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教学片段回放
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1300年前,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孤鸟盘旋。已经走到生命晚秋的杜甫登上高处,又想些什么呢?我们一起进入“品读,感受诗意之丰”这个环节。
1.前四句写登高所见,作者选了哪些景物?换成“天高猿啸哀,风急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是否更简洁?
2.请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前四句的内容。(学生展示)
(教师示范)登上高台,仰望茫茫苍穹,高远无边;俯视江中小洲,水清沙白;耳听老猿悲鸣,内心凄凉。大风四卷,孤鸟回旋,徒增无限感伤。近看枯叶萧萧而下,黄叶满地;远观滔滔长江,滚滚东逝。这景致,怎一个愁字了得!
3.后四句抒登高所感,请用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境。结合颈联说说诗人“悲”在何处?(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正是萧瑟的秋天,四可悲;人到暮年,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4.有人把这首诗的内容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如何理解这句话?
(三秋图:季节之秋、生命之秋、国运之秋;杜甫心: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
5.我们刚学了杜甫的《咏怀古迹》,有人根据其诗意拟写了上联“怨琵琶昭君出塞千古恨”,请同学们根据《登高》诗意对出下联。(学生展示)
(教师示范:悲艰难杜甫登高万里愁/悲落木子美登高万里愁)
6.结语
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透过此诗,我们看到了杜甫的全部痛苦与高贵,这才是千秋诗圣!即使穷愁多病,即使孤独寂寞,即使壮志难酬,他仍然心忧天下,情系苍生。他用良知为知识分子扛起了一面大旗,他用文字诠释了什么是忠诚爱国。
二、教后反思
2013~2014年,我主持了开封市市级规划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以期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本片段是2014年11月在课题结题课上我设计的一个说课片段,力求在课堂设问上更科学。
善教者,必善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提问就像投入池水的一块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好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徜徉文本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好的设问更可以引导教学、检查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互动之中。
作为普通中学的一线教师,我发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尚有很多的提问是无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1.设问目的不明确。2.提问的人有倾向性。3.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4.设问的问题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5.不给学生思考余地。6.随口而发,满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貌似热闹,实则流于形式。7.设问的问题答案唯一,缺乏开放性。
《登高》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及漂泊天涯、穷困孤愁,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的情怀。
在该教学片段中我共设计了五个问题,每个问题都精心设计。主要体现了:1.选择时机,合理设问,切合学生的实际。2.突出重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3.创造性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4.环环相扣,注意问题的层次。5.追求问题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提问中来。
该片段1~2两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首问由景引入,然后通过改诗引导学生认识到原诗“字字精妙,无一虚设”。次问,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强化了学生对这四句诗的深入理解。两问既有层次,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3问引导学生吟咏涵味,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通其意,耳醉其音,深入揣摩作者的弦上之音、言外之意。第4问是主问题,起着总结的作用。第5问是一个创造性问题,能激发兴趣,深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且答案不唯一。
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大胆取舍,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通过环环相扣的启发,才能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步步深入文本。问题设计科学,师生互动充分,才能真正建构起求真务实、充满人文性的和谐课堂。
★作者单位:河南开封市第七中学。
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1300年前,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孤鸟盘旋。已经走到生命晚秋的杜甫登上高处,又想些什么呢?我们一起进入“品读,感受诗意之丰”这个环节。
1.前四句写登高所见,作者选了哪些景物?换成“天高猿啸哀,风急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是否更简洁?
2.请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前四句的内容。(学生展示)
(教师示范)登上高台,仰望茫茫苍穹,高远无边;俯视江中小洲,水清沙白;耳听老猿悲鸣,内心凄凉。大风四卷,孤鸟回旋,徒增无限感伤。近看枯叶萧萧而下,黄叶满地;远观滔滔长江,滚滚东逝。这景致,怎一个愁字了得!
3.后四句抒登高所感,请用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境。结合颈联说说诗人“悲”在何处?(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正是萧瑟的秋天,四可悲;人到暮年,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4.有人把这首诗的内容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如何理解这句话?
(三秋图:季节之秋、生命之秋、国运之秋;杜甫心: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
5.我们刚学了杜甫的《咏怀古迹》,有人根据其诗意拟写了上联“怨琵琶昭君出塞千古恨”,请同学们根据《登高》诗意对出下联。(学生展示)
(教师示范:悲艰难杜甫登高万里愁/悲落木子美登高万里愁)
6.结语
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透过此诗,我们看到了杜甫的全部痛苦与高贵,这才是千秋诗圣!即使穷愁多病,即使孤独寂寞,即使壮志难酬,他仍然心忧天下,情系苍生。他用良知为知识分子扛起了一面大旗,他用文字诠释了什么是忠诚爱国。
二、教后反思
2013~2014年,我主持了开封市市级规划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以期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本片段是2014年11月在课题结题课上我设计的一个说课片段,力求在课堂设问上更科学。
善教者,必善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提问就像投入池水的一块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好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徜徉文本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好的设问更可以引导教学、检查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互动之中。
作为普通中学的一线教师,我发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尚有很多的提问是无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1.设问目的不明确。2.提问的人有倾向性。3.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4.设问的问题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5.不给学生思考余地。6.随口而发,满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貌似热闹,实则流于形式。7.设问的问题答案唯一,缺乏开放性。
《登高》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及漂泊天涯、穷困孤愁,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的情怀。
在该教学片段中我共设计了五个问题,每个问题都精心设计。主要体现了:1.选择时机,合理设问,切合学生的实际。2.突出重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3.创造性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4.环环相扣,注意问题的层次。5.追求问题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提问中来。
该片段1~2两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首问由景引入,然后通过改诗引导学生认识到原诗“字字精妙,无一虚设”。次问,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强化了学生对这四句诗的深入理解。两问既有层次,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3问引导学生吟咏涵味,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通其意,耳醉其音,深入揣摩作者的弦上之音、言外之意。第4问是主问题,起着总结的作用。第5问是一个创造性问题,能激发兴趣,深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且答案不唯一。
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大胆取舍,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通过环环相扣的启发,才能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步步深入文本。问题设计科学,师生互动充分,才能真正建构起求真务实、充满人文性的和谐课堂。
★作者单位:河南开封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