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汉字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语文知识的基础。一线教师对于识字教学近年来也摸索出了众多方法,比如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等等。但总的来说,这些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教”上,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让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这一要求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建构一种自主、独立的汉字学习能力,让学生知道学汉字需要学什么、怎样学、以及为什么这样学。
在识字教学中引入“元认知”理论,可以为达成“学习独立识字”这一学习目标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关于“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对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意义。“元认知”即“认知的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活动的了解和控制,它所强调的是人的“主动性”(“自主性”),所关注的是人对自身的一个认识,它反映的是人在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表现。在将“元认知”引入相关教育研究后,许多研究者发现“元认知”深刻影响着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获得、理解、保持与应用,它与人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具体来说,“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节”两个重要方面。“元认知知识”即是个体具有的有关自己认知或一般性认知的知识,它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就是知识本身,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对于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是识字最为主要的三个方面,而识字教学中的陈述性知识是指“这个字读什么”“这个字结构是什么”“这个字意思是什么”。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在识字教学中即关注“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注意”“如何记住这些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字的意思”。
条件性知识是关于“为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情况下做”的知识。在识字教学中主要涉及的就是各种识字方法如何使用。
“元认知调节”,是对认知过程的一种有效的自主管理,包括计划、监控、评价三个部分。在识字教学中,学习主体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识字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在活动开始之前,根据识字对象设计活动计划,包括所要采取的具体识字措施、所要达成的结果和目标,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之前确定的识字目标,实时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对于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在活动结束之后,通过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反思,实现对活动的一个正确评价与总结。
二、“元认知”理论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以部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课《玲玲的画》识字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课后生字条中一共有15个生字需要学生会认:
玲 详 幅 评 奖 催 啪 脏 报 另 及 懒 并 糟 肯
在上课伊始,即将生字条中的所有生字带拼音出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并想一想:“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是我们容易读错的?” 学生在读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发现有“玲、评、催、脏、另、懒、并、糟”这些字的读音易出错,教师相继板书这些字,并提出问题:“你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吗?”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反复读一读和写一写的方法,也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归类记忆的方法,即将平翘舌的音归一类,将前后鼻音的字归一类。这一环节所要激活的是学生对自身程序性知识的认知。
在学生知道该怎么去记住这些字音的方法后,教师随即让学生按照他们所想出的方法试着去记一记这些字的字音,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在活动开始前出示一张“学习计劃表”,表格中设置“我要记住的音难字”“我所采取的办法”“我记住了哪些读音难字”三项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情况和学习结果自主填写该表。在学生自主记忆字音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抽学生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这些难字的读音是否已经掌握。
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在交流总结后发现,用归类法记忆这些读音难字效果最好,此时教师顺势提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归类法效果更好呢?”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后发现,当生字条中的生字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特别多时采用归类法是最好的。这一环节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条件性知识,让学生不仅知道“学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学”。
如果说字音的学习还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那么接下来字形、字义的学习就可以完全让学生尝试着按照字音学习的方法与步骤自主学习。这里以字义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师:同学们再看看生字条中的这些汉字,你认为哪些字的意思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呢?
师:那么现在就按照你们所想到的办法试着去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并将自己的理解过程记录在这张“学习计划表”上。(“学习计划表”设置“我要知道这些字的意思”“我所采取的办法”“我知道了哪些字的意思”三项任务。)
5~7分钟后,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师:现在大家来比较下,运用猜一猜、查字典、读课文这三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师: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分别使用这三种理解字义的方法呢?
