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农村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师,我深知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的各类检测考试中,作文被誉为决定成败的“半壁河山”。可在课余之时,我跟学生闲聊,“我最怕写作文了”这几乎是学生的共同心声,其实老师也最怕批改作文了。与其他语文老师在一块儿,所谈话题也数作文最多,大家总喟叹:“教语文要是不用批改作文,那就轻松多了。”学生怕写,老师怕改,作文教学一直处于疲软状态。针对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见解。
的确,作文作为语文科的重头戏,且不论学生的写,单就老师的批改这一环节而言,就够呛的。传统的作文批阅形式以教师的批阅为主,但它的弊端也是很多的:①批改量大,花费的时间精力多,使老师无暇顾及自己的业务素养。②老师全批全改,效果未必好。我曾向学生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发现许多学生只注重老师赐给的作文分,很少青睐批改内容,就是耐着性子看了,有时也觉得老师批改的内容与自己的思维欣赏层次相距甚远,似乎是可望而不可极的事情。于是乎,作文本发到手后,学生中高分者多瞟几眼;低分者,瞬间就把作文本“请”进课桌。像这样,学生作文水平无疑难以提高,老师的辛苦,换来的也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基于此现状,这种传统的改法,我认为应该进行改革,大胆尝试一些新方法,切实给语文老师“减负”。这就是可把批改作文的大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批改的主体,老师为略加点拨、指导。
作文批改,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教师批阅,提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探究:为什么这里写得不够好?应如何修改?教师批阅后,再将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其主动去修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也应由其自己修改出来。教师只是学生作文中的“被咨询者”,教给学生作文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中之重。
1.点评式
这是一种以点带面式评阅模式,具体做法为:教师从学生习作中精选出几篇典型作文(所谓典型作文即优秀作文与问题作文),打印成册或用大屏幕显示出来,上课时组织学生集体评阅。如果是优秀作文,要求学生从立意、选材、语言、结构、表现手法、开头结尾等方面分析其好在哪里。如果是问题作文,则要求学生分析其有什么问题,应如何修改。这种评阅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师生面对面,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作文评阅中师生互动积极,小组之间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
2.老师科学批改,提高作文兴趣
2.1 作文批阅要有鼓励性。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过程。当学生辛苦创作的习作得到肯定时,他们就会产生愉快感与成功感。这种积极情感将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在批阅作文时,重批评、轻表扬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发现了问题给予批评,在教师看来似乎挺“客观”,对学生而言却是无情地鞭挞,他们可能因此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我们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要加以表扬肯定。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而是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褒扬,信心倍增,读了批评也能受到激励。
2.2 作文批阅要有创新性。①教师批阅的方法要创新。批语中应多一些启发性语言,便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批阅形式除了眉、尾批外。作文评价提倡“二次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作第一次评价,待学生修改后再作二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样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作文的进步状况。②要鼓励学生作文中的创新。对于作文中有新意的地方要特别予以肯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3 作文批阅要有针对性。作文批阅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与形式,争取在每个学生心中都能激起情感的波澜,从而引发参与作文批改的意识与行动。细言之包括以下几点:
2.3.1 因材施教。作文批阅切忌“一刀切、齐步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批阅重点。有的学生错字多,批阅重点就可放在错字上;有的作文语病多,就着重批其语句:有的学生作文布局不合理,就着重引导其谋篇布局……另外,批阅的重点不可一成不变,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提了上来。
2.3.2 因时制宜。作文批阅应考虑到学生作文时间的长短。学生刚学作文,批阅应重视其作文兴趣及习惯的养成上,培养自改能力应偏重于词句。随年级升高,批阅的重点要转移到学生的写作态度、意识上来,并引导其进行全篇修改。
2.3.3 因势利导。教师要能预见到自己的批阅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批阅积极效用,让高分者不沾沾自喜,而能再接再厉;低分者有消沉自弃,而是主动进取。提倡面批,与学生多谈心,及时抓住作文中的优缺点,因势利导,疏通其心理障碍,提高批改效率。
