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其音乐思想也对古代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集大成于《乐记》。荀子的《乐论》成为中国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从而奠定了儒家音乐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地位。孔子具有高度的音乐修养和才能,对于音乐,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孔子;仁;和;尽善尽美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之称,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備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音乐思想发展的源泉,对后世音乐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思想,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主体,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还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提倡音乐、肯定音乐的主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统治地位,他的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支柱
春秋之际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其突出的特征是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孔子发现单用“礼”已无法使人遵循周礼,周代已有的礼乐文化在当世的价值观念上以被冷落,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仁”不仅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其音乐思想的重要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即突出说明了这一点。面对这种文化秩序紊乱的局面,孔子试图通过自己的一套理论主张和思想学说来恢复和重建周代以来的人文传统,使礼乐教化合乎天道人心,合乎文明规范。要实现以礼乐为中心的文化价值理想,自然就先要实现具有本体意义的、人和万物所共有的“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是一种道德理性,是伦理伦常得以成立的人心根据,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感通和理解的精神动源。怎样达到“仁”境界?那就必须做到与人相亲相爱,亲即是仁的一个方面。同时还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精神建立起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是疏离的、异化的,而应该是“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八佾》)的、有情有义并能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只有在后者的基础上,“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长幼尊卑的秩序化社会才能实现。“仁”的精神既表现在“礼”中,也表现在“乐”中,就乐而言,仁是其生气盎然的基础;就仁而言,乐则是仁传达的精神载体。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单用礼法去约束人的行为,要求人遵循外在的文明规范,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效果,还必须强调乐的积极作用,即将“仁”的精神融人音乐,在尊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情操前提下,通过音乐审美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用“乐”去感化人心,陶铸人性调节人情,实现理想。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诗经》首篇《关雎》的评价,他认为《关雎》极为恰当地体现了中和美的原则,而“郑声”则与“中和美”相违背,超出了用乐所规定的“度”。也可说是仁道中庸原则在音乐上的表现,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孔子肯定“执中以为本”、“奏中声,为中节”、“温和而居中”的先王之音,否定“执末以为本”、“揪厉而微末”的小人之音或郑卫之音。君子之音是温雅敦和,约之以礼的,小人之音则使人意乱心淫,甚至有可能导致摩乱风气的出现,根本就不符合社会必需的礼法。孔子反对郑卫之音,他认为郑声是靡之音,是预示了亡国征兆的音声。
三、确立音乐美学的标准———“尽善尽美”
孔子在对待音乐问题上的一些主张,对儒家的音乐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对后世的音乐审美标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能从广阔的角度看音乐,把“美”与“善”作为不同的范畴加以区分,并认为这二者的结合是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这个思想对音乐美学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孔子强调音乐的思想及其教育作用,同时也肯定音乐的艺术性及其娱乐作用。孔子在长期的音乐教育与音乐研究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音乐美学观。《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并且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为“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音乐的“美”的作用,也没有片面地强调“善”的功能,他所希望的是“尽善尽美”,孔子这个美与善的观念和标准对后世的音乐审美影响深远。
四、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非常懂得音乐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有力手段。《孝经·广要道》曾记孔子“移风易俗,善莫于乐;安上治民,善莫于礼”的话。这可以认为是孔子对音乐思想,特别是他对音乐社会功能的真实反映。他的“兴、观、群、怨”可以说至今都对音乐教育者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与现在人们理解的诗不同,当时的诗是可以咏唱的。从近处说,教人们怎样对待父兄,从远处讲,教导人们在朝廷怎么对待国君,以区别和保持长、幼、贵、贱的等级地位,这便是通过音乐来灌输“礼”的内容了。诗歌又能教人一些有关动物、植物的知识,提高人對自然界的认识。孔子认为良好的社会礼、乐、征、伐都是由天子决定,最好的音乐就要选用《韶》、《武》。要远离郑声,远离佞人,因为郑声放纵,佞人危险。由此可见孔子赞成音乐由统治者来制定,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安定音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选取好的音乐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教化人民,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孔子是一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他对我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他一生音乐活动的记载和思想、观点是片段语录性质的,甚至有些东西是经后人发展而形成的。但是他给后人留下的启示,却是深远的、不可估价的。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1
