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别给我乌纱帽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颗星球上,少有人像中国人一样热衷于做官。古时候,读书人为了谋个做官资格,有时孙子都已娶妻生子,爷爷还在考公务员。入了官场,为了升更大的官,拍马溜须者有之,欺上瞒下者有之,拜干爹干妈、送金弹肉弹者有之。如果有人愿意搜集素材,估计每个朝代都可以写一部《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国人对做官情有独钟,原因有两个:第一,可以捞得实惠。在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社会,官员想让权力走点私实在太容易,你不见清代官场流行这样一句话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捞得这么多钱的人还算“清知府”,“浊知府”如何可想而知。第二,可以光宗耀祖。老百姓是被人管理的,在皇家人眼里,像牛羊一样,而官员是管人的,汉代、唐代的时候,甚至缺德地将某些地方官叫做“××牧”,这面子可不是一般的大。一个人做了官,回到家乡,绝对人见人羡。
  然而,在明朝洪武年间,习惯于在仕途上你追我赶的读书人却对做官避之唯恐不及。
  秦裕伯、陶凯向朱元璋“投降”:入朝为官
  浙江临海人陶凯从小聪明伶俐,读书极其用功,学问很好,当年在杭州施氏家塾教书时,朱元璋曾向他请教如何取得天下,陶凯告诉他说:“群雄所据地,未可与争,元虽有地,政衰民怨,是空地耳,取之易也”,朱元璋听了他的,造反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了明朝带头大哥之后,朱元璋非常想将陶凯召至京城做官。他派人带着诏书去请,陶凯避而不见,离家远走,游学湖海。朱元璋大怒,再发谕旨:“陶凯不应诏,可取族人首级回。”族人大惧,派人四处寻找陶凯,为免祸及族人,陶凯只好向朱元璋“投降”:入朝为官。
  秦裕伯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秦裕伯在元代曾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后来因为战乱避居上海为母亲守丧。朱元璋派人前来请其做官,秦裕伯声称:“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后来朱元璋又一次派人征召他,还是被拒绝,这一次,朱元璋给秦裕伯写了一封信,说滨海地区民众好斗,你再这么“坚守不起”,一定会后悔。俗话说:“听锤听声,听鼓听音”,朱元璋将话说到这个程度了,秦裕伯自然不敢再抗拒皇帝的意志,进京做了侍读学士。
  诏令读书人做官,却屡屡被拒绝,朱元璋火了,他亲自编撰的《御制大诰三编》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说其来远矣。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没其家不为过。”在这条御制法令的上面就是苏州府姚叔润、王谔不肯出仕而被枭首抄家的案例。
  草莽皇帝坏坯子
  士大夫不想为官,原因之一是明初官员工资很低,没有多少经济利益。当时正七品的知县年薪是90石大米,正二品的尚书也不过732石。明朝一石粮食大约相当于今天60公斤,这样折算下来,知县的年收入是一年5400公斤大米,尚书的年薪是43920公斤粮食。这个收入表面看来不算太低,但那时的官员几乎没有职务消费,送往迎来需要自己掏钱;政府的人手也少,官员自请的师爷之类国家不发工资,得官员自己想办法解决;加上许多时候,工资也不全是发的实物,有时还要折成铜钱、纸币之类,这一折就将原本该发的工资折掉了大半。
  朱元璋是个草莽皇帝,对官员要求非常苛刻,一句话不对头,就廷杖甚至杀戮官员,也让读书人对做官生出了深深的畏惧之心。洪武八年,刑部侍郎茹太素上言时政,与朱元璋观点不合,朱元璋当面质问,茹太素“言多忤触”,朱元璋下令将其“杖于朝”。
  山东鄄城人李仕鲁是儒生,精通程朱理学,朱元璋最初对他非常欣赏,说过“吾求子久,何见晚也”的话,后来他谏劝朱元璋放弃佛教,朱元璋置之不理,李仕鲁很生气,告老回乡,并将朝笏扔到地上。朱元璋顿时怒发冲冠,下令将其杀死于御前。前面提到过的陶凯,其结局也同样非常悲惨,因为陶凯曾经拒招,朱元璋始终不信任他,在陶凯当礼部尚书时,他以陶凯部属“误用符验”为借口,将陶凯处死。秦裕伯如果不是没做几年官赶快辞职,加上死得早,估计也可能身首异处。
  一个社会老是出现做官热自然不是好事,不过,如果某个时代读书人出仕要靠上位者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杀头相威胁,同样不值得庆幸。
  编辑/书含
其他文献
讳莫如深  一个顽韧彻底的复古学派,何以被雄风尚在的西汉王朝骤然独尊?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其中奥秘,儒家从来都是讳莫如深。  谜团的核心在于:儒家被独尊之后,鲜明的政治立场,忽然变得极其模糊;彻底的复古主张,忽然变得极其空泛;顽韧的复辟情结,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古非今而攻讦现实的癖好,忽然变成了唯官府马首是瞻的忠顺。  一言以蔽之,自从成为唯一的官方学派,作为儒家立学成派之根基的政治复古