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批阅,便于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铸造出适用于个体的开窍“钥匙”,使其登堂入室,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3.听评式
所谓听评式即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在课堂上有声有色的朗读出来,让集体听了以后再点评,指出优缺点。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先集体听评后小组听评的方法。集体听评可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小组听评即解决了时间不足的问题,又关照了所有学生。笔者曾进行过尝试,许多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作文能赢得老师与学生的好评,在朗读前争分夺秒地反复修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一些优秀作文,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下,深深打动了其他学生。遇到趣事,教室里就会不时响起开心的笑声。遇到辛酸事,朗读者自己也会有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其他同学则借助评语给他以鼓励和安慰。
4.引导学生主动修改,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批阅只是作文批改的第一步,在教师批阅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还是把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主动修改。
4.1 引导学生根据批语,进行作文修改。作文批阅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作文批语,并根据教师建议进行作文修改。
4.2 鼓励学生创造性修改作文。这也是作文创新教学的方法之一。教师的批语未必是唯一最合理的建议,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摆脱教师批语的限制,创造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创造性。
4.3 运用语言积累修改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证明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课内多读,课外多背。教师要点拨学生把课本语言内化储备为写作语言。这样提笔修改就不会难了。
5.互评式
互评式包括两层含义:①学生小组之间的评阅;②教师的评阅。具体操作过程是:评阅课上,教师将学生按照优中差搭配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最好四人一组),每组指定一名作文优秀者担任组长,将作文平均发给每组评阅。评阅中要求对本组的习作篇篇都阅,并且阅后及时在草稿纸上写出评语,交组长处审阅,最后从中挑选出优秀评语作为终评写在作文本上。这期间教师要下发评语记录单(记录内容为:推荐人、作文题目、推荐缘由),要求各小组将典型作文推荐出来。学生评阅完后,教师进行二次评阅,纠正学生评阅中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评语。这种评阅模式虽然复杂,但它吸收了学生的智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作为教师的讲评积累了解第一手资料。
6.面批法
效果比背批好的多,语文老师知道那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鉴于种种原因,却很难实行。
6.1 评价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否认真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作文的批阅量,而学校根据的就是教师在作文本上的评语。没有写评语或评语写得少,你用什么证明你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文?所以,语文老师大多数只好采用背批的方法,而且要写大量的评语。尽管知道做了很多形式的工作,但还是要做。或许这是作文教学与现实的矛盾。这矛盾不仅伤害了作文教学,而且阻碍了教师的成长。你想,语文老师的时间大多花在写学生的作文评语上,他们还有时间去思考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吗?还有时间去关注社会、阅读报刊杂志?还有时间去阅读名著或优秀的教学论文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或提高教学敏感性?现在很多语文老师深感自己越来越像一台教学机器,每天只有机械地转啊转,上课、备课、写作文的评语……语文老师应有的灵性与活力已经渐渐地失去,教给学生的只是以前积累的老本。不少人担心,如此下去,知识的老化将让自己捉襟见肘,原来的知识储备终会山穷水尽!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就算有丰富的积累,也需要不时地充电或注入新鲜的血液,否则,他将会像一片被蒸发掉水分的干枯的树叶。因此,能不能从写评语的时间里面挤出那么一点时间?让他们去吸收文学素养,关注社会民生,让他们的视野开阔起来,思维鲜活起来,作文教学灵活起来……
6.2 面批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全班都做到一对一的面批,显然不现实。但我的意见是可以灵活变通。不要一味地背批,也不要全部面批,更不要只从作文本上的评语来评价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工作量。而针对面批存在的不足,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给学生的作文分类,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几类,每类总结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上课时可以分组讨论比较。个别情况突出的可以面对面辅导,也可以视具体情况安排需要一对一辅导的学生。也就是说,不一定每次面批都要做到全班同学一个不漏地例行公事,我们可以有所选择,也可以允许部分同学背批。一次作文的批改,可以面批与背批相结合,也可以综合其他批阅方法。
