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假期外出旅游,旅游的方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兴化市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旅游中注入文化氛围、文化内涵、文化精神,将会进一步推动兴化市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本文正是以兴化市为例阐述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提出加快兴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这两年在全国各地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今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文化旅游是以该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为依托,通过游览的方式向游客展示这座城市的人文内涵,使游客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核心,旅游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可见两者关系密切,相互渗透。
近年来我市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做了许多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因此,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当中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兴化文化旅游发展融合的现状分析
(一)区位优势明显
兴化,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地带,东与东台、大丰为界,南与江都、姜堰毗邻,西与高邮、宝应接壤,北与盐城隔河相望,为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经济交汇中心,水陆交通发达。兴化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自然环境优越,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百强县,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兴化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每年一次的“中国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就在兴化市千垛景区举行,“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成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于2014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江苏首个入选项目。
(二)人文历史悠久
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兴化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气息浓厚,《水浒》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文学家“后七子”宗臣、“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等都是兴化历代名贤的杰出代表。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1人中状元,明代更有3人位居宰辅。全市现有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42 处,“非遗”保护项目总量 66 个,竹泓木船制造技艺、茅山号子相继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现存的拥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及“鱼骨状”的街巷体系的金东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江淮东部里下河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街区。
(三)旅游发展良好
兴化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近年来,确立了“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中将文物保护、发展旅游以及改善民生有机的结合起来。2006年以来,投入5个多亿,对金东门城内、城外大街依照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了全面整治,同时对街区内文物建筑按照“修旧如旧”和“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了修缮。按照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和建设生态名城的战略定位,高屋建瓴,全力推进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千垛菜花景区名扬海内外,水上森林跻身AAAA景区,沙沟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纵湖、徐马荒、万亩荷塘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兴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度不够
我市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景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布局,尽管全市历史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题材选择的余地很大,但由于受一些先天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众多的旅游资源分布较为散漫,各个旅游景区未能达成相互合作,形成链条式的发展模式。例如市区的金东门明清建筑群体现的是历史的人文,千垛菜花风景区、李中水上森林体现的是自然的人文,两者都各有特色,但却缺少必要的融合与串联。
(二)交通设施跟不上民众的需求
随着城市发展和民众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兴化交通设施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兴化长途客运中心的客运班线路少,班次少。
(2)开往旅游景区专用交通道路质量差,尤其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期间,旅游交通运力不能满足需求,出现游客买票难、乘车难、“进不去、出不来”等交通难题。
(3)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和投诉的热点,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就很难让乘客满意,乘车及候车环境均需进一步改善。
(三)配套设施跟不上民众的需求
随着城市发展和民众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兴化旅游设施的不足并制约着兴化旅游业的发展。首先,景点硬件配套设施过于简陋,缺少休息、小孩玩耍、排队等区域,各大景区缺少与旅游搭配的游乐活动,导致游客在景区逗留的时间短,消费水平低。其次,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等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市区目前只有天宝花园酒店这一家挂牌的星级酒店,满足不了高层次的接待要求。此外,兴化的文化旅游配套产业还没有形成和确定自己的特色,产品定位不准确、不统一,全市景点的周边配套产业大部分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还处于潜层次、低水平的开发经营状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内涵不突出,多数旅游产品被庸俗化,使景区失去了应有的灵气。2014年清明后,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著名主持人孟非来兴踏青,并观赏了千垛菜花景区,事后他在博客中称道:“兴化的油菜花面积很大,也很美,可惜游客一路闻不到油菜花和春天泥土的气息,闻到的尽是摆摊商贩弄出来的长沙臭豆腐和蒙古烤肉的味道,很煞风景。”
三、加强兴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构想
1、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
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是文化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文化旅游规划工作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我市可利用“郑板桥艺术节”“千垛菜花节”这两大载体,编制出具有系统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区域战略性总体规划,融合全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积极推进各景区、文化产业园等地方的区域合作,开发多样化的旅游线路。比如可以把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千垛菜花景区、郑板桥纪念馆之间形成链条。又比如,可以在景区周边举行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及文艺展览,在游客观赏我市文化自然美景的同时,进一步宣传了我市群众文化。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规划设施的建设
旅游业是世界性的大产业,也是集城市建设、通讯、交通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旅游发展中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全方位加以考虑,以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首先,我市应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设立长途汽车站及千垛菜花景区等旅游集散中心,加速建设联系兴化各大景点之间的旅游专车交通线,为旅游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设施。与此同时,还可以为游客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方便游客的出行。其次,应适当增加旅游饭店的数量,以发展二、三星级宾馆为主体,建设一批可以接纳各个层次宾客的现代化宾馆。三是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以给顾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为宗旨,建设一批具有兴化特色的文化娱乐设施。
3、建立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
景区之美在于其自然淳朴性,景区的灵魂在于它蕴含着一种文化内涵。为了使景区原有生态文化不被破坏,在规划时应注重质量,使之规划更具本地文化特色。首先,应该谢绝某些个体小商小贩在景区内吆喝销售一些不明商品。可在景区附近搭建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仅出售具有我市特色的小吃,如沙沟鱼丸、藕夹子、兴化醉蟹、兴化米酒等等;还可以组织部分村民在景区内开辟一片区域,种植一些无公害的果蔬,供游客自家采摘。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建设宗旨,不断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产品服务档次。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且任务艰巨的工程,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保障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长期探索与磨合,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市文化旅游能能更上一层楼,在江苏乃至全国成为行内的引领者。
