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颗星球上,少有人像中国人一样热衷于做官。古时候,读书人为了谋个做官资格,有时孙子都已娶妻生子,爷爷还在考公务员。入了官场,为了升更大的官,拍马溜须者有之,欺上瞒下者有之,拜干爹干妈、送金弹肉弹者有之。如果有人愿意搜集素材,估计每个朝代都可以写一部《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国人对做官情有独钟,原因有两个:第一,可以捞得实惠。在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社会,官员想让权力走点私实在太容易,你不见清代官场流行这样一句话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捞得这么多钱的人还算“清知府”,“浊知府”如何可想而知。第二,可以光宗耀祖。老百姓是被人管理的,在皇家人眼里,像牛羊一样,而官员是管人的,汉代、唐代的时候,甚至缺德地将某些地方官叫做“××牧”,这面子可不是一般的大。一个人做了官,回到家乡,绝对人见人羡。
然而,在明朝洪武年间,习惯于在仕途上你追我赶的读书人却对做官避之唯恐不及。
秦裕伯、陶凯向朱元璋“投降”:入朝为官
浙江临海人陶凯从小聪明伶俐,读书极其用功,学问很好,当年在杭州施氏家塾教书时,朱元璋曾向他请教如何取得天下,陶凯告诉他说:“群雄所据地,未可与争,元虽有地,政衰民怨,是空地耳,取之易也”,朱元璋听了他的,造反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了明朝带头大哥之后,朱元璋非常想将陶凯召至京城做官。他派人带着诏书去请,陶凯避而不见,离家远走,游学湖海。朱元璋大怒,再发谕旨:“陶凯不应诏,可取族人首级回。”族人大惧,派人四处寻找陶凯,为免祸及族人,陶凯只好向朱元璋“投降”:入朝为官。
秦裕伯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秦裕伯在元代曾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后来因为战乱避居上海为母亲守丧。朱元璋派人前来请其做官,秦裕伯声称:“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后来朱元璋又一次派人征召他,还是被拒绝,这一次,朱元璋给秦裕伯写了一封信,说滨海地区民众好斗,你再这么“坚守不起”,一定会后悔。俗话说:“听锤听声,听鼓听音”,朱元璋将话说到这个程度了,秦裕伯自然不敢再抗拒皇帝的意志,进京做了侍读学士。
诏令读书人做官,却屡屡被拒绝,朱元璋火了,他亲自编撰的《御制大诰三编》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说其来远矣。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没其家不为过。”在这条御制法令的上面就是苏州府姚叔润、王谔不肯出仕而被枭首抄家的案例。
草莽皇帝坏坯子
士大夫不想为官,原因之一是明初官员工资很低,没有多少经济利益。当时正七品的知县年薪是90石大米,正二品的尚书也不过732石。明朝一石粮食大约相当于今天60公斤,这样折算下来,知县的年收入是一年5400公斤大米,尚书的年薪是43920公斤粮食。这个收入表面看来不算太低,但那时的官员几乎没有职务消费,送往迎来需要自己掏钱;政府的人手也少,官员自请的师爷之类国家不发工资,得官员自己想办法解决;加上许多时候,工资也不全是发的实物,有时还要折成铜钱、纸币之类,这一折就将原本该发的工资折掉了大半。
朱元璋是个草莽皇帝,对官员要求非常苛刻,一句话不对头,就廷杖甚至杀戮官员,也让读书人对做官生出了深深的畏惧之心。洪武八年,刑部侍郎茹太素上言时政,与朱元璋观点不合,朱元璋当面质问,茹太素“言多忤触”,朱元璋下令将其“杖于朝”。
山东鄄城人李仕鲁是儒生,精通程朱理学,朱元璋最初对他非常欣赏,说过“吾求子久,何见晚也”的话,后来他谏劝朱元璋放弃佛教,朱元璋置之不理,李仕鲁很生气,告老回乡,并将朝笏扔到地上。朱元璋顿时怒发冲冠,下令将其杀死于御前。前面提到过的陶凯,其结局也同样非常悲惨,因为陶凯曾经拒招,朱元璋始终不信任他,在陶凯当礼部尚书时,他以陶凯部属“误用符验”为借口,将陶凯处死。秦裕伯如果不是没做几年官赶快辞职,加上死得早,估计也可能身首异处。
