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飞快提高,我国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对于初中历史教育也逐渐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因此,教师们也应该更加注重对初中生的历史教育。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好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助力学生的实现更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情境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历史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历史课堂学习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培养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兴趣,要多方并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如故事、诗词、歌谣、视频等,会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拉近历史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性地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手段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会让课堂有声有色,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教师的专业素养,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讲解,强大的人格魅力,都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热爱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习方法与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先学后教”,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学会看目录、看标题、看教材内容、看课后习题,初步掌握教材中的一般知识点,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攻克难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历史内容多,跨越度大,涉及的年代、人物、地点、事件极多,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握历史框架,整理历史线索,理解历史规律,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方,教无定法。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性文章非常多,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要注重积累,大量收集研究加以借鉴,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境而异,不断探索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不单指因学生的差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比如有的教师动手能力强,就可以多用“演示法”,有的教师说服力强,就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等。因课而异,就是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不墨守成规。因境而异,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情景,贴近生活进行教学,从而形成有自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很多,关键要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还原历史情境,激发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许多先进的科技手段出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生动、灵活和资源的丰富,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生动的历史画面,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中获取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深刻体悟,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鸦片战争”一节内容的学习,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虎门销烟”的影视画面,还原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获得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知道了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深刻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初中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当涉及一些历史方面的问题时,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质疑心理,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多设置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化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静态的课堂动态化,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增强学生的历史素養。在具体的问题设置时,教师要让问题情境化,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背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节内容时,老师展示了辛亥革命和袁世凯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描述一下:第一幅图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在这一历史事件中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幅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各指的是什么?结合你学习过的语文教材内容,谈一下辛亥革命之后引发了中国百姓思想怎样的变化。在这些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激活,产生了交流学习的欲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将初中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
初中历史的知识比较复杂而繁多,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按照历史时间发生的时间顺序定期梳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历史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学过的历史知识,还能使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便于学生进行学习和回忆。比如,教师在给同学讲授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可以将它与前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进行知识方面的衔接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通过初中历史教师对知识的串联和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加深印象。
结语
总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上寻找突破,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志平.巧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6(6).
[2]张多.巧设有趣情境,构建初中历史活力课堂[J].求知导刊,2018(11)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情境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历史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历史课堂学习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培养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兴趣,要多方并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如故事、诗词、歌谣、视频等,会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拉近历史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性地课堂导入,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手段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会让课堂有声有色,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教师的专业素养,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讲解,强大的人格魅力,都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热爱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习方法与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先学后教”,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学会看目录、看标题、看教材内容、看课后习题,初步掌握教材中的一般知识点,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攻克难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历史内容多,跨越度大,涉及的年代、人物、地点、事件极多,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握历史框架,整理历史线索,理解历史规律,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方,教无定法。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性文章非常多,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要注重积累,大量收集研究加以借鉴,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境而异,不断探索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不单指因学生的差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比如有的教师动手能力强,就可以多用“演示法”,有的教师说服力强,就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等。因课而异,就是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不墨守成规。因境而异,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情景,贴近生活进行教学,从而形成有自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很多,关键要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还原历史情境,激发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许多先进的科技手段出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生动、灵活和资源的丰富,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生动的历史画面,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中获取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深刻体悟,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鸦片战争”一节内容的学习,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虎门销烟”的影视画面,还原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获得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知道了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深刻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初中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当涉及一些历史方面的问题时,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质疑心理,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多设置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化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静态的课堂动态化,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增强学生的历史素養。在具体的问题设置时,教师要让问题情境化,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背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节内容时,老师展示了辛亥革命和袁世凯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描述一下:第一幅图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在这一历史事件中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幅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各指的是什么?结合你学习过的语文教材内容,谈一下辛亥革命之后引发了中国百姓思想怎样的变化。在这些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激活,产生了交流学习的欲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将初中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
初中历史的知识比较复杂而繁多,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按照历史时间发生的时间顺序定期梳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历史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学过的历史知识,还能使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便于学生进行学习和回忆。比如,教师在给同学讲授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后,可以将它与前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进行知识方面的衔接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通过初中历史教师对知识的串联和总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加深印象。
结语
总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上寻找突破,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志平.巧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6(6).
[2]张多.巧设有趣情境,构建初中历史活力课堂[J].求知导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