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之一。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具体看法。
一、通过言传身教进行德育教育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教师自身表率作用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是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如何教好学生?作为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潜心的研究,做到胸有成竹。上课时,教师要早到操场,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从外表上给学生一种整齐感;课堂上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夏季和冬季往往有学生怕热或怕冷,流露出烦躁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勇于克服困难,自己站在烈日炎炎或寒风凛冽的场地上,以饱满的精神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给自己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不应再出现什么畏难怕苦的情绪。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二、强化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做好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针对体育课堂的教学常规,教师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要给予严格细致的要求和讲解,要让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教学常规,那么就有必要和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不断严肃课堂纪律。比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上课铃响完之前排好队。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上课前就排好队的习惯,作为体育老师就应该通过教育来要求学生做到,并可以通过严格的队形队列和“快快集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再如,在热身跑、50米、100米跑中,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步,不插队,不推人,不串道,通过这些跑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跑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加强体育训练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如在1分钟仰卧起坐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
四、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游戏活动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集体体育活动,它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简单易行,且具有一定的竞赛因素。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娱乐,又可以在娱乐中锻炼,并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启发。如:在设计“三人行”接力赛活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由组合练习,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并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受挫折的苦涩,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更快”,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友爱、互相合作是竞赛取胜的动力与保障。
五、利用偶发事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是难免的,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集体项目接力比赛中,有个学生跌倒后,她不是脆弱地哭泣,而是立即爬起来不顾自己,继续参加竞赛。事情发生后,教师可以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评价,并教育大家学习该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同时学习她克服困难、为集体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体育教师要抓住各种时机,不断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抗挫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德育”的内容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芳 浅谈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J].教师,2008,21。
[2]邱君芳 浅谈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作用[J].大视野,2009,03。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作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具体看法。
一、通过言传身教进行德育教育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教师自身表率作用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是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如何教好学生?作为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潜心的研究,做到胸有成竹。上课时,教师要早到操场,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从外表上给学生一种整齐感;课堂上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夏季和冬季往往有学生怕热或怕冷,流露出烦躁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勇于克服困难,自己站在烈日炎炎或寒风凛冽的场地上,以饱满的精神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给自己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不应再出现什么畏难怕苦的情绪。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二、强化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做好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针对体育课堂的教学常规,教师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要给予严格细致的要求和讲解,要让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教学常规,那么就有必要和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不断严肃课堂纪律。比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上课铃响完之前排好队。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上课前就排好队的习惯,作为体育老师就应该通过教育来要求学生做到,并可以通过严格的队形队列和“快快集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再如,在热身跑、50米、100米跑中,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步,不插队,不推人,不串道,通过这些跑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跑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加强体育训练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如在1分钟仰卧起坐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
四、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游戏活动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集体体育活动,它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简单易行,且具有一定的竞赛因素。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娱乐,又可以在娱乐中锻炼,并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启发。如:在设计“三人行”接力赛活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由组合练习,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并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受挫折的苦涩,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更快”,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友爱、互相合作是竞赛取胜的动力与保障。
五、利用偶发事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是难免的,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集体项目接力比赛中,有个学生跌倒后,她不是脆弱地哭泣,而是立即爬起来不顾自己,继续参加竞赛。事情发生后,教师可以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评价,并教育大家学习该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同时学习她克服困难、为集体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体育教师要抓住各种时机,不断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抗挫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德育”的内容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芳 浅谈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J].教师,2008,21。
[2]邱君芳 浅谈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作用[J].大视野,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