期刊
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复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梁启超《志未酬》
期刊
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苦难之重、牺牲之大。世所罕见。其中令几代国人难忘的中日甲午战争,至今已120年整。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彻底击碎了当时强军强国的梦想,成为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劫难,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觉醒与革命抗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是19世纪末满清帝国和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黄海海域及辽东和山东半岛进行的一场战争,因爆发于1894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战争导致清
期刊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梁启超《水调歌头·甲午》
期刊
漂泊的孤魂——“定远”舰残骸依然在日本哭泣。  无法想象120年前在甲午海战中英勇沉没的定远舰,至今依然耻辱地流浪在日本的偏僻乡野,这艘记载中华民族血与泪的烈士战舰,如今依然在东洋的土地上孤独无依地哭泣。它犹如一个垂暮的老人,也像一个失去父母的流浪儿,不知何时还乡?定远舰遗骸尚在日本,就像我们自己的灵魂被针扎一样疼痛。无法忘记的国耻,无法抚平的伤痛。  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铁甲舰如今在山东威海有
期刊
有一天,知云和尚去参访石头禅师,二人谈兴很浓,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江边。这时一位船夫正将沙滩上的渡船用力推向江里,准备载客过江。船下水后,沙滩上留下一片被压死的螃蟹虾螺,让人看后心生怜悯。  知云看后不禁向石头禅师问道:“请问大师,刚才船夫推船入江,压死不少虾螺,这是乘客之过,还是船夫之过?”  石头禅师毫不犹豫地答道:“既非乘客之过,也非船夫之过!”  知云不解,又问:“乘客、船夫都无罪过,那
期刊
拜入佛门,潜心修行  记者:延鲁法师您好,感谢您接受《醒狮国学》杂志的专访,请问是什么原因让您与少林寺结缘呢?  释延鲁:我的俗名是林清华,出生于临沂市郯城县,父母给我起名字的时候,是希望我将来有出息上清华大学,我的家庭是一个武术世家,我的父亲也是远近闻名的拳师,在我的家乡,几乎人人练武,我从小跟随父亲练功,那时候,电影《少林寺》的播放对我的震动很大,我很想像觉远和尚一样,做个英雄。于是,在父亲的
期刊
历史的车轮悄然驶入2014年,这是中国传统历法的又一个甲午年。甲午,在中日关系历史上,是一个极具坐标象征意义的年份,两个甲午前的那场惨败,使得中日双方的战略对弈发生了本质的反转。天朝上国的地位轰然坍塌,日本的臣服心理从此荡然无存。  岁月如梭,两个甲子已然过去,1894年庆功者的喧嚣和战死者的遗骸似乎早已悄无声息,灰飞烟灭,又到了新的甲午年。念及那场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把华夏民族拖入世纪深渊的战争
期刊
夏渐消,秋来换岗,这样的交接很有意思:夏的衣架,挂了秋的衣裳,只是裙摆处尚余些许浓郁与热烈;秋的脸庞,还留着夏的容妆,眉宇间却有了淡远的清悠与敞亮。  晏殊眼里的秋天是“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色彩协调得恰到好处。秋,任风舒展,任水流长,任季节肆意打扮。  这一片红。那一片黄。绚烂地生长。红与黄的搭配,是梧桐最美的时光,不知哪一株梧桐是吴冠中笔下《梧桐入秋》的原型,但见株株盛装,枝杈半弯,向脚
期刊
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如饮食少用生姜、大葱、陈皮等佐料,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一般说来,生姜是一味养生佳品,具有去腥、解表、散寒、化饮等作用,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药食两用之品,但生姜的使用,在一年四季之中只有秋季不适合使用,在一天之中,晚上不适合食用;应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眭水果,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