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立意随意,答案牵强,教学尴尬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18-03
高考无小事,试题及其答案不仅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而且对学校课程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制定带来影响。今年各地的历史高考试题,基本上能够引领并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但也有不和谐之处,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就是其一。试题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立意显得随意、不严谨,答案组织不容易框定,试题与现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有一定的超前,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随意的立意
高考的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第40题的能力考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和分析能力;运用历史观点进行探究的能力。试题第一、二问都是考查前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三问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试题的命题技巧老练而成熟,资料选择无可挑剔,有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英国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作者阶级立场不同,资料来源中外皆有,试题中还三次提到结合所学知识,贴近了书本。
那么,试题的问题在哪里呢?主要是立意,一是考查主干知识的观点在史学界有争论。二是这一知识在课程标准和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有不一致的地方。按照高考命题的原则,对此类问题用大题直接考查是不可取的;不仅因为没有明确的定论,而且在科学性上有争论,而且对使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学生造成不公平性。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我国史学界经过了下列四个阶段:1930-1940年代:问题的最早提出及理论定调;1950年代中期-1960年代中期:对经典结论的证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大讨论的接续;1990年代以来:理论反思。史学界在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中,对于中国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等,都产生许多迷惑,一般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从词义上辨析“资本主义”一词的内涵,没有深究过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对社会形态学说的滥用和肆意延伸。最初没有深究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前提,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因为五种社会形态说是领袖的定义,领袖的话就是真理,是毋需证明的,或者说只能证实,不能证伪。在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中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学者把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当作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于是,历史学者变成了勤奋的“拾荒者”,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搜寻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蛛丝马迹。雇佣劳动的确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雇佣劳动的产生绝不是资本主义的伴生物,这一点恩格斯早就说过。实际上,雇佣劳动的产生应该与人类文明的诞生一样久远。因此,从这个角度寻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源,当然有误入歧途之嫌。由于有了这样的争论。后来有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开始淡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不能作为重要知识进行强化。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人教版教科书三次提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正文中说“明清专卖制度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在学习延伸中提到关于“萌芽”发展缓慢的三种观点。而教学内容则比较少,可以说是一笔带过。反观人民版教科书,专门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这个栏目,而且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发展的情况、缓慢发展的原因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在最后还提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跟欧洲不同,分析了相互之间的不同特性。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编写已经考虑到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争论。不同版本教科书对资本主义萌芽内容的处理方法完全不一样,这对于教学安排、考试命题都带来不小的麻烦。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考以“资本主义萌芽”作为主干知识进行大问题的考查是随意的,无论是科学性还是公平性都有商榷的地方。
二、牵强的答案
高考试题的答案组织有几个原则:一是有基本的教科书知识作为依托,不能以史学界的争论问题作为依托;二是基本观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三是答案跟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相一致;四是答案应该简洁,有一定的控制性,不能成为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由于教科书版本的不一致和主干知识观点上争论比较大,在组织第40题的答案时,有两个方面的麻烦。
麻烦一是学生思维活动一般只能采用旧观点。这些观点包括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是明朝中后期,地点是今天的苏州。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手工工场,内部存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且这是判断是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关键。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缓慢发展,原因是封建政府的腐朽统治,表现在关卡林立,税收沉重,闭关锁国的政策,等等。这些观点成为试题前两个问题解答的关键。
麻烦二是习惯上第三问的答案必须跟着前两问的思路走。前两个答案以材料归纳为主,回答时比较方便。第一问是这样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答案是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一个点2分,比较清晰。第二问的风格跟前面一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答案是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12分)当然,从归纳和分析的难度上看,第二问的要求明显高了,难度也加大。第三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这明显是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文字组织的能力,但是回答时学生还是跟着前面的思路走,实际上第三问的观点、风格和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思考时需要了解史学界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争论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是跟不上的。命题可能考虑到教科书版本问题,还有各地判卷的调控因素,因此没有提供统一答案。
