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个人非常提倡“倒走”练习,我也曾专门亲自进行过体验式锻炼,觉得“倒走”确实是一种很有益的健身方法。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可以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和锻炼人的平衡能力。
第一个方面: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
“倒走”实际上可以刺激很多组平时走路时不常接受刺激的肌肉群,但很快能够让我们体会作用的肌肉主要有以下几组。
颈腰背部肌肉
因为“倒走”时为了维持身体姿势平衡,人身体上半部分会稍微后仰,这与我们平时正常向前走路时脊柱微微向前屈的姿势相反,这样会使脊椎和腰背肌承受比平时更大的运动量,得到更多的锻炼。尤其对于长期伏案工作或学习的人,采用这种方法无疑能更有效地锻炼颈部、背部和腰部的肌肉和韧带,减轻甚至消除疲劳和腰背酸痛。有研究表明,中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倒走后会感到腰部舒适轻松,长期坚持做对腰痛有明显治疗作用。
大腿前方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
其实股四头肌是我们人体大腿最重要的肌群之一,也是最大的肌群之一,它对于维持膝关节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正向行走由于迈腿向前主要是髋关节肌肉用力,带动大腿和小腿向前,于是股四头肌实际上并没有受到足够的训练。一般我们会采用上下楼梯甚至爬山来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但对于肌肉力量本来就不够或者年纪偏大的人来说,很容易磨损膝关节的软骨,也就是关节面,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不利于身体锻炼。而“倒走”确可以适度刺激股四头肌,尤其在足部落地向后蹬地的过程中,同时,它是平移身体,不会给膝关节增加过度的负荷,所以这种方式要比爬楼或者爬山安全得多。
足底和小腿肌肉
“倒走”和正走显然会刺激足底不同的肌肉群,而且小腿部的三头肌会更多的用力,所以,会弥补平时正走时刺激不多的肌肉的练习。尤其对于有平足的和足跟疼痛的人群,有较好的保护和锻炼作用。因为“倒走”时足前部先着地用力,足跟软组织会得到比较好的保护,临床上很多患者都存在足跟疼痛或者跟腱末端疼痛,比较适合这样的练习。但需要提醒的是,前足先着地会影响前足受力,所以有踇外翻的患者需要慎重采用,需要在锻炼中体会是不是适合于自己的脚。
后退时,双腿要用力挺直,膝盖不能弯曲,这就增加了膝关节、股肌承受重力的强度,从而会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股肌都得到锻炼。因后退走脚尖是虚着地,主要靠踝关节和足跟骨用力,又使这些相应部位的机能得到了锻炼。行走时,要留意运动方向,因而对空间和知觉的感知能力将得到锻炼而增强;还要掌握平衡,以防摔倒,因而将会使主管平衡作用的小脑也受到积极的训练,使小脑调节肌肉紧张度及协调随意运动等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反应能力。
第二方面,提高人体平衡能力。
显然,“倒走”时眼睛不能直视后方,就需要身体平衡系统提供更多的帮助来维持身体稳定。这无疑会使空间和知觉的感知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就是会使主管平衡作用的小脑以及内耳等平衡系统受到积极的训练,使小脑调节肌肉紧张度及协调随意运动等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反应能力。这样的锻炼也可以增加对于我们机体运动时关节容易出现的不稳定感,尤其对于平时运动量过小的人群。
但是,一定要提醒大家,由于“倒走”毕竟不像正走那么自然简单,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要选择合理的场地。最好在标准的塑胶大操场进行。另外也可以在没有车辆行驶的室外小路进行,路面应该平坦,应该对路面情况非常熟悉,以免摔倒致伤,尤其是中老年人。
杨渝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在读。专业:运动创伤的治疗和康复,微创关节镜手术。
第一个方面: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
“倒走”实际上可以刺激很多组平时走路时不常接受刺激的肌肉群,但很快能够让我们体会作用的肌肉主要有以下几组。
颈腰背部肌肉
因为“倒走”时为了维持身体姿势平衡,人身体上半部分会稍微后仰,这与我们平时正常向前走路时脊柱微微向前屈的姿势相反,这样会使脊椎和腰背肌承受比平时更大的运动量,得到更多的锻炼。尤其对于长期伏案工作或学习的人,采用这种方法无疑能更有效地锻炼颈部、背部和腰部的肌肉和韧带,减轻甚至消除疲劳和腰背酸痛。有研究表明,中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倒走后会感到腰部舒适轻松,长期坚持做对腰痛有明显治疗作用。
大腿前方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
其实股四头肌是我们人体大腿最重要的肌群之一,也是最大的肌群之一,它对于维持膝关节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正向行走由于迈腿向前主要是髋关节肌肉用力,带动大腿和小腿向前,于是股四头肌实际上并没有受到足够的训练。一般我们会采用上下楼梯甚至爬山来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但对于肌肉力量本来就不够或者年纪偏大的人来说,很容易磨损膝关节的软骨,也就是关节面,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不利于身体锻炼。而“倒走”确可以适度刺激股四头肌,尤其在足部落地向后蹬地的过程中,同时,它是平移身体,不会给膝关节增加过度的负荷,所以这种方式要比爬楼或者爬山安全得多。
足底和小腿肌肉
“倒走”和正走显然会刺激足底不同的肌肉群,而且小腿部的三头肌会更多的用力,所以,会弥补平时正走时刺激不多的肌肉的练习。尤其对于有平足的和足跟疼痛的人群,有较好的保护和锻炼作用。因为“倒走”时足前部先着地用力,足跟软组织会得到比较好的保护,临床上很多患者都存在足跟疼痛或者跟腱末端疼痛,比较适合这样的练习。但需要提醒的是,前足先着地会影响前足受力,所以有踇外翻的患者需要慎重采用,需要在锻炼中体会是不是适合于自己的脚。
后退时,双腿要用力挺直,膝盖不能弯曲,这就增加了膝关节、股肌承受重力的强度,从而会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股肌都得到锻炼。因后退走脚尖是虚着地,主要靠踝关节和足跟骨用力,又使这些相应部位的机能得到了锻炼。行走时,要留意运动方向,因而对空间和知觉的感知能力将得到锻炼而增强;还要掌握平衡,以防摔倒,因而将会使主管平衡作用的小脑也受到积极的训练,使小脑调节肌肉紧张度及协调随意运动等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反应能力。
第二方面,提高人体平衡能力。
显然,“倒走”时眼睛不能直视后方,就需要身体平衡系统提供更多的帮助来维持身体稳定。这无疑会使空间和知觉的感知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也就是会使主管平衡作用的小脑以及内耳等平衡系统受到积极的训练,使小脑调节肌肉紧张度及协调随意运动等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反应能力。这样的锻炼也可以增加对于我们机体运动时关节容易出现的不稳定感,尤其对于平时运动量过小的人群。
但是,一定要提醒大家,由于“倒走”毕竟不像正走那么自然简单,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要选择合理的场地。最好在标准的塑胶大操场进行。另外也可以在没有车辆行驶的室外小路进行,路面应该平坦,应该对路面情况非常熟悉,以免摔倒致伤,尤其是中老年人。
杨渝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在读。专业:运动创伤的治疗和康复,微创关节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