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应运而生,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以其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优势,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使机会平等的原则得以贯彻,使应需学习的愿望得以实现,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它使我们的教与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全新的挑战,但由于对技术的学习不足与认知的偏差,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例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及本人的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追求形式”地使用媒体
案例:在一节五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新授课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浏览校园网上的学校简介,引入新课;接着通过“网上影院”,边观看学校路口某时刻1分钟内机动车的通过情况,边在电脑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然后学生在EXCEL里输入收集的数据,自动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应用统计,并在校园网上参加学校的网上调查。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学生在电脑上学得似乎积极主动。
设计分析:教学形式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为了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形式的选择必须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依据。阿络技术是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但不能因此就把常规教学手段一概否定和摒弃,常规教学手段的某些功能是网络技术所无法取代的。本节课中教师为了追求表面形式的新颖、生动,采用了在电脑上画“正”字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用笔在纸上画“正”字的方法;把用笔在书本上完成的填统计表、画统计图,放到EXCEL中自动制成。这样设计的教学违背了教材的意图,脱离了生活实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矫正对策:网络具有及时、正确、跨越时空传输信息的先进特性,但它并不具有排他性,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仍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相互代替,只能相互补充。这种互补是通过多种媒体方式组合形成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的。从这点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和媒体的特点与功能在用好网络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使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课中,设计教学时,把在电脑上画“正”字改为用笔在纸上画“正”字,把用EXCEL自动制图表改为在书本上用笔来完成,效果将会更好。
二、“形同虚设”的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在学完简单的统计后,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六年级的数学活动课《衣、食、住、行50年》。课上教师首先播放了50周年国庆大典的录像,让学生谈谈新中国成立50周年发生了哪些变化?随即让学生分成了四人小组,访问介绍新中国50年以来巨大变化的主页(从衣、食、住、行四方面介绍),要求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些数据,从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完成一份研究报告。此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小组不会确立自己小组的研究专题,也不知道怎样完成研究报告,即使有个别小组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也只是流于形式地讨论与活动无关的问题。结果教师发现很少有小组能设计出象样的方案,不得不让学生浏览事先设计在网页中的一个个小方案。
设计分析:这位教师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在情境引入后,小组合作,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选择一点,通过完成相关统计图表,来说明5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事实,使学生有机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知识。这位教师设计也是以这一理念而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试图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给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网络环境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改变指导方式,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
矫正对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值得提倡的,但在教学活动中,什么时候采取这一形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者一定要分析学习对象、教材,确认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尽可能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真实的情境。其二,加强对学生小组内或组际间交流的引导和调控,使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朝着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其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建立小组成员相互监督的机制,培养学生自学自律的能力,才能确保小组学习顺利进行。
三、“放任自流”的研究性学习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的《年、月、日》一课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出生日期。然后谈话:同学们说的出生日期中,都有年、月、日这三个字(板书课题),看到年、月、日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提出了十几个问题,还有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嘴里喊着:“我还有……”教师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满心欢喜,兴奋地说:“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网上,自己去寻找吧!”于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这样开始了。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以下一些问题:其一,部分学生毫无目的在网上漫游,没有做与本活动有关的探索;其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面对一大堆的问题无从人手;其三,部分学生对他人提的问题不感兴趣,觉得无事可做。
设计分析:本节课教师试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学”。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是只有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水平,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好奇心、求知欲,造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就能使学生乐于探究。本节课中,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探究的价值,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就把问题全部抛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解决,使其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当然没有效果可言。
矫正对策: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情境中,针对某一主题大胆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筛选、梳理,综合出学生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再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究,同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问题情境,提供适当的帮助,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更不能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
案例:以五年级的一节实践课《野炊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为例。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规定野炊活动经费每人不超过10元,每组烧的菜不超过三菜一汤,佐料自备。要求学生运用一周的时间去市场调查或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设计经费使用方案。课上,各小组选派代表运用PowerPoint展示并讲解本小组设计的经费使用方案。学生汇报的方案很多,有流程图、统计图、表格、文字说明等,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对各小组成员进行了成绩评定。评价中只涉及到最后的结果,对活动的过程则不去评价。
设计分析:学生的实践活动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动态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不能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要重视过程的评价,对其好的行为进行肯定,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习的终点不是问题的解决,学习的结果不是教育教学活动唯一追求的目标。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是残缺的评价,它不完整,不科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矫正对策: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应渗透在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确保学习质量的一种主要策略和机制。教师要努力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具体评价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在关注活动结果时,更应关注活动的过程,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其二,评价目标要多元、方法要多样,不能拘泥于成果的形式,应把评价重点放在创新上。即使研究结果在科学知识上存在缺陷,但如果思路、方法有独到之处,也要给予肯定,并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检验补充,消除成果存在缺陷,使得不全面的结论变得全面正确,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其三,客观公正地赞赏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准确地指出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中的不足之处,使其吸取失败的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
