔细听听外面的声音也是很必要的。    由于具备强劲的经济势头、没有债务以及占全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不能不对全球的规范和作法产生影响。中国将如何运用其新获得的影响力
期刊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自古以来,中国—直都比较重视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以来更是拉近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这间的关系。在自贸区运行半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馆经商参处金远经济商务参赞。  记者:今年柬埔寨的经济形势如何?  金远:柬埔寨经济属输血型经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外来投资、多双边援助和外来游客的支撑。柬埔寨经济在前几年年均都在10%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