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岭小学学区发展共同体(杏花岭小学、东华门小学、小东门小学、杏东小学和迎春街小学)自成立以来,着力架构学校发展共同体经纬网。经线是学校从上到下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人形成纵向体系。纬线是各成员校对接学区长校分管领导形成横向体系。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共同体工作网络,使各项工作能够一一到位,科学灵活。
孩子成长,家校缺一不可。唯有家校携手,方能让孩子在这四方天地中自由呼吸、茁壮成长。唯有家校携手,才能使教育有温度,让学生的内心更温暖。在构建杏花岭小学学区发展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家校共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没有既有经验,共同体学区长校和成员校上下动员、群策群力,汇集管理层、一线教师、家长集体的智慧,开展家校共育建设路径的新探索。
一、共思理清目标、共治形成机制,让共育制度化
大学区制改革下的家校共育,是共同体成员校共同研究、摸索后的更广意义上的家校共育。
“家”就是家庭,包括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能影响孩子成长的所有家庭成员。“校”是学校,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环境。由此,家长、教师、学生组成了家校共育的主体。“共”的古字形象双手捧物,表示供奉、供给,双手捧物时两手共举一物,引申为“一起承受或从事”,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一同、一起”的意思。“共”表达了家校共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径。《说文解字》中记载,“育”即养子使作善也,后引申为培养、教育。“育”表达了家校共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立德树人,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向上向善。向上:自强不息,培养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能力;向善:厚德载物,培育实现中国梦的必备品格。就像一个大写的“人”,一撇代表无限生长的创新实践能力,一捺是时代精神的有力支撑。
概括起来,家校共育就是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学习,成就最好的自己,是三者的共同成长。
1.学校建章程
家长参与管理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共同体成员校基于校情以不同形式推选家委会,建立起三级六部家委会工作机制:三级包括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六部主要是指在三级家委会的构架之下分别设立督政督学部、实践活动部、培训学习部、安全教育部、宣传策划部、生活管理部。独具特色的家校合作机制的特点是把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写进学校章程。
2.家庭立公约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契约精神。成员校以不同形式组织家长与学生制定了家风建设计划,引导、规范家长和学生的行为,以达到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杏花岭小学的《家庭公约》成为每个家庭的“小宪法”,是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助推器。《家庭公约》以契约的形式保证在平等、愉快、有趣的家庭氛围中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让彼此听到对方的心里话,减少沟通误会和情感伤害,改善家庭教育氛围,达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功效。
二、共融统一思想、共情建立信任,让共育整体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是文化的浸润。家校共育离不开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以及教育理念的契合。
融文化:每年新生开学,杏花岭小学的阳光教育文化、小东门小学的自然教育文化、杏东小学的幸福教育文化以及东华门小学、迎春街小学的微笑教育文化就会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新生和家长,以学校文化浸润家庭。
融理念:文化的浸润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员紧紧围绕本校的核心理念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理念上存在的误区。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杏花岭小学学区发展共同体把心理学上“共情”的方法植入家校共育。理顺家庭与学校以及家长、教师、孩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彼此信任。以小東门小学为例,他们从“立本求真、顺应自然、绽放潜能”的自然教育理念出发,围绕“品性纯良、善思好问、体健心悦、潜能绽放”的育人目标,开展了“自然教育微讲坛”活动,逐步形成了“充分相信孩子,全面依靠孩子”“智慧放手,静待花开”“做有格局的家长,为孩子埋下品性纯良的种子”“你学他就学,为孩子埋下善思好问的种子”“陪孩子一玩,为孩子埋下体健心悦的种子”等系列自然教育理念课程。
1.家校共情
学区共同体成员校每年面向新生家长的第一课是通过讲座、网络、微信、活动等向家长传达一种理念:因为孩子,我们走到一起,从今天开始您和我们就是朋友关系,彼此信任;从今天开始,您和我们就是同事关系,共担教育责任;从今天开始,您和我们就是伙伴关系,互助前行!学校是咱们的学校,今后您有不满意的事请告诉我们,您满意的话请告诉您的朋友。家校深层沟通,增强信任,拉近年轻家长的心,引起家长的群体共鸣。
2.师生共情
在成员校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百名志愿者进校园”活动中,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近距离地接触,亲自感受学生所处的环境,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教育过程中自然会换一种心态理解学生,换一种方法教育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日常工作,自然会体谅教师辛苦,理解教师的难处,积极配合教师教育好孩子。共情给家长、教师带来的是感动、理解和信任。
3.亲子共情
学校发展共同体亲子共情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读书分享、体育锻炼、手工制作、实践体验、社会公益等,使原本相对封闭的家庭中的孩子和家长一起走到群体中,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学生与家长有了共同的语言,形成了向上向善的合力。
三、共享提升能力、共赢成就大家,让共育共享化
近年来“共享”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家校共育的共享就是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家长、孩子共同分享成长的感悟和体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达到“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以一棵树摇动一片林”的效果。 1.共享方法交流经验
