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不是烦琐零散的“问”,而是一种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内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有层次地阅读,然后让学生自由地说,充分地说,说出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体会。
一、提出三问。设计教学
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写人、叙事都离不开“事”。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中“谁干了什么”这个主要内容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用提出三问:“怎么样”、“为什么这样”、“这样的结果”来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语文社s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记叙了邱少云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事迹。“潜伏隐蔽”是这个内容中的关键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抓“潜伏”一词提出三问“怎么潜伏”“为什么潜伏”“潜伏的结果”让学生探究。
1 探究“为什么潜伏”。
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控制、黄昏时分、突然袭击”来说明作战的原因、时间、计划。
2 探究“怎么潜伏”。
以读促思,抓“比较”、“居高临下”说明战士们隐蔽的可能性及危险性。
“纹丝不动”说明必须严守战斗的纪律,按原定作战计划。“千斤巨石”、“一动不动”说明邱少云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
3 探究“潜伏的结果”。
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说一说“我”看到的情况及“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抓“绷、担心、不忍、盼望、刀绞”等词语,体会“我”的心理活动,并指导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
二、围绕三问,“激励”导学
教学时,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堂上的“生成”,适时运用评价、解说等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教学片段:
师:战士们和邱少云是“怎么潜伏”的,请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生1读:“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师:你读得很正确,其他同学觉得怎样读更好,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有目的的评价,激励学生的表现欲望,读中感悟。)
生2:我觉得应该读轻一点儿!“悄悄地”“摸进”说明战士们怕敌人发现。生3:“比较隐蔽”说明这是个最好的隐蔽地方……
师:对,这确实是个最好的地方,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肯定学生的体会,同时激励学生思维的火花,继续研读。)
生4:“六十多米的地方……居高临下……”从这里可以看出很危险。
师:你真会读书呀,这里既安全,又危险。所以我们——必须纹丝不动。亲爱的同学们,为完成这次作战计划。部队要求战士们“必须纹丝不动”,这是部队的纪律。邱少云严守纪律在大火中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一切被“我”看到了,请自由读课文相关内容,体会一下“我”的心情吧!
(教师的“解说”,激励学生与人物对话,深人体会“我”当时的复杂心情。)生5:“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从“绷”字可以看出我很担心、着急。
师追问:担心、着急什么?
生6:如果他跳起来,或者叫起来,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会使整个战斗计划全部落空。
师:同学们只知道“我”担心,殊不知,他可是我的好战友、好兄弟呀! 生7:我觉得从这个“绷”字不光说明“担心”、“着急”,还说明“矛盾”,从“我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可以看出我心里想救,可是又不能救的“矛盾”心理。
生8:从“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觉得作者心情还很“痛苦”。
(教师独具匠心以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一同走进文本,激励学生体悟“我”的复杂心情,使师生的情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三、围绕三问,“追问”导学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十年后的礼物》(语文社版五年级上册)中的片段:
师:她收到一份什么礼物?
生:大音乐家的歌。
师:请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达格妮收到礼物时,动作、心情怎样?
生:她很惊讶、高兴……
师:她为什么惊讶、高兴?请读一读“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勾画、批注,稍后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其实《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教师只要抓住“收到”一词提出三问:“收到什么”“为什么十年后收到”“收到的结果”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位教师开始所提的问题是“收到什么”的问题,这是她没有深挖教材而导致没有能抓住“生成”进行点拨。
课文的主人公达格妮收到的不仅仅是一首歌,还是一个“承诺”,一个让达格妮等了十年的承诺,所以这件礼物才如此珍贵。教师在学生说出收到的礼物是“大音乐家的歌”时,只需追问:“她收到的仅仅是一首歌吗?”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她收到的也是一个“承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围绕这个礼物的珍贵展开讨论,体悟达格妮此时此刻的心情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同时,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十年后收到?”“收到的结果?”学生便会在追问中自主获取知识,读懂课文。
四、围绕三问,“引读”导学
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像“剥树皮”一样,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在读中感悟。例如:《秋天的怀念》(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一课,可提出三问:“怎么照顾”“为什么照顾”“照顾的结果”。在探讨“怎么照顾”时,学生找到这样一个句子: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生1: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母亲很着急。
生2:我从这句话中发现扑、抓、忍是动词,这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说明母亲很担心,所以哭了。
学生初读这句话时,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老师听了生一、生二的体会,接着追问:“母亲扑过来,她想要扑走的是什么?母亲忍住的仅仅是哭声吗?”学生虽不能马上回答出来,随后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读课文。“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生3:我体会到作者双腿瘫痪了,脾气变得很坏,心情也很坏,从下文“他看着窗外刷刷拉拉飘落的树叶”可能想到自杀。所以,我觉得母亲扑过来,想要扑走的是作者想死的念头。
师:引导学生读“妹妹告诉我母亲得了肝癌”的内容。
生4:母亲忍住的是自己的病痛。
师追问:“还忍住些什么?”