第二种方法,课堂口头批阅。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好坏均可,作为正面或反面的材料。上课时请学生上来念作文。学生读完后,由教师对文章作详细的评讲,指出优劣得失,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和立意构思等方面的优缺点。如果一节课无法完成,可以适当增加两三节。作文在高考分数比例中占了七十分,我们应该舍得花课堂上的时间。而这种课堂口头面批作文的好处很多:①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上的不足。学生在朗读自己的文章时,容易发现错误,比如用词不当,用语不得体,句子不通顺,甚至思路不清晰等,这些通过阅读马上可以感受得到,而倾听的同学也能发现错误。教师听后及时评讲,指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同时和学生一起讨论,之后让学生当场修改文章。这样做,时效快,效果好。②课堂面批作文是在全班进行的,教师虽然只评讲了几个同学的文章,但其他同学则可以同时受到启发,吸收经验,总结教训。如此,全班同学的整体写作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上台发表见解的胆量都大有好处。④这种方法对于老师来说既减轻了作文积压的重担,又争取了时间。语文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其他的教学内容,何乐而不为呢?要不,天天有写不完的作文评语,还能做什么?语文老师应该是学校里一批最具活力的队伍,如果他们没有时间让语文活起来,那么学生无疑是死路一条。
7.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提高作文水平
7.1 引导学生在班级举行作文展览,互相阅读,评选优秀作文。自编作文报、读书小报,定期通过评选“作文大王”“进步大王”等形式,提高学生书写作文积极性。
7.2 通过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京江晚报》小记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向《京江晚报》投稿,参与征文活动,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7.3 鼓励学生参加镇江市《曾华阁》作文比赛,每学期班级都有同学在比赛中获奖,使全班同学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荣誉和快乐,更乐于练笔。
所以,综上所述,作文的批阅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能取得最大成效的就是好方法。看形式的同时也不妨看看实效。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而评价一个语文老师是否认真批阅作文的标准应该不只是看学生作文本上的批语。如果用作文上那些鲜红的笔迹来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那么教作文就太简单了,无非就是多写几行字而已。我想如果有一种方法,既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赢得宝贵的时间,就是最好的方法。评价一个老师应该不只看他做多少量的工作,还应看量背后的质。当然,若既有“量”又有“质”,无疑是一个最优秀的老师。为此,在重视实效的今天,应该允许创新,允许灵活变通。但愿老师们集思广益,畅谈一切可以事半功倍的作文批阅方法,那时受益的岂止是学生和语文老师?学校又何尝不是呢?
的确,作文作为语文科的重头戏,且不论学生的写,单就老师的批改这一环节而言,就够呛的。传统的作文批阅形式以教师的批阅为主,但它的弊端也是很多的:①批改量大,花费的时间精力多,使老师无暇顾及自己的业务素养。②老师全批全改,效果未必好。我曾向学生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发现许多学生只注重老师赐给的作文分,很少青睐批改内容,就是耐着性子看了,有时也觉得老师批改的内容与自己的思维欣赏层次相距甚远,似乎是可望而不可极的事情。于是乎,作文本发到手后,学生中高分者多瞟几眼;低分者,瞬间就把作文本“请”进课桌。像这样,学生作文水平无疑难以提高,老师的辛苦,换来的也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基于此现状,这种传统的改法,我认为应该进行改革,大胆尝试一些新方法,切实给语文老师“减负”。这就是可把批改作文的大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批改的主体,老师为略加点拨、指导。
作文批改,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教师批阅,提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探究:为什么这里写得不够好?应如何修改?教师批阅后,再将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其主动去修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也应由其自己修改出来。教师只是学生作文中的“被咨询者”,教给学生作文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中之重。
1.点评式
这是一种以点带面式评阅模式,具体做法为:教师从学生习作中精选出几篇典型作文(所谓典型作文即优秀作文与问题作文),打印成册或用大屏幕显示出来,上课时组织学生集体评阅。如果是优秀作文,要求学生从立意、选材、语言、结构、表现手法、开头结尾等方面分析其好在哪里。如果是问题作文,则要求学生分析其有什么问题,应如何修改。这种评阅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师生面对面,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作文评阅中师生互动积极,小组之间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
2.老师科学批改,提高作文兴趣
