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苦难之重、牺牲之大。世所罕见。其中令几代国人难忘的中日甲午战争,至今已120年整。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彻底击碎了当时强军强国的梦想,成为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劫难,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觉醒与革命抗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是19世纪末满清帝国和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黄海海域及辽东和山东半岛进行的一场战争,因爆发于1894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战争导致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基本过程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标志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而结束,战争持续近9个月,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有海战与陆战。海战主要是黄海北部海域的黄海海战,亦称甲午海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1次大规模蒸汽动力军舰海战。激战5小时,北洋舰队损毁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和广甲5艘巡洋舰,受伤4艘,日本联合舰队仅伤5艘。战斗中致远舰试图撞击曰舰吉野号未果而沉没,管带邓世昌拒绝救援而殉职。自此北洋海军退入威海卫,执行避战保船命令,丧失黄海制海权。陆战主要是朝鲜半岛的平壤之战,日军攻平壤后,清军狂泄500余里退回中国境内,朝鲜全境为日本所控。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以辽东半岛陆战为主。日军抢渡鸭绿江,在不到3天内,鸭绿江防线近3万驻守的清廷重兵全线崩溃。11月21日日军攻占的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使大批中国平民死亡。据记载,尸体运了一个月才抬完,堆积成山,烧了十几天才烧完。
第三阶段,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战斗中,镇远舰触礁而不能出深海作战,定远号因弹药告罄而被清军炸沉,清将林泰曾、刘步蟾、丁汝昌等先后自杀;而日军先后在荣成龙须岛、刘公岛登陆,占领威海卫南岸炮台,攻陷威海卫城。北洋舰队济远、广丙、镇中等10舰为日军所俘,全军覆没。北线清军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仅10天就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战争结果与深远影响
1895年4月17日,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条约要求:清军撤出朝鲜半岛,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向日本开放多内陆港口城市;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后增加3000万两“赎辽费”)。条约还规定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上述个通商口;日货在中国内地免税等。
这是自《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澎湖沦为日本殖民地,中国人民的负担愈加深重,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深深地刺激了民族心理,促使1898年戊戌变法的发生,民族危亡也使更多的改良派转为革命,积极准备武装革命推翻满清政府。
而日本帝国主义则借此增强军事力量,利用在华设厂和增辟通商口岸等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东亚地区原有格局,导致1902年的英日联盟及1904年的日俄战争,在更长远的意义上,也成为日后占领东三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思想根源,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历史灾难。
北洋海军惨败之原因
海军将领素质不高,朝廷决策失误。如朝鲜战场清将叶志超虚报战功、饰败为胜,并得以升官;北洋舰队执行“避战保船”政策;慈禧战前传旨主战、随战局进行又转而主和。
近现代化战争理念严重不足,轻视海战理论。如开战后海军出海未将弹药带足,北洋海军各主力舰发射炮弹半数是固体弹头而不能爆破,且未能实施有效的鱼雷攻击,虽使日舰千疮百孔却不能沉没,严重制约了战力发挥、加剧了自身损失。最终,北洋海军在几乎未击沉一艘日舰的情形下全军覆没。
清军编制简单,训练不足,军纪混乱,内争不止,战力低下。如清军败兵在朝鲜沿途劫掠平民,与强盗无异,反感的朝鲜军民反而协助入侵日军抓捕清军;平壤战役中,清军弹药补给远多于日军,击毙日军180人却自损2000余人;日军在甲午战争中战斗死伤964人,但进入台湾遭民军反抗,战斗死伤人数达4600人以上。
清廷战备思想薄弱。日本早在战争数十年前就进行各方面扩军和侵略准备,调查、分析中国弊病和清军战力。而清廷多数政要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认知层次而“不以倭人为意”,甚至放松国防建设、削减扣压军费预算,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经费。
满清侵占华夏却阻挠融合,实行民族歧视、压迫政策,长期以防民、防汉为先,政体、文化落后,导致军民的民族意识淡薄。“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1894年10月,日本发布《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假意号召中国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以至有人追崇日军侵略者。
120周年纪念与反思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这对我们具有特殊的含义。人们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反思和研究,从内外等多个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除科技实力外,民众灵魂信仰、民族尚武精神是最为宝贵的,能战方能止戈言和。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国家和民族的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民众精神萎靡、灵魂空虚,国家和军队尚武精神不足更可怕,这使国家不能独立富强,军队会一击即溃。只有铸牢坚定的民族精神支柱,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历史悲剧的重演。
如今,中日又陷入复杂和紧张之中——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公开否定战争罪行,拒绝反思,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客的倒行逆施不断挑战中国、韩朝等国民众的民族情感,也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和平前途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纪念、反思甲午战争等无疑具有更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今,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在黑路上越走越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关注。
