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历史与社会》内容虽涉及面广,但较为程式化,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更应不拘一格,“变”中求胜。课堂的“变”可体现在这些方面:一、课型设计要多样化,克服因教材编写的程式化而产生课型设计的程式化;二、活动安排要多样化,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三、命题方式要多样化,以命题的多样性来充实活动内容;四、最缀的内容多样化,增加课堂容量,开阔学生视野。
关键词:课堂设计;教学艺术;经验总结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虽然涉及地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但是教材的编写往往是集中的,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为例,初一(七年级)的教材以地理内容为主,初二(八年级)的教材则是历史为主,初三(九年级)教材以时政国情教育为主。无论是地理,还是历史,它的编写基本是有一定规律的,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程式化。特别是初二的课程,作为历史课程的特点,总是围绕事件组织内容,给了教师很大的拓展空间,但教师如果不注意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设计,往往也会产生课型设计的程式化、单一化。每堂课如果都施以相似的教学方式,即使这个课型很好,千篇一律地运用,这样每堂课看似是一堂堂成功的示范课,久而久之,学生必然感到乏味。“教必有法,教无定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在“变”字上做文章,虽然有许多课很平常,一些课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但一般都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这也许就是青菜、萝卜也有它的可爱之处吧。现就一个“变”字谈点体会,与同仁们商讨。
一、课型的设计要多样化
教师在课型设计上,应博取众长,无论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课,还是茶馆式的讨论课,应积极创设和鼓励人人参与的授课情境,发挥各种课型的优势。启发式的课型能诱发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讨论式的课型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对问题深究的习惯;练习式课型则能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述式课型能更大地传授新知识、新概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深浅度等等,先进行单元备课,了解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授课的教学课型,然后再进行备课。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以组织读图、理解的方式解决陆地、岛屿、半岛、海、大洲、大洋等抽象的概念,除了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插图之外,另外向学生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海陆模型。通过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准确地区分概念,比之由教师抽象地解释概念效果要好得多。从学生课堂练习所反馈的情况看,能基本落实课标要求,这个课型的设计是成功的。再如第二课,其内容涉及到地形、气候,多为学生未亲身体验过的,也很难拿直观的物体来演示,笔者则设计为启发讨论式课型,启发学生运用想象,解决概念,理解现象。如对《气象万千》一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完成p25的两个问题后,设计这样一个大问题展开讨论:气候的差异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给予一些点拔,如与海洋距离、纬度的高低、风向、地势的影响等,从而理性地认识世界气候分布情况。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还是会善于发现很多问题的,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也能加深理解。本课是全册内容的难点集中之处,通过这种课堂方式来突破难点,从反馈的结果检验,学生的掌握率在70%以上,算是基本成功的。
人类所创造的历史,尽管它是延续的、发展的,但它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何其相似。而东西方的历史发展阶段又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你也可以设计,或从他人处学来一堂典范的课型应付许多相似的历史事件教学,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典范”不一定受到学生的欢迎。其实,我们可以组织讨论课,讨论有着联系和发展关系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自学课,自学解决如经济文化史这样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以求对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
无论是地理教学,还是历史、经济有关内容教学的课型设计,都可以想出很多“招数”来的。诚然,一堂课也可以是综合课型的,多种教学方式综合使用。笔者认为多张“脸孔”总比一张老“脸孔”强,不论你这张“脸孔”有多好看。
二、活动的安排要多样化
一个课型设计好了,也不是千篇一律地运用,或者程式化地套用,因为教与学的参与者都是人,跟工厂里的生产方式要绝对区分开来,绝对不能像输入电脑程序的生产流水线一样地“生产”。如果说设计好的课型是画好的树干,那么设计好的活动就是为树干添枝加叶,这样的一棵大树就会枝叶茂盛。充满生机了。
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帝国新政》一课内容时,让学生课前找一些有关唐太宗治国和初唐盛世的故事,举办了一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会,学生讲述的故事有魏征的故事、文成公主的故事、科举的故事……看似是一次故事会,通过“故事会”较好地理解初唐时的政治、经济、融洽的民族关系,通过最后五分钟的总结,一堂既生动活泼,又圆满完成课标要求的课,在学生的掌声中结束了。再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行政区划》内容的教学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进行“正确写下你的通讯地址”活动,看谁写得正确,教师有目的地抽查,明确我国地方的三级行政区划分法,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二是“描图”活动。准备一张白纸,指定描出中国、浙江和任选的一个省的轮廓,然后进行评比;最后举行中国行政区域拼图大赛,使本来较难建立起来的轮廓读图法。以活动代替对抽象概念解说,使抽象的事物在具体的活动中形象化了。
活动也要讲究“变化”,学会多“变脸”。一个活动可以是多个内容,同样形式的活动可以寻找不同的组织方式、不同的切入点,一堂课可以是多个活动。这些活动安排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活动的安排,无论在量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要考虑到传授知识的需要、落实教学目的的要求的需要,不要为了活动而安排活动,形成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的恶习。
三、命题的方式要多样化