教育理念的落实离不开有效的方法。在成员校每学期的共享交流活动中,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以家长来影响家长,更接地气,更便于操作;学生分享学习方法,以孩子带动孩子,更能接近孩子,走进心灵。
2.共享资源丰富课程
“我的爸爸妈妈当老师啦”,这是学生最引以为傲的事。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从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未雨绸缪、轻松前行”到和学科知识相关的“深描细写话作文”“快乐英语伴我行”,让孩子们脑洞大开;警察叔叔给孩子们带来“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依法治国从娃娃抓起”,让法制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植根于学生心中;医务工作者则引导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舌尖上的美味”到“舌尖上的安全”,从“珍惜健康从我做起”到“爱的心理体验”,从“与孩子一起成长”到“感恩你我一路相随”,安全知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为人处世、旅游须知等等内容五花八门。聘请家长开发课程已成为共同体各校的规定动作。开门办教育,不仅丰富了各校的课程资源,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们的成长。
3.共享平台相互促进
学习平台是促进家校共育的有力抓手。杏花岭小学学区共同体各校通过微信群、校讯通和各种APP搭建起家长、学生、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
杏东小学用《家校联系手册》“鸿雁传书”。家长每天了解孩子在校动态,教师明了学生校外情况,及时有效沟通、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于无声,共同探讨教育思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该手册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心连心手册”。
东华门小学以《习惯养成小册子》为抓手,认真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交流,确定出孩子每学期要養成的一个好习惯,并设计习惯养成阶梯式评价方法。目标是在校6年整,12个习惯伴终身。
家校共育的目标是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让学生成长、家长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家校共育工作不是简单的1+1跃2,而是打开校门搞教育、把小教育做成大教育的突破式教育成长。
杏花岭小学学区发展共同体组建三年来,在专家指导下,通过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各成员校在家校共育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逐步实现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多赢的目标。东华门小学李新花、马秀明、张建福荣获2017年山西省最美家长称号。家校共育永远在路上,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
在以大学区制改革为背景的家校共育探索之路上,我们坚信每天向上一点点,人生因此而精彩;人人向善一点点,世界因我而改变!
(作者系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岭学区学校发展共同体小东门小学校长)
孩子成长,家校缺一不可。唯有家校携手,方能让孩子在这四方天地中自由呼吸、茁壮成长。唯有家校携手,才能使教育有温度,让学生的内心更温暖。在构建杏花岭小学学区发展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家校共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没有既有经验,共同体学区长校和成员校上下动员、群策群力,汇集管理层、一线教师、家长集体的智慧,开展家校共育建设路径的新探索。
一、共思理清目标、共治形成机制,让共育制度化
大学区制改革下的家校共育,是共同体成员校共同研究、摸索后的更广意义上的家校共育。
“家”就是家庭,包括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能影响孩子成长的所有家庭成员。“校”是学校,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环境。由此,家长、教师、学生组成了家校共育的主体。“共”的古字形象双手捧物,表示供奉、供给,双手捧物时两手共举一物,引申为“一起承受或从事”,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一同、一起”的意思。“共”表达了家校共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径。《说文解字》中记载,“育”即养子使作善也,后引申为培养、教育。“育”表达了家校共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立德树人,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向上向善。向上:自强不息,培养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能力;向善:厚德载物,培育实现中国梦的必备品格。就像一个大写的“人”,一撇代表无限生长的创新实践能力,一捺是时代精神的有力支撑。
概括起来,家校共育就是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学习,成就最好的自己,是三者的共同成长。
1.学校建章程
家长参与管理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共同体成员校基于校情以不同形式推选家委会,建立起三级六部家委会工作机制:三级包括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六部主要是指在三级家委会的构架之下分别设立督政督学部、实践活动部、培训学习部、安全教育部、宣传策划部、生活管理部。独具特色的家校合作机制的特点是把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写进学校章程。
2.家庭立公约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契约精神。成员校以不同形式组织家长与学生制定了家风建设计划,引导、规范家长和学生的行为,以达到家长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杏花岭小学的《家庭公约》成为每个家庭的“小宪法”,是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助推器。《家庭公约》以契约的形式保证在平等、愉快、有趣的家庭氛围中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让彼此听到对方的心里话,减少沟通误会和情感伤害,改善家庭教育氛围,达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功效。
