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 兴趣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曾接触过很多“谈数学色变”的学生,究其原因:首先是他们缺乏自信心,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缺乏自信,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的动力,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或请教别人,而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想寻根问底.同时他们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说到头也是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久而久之,便使他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
  其次是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浓厚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一旦达到成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就会诱发学生产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灵感,使他们越学越轻松,越学越爱学.如果总是培养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只能混着过日子.
  笔者认为,若要让学生爱学数学,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心后进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他们在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注重情感教育外,还要破除学生对成功的神秘感,并处理好许多的“第一次”,充分发挥“首次效应”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地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打破神秘感的关键是要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自觉地记住以往学习数学的成绩和表现,下一次超过上一次.目前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上的一次成功.另外,教师在教育中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少讽刺、不歧视、多引导,不断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走向成功之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计划,适当选择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记牢,使每一位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做好个别辅导,做好分类指导,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使班里的后进生跟得上,使基础好的学生又“吃得饱”,从而使学生都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在每次班会上,教师可以多讲优秀学生的事迹,讲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方面的经验,以增强其他学生的自信心,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概念多为抽象、枯燥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形象、生动、有趣的问题.再举生活中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他们身临其境.这样枯燥的内容就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另外,还可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中,教师可以直接指着学校的任意一幢楼说:“在没有攀高工具的情况下我能得出这幢楼的较准确的高度,你们知道怎么测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你也能测出楼的较准确的高度.这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中学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觉得难,没有兴趣,不喜欢学习它.若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课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只有给予学生爱,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向上.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打造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文的环境;创建和谐校园,离不开人文精神;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更离不开人文的“阳光”,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充满着文化和生活的气息,数学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起着人格教化的作用,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呢?一、做到把爱洒向学生,体现人文关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爱是
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师都在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一、分层教学,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要想让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分层次教学”,因为一个班中,学生的基础有好有差,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强有弱,班内分层教学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引入不仅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更应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想像力,激励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关于如何进行新课的引入,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一、游戏趣味法课题的引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
传统模式下,教师的教案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教师根据教案组织教学时,学生的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是建立在对学习策略的掌握上,教师必须系统地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恰当的学习策略,很多教育专家都说,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如果我们不把学生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就不会有生成能力的可能性,学生能力既需要条件、机会,更
物理实验的教学,一直沿袭着过去的模式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带有研究性的内容。这种呆板的千篇一律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和激情,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中学物理实验必须改革,刻不容缓!  新课程的提出就像一阵春风吹活了陈旧、乏味的中学物理实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新课程的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为此,《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一、自主学习——从“被动”到“主动”“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的。人是自觉能动的实践主体。这种自觉能动性,就是人的自主性。因此我们要考虑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状况显得不堪入目,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虚”、“二繁”、“三无效”,“一虚”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更甚至抄袭他人作业,换
数学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表达的主渠道,也为发展学生数学表达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新课程呼唤着数学表达,广大教师呼唤着数学表达,广大学生更迫切地需要数学表达,从学术性数学状态转化为教育性数学状态,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也为学生的数学表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倡导,为学生的数学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广大师生应抓住这难得的良机,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而努力奋斗。    一、发展学生数学
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本人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物理、理解物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等职业学校的项目教学也进行得红红火火,很多教师和学生从中获益颇丰。职业学校电子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一线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尽快适应今后的工作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