2.1 作文批阅要有鼓励性。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过程。当学生辛苦创作的习作得到肯定时,他们就会产生愉快感与成功感。这种积极情感将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在批阅作文时,重批评、轻表扬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发现了问题给予批评,在教师看来似乎挺“客观”,对学生而言却是无情地鞭挞,他们可能因此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我们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要加以表扬肯定。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而是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褒扬,信心倍增,读了批评也能受到激励。
2.2 作文批阅要有创新性。①教师批阅的方法要创新。批语中应多一些启发性语言,便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批阅形式除了眉、尾批外。作文评价提倡“二次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作第一次评价,待学生修改后再作二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样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作文的进步状况。②要鼓励学生作文中的创新。对于作文中有新意的地方要特别予以肯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3 作文批阅要有针对性。作文批阅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与形式,争取在每个学生心中都能激起情感的波澜,从而引发参与作文批改的意识与行动。细言之包括以下几点:
2.3.1 因材施教。作文批阅切忌“一刀切、齐步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批阅重点。有的学生错字多,批阅重点就可放在错字上;有的作文语病多,就着重批其语句:有的学生作文布局不合理,就着重引导其谋篇布局……另外,批阅的重点不可一成不变,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提了上来。
2.3.2 因时制宜。作文批阅应考虑到学生作文时间的长短。学生刚学作文,批阅应重视其作文兴趣及习惯的养成上,培养自改能力应偏重于词句。随年级升高,批阅的重点要转移到学生的写作态度、意识上来,并引导其进行全篇修改。
2.3.3 因势利导。教师要能预见到自己的批阅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批阅积极效用,让高分者不沾沾自喜,而能再接再厉;低分者有消沉自弃,而是主动进取。提倡面批,与学生多谈心,及时抓住作文中的优缺点,因势利导,疏通其心理障碍,提高批改效率。
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批阅,便于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铸造出适用于个体的开窍“钥匙”,使其登堂入室,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3.听评式
所谓听评式即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在课堂上有声有色的朗读出来,让集体听了以后再点评,指出优缺点。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先集体听评后小组听评的方法。集体听评可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小组听评即解决了时间不足的问题,又关照了所有学生。笔者曾进行过尝试,许多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作文能赢得老师与学生的好评,在朗读前争分夺秒地反复修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一些优秀作文,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下,深深打动了其他学生。遇到趣事,教室里就会不时响起开心的笑声。遇到辛酸事,朗读者自己也会有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其他同学则借助评语给他以鼓励和安慰。
4.引导学生主动修改,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批阅只是作文批改的第一步,在教师批阅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还是把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其主动修改。
4.1 引导学生根据批语,进行作文修改。作文批阅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作文批语,并根据教师建议进行作文修改。
4.2 鼓励学生创造性修改作文。这也是作文创新教学的方法之一。教师的批语未必是唯一最合理的建议,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摆脱教师批语的限制,创造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创造性。
4.3 运用语言积累修改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证明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课内多读,课外多背。教师要点拨学生把课本语言内化储备为写作语言。这样提笔修改就不会难了。
5.互评式
互评式包括两层含义:①学生小组之间的评阅;②教师的评阅。具体操作过程是:评阅课上,教师将学生按照优中差搭配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最好四人一组),每组指定一名作文优秀者担任组长,将作文平均发给每组评阅。评阅中要求对本组的习作篇篇都阅,并且阅后及时在草稿纸上写出评语,交组长处审阅,最后从中挑选出优秀评语作为终评写在作文本上。这期间教师要下发评语记录单(记录内容为:推荐人、作文题目、推荐缘由),要求各小组将典型作文推荐出来。学生评阅完后,教师进行二次评阅,纠正学生评阅中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评语。这种评阅模式虽然复杂,但它吸收了学生的智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作为教师的讲评积累了解第一手资料。
6.面批法
效果比背批好的多,语文老师知道那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鉴于种种原因,却很难实行。