第三问的答案怎么组织?恩格斯的观点是雇佣劳动在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性质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历史前提”的认识。作为研究性、开放性的答案,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限定:一是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形态下进行比较;二是对资本主义的性质和剥削方式进行分析,这里就用到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观点;三是对文字组织能力提出要求,根据史论结合的程度判分。这里观点的不 同不能作为判分依据,思维的灵活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文字表达的合理性,应作为不同分数段的判分依据。
三、尴尬的教学
第40题引领的方向势必造成高中历史教学的尴尬。主要表现在:以后学校如何选择合适的历史教科书?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除了根据课程标准外,还要增加多少内容?素质教育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扩大知识面、进行拓展性教学?课堂教学是不是要适应高考的要求?等等。
首先是教科书的选择。尽管教育部规定学校有选择教科书的权力,而实际上选择权由教育局统一掌握,当然在程序上有学校讨论、专家论证、集体决定等等必不可少的形式。随着高考的变化,行政部门选择的教科书不一定在考试中占优势,学校又不能改选教科书,高考命题“稳中求变”,每年都要有变化,教学要适应高考,所用教科书很重要。学校既不能自主选择教科书,又不知道高考下一步变化的重点在哪里,教学安排就像赌博一样,没有把握。
其次是高考这样考了,课堂教学除了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外,必须增加内容,可是到底还要增加多少呢?近年来历史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不同观点的争论也比较激烈,如果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教学的总量肯定增加不少,对教师而言,业务能力要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中学历史教学要跟上历史研究的方向,这不仅增加了教师学习和工作的总量,而且学生的负担也必然加重。这跟新课程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是背道而驰的。
再次是新课程意在推进素质教育,反对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而高考这道题考得这么深、这么难,观点又这样前卫,客观上把素质教育和高考分成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新课程的理想如此美好,历史高考的现实又这样残酷,学校的教学安排会出现两层皮现象,给人看的是新课程模式,平时落实的可能是死抓蛮干的应试方式,高中历史教学实在是百般无奈。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以后的历史高考复习将出现跟风现象,各地的复习资料也必然模拟高考试题,教学时知识的拓展将成为时尚,教学内容的无限延伸可能成为判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挖空心思提问,学生绞尽脑汁回答,新课程的理念和做法只能让路于高考,这对高中新课程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一道高考题能够带来教学各个环节的震动,一方面体现了高考历久弥新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考命题的责任重于泰山。今年的高考已经成为过去,明年高考,希望闱内的命题专家们重视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任世江]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18-03
高考无小事,试题及其答案不仅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而且对学校课程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制定带来影响。今年各地的历史高考试题,基本上能够引领并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但也有不和谐之处,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就是其一。试题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立意显得随意、不严谨,答案组织不容易框定,试题与现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有一定的超前,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随意的立意
高考的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第40题的能力考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和分析能力;运用历史观点进行探究的能力。试题第一、二问都是考查前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三问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试题的命题技巧老练而成熟,资料选择无可挑剔,有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英国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作者阶级立场不同,资料来源中外皆有,试题中还三次提到结合所学知识,贴近了书本。
那么,试题的问题在哪里呢?主要是立意,一是考查主干知识的观点在史学界有争论。二是这一知识在课程标准和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有不一致的地方。按照高考命题的原则,对此类问题用大题直接考查是不可取的;不仅因为没有明确的定论,而且在科学性上有争论,而且对使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学生造成不公平性。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我国史学界经过了下列四个阶段:1930-1940年代:问题的最早提出及理论定调;1950年代中期-1960年代中期:对经典结论的证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大讨论的接续;1990年代以来:理论反思。史学界在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中,对于中国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等,都产生许多迷惑,一般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从词义上辨析“资本主义”一词的内涵,没有深究过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对社会形态学说的滥用和肆意延伸。最初没有深究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前提,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因为五种社会形态说是领袖的定义,领袖的话就是真理,是毋需证明的,或者说只能证实,不能证伪。在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中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学者把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当作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于是,历史学者变成了勤奋的“拾荒者”,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搜寻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蛛丝马迹。