【关键词】:文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这两年在全国各地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今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文化旅游是以该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为依托,通过游览的方式向游客展示这座城市的人文内涵,使游客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核心,旅游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可见两者关系密切,相互渗透。
近年来我市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做了许多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因此,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当中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兴化文化旅游发展融合的现状分析
(一)区位优势明显
兴化,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地带,东与东台、大丰为界,南与江都、姜堰毗邻,西与高邮、宝应接壤,北与盐城隔河相望,为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经济交汇中心,水陆交通发达。兴化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自然环境优越,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百强县,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兴化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每年一次的“中国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就在兴化市千垛景区举行,“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成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于2014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江苏首个入选项目。
(二)人文历史悠久
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兴化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气息浓厚,《水浒》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文学家“后七子”宗臣、“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等都是兴化历代名贤的杰出代表。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1人中状元,明代更有3人位居宰辅。全市现有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42 处,“非遗”保护项目总量 66 个,竹泓木船制造技艺、茅山号子相继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现存的拥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及“鱼骨状”的街巷体系的金东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江淮东部里下河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街区。
(三)旅游发展良好
兴化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近年来,确立了“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中将文物保护、发展旅游以及改善民生有机的结合起来。2006年以来,投入5个多亿,对金东门城内、城外大街依照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了全面整治,同时对街区内文物建筑按照“修旧如旧”和“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了修缮。按照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和建设生态名城的战略定位,高屋建瓴,全力推进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千垛菜花景区名扬海内外,水上森林跻身AAAA景区,沙沟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纵湖、徐马荒、万亩荷塘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兴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度不够
我市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景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布局,尽管全市历史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题材选择的余地很大,但由于受一些先天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众多的旅游资源分布较为散漫,各个旅游景区未能达成相互合作,形成链条式的发展模式。例如市区的金东门明清建筑群体现的是历史的人文,千垛菜花风景区、李中水上森林体现的是自然的人文,两者都各有特色,但却缺少必要的融合与串联。
(二)交通设施跟不上民众的需求
随着城市发展和民众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兴化交通设施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兴化长途客运中心的客运班线路少,班次少。
(2)开往旅游景区专用交通道路质量差,尤其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期间,旅游交通运力不能满足需求,出现游客买票难、乘车难、“进不去、出不来”等交通难题。
(3)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和投诉的热点,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就很难让乘客满意,乘车及候车环境均需进一步改善。
(三)配套设施跟不上民众的需求
随着城市发展和民众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兴化旅游设施的不足并制约着兴化旅游业的发展。首先,景点硬件配套设施过于简陋,缺少休息、小孩玩耍、排队等区域,各大景区缺少与旅游搭配的游乐活动,导致游客在景区逗留的时间短,消费水平低。其次,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等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市区目前只有天宝花园酒店这一家挂牌的星级酒店,满足不了高层次的接待要求。此外,兴化的文化旅游配套产业还没有形成和确定自己的特色,产品定位不准确、不统一,全市景点的周边配套产业大部分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还处于潜层次、低水平的开发经营状态,科技含量较低,文化内涵不突出,多数旅游产品被庸俗化,使景区失去了应有的灵气。2014年清明后,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著名主持人孟非来兴踏青,并观赏了千垛菜花景区,事后他在博客中称道:“兴化的油菜花面积很大,也很美,可惜游客一路闻不到油菜花和春天泥土的气息,闻到的尽是摆摊商贩弄出来的长沙臭豆腐和蒙古烤肉的味道,很煞风景。”
三、加强兴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构想
1、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
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是文化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文化旅游规划工作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我市可利用“郑板桥艺术节”“千垛菜花节”这两大载体,编制出具有系统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区域战略性总体规划,融合全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积极推进各景区、文化产业园等地方的区域合作,开发多样化的旅游线路。比如可以把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千垛菜花景区、郑板桥纪念馆之间形成链条。又比如,可以在景区周边举行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及文艺展览,在游客观赏我市文化自然美景的同时,进一步宣传了我市群众文化。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规划设施的建设
旅游业是世界性的大产业,也是集城市建设、通讯、交通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旅游发展中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全方位加以考虑,以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首先,我市应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设立长途汽车站及千垛菜花景区等旅游集散中心,加速建设联系兴化各大景点之间的旅游专车交通线,为旅游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设施。与此同时,还可以为游客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方便游客的出行。其次,应适当增加旅游饭店的数量,以发展二、三星级宾馆为主体,建设一批可以接纳各个层次宾客的现代化宾馆。三是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以给顾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为宗旨,建设一批具有兴化特色的文化娱乐设施。
3、建立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
景区之美在于其自然淳朴性,景区的灵魂在于它蕴含着一种文化内涵。为了使景区原有生态文化不被破坏,在规划时应注重质量,使之规划更具本地文化特色。首先,应该谢绝某些个体小商小贩在景区内吆喝销售一些不明商品。可在景区附近搭建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仅出售具有我市特色的小吃,如沙沟鱼丸、藕夹子、兴化醉蟹、兴化米酒等等;还可以组织部分村民在景区内开辟一片区域,种植一些无公害的果蔬,供游客自家采摘。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建设宗旨,不断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产品服务档次。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且任务艰巨的工程,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保障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长期探索与磨合,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市文化旅游能能更上一层楼,在江苏乃至全国成为行内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