这里所谈的“命题”,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命题。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本身就决定了命题的多样化,可以是说的、答的、画的,也可以是游戏的、表演的、参观的;可以是书面的,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也可以以主持人的形式主持开展的。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形式,确定不同的命题方式,使命题多样化。但在同一个活动中,命题也要做到灵活多变。如对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一目的教学时,设计以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为线索的活动课,穿过时空隧道,纵览古希腊的文明发展,命题形式有“填”、“讲”、“辩”。“填”:在教学描绘的示意图上填上古希腊文明的发祥地,并用箭头标出古希腊文明中心的转移概况; “讲”:“时空旅游团导游”分别介绍雅典、斯巴达的所见所闻;“辩”举行辩论赛,伯利克利的说法完全正确或是部分正确?在一个以活动为主的活动课型中,以命题的多样化,体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充实活动的内容。再如在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一课教学中,笔者把课型主要设计为自学课,提供给学生一张自学工作表,内容包括:人物、学派、生活年代、主要思想或主张、地位或影响,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自学;之后分组代表一个学派陈述自己的观点,组织辩论,在课堂上演绎“百家争鸣”。辩论的环节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一堂课不拘束于单纯的“自学”形式之下,把课堂推向高潮。
四、课外点缀的内容要多样化
一堂好课应当有所拓展,社会学科的课堂拓展内容往往是“点缀”式的。正如一个好产品还需要好包装一样,一堂好课如果加上适当的“点缀”,则会显得更加亮丽。点缀的内容应不拘一格,可以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穿插。其目的是或积累知识,或拓宽视野,或陶冶情操,或活跃气氛。
要能做到这点,教师首先要做到“博学”,真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都要略知一二了。如在教授古雅典时,与奥林匹克运动会联系起来,宣传奥林匹克的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精神,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在教授“商鞅变法”时,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教育学生懂得古为今用,学会分析事物的联系性;在教授“焚书坑儒”时,懂得如何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事件,学会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在教西汉“和亲”政策时,借“昭君出塞”,自然带出古代中国的“四大美女”,让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在教授唐文学史时,吟上几句千古绝句,欣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的巅峰的时期的传世名句;在教授近代史西方列强对我国侵略、瓜分时,联系上当今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国情教育,正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如此等等。
在课堂拓展的“点缀”中,力求自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努力做到准确而又恰到好处,只能起到点缀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画蛇添足,破坏本已完美的东西。
课堂教学求“变”,已成为广大同仁探索的热门课题。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永无止境的,也是永无模式的,只要我们永存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思想,我们所创的“艺术”就会被人们所认同。
关键词:课堂设计;教学艺术;经验总结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虽然涉及地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但是教材的编写往往是集中的,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为例,初一(七年级)的教材以地理内容为主,初二(八年级)的教材则是历史为主,初三(九年级)教材以时政国情教育为主。无论是地理,还是历史,它的编写基本是有一定规律的,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程式化。特别是初二的课程,作为历史课程的特点,总是围绕事件组织内容,给了教师很大的拓展空间,但教师如果不注意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设计,往往也会产生课型设计的程式化、单一化。每堂课如果都施以相似的教学方式,即使这个课型很好,千篇一律地运用,这样每堂课看似是一堂堂成功的示范课,久而久之,学生必然感到乏味。“教必有法,教无定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在“变”字上做文章,虽然有许多课很平常,一些课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但一般都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这也许就是青菜、萝卜也有它的可爱之处吧。现就一个“变”字谈点体会,与同仁们商讨。
一、课型的设计要多样化
教师在课型设计上,应博取众长,无论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课,还是茶馆式的讨论课,应积极创设和鼓励人人参与的授课情境,发挥各种课型的优势。启发式的课型能诱发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讨论式的课型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对问题深究的习惯;练习式课型则能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述式课型能更大地传授新知识、新概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深浅度等等,先进行单元备课,了解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授课的教学课型,然后再进行备课。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以组织读图、理解的方式解决陆地、岛屿、半岛、海、大洲、大洋等抽象的概念,除了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插图之外,另外向学生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海陆模型。通过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准确地区分概念,比之由教师抽象地解释概念效果要好得多。从学生课堂练习所反馈的情况看,能基本落实课标要求,这个课型的设计是成功的。再如第二课,其内容涉及到地形、气候,多为学生未亲身体验过的,也很难拿直观的物体来演示,笔者则设计为启发讨论式课型,启发学生运用想象,解决概念,理解现象。如对《气象万千》一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完成p25的两个问题后,设计这样一个大问题展开讨论:气候的差异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给予一些点拔,如与海洋距离、纬度的高低、风向、地势的影响等,从而理性地认识世界气候分布情况。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还是会善于发现很多问题的,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也能加深理解。本课是全册内容的难点集中之处,通过这种课堂方式来突破难点,从反馈的结果检验,学生的掌握率在70%以上,算是基本成功的。
