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方法、策略不合适(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摆在我们眼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呢? “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非常有效的模式之一。
一、转变观念,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模式初探
“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课前预习自学。根据年级的不同,对学生的预习也提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主要读通课文,标划好自然段,尝试自学认识生字;中年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题或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阅读,并进行初步的质疑和标注;高年级则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步:检查预习、巩固预习,重在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问题再次进行尝试性自学,看看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集体研讨。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突出思考的习惯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操作中,紧扣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讨,教师适当引导,落实以学定教,进行合作释疑,这是重点。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以学定教”。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交流与思考,养成参与课堂讨论,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并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第四步:检测巩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教师在每次新授课之前,都要安排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设计自主探究的题目,要求预习任务具体化,以题引领预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并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利用上课5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文朗读的情况,夯实生字词的基础。然后再根据预习中的其他内容进行简短的再次自学,目的是为集体研讨打基础,为小组交流做准备。本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研讨情况进行引导,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内容的内化,达成学习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反馈矫正,巩固所学。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进行达标测试。
三、建立有效评价机制,推动高效模式的进程
评价是一种引导,是指挥棒,引领着老师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评价标准注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在课堂上,执教教师为了吸引评委的眼球,用尽各种手段尽显自己的风采,学生成了配角。于是,我们制定了新的《榆中县金崖学区邴家湾学校高效课堂评价标准》,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主,从学生参与教学的人数、参与广度、学生的持续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对课堂进行评价。同时要求教师要把握好 “没有学生充分的预习,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不讲解”。必须落实双基课课清。
对学生,我们从低年级开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评价。比如,小组内学生预习情况、小组讨论交流情况、学生课堂表现都纳入小组的得分,每学期的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都从优秀小组产生。这些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内驱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模式带来的变化
经过老师们的探索与实践,大家有了一个更科学的学生观,对学生更加的信任,相信学生能学好的理念使老师们更加充满了信心。由此带来的爱心使学生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同时,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提高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吸引了更多的孩子走进了学校。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摆在我们眼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呢? “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非常有效的模式之一。
一、转变观念,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模式初探
“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课前预习自学。根据年级的不同,对学生的预习也提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主要读通课文,标划好自然段,尝试自学认识生字;中年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题或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阅读,并进行初步的质疑和标注;高年级则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步:检查预习、巩固预习,重在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问题再次进行尝试性自学,看看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集体研讨。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突出思考的习惯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操作中,紧扣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讨,教师适当引导,落实以学定教,进行合作释疑,这是重点。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以学定教”。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交流与思考,养成参与课堂讨论,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并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第四步:检测巩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教师在每次新授课之前,都要安排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设计自主探究的题目,要求预习任务具体化,以题引领预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并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利用上课5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文朗读的情况,夯实生字词的基础。然后再根据预习中的其他内容进行简短的再次自学,目的是为集体研讨打基础,为小组交流做准备。本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研讨情况进行引导,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内容的内化,达成学习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反馈矫正,巩固所学。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进行达标测试。
三、建立有效评价机制,推动高效模式的进程
评价是一种引导,是指挥棒,引领着老师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评价标准注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在课堂上,执教教师为了吸引评委的眼球,用尽各种手段尽显自己的风采,学生成了配角。于是,我们制定了新的《榆中县金崖学区邴家湾学校高效课堂评价标准》,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主,从学生参与教学的人数、参与广度、学生的持续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对课堂进行评价。同时要求教师要把握好 “没有学生充分的预习,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不讲解”。必须落实双基课课清。
对学生,我们从低年级开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评价。比如,小组内学生预习情况、小组讨论交流情况、学生课堂表现都纳入小组的得分,每学期的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都从优秀小组产生。这些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内驱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模式带来的变化
经过老师们的探索与实践,大家有了一个更科学的学生观,对学生更加的信任,相信学生能学好的理念使老师们更加充满了信心。由此带来的爱心使学生也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同时,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提高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吸引了更多的孩子走进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