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充分肯定了希望工程取得的成绩、作出的贡献,并指明了新时代希望工程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自1992年沧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成立以来,团沧州市委坚持在助学育人、凝心聚力、精准供给3个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希望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共接受捐赠物资3500余万元,援建希望小学50所,受益青少年达8万余名,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圆梦大学行动,起航崭新人生。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学子们改变命运的“金钥匙”,但由于无法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致使一些家境困难的大学新生无法推开自己人生的崭新大门。2013年以来,团沧州市委开展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帮助贫困大学新生筹集学费。7年来,累计筹资684万元,1500名贫困学子获得資助。在审核环节上,团沧州市委推进“5+1”工作机制,即严格审核分数单、录取通知书、学校、村委会、乡(镇)等5项佐证材料,同时成立专项核查组,直插基层,逐一对申请人情况进行核实。经过严格审核,团沧州市委确保善款得到有效利用,为真正在贫困境遇中跋涉的学子送去阳光和希望。
圆梦小小心愿,爱在举手之间。2012年,团沧州市委创新“圆梦小小心愿”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寒假到来之前为贫困家庭孩子送去新年礼物。一是确保覆盖范围到位。发动各级团组织,以特教学校、贫困地区中小学、农民工子女聚集乡镇中小学为重点,广泛征集所辖贫困学子小小心愿。二是确保礼物购置到位。组建心愿礼物购置小组,对心愿礼物进行登记、核对、购买、调配,对礼物与心愿不相符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及时调换。三是确保爱心传递到位。成立由团干部、心愿认领人组成的圆梦小分队,进行实地发放。8年来,累计帮助1万余名孩子完成心愿,发放救助物资160余万元。
青春守护点对点,亲情陪伴不孤单。一方面,开展常态志愿服务。联合12355青少年服务台,组织青年志愿者、青联委员担任农村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联系,定期开展健康检查、思想疏导和学业辅导。另一方面,送上节日暖心祝福。抓住“五四”“六一”“十一”等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截至目前,共成立16支“关爱留守儿童”驻县服务队,500余名“代理家长”获聘上岗,累计帮扶农村留守儿童9527人次。
充分发挥线下主阵地作用。促膝而坐面对面——组织爱心人士实地走访,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使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的必要性,也坚定爱心人士继续投身公益的信心和决心。温暖拥抱心贴心——举办助学金发放仪式,营造仪式感、崇高感,激励受助学生拼搏奋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凝心聚力肩并肩——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服务窗口和商业网点摆放希望工程捐款箱,激发人人参与公益的热情,营造关注希望工程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线上主渠道作用。聚焦“典型”。利用沧州共青团“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四位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宣传庞众望等典型代表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用事实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聚焦“渠道”。适时公布贫困学子的情况,畅通关爱渠道,力争让每一位贫困学子都能够及早得到资助。聚焦“善行”。对涌现出的爱心集体进行广泛报道,使善行善举得到发散性传播,希望工程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充分发挥企业主支撑作用。积极争取上级青基会支持,协调朔黄铁路希望工程公益项目为我市朔黄沿线12个县(市、区)中小学配备了价值1500万元文体用品和教学设备。主动联系爱心企业,新建希望小学50所,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办学条件。联合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精英读书会、渤海银行、荣盛地产等单位开展“心手相连 传递温暖”“爱心使者一助一”等活动,发放助学金30余万元。联合平安财险沧州中心支公司开展“相约雷锋月?狮城低碳行”活动,以动员群众参加低碳出行挑战赛的方式,向我市希望工程捐献助学金50万元。
以志为梯,志智双扶,追梦之路更清晰。组织800名贫困青少年参加“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青马培训工程”“红领巾?七彩阳光课堂”等主题活动,开展“走进古都 触摸历史”“红领巾大运河公益研学营”等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爱党爱国情感。
开拓视野,增强自信,追梦之基更坚实。开展“大手拉小手,追梦一起走”活动,组织近千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逛动物园、参观博物馆、规划馆,组织青年代表分享追梦故事,让贫困孩子视野更开阔,对美好生活更加充满希望,坚定他们用知识、用智慧、用双手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念。
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圆梦之策更精准。各县(市、区)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县域实际,精准发力。东光共青团创办“金秋助学”等品牌活动,累计发放助学金达170万元,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献县共青团着眼改善县域基础教育设施,新建希望小学16所,惠及学生7000余人。孟村共青团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成立“春苗行动”捐资助学基金,结对帮扶贫困儿童123人,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