生5:儿子发脾气她也要忍,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突然瘫痪了,又加上自己得了绝症,这样的双重打击她更要忍。
教师引导学生读中品味,发现词语、句子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或思想情感,从而达到真正的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对话,体会文本的内涵。
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中的关键词提出“三问”,那么教师的教,就会机智灵活,轻松陕乐;教师的问,就会方向明确,统领文本;学生的学,就会以读为本,朴实高效。
一、提出三问。设计教学
小学语文课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写人、叙事都离不开“事”。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中“谁干了什么”这个主要内容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用提出三问:“怎么样”、“为什么这样”、“这样的结果”来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语文社s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记叙了邱少云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事迹。“潜伏隐蔽”是这个内容中的关键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抓“潜伏”一词提出三问“怎么潜伏”“为什么潜伏”“潜伏的结果”让学生探究。
1 探究“为什么潜伏”。
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控制、黄昏时分、突然袭击”来说明作战的原因、时间、计划。
2 探究“怎么潜伏”。
以读促思,抓“比较”、“居高临下”说明战士们隐蔽的可能性及危险性。
“纹丝不动”说明必须严守战斗的纪律,按原定作战计划。“千斤巨石”、“一动不动”说明邱少云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
3 探究“潜伏的结果”。
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说一说“我”看到的情况及“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抓“绷、担心、不忍、盼望、刀绞”等词语,体会“我”的心理活动,并指导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
二、围绕三问,“激励”导学
教学时,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堂上的“生成”,适时运用评价、解说等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教学片段:
师:战士们和邱少云是“怎么潜伏”的,请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生1读:“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师:你读得很正确,其他同学觉得怎样读更好,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有目的的评价,激励学生的表现欲望,读中感悟。)
生2:我觉得应该读轻一点儿!“悄悄地”“摸进”说明战士们怕敌人发现。生3:“比较隐蔽”说明这是个最好的隐蔽地方……
师:对,这确实是个最好的地方,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肯定学生的体会,同时激励学生思维的火花,继续研读。)
生4:“六十多米的地方……居高临下……”从这里可以看出很危险。
师:你真会读书呀,这里既安全,又危险。所以我们——必须纹丝不动。亲爱的同学们,为完成这次作战计划。部队要求战士们“必须纹丝不动”,这是部队的纪律。邱少云严守纪律在大火中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一切被“我”看到了,请自由读课文相关内容,体会一下“我”的心情吧!
(教师的“解说”,激励学生与人物对话,深人体会“我”当时的复杂心情。)生5:“我的心绷得紧紧的……”从“绷”字可以看出我很担心、着急。
师追问:担心、着急什么?
生6:如果他跳起来,或者叫起来,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会使整个战斗计划全部落空。
师:同学们只知道“我”担心,殊不知,他可是我的好战友、好兄弟呀! 生7:我觉得从这个“绷”字不光说明“担心”、“着急”,还说明“矛盾”,从“我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可以看出我心里想救,可是又不能救的“矛盾”心理。
生8:从“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觉得作者心情还很“痛苦”。
(教师独具匠心以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一同走进文本,激励学生体悟“我”的复杂心情,使师生的情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三、围绕三问,“追问”导学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十年后的礼物》(语文社版五年级上册)中的片段:
师:她收到一份什么礼物?
生:大音乐家的歌。
师:请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达格妮收到礼物时,动作、心情怎样?
生:她很惊讶、高兴……
师:她为什么惊讶、高兴?请读一读“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勾画、批注,稍后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其实《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教师只要抓住“收到”一词提出三问:“收到什么”“为什么十年后收到”“收到的结果”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位教师开始所提的问题是“收到什么”的问题,这是她没有深挖教材而导致没有能抓住“生成”进行点拨。
课文的主人公达格妮收到的不仅仅是一首歌,还是一个“承诺”,一个让达格妮等了十年的承诺,所以这件礼物才如此珍贵。教师在学生说出收到的礼物是“大音乐家的歌”时,只需追问:“她收到的仅仅是一首歌吗?”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她收到的也是一个“承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围绕这个礼物的珍贵展开讨论,体悟达格妮此时此刻的心情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同时,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十年后收到?”“收到的结果?”学生便会在追问中自主获取知识,读懂课文。
四、围绕三问,“引读”导学
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像“剥树皮”一样,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在读中感悟。例如:《秋天的怀念》(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一课,可提出三问:“怎么照顾”“为什么照顾”“照顾的结果”。在探讨“怎么照顾”时,学生找到这样一个句子: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生1: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母亲很着急。
生2:我从这句话中发现扑、抓、忍是动词,这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说明母亲很担心,所以哭了。
学生初读这句话时,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老师听了生一、生二的体会,接着追问:“母亲扑过来,她想要扑走的是什么?母亲忍住的仅仅是哭声吗?”学生虽不能马上回答出来,随后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再读课文。“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生3:我体会到作者双腿瘫痪了,脾气变得很坏,心情也很坏,从下文“他看着窗外刷刷拉拉飘落的树叶”可能想到自杀。所以,我觉得母亲扑过来,想要扑走的是作者想死的念头。
师:引导学生读“妹妹告诉我母亲得了肝癌”的内容。
生4:母亲忍住的是自己的病痛。
师追问:“还忍住些什么?”
生5:儿子发脾气她也要忍,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突然瘫痪了,又加上自己得了绝症,这样的双重打击她更要忍。
教师引导学生读中品味,发现词语、句子所蕴含的深刻内容或思想情感,从而达到真正的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对话,体会文本的内涵。
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中的关键词提出“三问”,那么教师的教,就会机智灵活,轻松陕乐;教师的问,就会方向明确,统领文本;学生的学,就会以读为本,朴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