[2]喻意志.《中国音乐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1
[3]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黄辉(1991-),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
关键词:孔子;仁;和;尽善尽美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之称,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備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音乐思想发展的源泉,对后世音乐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思想,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主体,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还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提倡音乐、肯定音乐的主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统治地位,他的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支柱
春秋之际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其突出的特征是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孔子发现单用“礼”已无法使人遵循周礼,周代已有的礼乐文化在当世的价值观念上以被冷落,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仁”不仅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其音乐思想的重要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即突出说明了这一点。面对这种文化秩序紊乱的局面,孔子试图通过自己的一套理论主张和思想学说来恢复和重建周代以来的人文传统,使礼乐教化合乎天道人心,合乎文明规范。要实现以礼乐为中心的文化价值理想,自然就先要实现具有本体意义的、人和万物所共有的“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是一种道德理性,是伦理伦常得以成立的人心根据,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感通和理解的精神动源。怎样达到“仁”境界?那就必须做到与人相亲相爱,亲即是仁的一个方面。同时还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精神建立起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是疏离的、异化的,而应该是“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八佾》)的、有情有义并能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只有在后者的基础上,“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长幼尊卑的秩序化社会才能实现。“仁”的精神既表现在“礼”中,也表现在“乐”中,就乐而言,仁是其生气盎然的基础;就仁而言,乐则是仁传达的精神载体。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单用礼法去约束人的行为,要求人遵循外在的文明规范,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效果,还必须强调乐的积极作用,即将“仁”的精神融人音乐,在尊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情操前提下,通过音乐审美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用“乐”去感化人心,陶铸人性调节人情,实现理想。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诗经》首篇《关雎》的评价,他认为《关雎》极为恰当地体现了中和美的原则,而“郑声”则与“中和美”相违背,超出了用乐所规定的“度”。也可说是仁道中庸原则在音乐上的表现,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孔子肯定“执中以为本”、“奏中声,为中节”、“温和而居中”的先王之音,否定“执末以为本”、“揪厉而微末”的小人之音或郑卫之音。君子之音是温雅敦和,约之以礼的,小人之音则使人意乱心淫,甚至有可能导致摩乱风气的出现,根本就不符合社会必需的礼法。孔子反对郑卫之音,他认为郑声是靡之音,是预示了亡国征兆的音声。
三、确立音乐美学的标准———“尽善尽美”
孔子在对待音乐问题上的一些主张,对儒家的音乐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对后世的音乐审美标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能从广阔的角度看音乐,把“美”与“善”作为不同的范畴加以区分,并认为这二者的结合是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这个思想对音乐美学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孔子强调音乐的思想及其教育作用,同时也肯定音乐的艺术性及其娱乐作用。孔子在长期的音乐教育与音乐研究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音乐美学观。《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并且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为“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音乐的“美”的作用,也没有片面地强调“善”的功能,他所希望的是“尽善尽美”,孔子这个美与善的观念和标准对后世的音乐审美影响深远。
四、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非常懂得音乐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有力手段。《孝经·广要道》曾记孔子“移风易俗,善莫于乐;安上治民,善莫于礼”的话。这可以认为是孔子对音乐思想,特别是他对音乐社会功能的真实反映。他的“兴、观、群、怨”可以说至今都对音乐教育者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与现在人们理解的诗不同,当时的诗是可以咏唱的。从近处说,教人们怎样对待父兄,从远处讲,教导人们在朝廷怎么对待国君,以区别和保持长、幼、贵、贱的等级地位,这便是通过音乐来灌输“礼”的内容了。诗歌又能教人一些有关动物、植物的知识,提高人對自然界的认识。孔子认为良好的社会礼、乐、征、伐都是由天子决定,最好的音乐就要选用《韶》、《武》。要远离郑声,远离佞人,因为郑声放纵,佞人危险。由此可见孔子赞成音乐由统治者来制定,国家的兴盛和社会的安定音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选取好的音乐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教化人民,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孔子是一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他对我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他一生音乐活动的记载和思想、观点是片段语录性质的,甚至有些东西是经后人发展而形成的。但是他给后人留下的启示,却是深远的、不可估价的。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1
[2]喻意志.《中国音乐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1
[3]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黄辉(1991-),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