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与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随机选择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治疗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病人均已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以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作为主要形式,能有效帮助病人恢复其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临床分析
本院骨科于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了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再随机选择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疗效,现作如下报道[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0例,男女比例为14:6,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15)岁。其中,有5例病人因车祸致伤,12例病人为摔伤,3例病人被重物砸伤。随机选择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设置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8,年龄在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3)岁。其中,有7例病人因车祸致伤,10例病人为摔伤,3例病人被重物砸伤。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具体治疗对策如下:
⑴根据病人的骨折类型,选择适合该病人的手术切口。对于Ⅳ型单纯的内髁骨折,选择其内侧作为入路,假使合并后方的骨折,则需以双钢板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对于Ⅴ型与Ⅵ型骨折,则需选择机体的内外双侧作为入路,以三钢板、双钢板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在骨质塌陷位置,予以使用相同的异体骨类植骨。
⑵若机体的半月板存在着损伤症状,对于轻度损伤病人,应采用予以一期修复措施;而对于重度损伤病人,则需采取二期修复措施。对于交叉韧带的止点出现损伤的病人,应采用一期修复措施;对于实质部出现损伤的病人,应采取二期修复措施。对于内外侧的副韧带均出现损伤的病人,应采用一期修复措施。
⑶手术完成后,予以放置引流,约48h。结合病人骨折的复位牢固状况,于术后第3d开始即可进行自主锻炼。术后90d,根据病人恢复情况,引导病人进行负重训练及完全负重训练。
⑷给予所有病人随访12-20个月,并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深入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 ±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的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病人均已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5.00%,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5.00%。实验组有1例并发症病例,为皮肤坏死症状,予以采取皮瓣修复措施;对照组有5例并发症病例,其中3例病人出现术后感染症状,予以清创灌注式冲洗;2例病人发生关节不稳症状,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n) 骨性愈合 优良率 术后并发症
优 良 中 差
实验组 20 20(100.00) 13(65.00) 4(20.00) 2(10.00) 1(5.00) 1(5.00)
对照组 20 15(75.00) 7(48.57) 4(20.00) 4(20.00) 5(25.00) 5(25.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医疗条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患病几率与人数都在逐年上涨,胫骨平台骨折成为当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基础性病症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大多属于高能量的损伤,通常合并严重性软组织受损等并发症。加之骨折的类型较为复杂,给复位手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治疗程序十分棘手。
针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治疗,本次研究以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作为主要形式。该治疗方式不仅能使机体的膝关节恢复稳定性、灵活性,还能确保对位的精准性,最大限度降低疼痛感,使软组织得以有效保护[3]。但是,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要求手术医师合理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最佳手术方式、严格把握复位技巧,通过有效处理韧带损伤、选择合理的植骨融合手段与材料,并加强病人术后机体功能的锻炼,从而促使其膝关节恢复至正常状态[4]。
在本组研究对象中,笔者给予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治疗,实验组病人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经治疗后,实验组病人均已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且优良率高达95.00%。实验组仅出现1例并发症病例,予以相关治疗后,1例病人已成功出院,而对照组出现5例并发症病例,实验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提升骨性愈合程度及治疗的优良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病例的出现,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怀庆,柳江,刘挺,张磊,宇文跃,姚根雄.31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4):2012-2013.
[2]黄海涛,周中,江宁.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2008,21(09):696-697.
[3]钱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5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09):3-3.
[4]林柳陆,李巧梅.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101,1103.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临床分析
本院骨科于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了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再随机选择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疗效,现作如下报道[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0例,男女比例为14:6,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15)岁。其中,有5例病人因车祸致伤,12例病人为摔伤,3例病人被重物砸伤。随机选择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设置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8,年龄在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3)岁。其中,有7例病人因车祸致伤,10例病人为摔伤,3例病人被重物砸伤。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具体治疗对策如下:
⑴根据病人的骨折类型,选择适合该病人的手术切口。对于Ⅳ型单纯的内髁骨折,选择其内侧作为入路,假使合并后方的骨折,则需以双钢板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对于Ⅴ型与Ⅵ型骨折,则需选择机体的内外双侧作为入路,以三钢板、双钢板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在骨质塌陷位置,予以使用相同的异体骨类植骨。
⑵若机体的半月板存在着损伤症状,对于轻度损伤病人,应采用予以一期修复措施;而对于重度损伤病人,则需采取二期修复措施。对于交叉韧带的止点出现损伤的病人,应采用一期修复措施;对于实质部出现损伤的病人,应采取二期修复措施。对于内外侧的副韧带均出现损伤的病人,应采用一期修复措施。
⑶手术完成后,予以放置引流,约48h。结合病人骨折的复位牢固状况,于术后第3d开始即可进行自主锻炼。术后90d,根据病人恢复情况,引导病人进行负重训练及完全负重训练。
⑷给予所有病人随访12-20个月,并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深入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 ±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的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病人均已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5.00%,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5.00%。实验组有1例并发症病例,为皮肤坏死症状,予以采取皮瓣修复措施;对照组有5例并发症病例,其中3例病人出现术后感染症状,予以清创灌注式冲洗;2例病人发生关节不稳症状,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n) 骨性愈合 优良率 术后并发症
优 良 中 差
实验组 20 20(100.00) 13(65.00) 4(20.00) 2(10.00) 1(5.00) 1(5.00)
对照组 20 15(75.00) 7(48.57) 4(20.00) 4(20.00) 5(25.00) 5(25.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医疗条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患病几率与人数都在逐年上涨,胫骨平台骨折成为当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基础性病症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大多属于高能量的损伤,通常合并严重性软组织受损等并发症。加之骨折的类型较为复杂,给复位手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治疗程序十分棘手。
针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治疗,本次研究以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作为主要形式。该治疗方式不仅能使机体的膝关节恢复稳定性、灵活性,还能确保对位的精准性,最大限度降低疼痛感,使软组织得以有效保护[3]。但是,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要求手术医师合理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最佳手术方式、严格把握复位技巧,通过有效处理韧带损伤、选择合理的植骨融合手段与材料,并加强病人术后机体功能的锻炼,从而促使其膝关节恢复至正常状态[4]。
在本组研究对象中,笔者给予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治疗,实验组病人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经治疗后,实验组病人均已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且优良率高达95.00%。实验组仅出现1例并发症病例,予以相关治疗后,1例病人已成功出院,而对照组出现5例并发症病例,实验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提升骨性愈合程度及治疗的优良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病例的出现,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怀庆,柳江,刘挺,张磊,宇文跃,姚根雄.31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4):2012-2013.
[2]黄海涛,周中,江宁.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2008,21(09):696-697.
[3]钱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5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09):3-3.
[4]林柳陆,李巧梅.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1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