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san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在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才的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创造力 思维 探索 开拓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45-01
  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一种普遍特征。因此,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我们不能奢望每个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完全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心理基础上充分发展其创造才能。那么在学校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 创造问题情境,激发积极思维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的学习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运用设问、提问、作业、实验等方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师究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呢?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关键在于从问题的刺激情境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个“解答距”确定的难点是否适当。“解答距”的实质就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解决之间的差距、矛盾或不平衡性。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消灭差距,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与教师提出的问题之间的不平衡性转化为相对平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2 编拟探究程序,引导发现规律
  数学家发现数学理论的过程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是有共同之处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采取数学研究时相同的做法是学好数学知识的科学方法。科学家的工作是发现,学生学习同样是一种发现,都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科学的基本规律,教师深入备课,编拟出适于学生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发生的过程,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如求++的值时,发现常规解法(降幂、积、和差互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的出现,此时启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特征()将命题上升为一般结论。故编拟题组:
  (1)求的值;
  (2)已知;
  (3)已知;
  (4)求证:.
  通过本题组训练,其一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命题本质及解决的方法。二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三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挖掘新问题,从而使学生把书本知识深、学透、学活。四能训练学生养成钻研问题、探究规律的习惯,提高其创造能力。
  3 发展求异思维,多方开拓思路
  求异思维亦发散思维,它是各方面寻求答案的心理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多方面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常用的方法有:①一题多解。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以使学生的思维多向发展,开拓思路。如求++的值时,稍加启发易得出三种常见解法:1)降幂法;2)提出公因式法;3)配方法(解略),进一步启发学生,把思路开阔些,便得解;4)构造法:在中,把正弦定理代入余弦定理中,得,给予A、B、C以特殊值易得++ =;法5)三角问题代数法解—配偶法:可以设++,,则二式相加得,相减得,此二式再相加得。由此,使学生广阔地展开思路,促使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造。②一题多变。③多题一解。从而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从多方面开拓思路,掌握由一般及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由此使学生思维多向发展,提高其创造能力。
  4 鼓励学生直觉思考,大胆猜想、假设
  直觉思维是直接进行科学猜想,提出假设,从而迅速地抓住整个问题,出奇制胜地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强调说:“真正可贵的思维是直觉思维”,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直觉思考,放手让学生猜想,提出假设。教师要善于运用“点拨”和“留空”的教学艺术,“以虚当实,虚实相生”,让学生养成不断求索的精神,如前三种提到的构造法、配偶法等都是这种指导思想的产物。
  5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事实,遵循一定法则,按照严密的步骤进行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从已知到未知,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在创造活动中,学生依靠直觉思维,提出大胆猜想、假设,这些假设能否成立,还必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周密的论证。离开逻辑思维,这些猜想和假设将是毫无意义的。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高智力不一定能保证一个人有创造性活动,但低智力肯定有损于创造活动。因此,智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智力又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核心的。因此,我们在强调发展创造思维时,决没有理由贬低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永远是人的思维最基本的形式。
  6 培养个性品质,调动非智力因素
  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性的特征之一是喜爱在感兴趣的那一领域里的劳动。教师应善于用新奇的,充满矛盾的感性材料引入课题,是学生感到面临的是一个科学的新天地,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物理学家李政道谈的好“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能敢于提出问题来。”其次是鼓励学生质疑。教学中质疑主要包括修正错误型质疑、完善型质疑、多解型质疑、问题合理型质疑等,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激励与引导学生积极地、大胆地把自己异于同学老师甚至课本的想法和见解提出来,即使是浅显的、甚至是不正确的,通过辨析活动,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严谨性。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坚强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重要标志,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不为所遇的困难所吓倒,不屈不饶的向既定目标前进。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体质 文化 特长  【
现阶段高中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学方式的创新过程遭遇瓶颈,新课程改革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全方位的覆盖。学生缺乏对音乐艺术内涵的认识导致教学活动的艰难进行。针对高中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2009年的德国热门话题应接不暇。当然,这些话题多半停留在政治家或者经济学家的层面.很少能够得到平民百姓真正的参与和关心。有两个话题.却彻底惊
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除写作外最觉头疼的一项内容。现阶段,农村中学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学生知识层面和师资条件、教学
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沈家本的生活道路及其思想。之所以要讲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一个日本人曾提出一个问题:沈家本出生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官宦之家,并且后来做了不小的官,为什么
发生在意大利中部的强烈地震已经掠走了近300条生命,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到了意大利国内的建筑法规上,审视是否正是因为对建筑标准的一贯懈怠和纵容导致了 A strong eart
【摘要】本文通过中职化学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对中职化学课堂互动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推动中职化学课堂互动教学。  【关键词】互动教学 提问 讲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30—01  引言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礼记·学记》中就已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意谓教师本身通过“教”和“学”可以相互促进,共同
阿文在山羊的脖子上挂了个木牌,标价一千元。旁边卖山羊的同行立马疑惑地看过来,别人一只山羊就标价一千,他一大两小三只山羊才标价一千,明显不合常理。阿文见状,连忙凑过去
个人和权力至上、漠视法律,给我们民族的教训太惨痛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里,法律和法治的观念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社会公众的内心。公平的法律与公正的司法,对于当今的中国,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司法作为人们解决纠纷、冲突的最后手段,除了解决具体的问题,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社会心理功能:化解纷争,消除对立,重建对社会的信心    世人关注的李庄漏罪案在4月22日以案件起诉方——重庆江北区人民检察院的撤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