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的言语对话中存在大量指示词,这也是语言学之语用学最早的研究对象之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较新的学科,涉及到语言要素、语用学、言语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基本语言知识。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出现言语应用不当等问题。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分析指示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期为灵活准确地运用指示语并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提供相关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用学 指示语
一、语用学基本概念
语用学起源于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是语言学众多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语用学通过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旨在正确而灵活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其根本目的是语言交际。值得注意的是,语用学除了关注对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还注重对特定意义的表达。通过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交际,说话者旨在传达某些特定意义。由此可见,语用学有两个核心概念:其一,意义;其二,语境。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一定程度进行“合作(Cooperation)”。“合作”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哲学家C.W.Morris 和卡纳普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5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先后发表了有关 “语言行为”的理论。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Grice)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其专著《逻辑与会话》 (Logic and Conversation)中提出了“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语用学理论。赖斯认为,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进行言语交际时都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这一对话存在某个或某些“目的(Purpose)”,而这个或这些共同目的为双方开展语言交际提供了彼此都接受的方向。交际过程中,偏离大体谈话方向的语言片段会被谈话者自动剔除,以确保语言交际朝着预定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对话过程中,一方面说话人通过抽象和静态的语言符号表达特定意义。以此同时,听话人则会通过揣测和判断以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Intention)”。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使外国学习者真正理解和准确运用汉语,不仅要是他们熟识这一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和书写,还要培养其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在某一特定语境中正确表达交际意图的语用目的。
二、语用学中的指示语
何自然先生认为,指示语(Deixis)这一术语是指“其所指或意义需要特定的交际语境来确定的词语及语法范畴”,即话语中与特定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语言哲学家Bar-Hillel在1954年发表的语言学专著Indexical Expressions(《指示词语》)一文中将指示语定义为“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就无法确定其所指语义的指示词或指示句”。这些词本身并无确切的指称义,只有结合特定语境才能使语言交际者正确理解其意义。可见,指示语对语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离开了特定的交际语境便无法确定其所指。Levinson将指示语可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五类。下文将对指示语的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及地点指示进行重点阐述。
三、指示语在教学言语中的语用功能
1.人称指示。人称指示是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在汉语的言语系统中,人称系统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指示语一般为“咱们”,是包括式,而“我们”则多为排除式。但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这种交际环境中,通常是一位老师对应多位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此时,“我们”的含义及用法与“咱们”相同,一般为包括式。
2.时间指示。时间指示是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提到的时间。由于“时间”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进行特定言语交际的特定语境中,谈话者通常人为地选定某些特定参照物作为衡量时间的标准。例如:现在请大家认真检查试卷,十分钟后交卷。句(1)中的“现在”指教师说话的时刻,而教师所说的交卷时间是以说话的这一时刻作为参照点的“十分钟后”。明确了这一系列学习任务及其时间安排后,学生会在接下来的十分钟时间内有目的、高效地进行复习,而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盲目地检查试卷。
3.地点指示。地点指示是指言语事件中相对于指示中心的方位。与时间指示相似,地点指示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参照点来加以理解,否则会由于各个谈话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而使言语交际活动产生疑惑。例如: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做一下动作示范如何?
由于听话者是学生,所以教师不以自身作为中心参照点,而是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指示全体学生所处位置的“前面”。这一语用策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避免了指示方位的混淆。
四、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兴起,外语学习越来越多地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法面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用学中的指示语已经成为语言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教学指示言语中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及地点指示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揭示了正确使用指示语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为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创造良好师生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索振宇.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用学 指示语
一、语用学基本概念
语用学起源于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是语言学众多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语用学通过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旨在正确而灵活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其根本目的是语言交际。值得注意的是,语用学除了关注对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还注重对特定意义的表达。通过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交际,说话者旨在传达某些特定意义。由此可见,语用学有两个核心概念:其一,意义;其二,语境。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一定程度进行“合作(Cooperation)”。“合作”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哲学家C.W.Morris 和卡纳普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5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先后发表了有关 “语言行为”的理论。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Grice)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其专著《逻辑与会话》 (Logic and Conversation)中提出了“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语用学理论。赖斯认为,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进行言语交际时都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这一对话存在某个或某些“目的(Purpose)”,而这个或这些共同目的为双方开展语言交际提供了彼此都接受的方向。交际过程中,偏离大体谈话方向的语言片段会被谈话者自动剔除,以确保语言交际朝着预定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对话过程中,一方面说话人通过抽象和静态的语言符号表达特定意义。以此同时,听话人则会通过揣测和判断以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Intention)”。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使外国学习者真正理解和准确运用汉语,不仅要是他们熟识这一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和书写,还要培养其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在某一特定语境中正确表达交际意图的语用目的。
二、语用学中的指示语
何自然先生认为,指示语(Deixis)这一术语是指“其所指或意义需要特定的交际语境来确定的词语及语法范畴”,即话语中与特定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语言哲学家Bar-Hillel在1954年发表的语言学专著Indexical Expressions(《指示词语》)一文中将指示语定义为“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就无法确定其所指语义的指示词或指示句”。这些词本身并无确切的指称义,只有结合特定语境才能使语言交际者正确理解其意义。可见,指示语对语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离开了特定的交际语境便无法确定其所指。Levinson将指示语可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五类。下文将对指示语的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及地点指示进行重点阐述。
三、指示语在教学言语中的语用功能
1.人称指示。人称指示是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在汉语的言语系统中,人称系统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指示语一般为“咱们”,是包括式,而“我们”则多为排除式。但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这种交际环境中,通常是一位老师对应多位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此时,“我们”的含义及用法与“咱们”相同,一般为包括式。
2.时间指示。时间指示是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提到的时间。由于“时间”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进行特定言语交际的特定语境中,谈话者通常人为地选定某些特定参照物作为衡量时间的标准。例如:现在请大家认真检查试卷,十分钟后交卷。句(1)中的“现在”指教师说话的时刻,而教师所说的交卷时间是以说话的这一时刻作为参照点的“十分钟后”。明确了这一系列学习任务及其时间安排后,学生会在接下来的十分钟时间内有目的、高效地进行复习,而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盲目地检查试卷。
3.地点指示。地点指示是指言语事件中相对于指示中心的方位。与时间指示相似,地点指示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参照点来加以理解,否则会由于各个谈话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而使言语交际活动产生疑惑。例如: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做一下动作示范如何?
由于听话者是学生,所以教师不以自身作为中心参照点,而是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指示全体学生所处位置的“前面”。这一语用策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避免了指示方位的混淆。
四、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兴起,外语学习越来越多地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法面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用学中的指示语已经成为语言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教学指示言语中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及地点指示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揭示了正确使用指示语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为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创造良好师生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索振宇.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