编辑/徐展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是19世纪末满清帝国和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黄海海域及辽东和山东半岛进行的一场战争,因爆发于1894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战争导致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基本过程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标志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而结束,战争持续近9个月,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有海战与陆战。海战主要是黄海北部海域的黄海海战,亦称甲午海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1次大规模蒸汽动力军舰海战。激战5小时,北洋舰队损毁经远、致远、超勇、扬威和广甲5艘巡洋舰,受伤4艘,日本联合舰队仅伤5艘。战斗中致远舰试图撞击曰舰吉野号未果而沉没,管带邓世昌拒绝救援而殉职。自此北洋海军退入威海卫,执行避战保船命令,丧失黄海制海权。陆战主要是朝鲜半岛的平壤之战,日军攻平壤后,清军狂泄500余里退回中国境内,朝鲜全境为日本所控。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以辽东半岛陆战为主。日军抢渡鸭绿江,在不到3天内,鸭绿江防线近3万驻守的清廷重兵全线崩溃。11月21日日军攻占的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使大批中国平民死亡。据记载,尸体运了一个月才抬完,堆积成山,烧了十几天才烧完。
第三阶段,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战斗中,镇远舰触礁而不能出深海作战,定远号因弹药告罄而被清军炸沉,清将林泰曾、刘步蟾、丁汝昌等先后自杀;而日军先后在荣成龙须岛、刘公岛登陆,占领威海卫南岸炮台,攻陷威海卫城。北洋舰队济远、广丙、镇中等10舰为日军所俘,全军覆没。北线清军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仅10天就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战争结果与深远影响
1895年4月17日,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条约要求:清军撤出朝鲜半岛,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向日本开放多内陆港口城市;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后增加3000万两“赎辽费”)。条约还规定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上述个通商口;日货在中国内地免税等。
这是自《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澎湖沦为日本殖民地,中国人民的负担愈加深重,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深深地刺激了民族心理,促使1898年戊戌变法的发生,民族危亡也使更多的改良派转为革命,积极准备武装革命推翻满清政府。
而日本帝国主义则借此增强军事力量,利用在华设厂和增辟通商口岸等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东亚地区原有格局,导致1902年的英日联盟及1904年的日俄战争,在更长远的意义上,也成为日后占领东三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思想根源,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历史灾难。
北洋海军惨败之原因
海军将领素质不高,朝廷决策失误。如朝鲜战场清将叶志超虚报战功、饰败为胜,并得以升官;北洋舰队执行“避战保船”政策;慈禧战前传旨主战、随战局进行又转而主和。
近现代化战争理念严重不足,轻视海战理论。如开战后海军出海未将弹药带足,北洋海军各主力舰发射炮弹半数是固体弹头而不能爆破,且未能实施有效的鱼雷攻击,虽使日舰千疮百孔却不能沉没,严重制约了战力发挥、加剧了自身损失。最终,北洋海军在几乎未击沉一艘日舰的情形下全军覆没。
清军编制简单,训练不足,军纪混乱,内争不止,战力低下。如清军败兵在朝鲜沿途劫掠平民,与强盗无异,反感的朝鲜军民反而协助入侵日军抓捕清军;平壤战役中,清军弹药补给远多于日军,击毙日军180人却自损2000余人;日军在甲午战争中战斗死伤964人,但进入台湾遭民军反抗,战斗死伤人数达4600人以上。
清廷战备思想薄弱。日本早在战争数十年前就进行各方面扩军和侵略准备,调查、分析中国弊病和清军战力。而清廷多数政要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认知层次而“不以倭人为意”,甚至放松国防建设、削减扣压军费预算,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经费。
满清侵占华夏却阻挠融合,实行民族歧视、压迫政策,长期以防民、防汉为先,政体、文化落后,导致军民的民族意识淡薄。“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1894年10月,日本发布《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假意号召中国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以至有人追崇日军侵略者。
120周年纪念与反思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这对我们具有特殊的含义。人们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反思和研究,从内外等多个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除科技实力外,民众灵魂信仰、民族尚武精神是最为宝贵的,能战方能止戈言和。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国家和民族的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民众精神萎靡、灵魂空虚,国家和军队尚武精神不足更可怕,这使国家不能独立富强,军队会一击即溃。只有铸牢坚定的民族精神支柱,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历史悲剧的重演。
如今,中日又陷入复杂和紧张之中——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公开否定战争罪行,拒绝反思,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客的倒行逆施不断挑战中国、韩朝等国民众的民族情感,也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和平前途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纪念、反思甲午战争等无疑具有更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今,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在黑路上越走越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关注。
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