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是怎样让小学生高效地获得新知,在数学方面获取新知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我非常欣赏著名教育家赞赞可夫观点,即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现在结合自己在偏远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浅谈一下体会:
一、恰到好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
1.抓住契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背景下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恰当呢?
(1)辨析易混概念时,开展合作学习
例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在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5、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结合问题,各小组同学争辩激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到各组巡视,听取同学的讨论,启发诱导,鼓励敢于发言,勇于争论的学生,引导合作讨论,步步深入。通过激烈讨论,学生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的内涵。
(2)在学习重点、难点上组织小组讨论
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1”的含义。在教学时,先让小组探究合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材料,动手分分,用分数表示,看哪组得到的分数多;再让各小组汇报交流、力求创新,说说这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这里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操作的过程,让学生突破“一个整体”,感受到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最后,教师引导各小组自己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构建新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全过程。
(3)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合作学习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解答这类问题时就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结论根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2.加强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该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并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帮助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民主互动,是小组合作的关键
新《课标》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育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在合作学习中才能融洽,效果才能突出。
1.学会帮助,达到生生相长。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能弥补教师面对众多学生,难以一一关注的不足。教师要以合作学习为契机,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就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合理评价,提高合作成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学会从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益的经验;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增强彼此合作的自律能力;寻找提高合作成效的最佳途径,不断促进合作学习的效果。
3.教师引领,共同体验合作。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曾经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予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必然引起学生很多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淡化自己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一个榜样效应。
四、发挥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每次小组活动之后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同时要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要把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相结合,这样的评价才能达到全面、客观。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正确的运用好这一方法,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让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西丰县金星乡中心小学)
一、恰到好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
1.抓住契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背景下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恰当呢?
(1)辨析易混概念时,开展合作学习
例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在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5、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结合问题,各小组同学争辩激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到各组巡视,听取同学的讨论,启发诱导,鼓励敢于发言,勇于争论的学生,引导合作讨论,步步深入。通过激烈讨论,学生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的内涵。
(2)在学习重点、难点上组织小组讨论
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1”的含义。在教学时,先让小组探究合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材料,动手分分,用分数表示,看哪组得到的分数多;再让各小组汇报交流、力求创新,说说这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这里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操作的过程,让学生突破“一个整体”,感受到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最后,教师引导各小组自己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构建新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全过程。
(3)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合作学习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解答这类问题时就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结论根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2.加强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该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并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帮助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民主互动,是小组合作的关键
新《课标》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育学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在合作学习中才能融洽,效果才能突出。
1.学会帮助,达到生生相长。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能弥补教师面对众多学生,难以一一关注的不足。教师要以合作学习为契机,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就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2.合理评价,提高合作成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学会从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益的经验;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增强彼此合作的自律能力;寻找提高合作成效的最佳途径,不断促进合作学习的效果。
3.教师引领,共同体验合作。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曾经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予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必然引起学生很多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淡化自己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一个榜样效应。
四、发挥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每次小组活动之后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同时要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要把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相结合,这样的评价才能达到全面、客观。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正确的运用好这一方法,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让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辽宁省西丰县金星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