二、共融统一思想、共情建立信任,让共育整体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是文化的浸润。家校共育离不开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以及教育理念的契合。
融文化:每年新生开学,杏花岭小学的阳光教育文化、小东门小学的自然教育文化、杏东小学的幸福教育文化以及东华门小学、迎春街小学的微笑教育文化就会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新生和家长,以学校文化浸润家庭。
融理念:文化的浸润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员紧紧围绕本校的核心理念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理念上存在的误区。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杏花岭小学学区发展共同体把心理学上“共情”的方法植入家校共育。理顺家庭与学校以及家长、教师、孩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彼此信任。以小東门小学为例,他们从“立本求真、顺应自然、绽放潜能”的自然教育理念出发,围绕“品性纯良、善思好问、体健心悦、潜能绽放”的育人目标,开展了“自然教育微讲坛”活动,逐步形成了“充分相信孩子,全面依靠孩子”“智慧放手,静待花开”“做有格局的家长,为孩子埋下品性纯良的种子”“你学他就学,为孩子埋下善思好问的种子”“陪孩子一玩,为孩子埋下体健心悦的种子”等系列自然教育理念课程。
1.家校共情
学区共同体成员校每年面向新生家长的第一课是通过讲座、网络、微信、活动等向家长传达一种理念:因为孩子,我们走到一起,从今天开始您和我们就是朋友关系,彼此信任;从今天开始,您和我们就是同事关系,共担教育责任;从今天开始,您和我们就是伙伴关系,互助前行!学校是咱们的学校,今后您有不满意的事请告诉我们,您满意的话请告诉您的朋友。家校深层沟通,增强信任,拉近年轻家长的心,引起家长的群体共鸣。
2.师生共情
在成员校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百名志愿者进校园”活动中,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近距离地接触,亲自感受学生所处的环境,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教育过程中自然会换一种心态理解学生,换一种方法教育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日常工作,自然会体谅教师辛苦,理解教师的难处,积极配合教师教育好孩子。共情给家长、教师带来的是感动、理解和信任。
3.亲子共情
学校发展共同体亲子共情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读书分享、体育锻炼、手工制作、实践体验、社会公益等,使原本相对封闭的家庭中的孩子和家长一起走到群体中,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学生与家长有了共同的语言,形成了向上向善的合力。
三、共享提升能力、共赢成就大家,让共育共享化
近年来“共享”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家校共育的共享就是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家长、孩子共同分享成长的感悟和体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达到“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以一棵树摇动一片林”的效果。 1.共享方法交流经验
教育理念的落实离不开有效的方法。在成员校每学期的共享交流活动中,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以家长来影响家长,更接地气,更便于操作;学生分享学习方法,以孩子带动孩子,更能接近孩子,走进心灵。
2.共享资源丰富课程
“我的爸爸妈妈当老师啦”,这是学生最引以为傲的事。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从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未雨绸缪、轻松前行”到和学科知识相关的“深描细写话作文”“快乐英语伴我行”,让孩子们脑洞大开;警察叔叔给孩子们带来“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依法治国从娃娃抓起”,让法制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植根于学生心中;医务工作者则引导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舌尖上的美味”到“舌尖上的安全”,从“珍惜健康从我做起”到“爱的心理体验”,从“与孩子一起成长”到“感恩你我一路相随”,安全知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为人处世、旅游须知等等内容五花八门。聘请家长开发课程已成为共同体各校的规定动作。开门办教育,不仅丰富了各校的课程资源,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们的成长。
3.共享平台相互促进
学习平台是促进家校共育的有力抓手。杏花岭小学学区共同体各校通过微信群、校讯通和各种APP搭建起家长、学生、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
杏东小学用《家校联系手册》“鸿雁传书”。家长每天了解孩子在校动态,教师明了学生校外情况,及时有效沟通、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于无声,共同探讨教育思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该手册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心连心手册”。
东华门小学以《习惯养成小册子》为抓手,认真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交流,确定出孩子每学期要養成的一个好习惯,并设计习惯养成阶梯式评价方法。目标是在校6年整,12个习惯伴终身。
家校共育的目标是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让学生成长、家长成长、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家校共育工作不是简单的1+1跃2,而是打开校门搞教育、把小教育做成大教育的突破式教育成长。
杏花岭小学学区发展共同体组建三年来,在专家指导下,通过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各成员校在家校共育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逐步实现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多赢的目标。东华门小学李新花、马秀明、张建福荣获2017年山西省最美家长称号。家校共育永远在路上,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
在以大学区制改革为背景的家校共育探索之路上,我们坚信每天向上一点点,人生因此而精彩;人人向善一点点,世界因我而改变!
(作者系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岭学区学校发展共同体小东门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