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外语中,表达心理状态的时候,如果人称是不一样的,那么相应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一样。因此,以下重点从认知心理学的方面来对外语心理状态进行研究与分析,不但能够以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来了解外语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外语学习者加强对外语的理解。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视角 外语心理状态 表达形式
一、引言
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内容,那就是认知心理学,它是将输入与输出之间出现的内部心理过程作为重点,因而,被当做是人们行为基础的心理体系。认知心理学重视的是知识的作用,同时觉得知识会对人类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从中看出,认知心理学和西方传统哲学有一定的关系。在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下,能够为日语心理状态研究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理论基础,因此,以下主要是从认知心理学的方面来对日语心理状态进行研究。
二、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
正常情况下,如果日语的心理状态形容词在词干的位置加入了一些尾词“~がる”组成的动词,主要反映的就是第三人称的感情。但是如果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是在句末的位置,那就代表的是第一人称的感情。例如:
(1)わたしはさびしい。/我感到寂寞。
(2)彼はさびしがっている。/他感到寂寞。
以上两个句子的主要意思都是感到寂寞,但是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意思却有着较大的出入。一般情况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感觉、感情等相关的心理活动都要遵循出现的主观的本体的,同时主观本体一般情况下就是第一人称。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2)句子结构是不符合规定的,而(1)句子则是较为符合规定的。在对接尾词“~がる”分析的时候,森田提出:“如果将形容动词、形容词动词化,就会出现两种改变:一是原来是短时间的感觉与感情,逐渐改变为时间较长的状态描述;二是以往是主观的感觉与感情,开始变化为客观的状态描述。
通过上面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就能够对二者的基本不同有初步的了解。然而,如果只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不能够分析下面这个句子的问题:
(3)この子は母おやがちょっといないとすぐさびしがって泣くのです。/这孩子,母亲一不在,就会寂寞而哭的。
如果把句子(2)和(3)对比来分析,就会发现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通过分析形态,能够发现(2)是现在进行时的表述句,但是(3)是“~のだ”的判断说明句,这样就难以正确掌握心理状态动词的含义;第二,通过分析结构,发现(2)的心理状态动词的位置是在句末,但是(3)的心理状态动词则是出现在句中,在这种情况下,含义就会出现一定的不同;第三,(3)中的心理状态动词如果要是变成相应的心理状态形容词,是否会出现一定的不同等等。所以,为了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理解,同时更好的认识上面这些问题,就需要转变原有的思想与方面。
三、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对于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认知心理学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觉,二是知觉。具体来说,感觉指的是对外界刺激的感受。知觉指的则是把感觉信息构成相应的对象,也就是在当前知识经验的加入下来掌握相关的意义。换句话来说,知觉是已储存知识经验与现实刺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将此作为前提来分析句子(1)和(2),能够得知句子(1)是一个重视“感觉”的反映,重视的是主体对外界形成“寂寞”的刺激因素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知觉是低水平的,更多的是将发现的信息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在信息组成的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更多的是凭借一些“先天制约”,但是并不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对于已经储存的知识经验,发挥的是对该知觉意义的“命名”影响。所以,从主体的角度来分析,知觉是较为直接、具体的,并且更适合于本能的、瞬间的条件反射。但是在(2)句子中,就能够看出明显的不同,主体所能发现的现实刺激是推动主体在已储存的知识经验参与下获得的“寂寞”这一信息意识的有关现实刺激素材,而不是造成主体自身直接感受到“寂寞”的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第三人称心理状态动词反映是一种“状态”,然而如果是从人的知觉过程的方面来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在实现每一个知觉时期的加工过程中,就会遇到知觉主体能动的期望或是假设性的因素。但是对于感情的心理状态形容词却不具有相关的能动性。也就是说,主体的情感的产生,需要借助客体在主体身上的条件反射,并且和主体的能动性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分析反映感情的心理状态形容词和第三人称心理状态动词所表达的是主观本体不一样的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后,开始解答上面所提到的相关问题。
解答问题:
在例句(3)中出现的“さびしがって”反映的是引发后面“泣く”动作的因素。如果后续的接续助词有所不同,该场合还会按照条件、转折等含义进行区分。通过分析句子的句型能够看出,不仅包括句子(3)的判断说明语气,而且还有反应推量、传闻等语气的“ようだ、らしい、そうだ”等。另外,还有一些是来描述的场合,就像是:
(4)この子は母おやがちょっといないとすぐさびしがって泣いた。/这孩子,母亲一不在,就因寂寞而哭了。
然而,不管是心理状态动词的位置是在句中还是句末,不管句型怎样,所描述的主体的知觉方式与过程都是一致的,也就是为对有关刺激信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包括有说话者能动得按照已储存的有关知识经验所设计的假设与期望的一种间接知觉。也就是,按照知觉者主动的观察、能动得预期所获得的有关“寂寞”的知觉含义。
(5) この子は母おやがちょっといないとすぐさびしくて泣くのです。/ 这孩子, 母亲一不在, 就会因寂寞而哭。
心理状态形容词“さびしい”出现于句末,表现出是说话人的一种直接的条件反射的情感知觉。由于例句(5)中的主语为第三人称,该形容词“さびしい”表述的并不是感情,而是他人的心理状态。那么, 在表达主体的认知过程第三人称的心理状态,“さびしい”与“さびしがる”有何区别呢? 应该说“さびしい” 的词性与“美しい、高い”等普通形容词性质相同,即表示的是人、事、物的性质状态。从知觉过程而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具体直接的近乎条件反射的知觉过程, 如:“この花は美しい(这花真美)”,表达的是说话者的直接感受。而該场合的“さびしい”则如上所述,只能用于表达第一人称自身的感受。由此可以看出,相同的认知过程,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情境,普通形容词描述的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而感情形容词描述的则是主观内在感受。另一种情况就是主体对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的一种表达,比如:“この花が美しい(这花是美的)”,其表达的是说话者以一种已知经验为标准所做的性状评定, 而“花”是新信息。
四、结语
综合来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日语中的心理状态形容词与该形容词词干加“~がる”构成的心理状态动词,能够获得一些观点:按照主语的人称不一样,在句中,心理状态形容词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语是第一人称,同时使用心理状态形容词结句的场合,主要反映的是“我”的直接感受,知觉的方式是从下到上,信息意识的出现与条件反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另一类是主语为第三人称出现在句中的时候,反映的就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感情评价,知觉路径是从上到下的,并且信息意义的出现更多的是依靠已经储存的知识经验,所以,相对来说,主观色彩较强,在客观表述句中不是很合适。
参考文献:
[1]赵婷.日语中认知类心理动词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4)::32-36.
[2]罗洛.浅析日语委婉语在生活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03):41-45.
[3]王克禹.提高日语学习效率的措施[J].赤子(上中旬).2016(23):32-36.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视角 外语心理状态 表达形式
一、引言
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内容,那就是认知心理学,它是将输入与输出之间出现的内部心理过程作为重点,因而,被当做是人们行为基础的心理体系。认知心理学重视的是知识的作用,同时觉得知识会对人类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从中看出,认知心理学和西方传统哲学有一定的关系。在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下,能够为日语心理状态研究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理论基础,因此,以下主要是从认知心理学的方面来对日语心理状态进行研究。
二、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
正常情况下,如果日语的心理状态形容词在词干的位置加入了一些尾词“~がる”组成的动词,主要反映的就是第三人称的感情。但是如果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是在句末的位置,那就代表的是第一人称的感情。例如:
(1)わたしはさびしい。/我感到寂寞。
(2)彼はさびしがっている。/他感到寂寞。
以上两个句子的主要意思都是感到寂寞,但是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意思却有着较大的出入。一般情况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感觉、感情等相关的心理活动都要遵循出现的主观的本体的,同时主观本体一般情况下就是第一人称。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2)句子结构是不符合规定的,而(1)句子则是较为符合规定的。在对接尾词“~がる”分析的时候,森田提出:“如果将形容动词、形容词动词化,就会出现两种改变:一是原来是短时间的感觉与感情,逐渐改变为时间较长的状态描述;二是以往是主观的感觉与感情,开始变化为客观的状态描述。
通过上面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就能够对二者的基本不同有初步的了解。然而,如果只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不能够分析下面这个句子的问题:
(3)この子は母おやがちょっといないとすぐさびしがって泣くのです。/这孩子,母亲一不在,就会寂寞而哭的。
如果把句子(2)和(3)对比来分析,就会发现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通过分析形态,能够发现(2)是现在进行时的表述句,但是(3)是“~のだ”的判断说明句,这样就难以正确掌握心理状态动词的含义;第二,通过分析结构,发现(2)的心理状态动词的位置是在句末,但是(3)的心理状态动词则是出现在句中,在这种情况下,含义就会出现一定的不同;第三,(3)中的心理状态动词如果要是变成相应的心理状态形容词,是否会出现一定的不同等等。所以,为了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理解,同时更好的认识上面这些问题,就需要转变原有的思想与方面。