6.1 评价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否认真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作文的批阅量,而学校根据的就是教师在作文本上的评语。没有写评语或评语写得少,你用什么证明你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文?所以,语文老师大多数只好采用背批的方法,而且要写大量的评语。尽管知道做了很多形式的工作,但还是要做。或许这是作文教学与现实的矛盾。这矛盾不仅伤害了作文教学,而且阻碍了教师的成长。你想,语文老师的时间大多花在写学生的作文评语上,他们还有时间去思考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吗?还有时间去关注社会、阅读报刊杂志?还有时间去阅读名著或优秀的教学论文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或提高教学敏感性?现在很多语文老师深感自己越来越像一台教学机器,每天只有机械地转啊转,上课、备课、写作文的评语……语文老师应有的灵性与活力已经渐渐地失去,教给学生的只是以前积累的老本。不少人担心,如此下去,知识的老化将让自己捉襟见肘,原来的知识储备终会山穷水尽!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就算有丰富的积累,也需要不时地充电或注入新鲜的血液,否则,他将会像一片被蒸发掉水分的干枯的树叶。因此,能不能从写评语的时间里面挤出那么一点时间?让他们去吸收文学素养,关注社会民生,让他们的视野开阔起来,思维鲜活起来,作文教学灵活起来……
6.2 面批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全班都做到一对一的面批,显然不现实。但我的意见是可以灵活变通。不要一味地背批,也不要全部面批,更不要只从作文本上的评语来评价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工作量。而针对面批存在的不足,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给学生的作文分类,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几类,每类总结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上课时可以分组讨论比较。个别情况突出的可以面对面辅导,也可以视具体情况安排需要一对一辅导的学生。也就是说,不一定每次面批都要做到全班同学一个不漏地例行公事,我们可以有所选择,也可以允许部分同学背批。一次作文的批改,可以面批与背批相结合,也可以综合其他批阅方法。
第二种方法,课堂口头批阅。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好坏均可,作为正面或反面的材料。上课时请学生上来念作文。学生读完后,由教师对文章作详细的评讲,指出优劣得失,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和立意构思等方面的优缺点。如果一节课无法完成,可以适当增加两三节。作文在高考分数比例中占了七十分,我们应该舍得花课堂上的时间。而这种课堂口头面批作文的好处很多:①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上的不足。学生在朗读自己的文章时,容易发现错误,比如用词不当,用语不得体,句子不通顺,甚至思路不清晰等,这些通过阅读马上可以感受得到,而倾听的同学也能发现错误。教师听后及时评讲,指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同时和学生一起讨论,之后让学生当场修改文章。这样做,时效快,效果好。②课堂面批作文是在全班进行的,教师虽然只评讲了几个同学的文章,但其他同学则可以同时受到启发,吸收经验,总结教训。如此,全班同学的整体写作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上台发表见解的胆量都大有好处。④这种方法对于老师来说既减轻了作文积压的重担,又争取了时间。语文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其他的教学内容,何乐而不为呢?要不,天天有写不完的作文评语,还能做什么?语文老师应该是学校里一批最具活力的队伍,如果他们没有时间让语文活起来,那么学生无疑是死路一条。
7.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提高作文水平
7.1 引导学生在班级举行作文展览,互相阅读,评选优秀作文。自编作文报、读书小报,定期通过评选“作文大王”“进步大王”等形式,提高学生书写作文积极性。
7.2 通过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京江晚报》小记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向《京江晚报》投稿,参与征文活动,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幸福,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
7.3 鼓励学生参加镇江市《曾华阁》作文比赛,每学期班级都有同学在比赛中获奖,使全班同学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荣誉和快乐,更乐于练笔。
所以,综上所述,作文的批阅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能取得最大成效的就是好方法。看形式的同时也不妨看看实效。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而评价一个语文老师是否认真批阅作文的标准应该不只是看学生作文本上的批语。如果用作文上那些鲜红的笔迹来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那么教作文就太简单了,无非就是多写几行字而已。我想如果有一种方法,既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赢得宝贵的时间,就是最好的方法。评价一个老师应该不只看他做多少量的工作,还应看量背后的质。当然,若既有“量”又有“质”,无疑是一个最优秀的老师。为此,在重视实效的今天,应该允许创新,允许灵活变通。但愿老师们集思广益,畅谈一切可以事半功倍的作文批阅方法,那时受益的岂止是学生和语文老师?学校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