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文献中“为”的用法及功能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文献中,“为”字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词性、用法如何,我国语法学界对此历来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深入探讨“为”字的用法及功能,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为”字基本意义为起点,主要针对王力、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有关“为”字语法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罗列出“为”字的几种词性及其主要义项,并适当引用其他文献例句,以求比较完整地归纳古代文献中的“为”字多种用法,使其利于中学校本课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一、“为”用作动词,充当谓语
  “为”本来是动词,在句子中做谓语。 在一般及物动词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动词“为”字。这个词在古代的含义非常广泛,但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含义比较具体。例如: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孟子?b许行》)
  此句中的“为”做动词用,其含义做“研究”解,在句子中充当谓语。
  但随着应用的场合不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 “作”“做”“处理”“安排”“造”“治”,等等。古书中还有许多句子是用“为”字作动词后面带有双宾语。例如:
  1.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3.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而与之。(《左传·宣公二年》)
  4.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成公三年》)
  5.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策·赵策三》)
  王力先生对以上五个例句做出了以下分析,“对于上面这类例句,最容易发生两种误解,或则以为第一、第二两个例子里的‘为’字是介词;或则以为第五个例子里的‘为之民’等于说‘为其民’。这都是不对的。试就第三个例子来分析:‘为之箪食与肉’是一个动宾词组,‘箪食’与‘肉’是动词‘为’的直接宾语;‘之’指灵辄,是间接宾语。其余由此类推”。
  二、“为”用作介词,引进对象、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原因及目的
   介词“为”是由动词“为”虚化而来的,古代文献“为”用作介词时的主要用法有: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对象,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目的、时间,等等。例如:
   1.而身为宋国笑。(《韓非子·五蠹》)
   2.适为虞人逐。  (马中锡《中山狼传》)
  3.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記·项羽本纪》)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記·项羽本纪》)
  5.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鴻門宴》)
  7.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論》)
  9.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在以上例句中,例一至例四都属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为宋國笑”:被送过人耻笑。“为虞人逐”:被虞人追逐。“为人所制”:被人控制。“为所虜”:介词“为”后面的宾语省略了,应为“为刘邦所虜”,即被刘邦俘虏。例四、例五、例六属于“引进对象”,例句中的“为”字可以译为“替” “给”“向” “对”等。即“为之请制”:替他请求制这个地方。“为我呼入”:给我把他请来。“为外人道也”:向外面的人谈这里的情况。例七属于“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以译为“因为”。“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因为尧圣明而存在,不因为桀暴虐而消亡。例八属于“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以译为“为了”。“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即为了反映时代而著述、为了记述事情而写作。
  三、“为”还可以用来表示被动
   “为”表示被动时,主要用作助词、介词。例如: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3.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史记·吴太伯世家》)
  4.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汉书·张骞传》)
  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蠧》)
  6.昔出公之后声氏,为晋公拘于铜鞮。(《吕氏春秋·审应览》)
   荆贵生先生认为:以上的例一、例二、例三中的“为”字表示被动时,用作助词。“为戮没”可以译为“被杀死”。“ 为用者”可以译为“被任用的人”。“ 为戮于楚”可以译为“被楚国杀死”。例四、例五、例六中的“为”字表被动时,用作介词,辅助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胡”“新圣”“晋公”。关于“为”用于表示被动时,郭锡良主张“为”只用作介词,不用做助词。他说:“古代汉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用介词‘为’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为’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像现代汉语里的‘被’”……“‘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仍然形成被动句式。”并举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例。在这里,郭先生认为 “为”在表被动时,“为 ”是不作助词的。虽然他们的分歧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在“为”可以变被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此外,“为”作动词时,还有一些用法存在争论。郭锡良说:“在先秦时代的汉语里有没有判断词存在,这是目前还有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在先秦就有判断词,如‘为’字;有人认为,‘为’字在先秦只是一般动词,还不能算是判断词。我们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先秦时代的‘为’字显然不是判断词。有时‘为’字的作用很像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例如:
  1.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张》)
  在这两个例子中,“为”实际上都是动词,不是真正的判断词。例一“晋为盟主”是“晋作为盟主”的意思。例二“孰为夫子”是“谁算作夫子”的意思。
  只是在极少数的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例如
