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09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用教学理论可以引导教学实践,而教学实践又可以反作用于教学理论的提高。本文剖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现状,探索了教学理论实践化的途径。
  关键词: 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现状实践化途径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用教学理论可以引导教学实践,而教学实践又可以反作用于教学理论的提高。教师为了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强化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但是,目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在教育教学领域是有争议的,特别在两者是否存在脱离、能否可以融合等问题上存在争议。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浅探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一、剖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现状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总听到不少教师抱怨:教学理论不断翻新,过于高深,不便具体操作,存在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分离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理论不深。
  有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只是“蜻蜓点水”,甚至点都未点到,缺乏认真的态度、扎实的行动去系统地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吸收理论。有的教师虽然也读书学习,但是不求甚解,或者人云亦云,只满足于照搬照套、盲目模仿,沿着别人的老路子亦步亦趋。这些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教学理论,但是不完整、不系统,甚至并不正确,以这样的教学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工作,自然意义不大,效果不好。
  (二)理论书籍质量不高。
  有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观点不新、层次不高、理论陈旧,甚至只是照搬照抄,罗列教条。有的作者可能对教学一线的情况不甚了解,其创作出来的理论自然毫无意义。这样的教育理论书籍或文章,教师读起来味同嚼蜡,使用起来凿枘不合,无法下手。这与作者的态度与水平和出版界的不良风气有很大关系,这种教学理论确实对提高教育教学没有什么帮助。
  (三)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不紧。
  客观而言,从教学理论层面来看,理论有深浅之分,甚至相同的理论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深浅之分。从教学实践方面来看,教师的自身知识、业务水平有高低之分,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也有难易之分。因此,教师所选所读的书籍和文章必须和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切合,若相对浅了,读来价值就不大;若相对深了,不仅难理解,更用不上。如何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是教育理论界和教学一线的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教学理论工作者也不能只顾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对象是什么人,接受能力如何。目前,许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不紧,使得理论对教学实践发挥不了作用。
  (四)消化理论的本领不强。
  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必须有教师消化吸收的过程,有的教师总是忽略这个过程,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没有进行消化、加工等再创造,而是直接将书上现成的东西搬来就用,这样自然就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就不能怪罪教学理论脱离实际。
  
  二、探索教学理论实践化的途径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内容,无论是教学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的探索,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提高教学实效。在具体的工作中,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问题:
  (一)以教学理论为引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教学”结构。
  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优化“教学”结构的教学理念,拟订好学习目标,向学生明确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知识重点、学习难点,让学生对本课学习能够心中有数。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基础知识、思维水平,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准备好与学习目标有关的训练习题、拓展训练等。其次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师要让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根据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的放矢,选好、选精教学内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所侧重,稳中求活,活不超纲,确保不拖堂。重点内容要重点讲,而且要讲深讲透,力求学生熟练掌握,对于一般内容可一带而过,甚至可以要求学生课后自习。最后要趣味导课。具有趣味的导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导课的方式丰富多样,例如提问导入、悬念导入、讨论导入、启示导入等,要保证趣味性,这样便于将学生引入求知若渴的状态,置学生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教学实践为依托,充分显现学生主体作用,优化“学习”模式。
  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成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学生以掌握的学习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学习的最好效果。教师应该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模式。首先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每天复习等,在此基础上,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一定难度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教师要多提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提问题不必拘于教材,教学方法要随内容而变。其次是培养学生科学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还是语文、英语和其他学科,即使是同样的知识、同样的习题,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对于具体的学习过程,教师不应整齐划一地硬性规定,而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不选所谓对的学习过程,而是选择最适合学生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创造性,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包括用不好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应当让学生感到,选择哪种方法和形式解决问题不是课本说了算,也不是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自己说了算。再次是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坚持热情耐心地对待学生的质疑,经常性地针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既要在有疑问时质疑,还要在无疑时思疑,鼓励方法可以不拘一格。通过质疑,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缩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其他文献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了“七个一分钟”:每天唱一分钟军歌;练习一分钟踏步;做一分钟家务;读一分钟名人传记;进行一分钟识记;进行一分钟演讲;写一分钟日记。这些要求真的很简单,谁都可以做,可是坚持下去,学生学到的就不仅仅是这七件事情了。所以,我校把“七个一”有机地融入教学,让“七个一”走进课堂。    一、实施目标    1.育人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要寻找到更广阔、更灵活、更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几年了,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程度不同地发生着悄然的改变,但是同时也会遇到一个新的困惑,即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效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它没有统一的教材,需要学生跨越书本的束缚、教室的局限,有目的、有组织地到社区、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链接网络,点击世界,张扬个性。如此宏观的课程空间,为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对于教师来说,高质量的备课,精美的课件制作,以及教师再学习等都离不开强大的资源背景;而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
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设计必须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依据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数学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有限的练习活动时间发挥最大效能,提高教和学的实际效益。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我认为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练习活动内容的呈现要有层次    练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新知到运用新知的一个过程。因此,在练习活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