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作者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讲述了怎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要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过程 参与 问题情境 阅读 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参与是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参与的能力,创造参与的机会。下面就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教学过程,谈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能生发学习热情,并能激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
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物理正帮助人类更好的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物理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物理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物理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景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识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识规律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实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3.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
⑴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⑵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
4.揭示物理之美,巩固学习兴趣
寓美于教,以物理所固有的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物理的兴趣。不少物理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化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物理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物理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知趣的方向发展。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
要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参与的本领。
1.指导学生阅读
不会阅读,就不能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⑴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⑵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⑶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经验。
2.启发学生思考
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识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的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3.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后自然会提出:为什么有许多不同的现象,这些宏观现象与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邻位间的讨论,再把电子为什么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的关键性问题提到全班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4.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总结掌握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如对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平衡状态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平衡的一般原理。
三、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课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因为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往往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而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这些实验素材与旧教材的实验素材相比较,具有现象明显,启迪性强,且来源于生活等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另一方面,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因为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更强烈。
总之,物理教师在新课程阶段一定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让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的智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
2.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新疆教育出版社,2010.1.
(作者单位:844600新疆麦盖提县第一中学物理教研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过程 参与 问题情境 阅读 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参与是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参与的能力,创造参与的机会。下面就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教学过程,谈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能生发学习热情,并能激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
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物理正帮助人类更好的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物理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物理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物理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景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识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识规律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实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3.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
⑴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⑵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
4.揭示物理之美,巩固学习兴趣
寓美于教,以物理所固有的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物理的兴趣。不少物理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化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物理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物理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知趣的方向发展。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
要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参与的本领。
1.指导学生阅读
不会阅读,就不能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⑴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⑵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⑶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经验。
2.启发学生思考
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识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的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3.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后自然会提出:为什么有许多不同的现象,这些宏观现象与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邻位间的讨论,再把电子为什么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的关键性问题提到全班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4.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总结掌握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如对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平衡状态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平衡的一般原理。
三、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课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因为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往往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而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这些实验素材与旧教材的实验素材相比较,具有现象明显,启迪性强,且来源于生活等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另一方面,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因为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更强烈。
总之,物理教师在新课程阶段一定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让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的智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
2.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新疆教育出版社,2010.1.
(作者单位:844600新疆麦盖提县第一中学物理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