一、“追求形式”地使用媒体
案例:在一节五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新授课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浏览校园网上的学校简介,引入新课;接着通过“网上影院”,边观看学校路口某时刻1分钟内机动车的通过情况,边在电脑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然后学生在EXCEL里输入收集的数据,自动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应用统计,并在校园网上参加学校的网上调查。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学生在电脑上学得似乎积极主动。
设计分析:教学形式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为了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形式的选择必须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依据。阿络技术是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但不能因此就把常规教学手段一概否定和摒弃,常规教学手段的某些功能是网络技术所无法取代的。本节课中教师为了追求表面形式的新颖、生动,采用了在电脑上画“正”字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用笔在纸上画“正”字的方法;把用笔在书本上完成的填统计表、画统计图,放到EXCEL中自动制成。这样设计的教学违背了教材的意图,脱离了生活实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矫正对策:网络具有及时、正确、跨越时空传输信息的先进特性,但它并不具有排他性,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仍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相互代替,只能相互补充。这种互补是通过多种媒体方式组合形成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的。从这点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和媒体的特点与功能在用好网络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使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课中,设计教学时,把在电脑上画“正”字改为用笔在纸上画“正”字,把用EXCEL自动制图表改为在书本上用笔来完成,效果将会更好。
二、“形同虚设”的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在学完简单的统计后,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六年级的数学活动课《衣、食、住、行50年》。课上教师首先播放了50周年国庆大典的录像,让学生谈谈新中国成立50周年发生了哪些变化?随即让学生分成了四人小组,访问介绍新中国50年以来巨大变化的主页(从衣、食、住、行四方面介绍),要求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些数据,从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完成一份研究报告。此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小组不会确立自己小组的研究专题,也不知道怎样完成研究报告,即使有个别小组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也只是流于形式地讨论与活动无关的问题。结果教师发现很少有小组能设计出象样的方案,不得不让学生浏览事先设计在网页中的一个个小方案。
设计分析:这位教师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在情境引入后,小组合作,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选择一点,通过完成相关统计图表,来说明5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事实,使学生有机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知识。这位教师设计也是以这一理念而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试图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给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网络环境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改变指导方式,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
矫正对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值得提倡的,但在教学活动中,什么时候采取这一形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者一定要分析学习对象、教材,确认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尽可能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真实的情境。其二,加强对学生小组内或组际间交流的引导和调控,使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朝着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其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建立小组成员相互监督的机制,培养学生自学自律的能力,才能确保小组学习顺利进行。
三、“放任自流”的研究性学习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的《年、月、日》一课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出生日期。然后谈话:同学们说的出生日期中,都有年、月、日这三个字(板书课题),看到年、月、日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提出了十几个问题,还有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嘴里喊着:“我还有……”教师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满心欢喜,兴奋地说:“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网上,自己去寻找吧!”于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这样开始了。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以下一些问题:其一,部分学生毫无目的在网上漫游,没有做与本活动有关的探索;其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面对一大堆的问题无从人手;其三,部分学生对他人提的问题不感兴趣,觉得无事可做。
设计分析:本节课教师试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学”。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是只有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水平,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好奇心、求知欲,造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就能使学生乐于探究。本节课中,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探究的价值,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就把问题全部抛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解决,使其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当然没有效果可言。
矫正对策: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情境中,针对某一主题大胆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筛选、梳理,综合出学生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再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究,同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问题情境,提供适当的帮助,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更不能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
案例:以五年级的一节实践课《野炊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为例。课前教师将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规定野炊活动经费每人不超过10元,每组烧的菜不超过三菜一汤,佐料自备。要求学生运用一周的时间去市场调查或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设计经费使用方案。课上,各小组选派代表运用PowerPoint展示并讲解本小组设计的经费使用方案。学生汇报的方案很多,有流程图、统计图、表格、文字说明等,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对各小组成员进行了成绩评定。评价中只涉及到最后的结果,对活动的过程则不去评价。
设计分析:学生的实践活动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动态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不能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要重视过程的评价,对其好的行为进行肯定,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习的终点不是问题的解决,学习的结果不是教育教学活动唯一追求的目标。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是残缺的评价,它不完整,不科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矫正对策: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应渗透在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确保学习质量的一种主要策略和机制。教师要努力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具体评价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在关注活动结果时,更应关注活动的过程,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其二,评价目标要多元、方法要多样,不能拘泥于成果的形式,应把评价重点放在创新上。即使研究结果在科学知识上存在缺陷,但如果思路、方法有独到之处,也要给予肯定,并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检验补充,消除成果存在缺陷,使得不全面的结论变得全面正确,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其三,客观公正地赞赏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准确地指出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中的不足之处,使其吸取失败的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