在整个学习环节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聚焦那些意思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字,再唤起学生对自身程序性知识的认知,即通过什么办法可以理解字义。接着,教师通过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计划表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与评价。最后,再让学生对理解字义的这三种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学生进而知道在哪种情况下使用哪种理解字义的方法更好,这是一种条件性知识的获得,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引入元认知理论,正是体现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理念。元认知理论在识字教学实践中的落地生根,不仅会改变以往识字教学中“集中”与“随文”识字的二元模式,使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变得更具丰富性与开放性,还会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锻炼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效率。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和街小学
在识字教学中引入“元认知”理论,可以为达成“学习独立识字”这一学习目标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关于“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对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意义。“元认知”即“认知的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活动的了解和控制,它所强调的是人的“主动性”(“自主性”),所关注的是人对自身的一个认识,它反映的是人在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表现。在将“元认知”引入相关教育研究后,许多研究者发现“元认知”深刻影响着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获得、理解、保持与应用,它与人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具体来说,“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节”两个重要方面。“元认知知识”即是个体具有的有关自己认知或一般性认知的知识,它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就是知识本身,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对于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是识字最为主要的三个方面,而识字教学中的陈述性知识是指“这个字读什么”“这个字结构是什么”“这个字意思是什么”。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在识字教学中即关注“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注意”“如何记住这些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字的意思”。
条件性知识是关于“为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情况下做”的知识。在识字教学中主要涉及的就是各种识字方法如何使用。
“元认知调节”,是对认知过程的一种有效的自主管理,包括计划、监控、评价三个部分。在识字教学中,学习主体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识字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在活动开始之前,根据识字对象设计活动计划,包括所要采取的具体识字措施、所要达成的结果和目标,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之前确定的识字目标,实时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对于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在活动结束之后,通过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反思,实现对活动的一个正确评价与总结。
二、“元认知”理论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以部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课《玲玲的画》识字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课后生字条中一共有15个生字需要学生会认:
玲 详 幅 评 奖 催 啪 脏 报 另 及 懒 并 糟 肯
在上课伊始,即将生字条中的所有生字带拼音出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并想一想:“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是我们容易读错的?” 学生在读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发现有“玲、评、催、脏、另、懒、并、糟”这些字的读音易出错,教师相继板书这些字,并提出问题:“你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吗?”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反复读一读和写一写的方法,也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归类记忆的方法,即将平翘舌的音归一类,将前后鼻音的字归一类。这一环节所要激活的是学生对自身程序性知识的认知。
在学生知道该怎么去记住这些字音的方法后,教师随即让学生按照他们所想出的方法试着去记一记这些字的字音,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在活动开始前出示一张“学习计劃表”,表格中设置“我要记住的音难字”“我所采取的办法”“我记住了哪些读音难字”三项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情况和学习结果自主填写该表。在学生自主记忆字音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抽学生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这些难字的读音是否已经掌握。
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在交流总结后发现,用归类法记忆这些读音难字效果最好,此时教师顺势提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归类法效果更好呢?”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后发现,当生字条中的生字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特别多时采用归类法是最好的。这一环节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条件性知识,让学生不仅知道“学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学”。
如果说字音的学习还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那么接下来字形、字义的学习就可以完全让学生尝试着按照字音学习的方法与步骤自主学习。这里以字义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师:同学们再看看生字条中的这些汉字,你认为哪些字的意思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呢?
师:那么现在就按照你们所想到的办法试着去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并将自己的理解过程记录在这张“学习计划表”上。(“学习计划表”设置“我要知道这些字的意思”“我所采取的办法”“我知道了哪些字的意思”三项任务。)
5~7分钟后,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师:现在大家来比较下,运用猜一猜、查字典、读课文这三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师: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分别使用这三种理解字义的方法呢?
在整个学习环节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聚焦那些意思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字,再唤起学生对自身程序性知识的认知,即通过什么办法可以理解字义。接着,教师通过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计划表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与评价。最后,再让学生对理解字义的这三种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学生进而知道在哪种情况下使用哪种理解字义的方法更好,这是一种条件性知识的获得,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引入元认知理论,正是体现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理念。元认知理论在识字教学实践中的落地生根,不仅会改变以往识字教学中“集中”与“随文”识字的二元模式,使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变得更具丰富性与开放性,还会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锻炼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效率。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和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