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中的遮蔽与发现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发表了王侠老师的《正确认识文本解读的价值——由“鲁提辖是英雄吗”引发的思考》,对《语文建设》2006年第11期刊载的卢派清老师的《鲁提辖是英雄吗?》一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卢老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操作出现误差,并且指出这种现象在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带有一定普遍性。
  问题的缘起是卢老师在文中介绍的他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设计的“鲁提辖是英雄吗”这样一个问题。卢老师的做法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并且关乎如何正确理解与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
  王侠老师首先对卢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这一行为提出质疑。他认为教师提出问题是教师对文本的质疑和探究,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学生只能得出是或不是的结论,这样的阅读是教师自己的主观构想。王老师在承认“根本没有不创造的阅读”之后,用了一个类比的论证方法得出相反的结论:不能把所有的阅读看成是创造性阅读。卢老师的教学设计当然也被归入了不具有创造性的行列。
  教师可不可以提出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这些问题在今天确实是许多教师存在的疑惑。我在观摩一些公开课时经常听到一些评课者批评授课者主动提出问题的做法,认为这是先入为主,没有以学生为本,会抑制学生的思维。
  应该承认,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确实存在这样的倾向:教师从自己认识的角度提出问题,规定学生学习的方向,把一些和文章相距甚远或过于政治化的观点,先入为主地灌输给学生,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翻开我们的教学参考书,这样的引导性问题比比皆是:《荷塘月色》抒写了大革命失败后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说鲁滨孙是一个资产阶级殖民者?在这样的语境中,教师的提问只是一种修辞方式而已。这样的问题遮蔽了文本解读的丰富性,把本来具有探索性的思维过程变成了宣传教义的枯燥程序。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再提出问题,或者把所有的教师的问题都看成没有创造性的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连问题都不敢提,那师生还怎么交流,教师还怎么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帮助者?其实教师的问题可以是对文本的遮蔽、对读者的误导,但也可以是引导学生走入作品境界的途径,可以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我们的教师不是不能提问,而是应该善于提问。《礼记·学记》对此早就有明确的论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最好的做法当然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因为那说明他们对文本有自己的思考。但许多时候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不能提出深入的问题,如果此时我们的教师还不能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就是一种失职。这就像把孩子领入一个四面是墙的屋子,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打开一扇门,甚至多扇门,为孩子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提供帮助。你可以说教师为学生打开的一扇门是对其他门窗的遮蔽,但只要这扇门引导的不是歧途,不是绝路,就比让他们憋在屋子里强百倍。如果教师为学生多打开一扇门并告诉他们门前道路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那就是极富创造性的做法了。
  王侠老师对卢老师的另一个批评是关于“鲁提辖是英雄吗”这一问题本身的。卢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认为“鲁提辖缺少修养……草菅人命”,有的学生认为“镇关西该不该死,应交由官府处置,鲁提辖无权处置”。这些在王侠老师看来是不适宜的。他认为:《水浒》的特定指向(劫富济贫、反抗压迫)已经在民族文化上打上了固有的烙印,这种解读不能以某些人或某些团体的解读而发生改变;我们没必要抛却前人的研究成果,放弃“巨人的肩膀”而去闭门造车。
  王侠老师在这里没有给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的空间。当然,我们不能把过多的批评送给王老师,这一现象正好反映出我们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存在形式与内容的严重脱节。
  其实对梁山好汉的认识,并不像王老师说的那样“唯一”。小说自问世以来就有不同的解读。明清两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禁书:明崇祯十五年六月下旨严禁《水浒传》,各地大张榜示,凡坊间﹑家藏《水浒传》并原版,尽令速行烧毁,不许隐匿;清军入关后,从顺治九年起,以后几乎年年都要禁绝《水浒传》。 在民间也有“少不看《水浒》”的说法,认为《水浒传》的内容不适合尚未成年的少年。如果有王老师所说的“民族语境”,恐怕那时民族语境恰恰是对梁山好汉的彻底否定。到了现代,鲁迅先生在《集外集·序言》中明确表示对“不问青红皂白,抡板斧‘排头砍去’”的李逵的“憎恶”。他在《流氓的变迁》中说:“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在鲁迅先生看来,梁山好汉就是强盗,就是奴才。
  在梁山好汉中,鲁智深应该算是较为理智和仁慈的一位,但其所作所为今天看来也不见得都是英雄行为。比如“花和尚大闹五台山”一节,其实也就是鲁智深打伤酒贩,抢酒酗酒,随意大小便,无由痛打文殊院的和尚并毁坏寺庙塑像器物,如果把这称为英雄行为恐怕就有些勉强了。“大闹桃花村”一节,因为不满李忠等人的小气吝啬而偷走金银器物,然后跳崖逃走也不应是英雄所为。单就拳打镇关西这一行为而言,其所作所为也未必都是合理的。镇关西虽是恶霸,但罪不至死,而且课文节选部分确实有过分渲染暴力的倾向。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如果我们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行为一味地称赞,学生可能会按照这一逻辑得出这样的推论:对校园里欺负弱小同学的学生、对校外滋事的小痞子,都应该痛打一顿!——这显然不符合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校园、法制校园的精神。
  如果我们认同这些,就不能否认对《水浒传》存在不同的解读、对梁山好汉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如果我们承认我们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精神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就应该允许对草菅人命的行为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样看来,卢老师提出这一问题恐怕也不能说是脑袋一拍,想出个什么新内容、新教法就马上实施的做法。
  从此我们发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语文课上的问题是否必须有唯一的答案?已经形成的一些结论在课堂上可不可以质疑讨论?
