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是今年高考一大亮点。这种题型,破除了传统材料作文不必要的“猜题”(需要揣摩命题人心理,寻找最佳立意),同时给考生提供了多样选择。在这些关键词中,既有现实中国积极发展的“正能量”,也有暴露问题的“负能量”。学生可以抒发民族的自豪感,也可以直面现实问题,表现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希望这种题型成为未来高考作文新常态。
一、借助归纳,筛选概念
十二个关键词,交叉运用多重视角,涵盖政治(一带一路、食品安全、美丽乡村)、经济(高铁、移动支付)、文化(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京剧)、环境(空气污染)、科技(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多个方面,但我们高中生作文毕竟不是专业论文,考生需要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有效归纳筛选重组,细细归纳,寻找命题规律。这十二个关键词,可以分为五个角度:
1.体现国家顶级战略意图:“一带一路”和“美丽乡村建设”;
2.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认知,譬如“京剧”“中华美食”“长城”与“共享单车”“高铁”;
3.对于城市和农村差异的认知,譬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与“美丽乡村”;
4.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辩证分析,譬如“一带一路”“高铁”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
5.关于“科技便利生活”的话题。譬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等;
这些关键词贴近社会热点,每个关键词都是时代的表征与缩影,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与理性思辨空间,具有很强的张力。这种张力,是民族自信的体现,也是政治素质在作文中的有效体现。
二、凝聚情感,升华命题
这十二个关键词中,体现着不同的情感认知。我们可以归纳为四类:
1.体现中国对世界“责任与担当”,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习近平同志提出“五个敢于”:即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一带一路”深刻地体现出中国的“亮剑精神”;“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则体现中国面对“失误”,用于担责的大国之风。据此命题:“从一带一路看中国的担当精神”“共享成就共赢”“面对失误,用于担责”。
2.体现自由与开放情感的。“高铁”“同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带给全世界的自由、自豪与自信的符号。据此命题:“科技让生活更便利”“现代中国与时代共同进步”“以科技之灯点亮中国梦”等。
3.体现民族文化的悠久与民族自豪感。“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京剧”,这些无疑是中国特定的符号与名片,展现着文化的厚重历史与活色生香的韵味,洋溢着民族的自豪感。据此命题:“舞动中国流动风景”“舌尖上的中国与舞动的激情”“那景、那情、那味道”“长城背后的大国梦”等。
4.批判问题的勇气和智慧。面对“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也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据此命题:“过度追求GDP造成恶果”“留得青山绿水还有蓝天”“正视食品安全,让中国美食更美”。材料要求“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所选择的关键词必须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果脱离这些内在联系,必然陷入伪命题或者泛泛而谈,譬如有考试立意“经济强盛,则国家强盛”“中华美食甲天下”“中国的多样化”“中国的贸易史”“把握当下”等等。
三、巧妙推理论证,让文章妙笔生花
有了好命题,还好需要精准的推理论证,在布局谋篇上讲究起承转合,才能水到渠成让文章百读不厌。
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主要包括三段论、关系推理等形式。比如论述“一带一路”“高铁”为话题的作文《共享成就共赢》,就可以采用“三段论”形式,大前提:互惠共享是发展共赢先决条件。小前提:中国的“一带一路”和“高铁”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结论:“一带一路”“高铁”是中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引擎,是中国面对危机对世界的承诺,也是一个认真负责大国的体现。
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相反,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比如有考生作文《泱泱华夏,几多风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中国,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智者(重点写“长城”)。(二)中国,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强者(侧重写“高铁”)。(三)中国,一个友好温和的仁者(侧重写“一带一路”)。作者借助“智者”“强者”“仁者”三个形象,得出“中国是引领未来的领导者,合作共赢的推动者和坚守道德良知的守望者”这样一个崭新结论。再如《华夏之风,中华之美》。作者用三个片段:(一)柔情似水吟美人(写“京剧”);(二)豪情壮志真英雄(写“长城”);(三)与时俱进智明人(写“一带一路”)。最后得出:“京剧的曼妙,长城的傲然,一带一路的延伸,让她在灿烂星光中散发着万丈光芒。蔚蓝的星球,遥远的东方,有个叫做中国的美人曼妙多情、傲然成风、智慧仁爱。”
3.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比如,有考生谈“中华美食”,会由美食推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譬如“粽子,汤圆,小葱拌豆腐,东坡肉等”这些美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蕴,都值得大书特书。再如写“长城”,不僅要写长城风景和悠久历史,还要由此推求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承载着“合和”和“大一统”思想以及从批判认知提出的“封闭意识”。这种方法叫“类推”。还有一种方法叫“类比”,譬如有考生题目为《品中国盛宴》,就是用这种类比的方法,主体部分分为三部分:(一)中国带给世界的“甜点”(“一带一路”“高铁”)。(二)中国推向世界的“主食”(“中华美食”“移动支付”“美丽乡村”)。(三)中国推向世界的“下午茶”(“京剧”)。借助类比,把中国形象说得活色生香。
4.二难推理。二难推理多反映左右为难的困境,有的人也称之为“囚徒困境”。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言,就是一种“二难推理”。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为了留住“青山绿水”和“美丽乡愁”,我们宁可放缓经济发展,也要下大力气进行环境保护,这是中国对于“失误”的一种勇敢担责。对于“食品安全”上的毒瘤,则不是“二难困境”,必须彻底根除才是上策。要辩证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需要更高的视野和驾驭能力。