三、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对于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认知心理学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觉,二是知觉。具体来说,感觉指的是对外界刺激的感受。知觉指的则是把感觉信息构成相应的对象,也就是在当前知识经验的加入下来掌握相关的意义。换句话来说,知觉是已储存知识经验与现实刺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将此作为前提来分析句子(1)和(2),能够得知句子(1)是一个重视“感觉”的反映,重视的是主体对外界形成“寂寞”的刺激因素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知觉是低水平的,更多的是将发现的信息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在信息组成的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更多的是凭借一些“先天制约”,但是并不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对于已经储存的知识经验,发挥的是对该知觉意义的“命名”影响。所以,从主体的角度来分析,知觉是较为直接、具体的,并且更适合于本能的、瞬间的条件反射。但是在(2)句子中,就能够看出明显的不同,主体所能发现的现实刺激是推动主体在已储存的知识经验参与下获得的“寂寞”这一信息意识的有关现实刺激素材,而不是造成主体自身直接感受到“寂寞”的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第三人称心理状态动词反映是一种“状态”,然而如果是从人的知觉过程的方面来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在实现每一个知觉时期的加工过程中,就会遇到知觉主体能动的期望或是假设性的因素。但是对于感情的心理状态形容词却不具有相关的能动性。也就是说,主体的情感的产生,需要借助客体在主体身上的条件反射,并且和主体的能动性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分析反映感情的心理状态形容词和第三人称心理状态动词所表达的是主观本体不一样的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后,开始解答上面所提到的相关问题。
解答问题:
在例句(3)中出现的“さびしがって”反映的是引发后面“泣く”动作的因素。如果后续的接续助词有所不同,该场合还会按照条件、转折等含义进行区分。通过分析句子的句型能够看出,不仅包括句子(3)的判断说明语气,而且还有反应推量、传闻等语气的“ようだ、らしい、そうだ”等。另外,还有一些是来描述的场合,就像是:
(4)この子は母おやがちょっといないとすぐさびしがって泣いた。/这孩子,母亲一不在,就因寂寞而哭了。
然而,不管是心理状态动词的位置是在句中还是句末,不管句型怎样,所描述的主体的知觉方式与过程都是一致的,也就是为对有关刺激信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包括有说话者能动得按照已储存的有关知识经验所设计的假设与期望的一种间接知觉。也就是,按照知觉者主动的观察、能动得预期所获得的有关“寂寞”的知觉含义。
(5) この子は母おやがちょっといないとすぐさびしくて泣くのです。/ 这孩子, 母亲一不在, 就会因寂寞而哭。
心理状态形容词“さびしい”出现于句末,表现出是说话人的一种直接的条件反射的情感知觉。由于例句(5)中的主语为第三人称,该形容词“さびしい”表述的并不是感情,而是他人的心理状态。那么, 在表达主体的认知过程第三人称的心理状态,“さびしい”与“さびしがる”有何区别呢? 应该说“さびしい” 的词性与“美しい、高い”等普通形容词性质相同,即表示的是人、事、物的性质状态。从知觉过程而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具体直接的近乎条件反射的知觉过程, 如:“この花は美しい(这花真美)”,表达的是说话者的直接感受。而該场合的“さびしい”则如上所述,只能用于表达第一人称自身的感受。由此可以看出,相同的认知过程,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情境,普通形容词描述的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而感情形容词描述的则是主观内在感受。另一种情况就是主体对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的一种表达,比如:“この花が美しい(这花是美的)”,其表达的是说话者以一种已知经验为标准所做的性状评定, 而“花”是新信息。
四、结语
综合来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日语中的心理状态形容词与该形容词词干加“~がる”构成的心理状态动词,能够获得一些观点:按照主语的人称不一样,在句中,心理状态形容词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语是第一人称,同时使用心理状态形容词结句的场合,主要反映的是“我”的直接感受,知觉的方式是从下到上,信息意识的出现与条件反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另一类是主语为第三人称出现在句中的时候,反映的就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感情评价,知觉路径是从上到下的,并且信息意义的出现更多的是依靠已经储存的知识经验,所以,相对来说,主观色彩较强,在客观表述句中不是很合适。
参考文献:
[1]赵婷.日语中认知类心理动词刍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4)::32-36.
[2]罗洛.浅析日语委婉语在生活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03):41-45.
[3]王克禹.提高日语学习效率的措施[J].赤子(上中旬).2016(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