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问题情境则是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由教师提供的具体活动场境和学习资源,用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使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1.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合理组织数学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适度的问题,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也就成为了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关心、探讨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可根据具体的数学活动与现有学习资源如互联网中的数学课件资源、教师论坛、教学参考书中附带的光盘资源等对学生进行教学,农村学校可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从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快乐走入课堂。
  2.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数学相对其它学科有其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数学的抽象性。仅依据感性认识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是学不到数学的本质的,尤其初中数学的几何证明部份,对于天生就善长于形象思维的女同学来说,“数学”更是望而叹之,这就需要教师借助课件创造合适的数学情境与氛围,把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因此问题情境创设仍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热心的话题。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为什么要学数学?因为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数学原理,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人们运用数学知识去改造大自然,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因此,在新课导入时问题情境创设尽量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的身边,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价值。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他们必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或制作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与传统教学手段不同的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受到数学教师的青睐,使学生在刹那获得丰富的感受,达到迅速感知对象的目的,同时也可获得大容量信息。尤其在几何方面,运用得更加广泛,更能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制作教具给学生具体生动地演示一些例子,如轴对称图形的学习等。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当遇到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时,从内心深处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解决问题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等有关。教师如果能贴切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并适当的发展它,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深化这种结构,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且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4.通过数学模型创设问题情境
  针对或参照某种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抽象概括或近似地表述数学结构,称之为数学模型。要利用学生所熟知的﹑感兴趣的知识来建立数学模型创设问题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三、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意识
  1.德育意识
  在现行的数学课本中蕴涵着许多德育的案例,在新课标中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主的民族精神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的责任感,具备有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起到教材是德育教育“平台”的作用。
  2.参与意识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应该让学生最大限度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3.现实性意识
  现行的教科书对数学呈现与运用遵循着“探究活动——归纳数学规律——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第一资源的教科书来说,显得比较单一,而学生的背境却有很大的差异。如:城乡区别,家庭教育,家长重视程度等。因此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适合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学情的问题情境,不可脱离学生实际,迷信课本。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数学规律目的,一切从学习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其背境应该是有趣、现实的。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兴趣。
  四、问题情境注意事项
  1.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学习数学的目的,除了要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体育比赛不仅精彩纷呈,而且竟争激烈,对于比赛结果的分析,往往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分析问题。
  例:在一次射击比赛中,某运动员前6次射击共中52环,如果他要打破89环(10次射击)的纪录,第七次射击不能少于多少环?
  分析:设第七次射击成绩为X环,由于最后三次射击最多共中30环,要想破纪录,可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型
  52+X+30>89
  X>89-52-30
  X>7
  也就是说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8环,这样才可能破纪录。
  由此可见数学源于生活还应高于生活,再如在统计调查的学习中,利用调查问卷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相应需要,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
  2.要有利于教材的重难点突破
  问题的创设不单单是激起学生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生动活泼地实现教学目标。游离于教学目标的“情境”,仅仅是一种时髦的形式,导致的只能是教学活动的费时低效。要力求创设的情境既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又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3.问题的梯度性
  问题的提出应有梯阶性,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问题之间要不断加深难度,但又不可高不可攀,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有必要提吗。当然也不可过易,学生不用思考就会达到,起不到目的。
  4.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学会反思,注重课堂小结环节,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学会了什么,欠缺什么。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进取、反思的过程。通过对问题的反思,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只有通过反思,促使学生查找薄弱知识环节,对其进行查缺补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我们的生活而服务是最终目的,而问题情境创设只是一种手段。努力提高情境创设的效果,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体验,唤起情感,激活思维,更好地自主学习,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必须深思的问题。
  (作者单位:558300贵州省平塘县京舟中学)
其他文献
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创造课堂气氛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
期刊
农村的体育课,领导和教师都不大重视,体育场地低标准,体育器材缺乏,教师任意削减体育课,毕业班甚至取消体育课,体育教师师资不足,随意兼职,面对这样的局面,何谈体育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我既是一位体育教师,又是学校校长,面对这种现状,我从学校领导者和体育教师两个位置作为思考切入点,谈谈如何提高农村体育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一、作为学校领导和管理者要尽全力搞好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建设配置。因为场地和器材严重
期刊
一、“实”与“活”语文教学思想  “实”与“活”的教学思想深深扎根于基础教育实践。所谓“实”,则体现了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根本要求,语文教学的“实”是指教学体现务实的态度,扎实的教风,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从而使语文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所谓“活”,则体现基础教育发展性的时代趋势,语文教学的“活”是指教学要目中有“人”,教学理念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学定教,顺学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领导工作的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事业中,班主任起着较为重要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中的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这是一门艺术。  一、热爱班主任工作和学生  对班主任工
期刊
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应处理好如下教学环节。  一、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  在安排练习题时,要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要练习这部分内容和练习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有计划地进行  练习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在教过一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的课程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到了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提出来。以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常常被忽视,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否亲身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建立信心,形成良好的意
期刊
“体验式学习”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运用,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学习。体验式学习给学习者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学习者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