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什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作了这样的解释:“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成长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共同肩负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本文仅就三教的作用、特点及重要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的职能及特点家庭教育,即孩子在家庭中所接受的家长和家庭其它成员在语言、行为、生活道德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尽管这是一种非正规的、不拘形式、场合的自发教育,但就其内容上说却是面广博杂的,而形式上又是灵活多样的。因此在效果上则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心理学、教育学专家都对此作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其结果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形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婴幼儿的早期习惯养成将对其一生产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决定性影响,所谓“从小看大,三岁至老”也强调了这种作用。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名人,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他们知道,欲使孩子有所作为,必须要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家长应该意识到教育子女的责任。马克思说:“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而作为家长,显然在孩子教育上起着主导作用,而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无疑是引导教育孩子的关键,作为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信。父母是家庭中主要成员,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上学前最亲密的人,又是孩子尊重信赖的人,因此,父母本人的言论行为,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所以父母必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真正起到教育者的作用。
2 要说服,不要压服。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我们的家庭关系蒙上了一层不平等的阴影,封建社会的父为子纲,造成了孩子必须绝对地,无条件地听从父母意志的结果。在家庭中,他们没有平等而言,父母不管怎么样要求孩子责骂孩子都是对的。另外,还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思想行为稍有越轨,就是几巴掌;有的家长还拿孩子出气。这些方法都是极不足取的,家长应趋避之。
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自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成为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它对人的终身成长具有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而现代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教育质量,担负起培养合格公民的任务,必须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调家庭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宣传教育方针政策,端正家长教育思想。党的教育方针规定使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现在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的家长重“养”轻“教”: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方法粗暴、简单。家长教育方法失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2 学校应帮助家长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知识与方法,努力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现在,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问题较多,有的简单粗暴。压抑子女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主精神,使其产生压抑感和失落感,扭曲个性心理发展;有的溺爱、娇生惯养,对子女爱而不教,重营养、轻教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放纵,轻严格,造成这些青少年缺乏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并告诉家长,和家长共同研究怎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3 密切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互通信息。各类不同情况的家庭,学生所受的影响不同,班主任必须努力增加和家长接触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多调查、多研究、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三、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调工作
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家庭教育,它是充分运用本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风貌,对受教育者施以非组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这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学生。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教育要面向社会,学校应向社会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解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教育局面,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协调发展格局。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共同肩负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本文仅就三教的作用、特点及重要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的职能及特点家庭教育,即孩子在家庭中所接受的家长和家庭其它成员在语言、行为、生活道德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尽管这是一种非正规的、不拘形式、场合的自发教育,但就其内容上说却是面广博杂的,而形式上又是灵活多样的。因此在效果上则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心理学、教育学专家都对此作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其结果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形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婴幼儿的早期习惯养成将对其一生产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决定性影响,所谓“从小看大,三岁至老”也强调了这种作用。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名人,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他们知道,欲使孩子有所作为,必须要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在学生德、智、体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家长应该意识到教育子女的责任。马克思说:“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而作为家长,显然在孩子教育上起着主导作用,而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无疑是引导教育孩子的关键,作为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信。父母是家庭中主要成员,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上学前最亲密的人,又是孩子尊重信赖的人,因此,父母本人的言论行为,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所以父母必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真正起到教育者的作用。
2 要说服,不要压服。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我们的家庭关系蒙上了一层不平等的阴影,封建社会的父为子纲,造成了孩子必须绝对地,无条件地听从父母意志的结果。在家庭中,他们没有平等而言,父母不管怎么样要求孩子责骂孩子都是对的。另外,还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思想行为稍有越轨,就是几巴掌;有的家长还拿孩子出气。这些方法都是极不足取的,家长应趋避之。
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自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成为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它对人的终身成长具有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而现代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教育质量,担负起培养合格公民的任务,必须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调家庭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宣传教育方针政策,端正家长教育思想。党的教育方针规定使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现在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的家长重“养”轻“教”: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方法粗暴、简单。家长教育方法失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2 学校应帮助家长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知识与方法,努力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现在,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问题较多,有的简单粗暴。压抑子女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主精神,使其产生压抑感和失落感,扭曲个性心理发展;有的溺爱、娇生惯养,对子女爱而不教,重营养、轻教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放纵,轻严格,造成这些青少年缺乏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并告诉家长,和家长共同研究怎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3 密切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互通信息。各类不同情况的家庭,学生所受的影响不同,班主任必须努力增加和家长接触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多调查、多研究、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三、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调工作
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家庭教育,它是充分运用本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风貌,对受教育者施以非组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这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学生。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教育要面向社会,学校应向社会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解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教育局面,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协调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