[作者通联:河南漯河实验高中]
一、借助归纳,筛选概念
十二个关键词,交叉运用多重视角,涵盖政治(一带一路、食品安全、美丽乡村)、经济(高铁、移动支付)、文化(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京剧)、环境(空气污染)、科技(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多个方面,但我们高中生作文毕竟不是专业论文,考生需要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有效归纳筛选重组,细细归纳,寻找命题规律。这十二个关键词,可以分为五个角度:
1.体现国家顶级战略意图:“一带一路”和“美丽乡村建设”;
2.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认知,譬如“京剧”“中华美食”“长城”与“共享单车”“高铁”;
3.对于城市和农村差异的认知,譬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与“美丽乡村”;
4.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辩证分析,譬如“一带一路”“高铁”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
5.关于“科技便利生活”的话题。譬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等;
这些关键词贴近社会热点,每个关键词都是时代的表征与缩影,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与理性思辨空间,具有很强的张力。这种张力,是民族自信的体现,也是政治素质在作文中的有效体现。
二、凝聚情感,升华命题
这十二个关键词中,体现着不同的情感认知。我们可以归纳为四类:
1.体现中国对世界“责任与担当”,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习近平同志提出“五个敢于”:即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一带一路”深刻地体现出中国的“亮剑精神”;“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则体现中国面对“失误”,用于担责的大国之风。据此命题:“从一带一路看中国的担当精神”“共享成就共赢”“面对失误,用于担责”。
2.体现自由与开放情感的。“高铁”“同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带给全世界的自由、自豪与自信的符号。据此命题:“科技让生活更便利”“现代中国与时代共同进步”“以科技之灯点亮中国梦”等。
3.体现民族文化的悠久与民族自豪感。“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京剧”,这些无疑是中国特定的符号与名片,展现着文化的厚重历史与活色生香的韵味,洋溢着民族的自豪感。据此命题:“舞动中国流动风景”“舌尖上的中国与舞动的激情”“那景、那情、那味道”“长城背后的大国梦”等。
4.批判问题的勇气和智慧。面对“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也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据此命题:“过度追求GDP造成恶果”“留得青山绿水还有蓝天”“正视食品安全,让中国美食更美”。材料要求“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所选择的关键词必须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如果脱离这些内在联系,必然陷入伪命题或者泛泛而谈,譬如有考试立意“经济强盛,则国家强盛”“中华美食甲天下”“中国的多样化”“中国的贸易史”“把握当下”等等。
三、巧妙推理论证,让文章妙笔生花
有了好命题,还好需要精准的推理论证,在布局谋篇上讲究起承转合,才能水到渠成让文章百读不厌。
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主要包括三段论、关系推理等形式。比如论述“一带一路”“高铁”为话题的作文《共享成就共赢》,就可以采用“三段论”形式,大前提:互惠共享是发展共赢先决条件。小前提:中国的“一带一路”和“高铁”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结论:“一带一路”“高铁”是中国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引擎,是中国面对危机对世界的承诺,也是一个认真负责大国的体现。
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相反,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比如有考生作文《泱泱华夏,几多风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中国,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智者(重点写“长城”)。(二)中国,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强者(侧重写“高铁”)。(三)中国,一个友好温和的仁者(侧重写“一带一路”)。作者借助“智者”“强者”“仁者”三个形象,得出“中国是引领未来的领导者,合作共赢的推动者和坚守道德良知的守望者”这样一个崭新结论。再如《华夏之风,中华之美》。作者用三个片段:(一)柔情似水吟美人(写“京剧”);(二)豪情壮志真英雄(写“长城”);(三)与时俱进智明人(写“一带一路”)。最后得出:“京剧的曼妙,长城的傲然,一带一路的延伸,让她在灿烂星光中散发着万丈光芒。蔚蓝的星球,遥远的东方,有个叫做中国的美人曼妙多情、傲然成风、智慧仁爱。”
3.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比如,有考生谈“中华美食”,会由美食推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譬如“粽子,汤圆,小葱拌豆腐,东坡肉等”这些美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蕴,都值得大书特书。再如写“长城”,不僅要写长城风景和悠久历史,还要由此推求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承载着“合和”和“大一统”思想以及从批判认知提出的“封闭意识”。这种方法叫“类推”。还有一种方法叫“类比”,譬如有考生题目为《品中国盛宴》,就是用这种类比的方法,主体部分分为三部分:(一)中国带给世界的“甜点”(“一带一路”“高铁”)。(二)中国推向世界的“主食”(“中华美食”“移动支付”“美丽乡村”)。(三)中国推向世界的“下午茶”(“京剧”)。借助类比,把中国形象说得活色生香。
4.二难推理。二难推理多反映左右为难的困境,有的人也称之为“囚徒困境”。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言,就是一种“二难推理”。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为了留住“青山绿水”和“美丽乡愁”,我们宁可放缓经济发展,也要下大力气进行环境保护,这是中国对于“失误”的一种勇敢担责。对于“食品安全”上的毒瘤,则不是“二难困境”,必须彻底根除才是上策。要辩证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需要更高的视野和驾驭能力。
[作者通联:河南漯河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