爱心托起希望,助学成就梦想。团沧州市委将继续擦亮希望工程品牌,坚守助学育人、为党育人的初心使命,规范项目运行管理,创新社会动员机制,不断拓展资助领域,深化希望工程内涵,为更多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在助学育人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品牌项目
圆梦大学行动,起航崭新人生。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学子们改变命运的“金钥匙”,但由于无法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致使一些家境困难的大学新生无法推开自己人生的崭新大门。2013年以来,团沧州市委开展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帮助贫困大学新生筹集学费。7年来,累计筹资684万元,1500名贫困学子获得資助。在审核环节上,团沧州市委推进“5+1”工作机制,即严格审核分数单、录取通知书、学校、村委会、乡(镇)等5项佐证材料,同时成立专项核查组,直插基层,逐一对申请人情况进行核实。经过严格审核,团沧州市委确保善款得到有效利用,为真正在贫困境遇中跋涉的学子送去阳光和希望。
圆梦小小心愿,爱在举手之间。2012年,团沧州市委创新“圆梦小小心愿”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寒假到来之前为贫困家庭孩子送去新年礼物。一是确保覆盖范围到位。发动各级团组织,以特教学校、贫困地区中小学、农民工子女聚集乡镇中小学为重点,广泛征集所辖贫困学子小小心愿。二是确保礼物购置到位。组建心愿礼物购置小组,对心愿礼物进行登记、核对、购买、调配,对礼物与心愿不相符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及时调换。三是确保爱心传递到位。成立由团干部、心愿认领人组成的圆梦小分队,进行实地发放。8年来,累计帮助1万余名孩子完成心愿,发放救助物资160余万元。
青春守护点对点,亲情陪伴不孤单。一方面,开展常态志愿服务。联合12355青少年服务台,组织青年志愿者、青联委员担任农村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联系,定期开展健康检查、思想疏导和学业辅导。另一方面,送上节日暖心祝福。抓住“五四”“六一”“十一”等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截至目前,共成立16支“关爱留守儿童”驻县服务队,500余名“代理家长”获聘上岗,累计帮扶农村留守儿童9527人次。
坚持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充分发挥线下主阵地作用。促膝而坐面对面——组织爱心人士实地走访,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使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的必要性,也坚定爱心人士继续投身公益的信心和决心。温暖拥抱心贴心——举办助学金发放仪式,营造仪式感、崇高感,激励受助学生拼搏奋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凝心聚力肩并肩——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服务窗口和商业网点摆放希望工程捐款箱,激发人人参与公益的热情,营造关注希望工程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线上主渠道作用。聚焦“典型”。利用沧州共青团“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四位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宣传庞众望等典型代表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用事实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聚焦“渠道”。适时公布贫困学子的情况,畅通关爱渠道,力争让每一位贫困学子都能够及早得到资助。聚焦“善行”。对涌现出的爱心集体进行广泛报道,使善行善举得到发散性传播,希望工程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充分发挥企业主支撑作用。积极争取上级青基会支持,协调朔黄铁路希望工程公益项目为我市朔黄沿线12个县(市、区)中小学配备了价值1500万元文体用品和教学设备。主动联系爱心企业,新建希望小学50所,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办学条件。联合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精英读书会、渤海银行、荣盛地产等单位开展“心手相连 传递温暖”“爱心使者一助一”等活动,发放助学金30余万元。联合平安财险沧州中心支公司开展“相约雷锋月?狮城低碳行”活动,以动员群众参加低碳出行挑战赛的方式,向我市希望工程捐献助学金50万元。
坚持在精准供给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以志为梯,志智双扶,追梦之路更清晰。组织800名贫困青少年参加“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青马培训工程”“红领巾?七彩阳光课堂”等主题活动,开展“走进古都 触摸历史”“红领巾大运河公益研学营”等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爱党爱国情感。
开拓视野,增强自信,追梦之基更坚实。开展“大手拉小手,追梦一起走”活动,组织近千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逛动物园、参观博物馆、规划馆,组织青年代表分享追梦故事,让贫困孩子视野更开阔,对美好生活更加充满希望,坚定他们用知识、用智慧、用双手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念。
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圆梦之策更精准。各县(市、区)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县域实际,精准发力。东光共青团创办“金秋助学”等品牌活动,累计发放助学金达170万元,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献县共青团着眼改善县域基础教育设施,新建希望小学16所,惠及学生7000余人。孟村共青团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成立“春苗行动”捐资助学基金,结对帮扶贫困儿童123人,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
爱心托起希望,助学成就梦想。团沧州市委将继续擦亮希望工程品牌,坚守助学育人、为党育人的初心使命,规范项目运行管理,创新社会动员机制,不断拓展资助领域,深化希望工程内涵,为更多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努力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