人类所创造的历史,尽管它是延续的、发展的,但它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何其相似。而东西方的历史发展阶段又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你也可以设计,或从他人处学来一堂典范的课型应付许多相似的历史事件教学,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典范”不一定受到学生的欢迎。其实,我们可以组织讨论课,讨论有着联系和发展关系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自学课,自学解决如经济文化史这样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以求对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
无论是地理教学,还是历史、经济有关内容教学的课型设计,都可以想出很多“招数”来的。诚然,一堂课也可以是综合课型的,多种教学方式综合使用。笔者认为多张“脸孔”总比一张老“脸孔”强,不论你这张“脸孔”有多好看。
二、活动的安排要多样化
一个课型设计好了,也不是千篇一律地运用,或者程式化地套用,因为教与学的参与者都是人,跟工厂里的生产方式要绝对区分开来,绝对不能像输入电脑程序的生产流水线一样地“生产”。如果说设计好的课型是画好的树干,那么设计好的活动就是为树干添枝加叶,这样的一棵大树就会枝叶茂盛。充满生机了。
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帝国新政》一课内容时,让学生课前找一些有关唐太宗治国和初唐盛世的故事,举办了一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会,学生讲述的故事有魏征的故事、文成公主的故事、科举的故事……看似是一次故事会,通过“故事会”较好地理解初唐时的政治、经济、融洽的民族关系,通过最后五分钟的总结,一堂既生动活泼,又圆满完成课标要求的课,在学生的掌声中结束了。再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行政区划》内容的教学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进行“正确写下你的通讯地址”活动,看谁写得正确,教师有目的地抽查,明确我国地方的三级行政区划分法,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二是“描图”活动。准备一张白纸,指定描出中国、浙江和任选的一个省的轮廓,然后进行评比;最后举行中国行政区域拼图大赛,使本来较难建立起来的轮廓读图法。以活动代替对抽象概念解说,使抽象的事物在具体的活动中形象化了。
活动也要讲究“变化”,学会多“变脸”。一个活动可以是多个内容,同样形式的活动可以寻找不同的组织方式、不同的切入点,一堂课可以是多个活动。这些活动安排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活动的安排,无论在量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要考虑到传授知识的需要、落实教学目的的要求的需要,不要为了活动而安排活动,形成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的恶习。
三、命题的方式要多样化
这里所谈的“命题”,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命题。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本身就决定了命题的多样化,可以是说的、答的、画的,也可以是游戏的、表演的、参观的;可以是书面的,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也可以以主持人的形式主持开展的。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形式,确定不同的命题方式,使命题多样化。但在同一个活动中,命题也要做到灵活多变。如对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一目的教学时,设计以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为线索的活动课,穿过时空隧道,纵览古希腊的文明发展,命题形式有“填”、“讲”、“辩”。“填”:在教学描绘的示意图上填上古希腊文明的发祥地,并用箭头标出古希腊文明中心的转移概况; “讲”:“时空旅游团导游”分别介绍雅典、斯巴达的所见所闻;“辩”举行辩论赛,伯利克利的说法完全正确或是部分正确?在一个以活动为主的活动课型中,以命题的多样化,体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充实活动的内容。再如在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一课教学中,笔者把课型主要设计为自学课,提供给学生一张自学工作表,内容包括:人物、学派、生活年代、主要思想或主张、地位或影响,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自学;之后分组代表一个学派陈述自己的观点,组织辩论,在课堂上演绎“百家争鸣”。辩论的环节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一堂课不拘束于单纯的“自学”形式之下,把课堂推向高潮。
四、课外点缀的内容要多样化
一堂好课应当有所拓展,社会学科的课堂拓展内容往往是“点缀”式的。正如一个好产品还需要好包装一样,一堂好课如果加上适当的“点缀”,则会显得更加亮丽。点缀的内容应不拘一格,可以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等,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穿插。其目的是或积累知识,或拓宽视野,或陶冶情操,或活跃气氛。
要能做到这点,教师首先要做到“博学”,真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都要略知一二了。如在教授古雅典时,与奥林匹克运动会联系起来,宣传奥林匹克的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精神,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在教授“商鞅变法”时,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教育学生懂得古为今用,学会分析事物的联系性;在教授“焚书坑儒”时,懂得如何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事件,学会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在教西汉“和亲”政策时,借“昭君出塞”,自然带出古代中国的“四大美女”,让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在教授唐文学史时,吟上几句千古绝句,欣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的巅峰的时期的传世名句;在教授近代史西方列强对我国侵略、瓜分时,联系上当今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国情教育,正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如此等等。
在课堂拓展的“点缀”中,力求自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努力做到准确而又恰到好处,只能起到点缀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画蛇添足,破坏本已完美的东西。
课堂教学求“变”,已成为广大同仁探索的热门课题。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永无止境的,也是永无模式的,只要我们永存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思想,我们所创的“艺术”就会被人们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