  余为伯,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此句中的“余为伯”的意思是“我是伯(人名)”,但这种用“为”字表示判断的句式在先秦不多见。又如:
   1.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三》)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王力先生对此作过这样的分析:这类句子里的“为”字,很像现代汉语的系词“是”。虽然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是”字来对译,但不必认为就是上古时期真正的系词。
   综上所述,“为”字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可以用作动词、介词等,表示判断、被动,还可以用来引进对象、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原因及目的。深入分析并探讨古代文献中“为”字的用法与功能,对我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单位:贵州凯里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
据有关研究表明,生命个体获取的信息中,7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只有形成深入、细致、连续的观察意识,学生才能形成独特而丰富的认知体验。统编版四上第三单元,就是一个典型的“观察单元”,所设定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和“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两点相互依存、彼此融通,是推动学生言语素养发展的重要依托。笔者就以单元中《爬山虎的脚》为例,谈谈如何将“感受观察”与“体会生动表达”结合在一
期刊
春夏秋冬,四季轮换,大自然的魅力,人们会因其最淳朴、真实的本质去爱,如郁达夫《故都的秋》般,作者爱秋的美景,因为无处不透露着秋之最,清、静、悲凉的特质不仅反应了北平秋天的特点,同样也反应了作者内心的一份孤独与落寞。可是同样是冬天,济南,在老舍笔下却全然变了模样,成熟的文字功底加上丰富的语言艺术,跃然纸上的不是透露着冰凉之气的寒冬,而是裹着军大衣,吃着冰淇淋,供着暖气的北方室内生活,冬天的人们是最喜
期刊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广泛而大量的阅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积累。统编版教材编者也深谙此道,将积累生动的语言作为单元语文要素。面对这一训练要素,很多教师显得手足无措,要么不闻不问,熟视无睹;要么就是机械地摘抄,生硬地背诵。结果学生的积累并没有形成,语文素养更是原地踏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完全丧失。那究竟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积累呢?笔者以统编版三上《父亲、树林和鸟》一文的教学为例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汉字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语文知识的基础。一线教师对于识字教学近年来也摸索出了众多方法,比如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等等。但总的来说,这些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教”上,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让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这一要求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建构一
期刊
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也可以说是十八个学习主题。这样看,小群文阅读教学和学习任务群之间有着相通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文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小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群”中发现真实问题,确定探究主题,形成语文能力,完成发展核心素养的任务。  “小群文阅读”的“小”主要体现在
期刊
语用意识,即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的意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其理解语言文字,再对语言文字进行运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笔者紧扣阅读教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为例,从“找出主语”“体会修辞”“分析句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找出主语,读懂内容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课文难度会
期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生”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出自学养深厚的散文大家宗璞之手。这篇近似“大象无形”的著名散文,引得不少专家学者津津乐道。文章通过描述紫藤萝花的盛开并回忆过去遭遇从而悟出一个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种由作者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的写法,似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瓢饮”,来探微其“花”与“人”关系的处理技法,对我们认识文章的
期刊
在如今,“文化”这一词汇,恐怕是雅士俗人最为常用的名词了。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几乎存在于这世上的一切:一切的事,一切的物,都可冠之以“文化”之名。由此看出,如今正处于“泛文化”发展的时代。根据其内涵:俗,存在着“俗文化”;雅,存在着“雅文化”,其虽然皆以“文化搭台”,但是却又各行其是。雅与俗看似相互背离,但却又能兼而有之。在如今的发展中,“雅俗皆宜,雅俗共赏”,成为了新的审美标准。语文教学作
期刊
谢有顺先生曾经评论说:“贾平凹的散文,表达的正是贾平凹这个人,他是‘跳出来的’,所以我常常能在他的散文中,读到辛酸和悲凉,这种感觉,比读他的小说时要强烈得多。”细品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此言评得极为恰切。  一、《一棵小桃树》中的“小桃树”  “一棵小桃树”在文中既是标题,又是作者行文的明线。从全文看,“小桃树”的经历既平常又坎坷。起先,“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让我们
期刊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语文教学需要鼓励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形式,洞察作者如此表达的深刻用意,真正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统编版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出自名家名篇,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言语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文本语言的价值资源,引导学生在探寻、洞察、想象和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笔者以统编版三下《花钟》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