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把音乐教育的基本目的和目标界定为:通过提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将达尔克罗滋的体态律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律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教少,如果直接开始上课,学生很难进入状态,不利于教学。根据巴莆洛夫:“条件论”,在音乐课开始前要设计一些具有音乐课特点的特殊情景,对学生大脑进行“刺激”。如在课前让小学生列队进教室,设计几个简单的律动,教会小学生随着音乐,按节拍做不同的动作进入教室。
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一味的唱歌,不仅让学生的嗓子受累,而且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再怎么好听的一首歌曲,经过反复的演唱,学生的兴趣也唱没了,这种单调的教学不利于教学,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但是,如果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和逼真的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形象和节奏,再让学生用自己的形体律动把歌曲表现出来,我相信,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如在学唱歌曲《小小的船》前,教师可以这样开场:”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摇着小船去游。来,让我们摇着小船!”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随着音乐旋律,孩子们摇着小船,渐渐驶入优美的境界中,哼起了旋律……
二 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律动,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有的作品抒情性强,节奏缓慢,配以律动正是恰到好处。如滕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配以蒙古族典型的“柔肩”等动作,不仅点明了蒙古族民歌悠长、宽广的特点,更表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意境。通过这样的律动,学生如身临其境,会较好的记住本课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在欣赏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时,让学生两人配合,手搭肩作抬水状,伴着乐曲和小熊猫一起欢快地抬水去,随着旋律的渐渐熟悉,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小熊猫们汇聚一堂……在轻松的律动中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
又如在《大雨和小雨》这课的学习时,让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最后用自己的笑脸(双手托在颌下左右点头)表示小草笑嘻嘻。让学生在律动表演和即兴创造共生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律动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且还利用他们对集体律动的兴趣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让他们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乐于参与、善于参与。
三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律动,培养学生表达音乐的能力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是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而现在,作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则要把创造性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当学生学习歌曲或聆听音乐时,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他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动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编一些符合歌曲和音乐节奏和意义的律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唱不同速度、不同力度的音乐语言所塑造了不同音乐形象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随着旋律走一走、跳一跳。
如学习《走呀走》,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蹦走中领悟部分音乐语言:慢速、中弱用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了来表现;中速、中强用解放军叔叔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场了来表现;而转换成快速、强时,用充满朝气的小朋友蹦跳着朝前走来表现。在表演三者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觉,领会音乐语言。
总之,律动教学要突出创造性。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作曲家创作出的作品只能是一度创作,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是二度创作。教师在创设情景进行体态律动的过程中,要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以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内容作为体态律动的素材,以学生们理解的方式引造律动场景,寻找更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教师首先应该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表演,一起活动,一起欢歌跳跃。教师又应该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
一 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律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教少,如果直接开始上课,学生很难进入状态,不利于教学。根据巴莆洛夫:“条件论”,在音乐课开始前要设计一些具有音乐课特点的特殊情景,对学生大脑进行“刺激”。如在课前让小学生列队进教室,设计几个简单的律动,教会小学生随着音乐,按节拍做不同的动作进入教室。
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一味的唱歌,不仅让学生的嗓子受累,而且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再怎么好听的一首歌曲,经过反复的演唱,学生的兴趣也唱没了,这种单调的教学不利于教学,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但是,如果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和逼真的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形象和节奏,再让学生用自己的形体律动把歌曲表现出来,我相信,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如在学唱歌曲《小小的船》前,教师可以这样开场:”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摇着小船去游。来,让我们摇着小船!”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随着音乐旋律,孩子们摇着小船,渐渐驶入优美的境界中,哼起了旋律……
二 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律动,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有的作品抒情性强,节奏缓慢,配以律动正是恰到好处。如滕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配以蒙古族典型的“柔肩”等动作,不仅点明了蒙古族民歌悠长、宽广的特点,更表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意境。通过这样的律动,学生如身临其境,会较好的记住本课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在欣赏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时,让学生两人配合,手搭肩作抬水状,伴着乐曲和小熊猫一起欢快地抬水去,随着旋律的渐渐熟悉,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小熊猫们汇聚一堂……在轻松的律动中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
又如在《大雨和小雨》这课的学习时,让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最后用自己的笑脸(双手托在颌下左右点头)表示小草笑嘻嘻。让学生在律动表演和即兴创造共生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律动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且还利用他们对集体律动的兴趣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让他们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乐于参与、善于参与。
三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律动,培养学生表达音乐的能力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是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而现在,作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则要把创造性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当学生学习歌曲或聆听音乐时,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他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动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编一些符合歌曲和音乐节奏和意义的律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唱不同速度、不同力度的音乐语言所塑造了不同音乐形象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随着旋律走一走、跳一跳。
如学习《走呀走》,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蹦走中领悟部分音乐语言:慢速、中弱用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了来表现;中速、中强用解放军叔叔雄赳赳气昂昂地上场了来表现;而转换成快速、强时,用充满朝气的小朋友蹦跳着朝前走来表现。在表演三者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觉,领会音乐语言。
总之,律动教学要突出创造性。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过程。作曲家创作出的作品只能是一度创作,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是二度创作。教师在创设情景进行体态律动的过程中,要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以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内容作为体态律动的素材,以学生们理解的方式引造律动场景,寻找更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教师首先应该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表演,一起活动,一起欢歌跳跃。教师又应该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