  我并不认为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丰富多彩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解读方式并不适合全部课文。一些字音读法、词语解释、是非标准等客观性的问题,答案当然是非此即彼的;一些说明文或科普类文章的问题,答案也单纯些。但是如果我们一概而论,认为问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被权威人士认可的答案是不容怀疑的,教学就丧失了独立的思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一句空话。其实,越是伟大的作品,其蕴涵的思想、感情越是丰富、深刻,其人物刻画也是立体的、生动的,对他们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去评价,人物性格多重性的特点决定我们对其解读也应该是多维的。我们可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决不能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高大权”。鲁智深作为民族文学画廊里的典型人物,决不是性格单一的类型人物。如果简单地用“英雄”或“强盗”之类的名词概括这一形象,是一种肤浅的做法,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势必遮蔽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阅读活动具有共同性的特点,但人类体验的丰富性决定了对同一文本认识的多向性特点,如果以共性的统一而否定个性的生动和丰富,则很可能成为一种专制的做法。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过分强调统一性而忽视个性,“定于一”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对同一问题不允许有不同的解读,因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审美趣味不一致,就批评人家离经叛道,对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不允许别人有丝毫的怀疑。这不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由于读者的经历不同、趣味不同、思想水平不同、评判标准不同,在评价同一人物或同一事件时得出不同的结论是正常的。同样一部《水浒传》,作为文学家的李卓吾、金圣叹把它与《庄子》《离骚》《史记》相提并论,是读出了它的文学价值;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批评 “大军一到,便受招安”的革命的不彻底性,是读出了它的思想价值;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发现了宋江“架空晁盖”的阴谋,是读出了它的政治价值。这些对《水浒传》的不同认识正好说明了它的丰富性,这不仅不会影响它的地位,反而会让人们更喜欢它,更渴望研究它。
  我认为卢老师的问题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思维的可能,是一种“开启”,为学生解读鲁智深这一人物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他并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种问题只是探究的开始,鲁智深是不是英雄不应该只是一个既成的观念,它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依据,去思考,去判断。无论得出怎样的结论,都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过程远比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更有意义,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参考资料:
  〔1〕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 胡适《白话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3〕蔡伟胜《从“少不看〈水浒〉”说起》,《语文建设》2006年第7期。
  〔4〕蔡伟胜《关于问题的三个问题》,《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2期。
其他文献
个人简介  尤立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全国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理事、全国阅读与鉴赏学会理事。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全国十佳教改新星”等称号。执教的公开课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次,有的课还被选入河北省“百节优质课”。多篇文章在《语文教学通讯》《阅读与鉴赏》等刊物发表。主编《河北省普通高中会考说明·语文》《写作集训
《荷叶 母亲》是冰心老人的散文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近些年来,关于高考作文的报道频现于媒体,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高考作文为何有争议?在此我们不妨先看几篇高考争议作文,从中或许能看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2007年江苏省争议作文《怀想天空》起初综合评分为37分(满分60分),终审时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作文,反复读了三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理由是这篇作文“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有着“现实生活的质朴”。  同年,上海市的争议作文《这道“坎”若有若无
一、引言  作为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阵地,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教学组织方式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法作为采用多年的常规手段,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新教材改革后,教材编写者从培养新一代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出发设置了“综合探究”内容,通过倡导学生个人自主研究,小组、集体合作研究等丰富的形式来感悟、实践课本理论。然而,受制于长期的应试思维和教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以雨为缘起,但是写的是雨后的情与景,激发起特别的心境。  第一句就显示出,雨疏风骤,是昨天夜里的,是回忆中的雨。回忆中的雨比之眼前的雨要更有情趣一些。眼前的只是外部的景观而已,回忆则有内心追思的触动。为什么当时下雨的时候没有感觉,要到早上才努力回忆?是“浓睡”,不清醒。这个“浓”字用得挺好。“
课堂活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是将客观的学习内容转化为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中介与载体。师生双方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的。课堂活动如设计得精巧,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学生通过主动的活动与探究能获得锻炼、获取经验,进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辩论、即兴演讲、欣赏影音片段……随着教学媒体的发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越来越受到师
先看下面的例子:  (1)近日,墨西哥电视剧《丑女贝蒂》的中国版《丑女无敌》在湖南卫视完成了第一季的播放,收视率高达1.77%。据统计,截至10月14日,该剧在全国22点档节目中市场占有率已超过9.3%。借助第一季的热播势头,《丑女无敌》第二季的拍摄工作已在湖南启动,预计将在明年贺岁档与观众见面。(《知识产权报》2008年11月27日)   这里有“《丑女无敌》第一季”“《丑女无敌》第二季”的说法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阶段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小学阶段,学生虽学习过几篇短小的文言文,但对文言文的认识几乎是空白。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及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所选古代诗文,既有名家名作,也有劳动人民
一、我的學习经历  1929年4月26日,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有一把剃头刀,会在赶场①的时候帮别人理发,其余时间在家里种庄稼。新中国成立后,我家被划为一般中农。因为家里很穷,粮食很少,只有几挑谷子。我母亲生了13胎,只活了六个,我是老二,也是读书最多的,除了我和老三,其他人都只读到小学。  我在彭家场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规模很小,条件也很差。刚开始的时候我贪玩,不喜欢读书,经常被
文本探究    《沁园春·长沙》分上下两阕。上阕从不同的视觉角度(远、近、仰、俯),着斑斓绚丽之色彩(红遍、碧透),点面结合,尽态极妍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整幅画面凝重浓烈,充满强劲的搏击力度。雄丽的大自然猛烈地叩击着诗人的心胸,诗人不禁浮想联翩,眼前现出一幅幅难忘的战斗生活的画面,并由此自然过渡到下阕。在下阕中,诗人极力抒写年轻的革命同学一同读书、一同探索,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年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