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已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主阵地。然而农村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薄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围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这四个环节来提升农村初中生的法律素养,筑起他们的人生防线。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580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奠基工程、希望工程,其成效在根本上決定着我们国家明天的民主法制状况。然而处于广大边远山区的农村由于地域、人员等客观原因,普遍存在学生家长学历较低、家庭教育意识较弱等问题,对子女教育,尤其是法律教育存在很大不足,造成农村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薄弱。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法律知识,教师可从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四个环节着手提升农村初中生的法律素养,用法律知识筑起他们的人生防线,预防违法犯罪,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 学法
近几年来,公安机关查获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每年均超过15万人。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占到犯罪总人数的14%左右,且有上升趋势,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也逐渐趋向低龄化。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法制观念较薄弱,不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知如何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常出现违法犯罪现象。这些都说明青少年学习法律的必要性,青少年只有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才能有效防止和避免违法犯罪,才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全国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学校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中法律知识部分,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法律常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
二、 知法
我国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作为中学生应该学法、知法、懂法。但是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学生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教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进入社会就有可能做违法的事。所以学生从小就要主动学习一些法律常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孩子,让自己知道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只有以知法为前提,才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努力使所有学生知法、懂法。青少年犯罪的事例大大减少,社会也就会更为和谐,所以进行法制教育便是学校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义务与责任。
三、守法
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如果法律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才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青少年也不例外,倘若没有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律的控制,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合法权益就无从保证。法律规范是特殊的规则,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守法”,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让青少年学法、知法,让他们在遵守纪律的同时,切实提升守法素质,这样才能真正懂法。
四、用法
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还要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给予了特殊的保护,但是这些都是外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当前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青少年要知道保护自己的方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青少年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总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既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围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这四个环节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责任编辑袁妮)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580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奠基工程、希望工程,其成效在根本上決定着我们国家明天的民主法制状况。然而处于广大边远山区的农村由于地域、人员等客观原因,普遍存在学生家长学历较低、家庭教育意识较弱等问题,对子女教育,尤其是法律教育存在很大不足,造成农村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薄弱。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法律知识,教师可从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四个环节着手提升农村初中生的法律素养,用法律知识筑起他们的人生防线,预防违法犯罪,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 学法
近几年来,公安机关查获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每年均超过15万人。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占到犯罪总人数的14%左右,且有上升趋势,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也逐渐趋向低龄化。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法制观念较薄弱,不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知如何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常出现违法犯罪现象。这些都说明青少年学习法律的必要性,青少年只有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才能有效防止和避免违法犯罪,才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全国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学校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中法律知识部分,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法律常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
二、 知法
我国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作为中学生应该学法、知法、懂法。但是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学生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教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进入社会就有可能做违法的事。所以学生从小就要主动学习一些法律常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孩子,让自己知道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只有以知法为前提,才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努力使所有学生知法、懂法。青少年犯罪的事例大大减少,社会也就会更为和谐,所以进行法制教育便是学校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义务与责任。
三、守法
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如果法律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才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青少年也不例外,倘若没有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律的控制,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合法权益就无从保证。法律规范是特殊的规则,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守法”,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让青少年学法、知法,让他们在遵守纪律的同时,切实提升守法素质,这样才能真正懂法。
四、用法
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还要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给予了特殊的保护,但是这些都是外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当前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青少年要知道保护自己的方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青少年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总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既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围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这四个环节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