雇佣劳动的确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雇佣劳动的产生绝不是资本主义的伴生物,这一点恩格斯早就说过。实际上,雇佣劳动的产生应该与人类文明的诞生一样久远。因此,从这个角度寻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源,当然有误入歧途之嫌。由于有了这样的争论。后来有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开始淡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不能作为重要知识进行强化。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人教版教科书三次提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正文中说“明清专卖制度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在学习延伸中提到关于“萌芽”发展缓慢的三种观点。而教学内容则比较少,可以说是一笔带过。反观人民版教科书,专门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这个栏目,而且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发展的情况、缓慢发展的原因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在最后还提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跟欧洲不同,分析了相互之间的不同特性。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编写已经考虑到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争论。不同版本教科书对资本主义萌芽内容的处理方法完全不一样,这对于教学安排、考试命题都带来不小的麻烦。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考以“资本主义萌芽”作为主干知识进行大问题的考查是随意的,无论是科学性还是公平性都有商榷的地方。
二、牵强的答案
高考试题的答案组织有几个原则:一是有基本的教科书知识作为依托,不能以史学界的争论问题作为依托;二是基本观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三是答案跟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相一致;四是答案应该简洁,有一定的控制性,不能成为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由于教科书版本的不一致和主干知识观点上争论比较大,在组织第40题的答案时,有两个方面的麻烦。
麻烦一是学生思维活动一般只能采用旧观点。这些观点包括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是明朝中后期,地点是今天的苏州。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手工工场,内部存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且这是判断是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关键。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缓慢发展,原因是封建政府的腐朽统治,表现在关卡林立,税收沉重,闭关锁国的政策,等等。这些观点成为试题前两个问题解答的关键。
麻烦二是习惯上第三问的答案必须跟着前两问的思路走。前两个答案以材料归纳为主,回答时比较方便。第一问是这样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答案是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一个点2分,比较清晰。第二问的风格跟前面一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答案是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12分)当然,从归纳和分析的难度上看,第二问的要求明显高了,难度也加大。第三问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这明显是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文字组织的能力,但是回答时学生还是跟着前面的思路走,实际上第三问的观点、风格和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思考时需要了解史学界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争论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是跟不上的。命题可能考虑到教科书版本问题,还有各地判卷的调控因素,因此没有提供统一答案。
第三问的答案怎么组织?恩格斯的观点是雇佣劳动在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性质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历史前提”的认识。作为研究性、开放性的答案,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限定:一是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形态下进行比较;二是对资本主义的性质和剥削方式进行分析,这里就用到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观点;三是对文字组织能力提出要求,根据史论结合的程度判分。这里观点的不 同不能作为判分依据,思维的灵活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文字表达的合理性,应作为不同分数段的判分依据。
三、尴尬的教学
第40题引领的方向势必造成高中历史教学的尴尬。主要表现在:以后学校如何选择合适的历史教科书?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除了根据课程标准外,还要增加多少内容?素质教育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扩大知识面、进行拓展性教学?课堂教学是不是要适应高考的要求?等等。
首先是教科书的选择。尽管教育部规定学校有选择教科书的权力,而实际上选择权由教育局统一掌握,当然在程序上有学校讨论、专家论证、集体决定等等必不可少的形式。随着高考的变化,行政部门选择的教科书不一定在考试中占优势,学校又不能改选教科书,高考命题“稳中求变”,每年都要有变化,教学要适应高考,所用教科书很重要。学校既不能自主选择教科书,又不知道高考下一步变化的重点在哪里,教学安排就像赌博一样,没有把握。
其次是高考这样考了,课堂教学除了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外,必须增加内容,可是到底还要增加多少呢?近年来历史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不同观点的争论也比较激烈,如果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教学的总量肯定增加不少,对教师而言,业务能力要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中学历史教学要跟上历史研究的方向,这不仅增加了教师学习和工作的总量,而且学生的负担也必然加重。这跟新课程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是背道而驰的。
再次是新课程意在推进素质教育,反对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而高考这道题考得这么深、这么难,观点又这样前卫,客观上把素质教育和高考分成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新课程的理想如此美好,历史高考的现实又这样残酷,学校的教学安排会出现两层皮现象,给人看的是新课程模式,平时落实的可能是死抓蛮干的应试方式,高中历史教学实在是百般无奈。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以后的历史高考复习将出现跟风现象,各地的复习资料也必然模拟高考试题,教学时知识的拓展将成为时尚,教学内容的无限延伸可能成为判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挖空心思提问,学生绞尽脑汁回答,新课程的理念和做法只能让路于高考,这对高中新课程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一道高考题能够带来教学各个环节的震动,一方面体现了高考历久弥新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考命题的责任重于泰山。今年的高考已经成为过去,明年高考,希望闱内的命题专家们重视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