一个社会老是出现做官热自然不是好事,不过,如果某个时代读书人出仕要靠上位者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杀头相威胁,同样不值得庆幸。
编辑/书含
国人对做官情有独钟,原因有两个:第一,可以捞得实惠。在一个权力不受制约的社会,官员想让权力走点私实在太容易,你不见清代官场流行这样一句话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捞得这么多钱的人还算“清知府”,“浊知府”如何可想而知。第二,可以光宗耀祖。老百姓是被人管理的,在皇家人眼里,像牛羊一样,而官员是管人的,汉代、唐代的时候,甚至缺德地将某些地方官叫做“××牧”,这面子可不是一般的大。一个人做了官,回到家乡,绝对人见人羡。
然而,在明朝洪武年间,习惯于在仕途上你追我赶的读书人却对做官避之唯恐不及。
秦裕伯、陶凯向朱元璋“投降”:入朝为官
浙江临海人陶凯从小聪明伶俐,读书极其用功,学问很好,当年在杭州施氏家塾教书时,朱元璋曾向他请教如何取得天下,陶凯告诉他说:“群雄所据地,未可与争,元虽有地,政衰民怨,是空地耳,取之易也”,朱元璋听了他的,造反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了明朝带头大哥之后,朱元璋非常想将陶凯召至京城做官。他派人带着诏书去请,陶凯避而不见,离家远走,游学湖海。朱元璋大怒,再发谕旨:“陶凯不应诏,可取族人首级回。”族人大惧,派人四处寻找陶凯,为免祸及族人,陶凯只好向朱元璋“投降”:入朝为官。
秦裕伯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秦裕伯在元代曾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后来因为战乱避居上海为母亲守丧。朱元璋派人前来请其做官,秦裕伯声称:“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后来朱元璋又一次派人征召他,还是被拒绝,这一次,朱元璋给秦裕伯写了一封信,说滨海地区民众好斗,你再这么“坚守不起”,一定会后悔。俗话说:“听锤听声,听鼓听音”,朱元璋将话说到这个程度了,秦裕伯自然不敢再抗拒皇帝的意志,进京做了侍读学士。
诏令读书人做官,却屡屡被拒绝,朱元璋火了,他亲自编撰的《御制大诰三编》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说其来远矣。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外其教者,诛其身没其家不为过。”在这条御制法令的上面就是苏州府姚叔润、王谔不肯出仕而被枭首抄家的案例。
草莽皇帝坏坯子
士大夫不想为官,原因之一是明初官员工资很低,没有多少经济利益。当时正七品的知县年薪是90石大米,正二品的尚书也不过732石。明朝一石粮食大约相当于今天60公斤,这样折算下来,知县的年收入是一年5400公斤大米,尚书的年薪是43920公斤粮食。这个收入表面看来不算太低,但那时的官员几乎没有职务消费,送往迎来需要自己掏钱;政府的人手也少,官员自请的师爷之类国家不发工资,得官员自己想办法解决;加上许多时候,工资也不全是发的实物,有时还要折成铜钱、纸币之类,这一折就将原本该发的工资折掉了大半。
朱元璋是个草莽皇帝,对官员要求非常苛刻,一句话不对头,就廷杖甚至杀戮官员,也让读书人对做官生出了深深的畏惧之心。洪武八年,刑部侍郎茹太素上言时政,与朱元璋观点不合,朱元璋当面质问,茹太素“言多忤触”,朱元璋下令将其“杖于朝”。
山东鄄城人李仕鲁是儒生,精通程朱理学,朱元璋最初对他非常欣赏,说过“吾求子久,何见晚也”的话,后来他谏劝朱元璋放弃佛教,朱元璋置之不理,李仕鲁很生气,告老回乡,并将朝笏扔到地上。朱元璋顿时怒发冲冠,下令将其杀死于御前。前面提到过的陶凯,其结局也同样非常悲惨,因为陶凯曾经拒招,朱元璋始终不信任他,在陶凯当礼部尚书时,他以陶凯部属“误用符验”为借口,将陶凯处死。秦裕伯如果不是没做几年官赶快辞职,加上死得早,估计也可能身首异处。
一个社会老是出现做官热自然不是好事,不过,如果某个时代读书人出仕要靠上位者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杀头相威胁,同样不值得庆幸。
编辑/书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