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危险源控制的辨识——评价——控制主线,从危险源的定义、构成要素及特征等方面对危险源理论进行阐述。对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危险源控制及应急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总结,同时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成果构建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统,对我国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危险源,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控制系统
1危险源管理研究现状与理论分析
1.1危险源管理研究及现状
危险源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安全事故的根源所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源头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这对于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危险源管理研究,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差距大。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重视对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重大危险源评价和控制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思想及评价方法也在该课题中被提出,为我国在建筑施工中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托。目前,我国对危险源管理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多项成效的研究成果。
危险源管理工作程序可归纳为:辨识——评价——控制,这也是危险源管理工作的主线。围绕该主线,本文对危险源理论、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危险源控制及应急进行了研究阐述,并提出构建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统。
1.2危险源理论分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发生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和爆发的地点。
建筑施工危险源,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等施工安全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危险源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就成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危险源的构成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危险性,存在条件以及触发因素。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征(l)隐蔽性、(2)突发性、(3)高度不确定性、(4)连带性、(5)致灾性
2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2.1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的性质、触发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为控制安全事故提供必要可靠的依据。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触发危险源因素比较隐蔽,因此对危险源的辨识将非常困难,为此对在危险源辨识中,我们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l)共性原则:施工单位根据基本的施工程序、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所含有的共性特点,对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形成最基本的危险源清单。 (2)特性原则。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考虑其特有的性质,辨识出其特性,在基本危险源清单的基础上对项目特性进行补充,形成更完善的危险源清单。(3)科学性原则:危险源辨识是预测安全事故一种手段,必须依据科学的安全理论指导进行,才会真正地揭示施工项目的安全状况、危险源情况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途径以及其变化规律。(4)系统性原则: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应当是针对整个系统而言的、全面详细,弄清楚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区分出主要危险源、相关危险源和它们的相互联系。
建筑施工中,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经验法,一类是系统安全分析法。
危险源辨识不仅仅是要找出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还要进一步对危险源的存在条件、触发因素等进行探析,并对危险性做出初步判断。
2.2危险源评价
危险源评价,也称为危险源风险评价,也就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从而对危险源划分危险等级,并根据国家或建筑行业标准和规范,确定出施工项目的重大危险源,作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危险性包括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后果严重成度两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危险源的评价工作,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 (1)增强系统自身安全化程度、(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制定安全管理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4)为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管理科学化创造条件。
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可以根据能否在评价中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来分类,经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一般情况下危险性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
3危险源控制和应急管理
3.1危险源控制
危险源控制经过获取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信息,根据安全目标和危险源控制标准,监督控制施工活动,发现危险源的危险性标准不容许时,就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对危险源和触发因素进行控制处理,从而降低危险源危险程度和系统危险等级,保证施工活动顺利进行。危险源控制的目的在于:避免危险源引发安全事故,实现施工安全计划,最终完成施工目标。
危险源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既涉及整个施工周期又涉及施工过程各个方面。危险源控制原则有三:(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3) 重点控制,动态跟踪,应变策略。
3.2危险源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就是组织采用各类方法,调动各类资源,应对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保障安全有序的进行生产活动。
建筑施工应急管理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l)预防为主; (2)以人为本;(3)快速反应;(4)有效组织;(5)规范管理。
施工单位应急管理组织和部门应当负责制定应急预案,举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意识水平。一般应急预案应包括: (l)项目场景描述(2)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工艺(3)可能发生的潜在事件以及紧急情况(4)应急准备(5)应急响应(6)应急预案评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如图1所示。
图 1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图
4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统的构建
建筑施工危险源管理通过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以及应急管理,预防发生安全事故,保障正常进行建筑安全生产。有效管理危险源,是从根源上减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完成安全管理目标。近年,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工作更加便利,从而实现了危险源管理标准化、集成化、科学化,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围绕危险源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和危险源控制及应急管理,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统。
图 2 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 吕红安等.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23(l)
[2] 牛更奇等.安全评价中危险辨识的地位、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
[3] 杨德钦.基于工效学的施工危险源识别模型经济建筑[J].经济建筑,2006,(287)6
[4] 董大昊.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关键词:危险源,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控制系统
1危险源管理研究现状与理论分析
1.1危险源管理研究及现状
危险源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安全事故的根源所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源头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这对于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危险源管理研究,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差距大。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重视对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重大危险源评价和控制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思想及评价方法也在该课题中被提出,为我国在建筑施工中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托。目前,我国对危险源管理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多项成效的研究成果。
危险源管理工作程序可归纳为:辨识——评价——控制,这也是危险源管理工作的主线。围绕该主线,本文对危险源理论、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危险源控制及应急进行了研究阐述,并提出构建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统。
1.2危险源理论分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发生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和爆发的地点。
建筑施工危险源,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等施工安全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危险源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就成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危险源的构成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危险性,存在条件以及触发因素。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征(l)隐蔽性、(2)突发性、(3)高度不确定性、(4)连带性、(5)致灾性
2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2.1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的性质、触发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为控制安全事故提供必要可靠的依据。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触发危险源因素比较隐蔽,因此对危险源的辨识将非常困难,为此对在危险源辨识中,我们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l)共性原则:施工单位根据基本的施工程序、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所含有的共性特点,对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形成最基本的危险源清单。 (2)特性原则。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考虑其特有的性质,辨识出其特性,在基本危险源清单的基础上对项目特性进行补充,形成更完善的危险源清单。(3)科学性原则:危险源辨识是预测安全事故一种手段,必须依据科学的安全理论指导进行,才会真正地揭示施工项目的安全状况、危险源情况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途径以及其变化规律。(4)系统性原则: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应当是针对整个系统而言的、全面详细,弄清楚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区分出主要危险源、相关危险源和它们的相互联系。
建筑施工中,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经验法,一类是系统安全分析法。
危险源辨识不仅仅是要找出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还要进一步对危险源的存在条件、触发因素等进行探析,并对危险性做出初步判断。
2.2危险源评价
危险源评价,也称为危险源风险评价,也就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从而对危险源划分危险等级,并根据国家或建筑行业标准和规范,确定出施工项目的重大危险源,作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危险性包括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后果严重成度两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危险源的评价工作,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 (1)增强系统自身安全化程度、(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制定安全管理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4)为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管理科学化创造条件。
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可以根据能否在评价中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来分类,经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一般情况下危险性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
3危险源控制和应急管理
3.1危险源控制
危险源控制经过获取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信息,根据安全目标和危险源控制标准,监督控制施工活动,发现危险源的危险性标准不容许时,就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对危险源和触发因素进行控制处理,从而降低危险源危险程度和系统危险等级,保证施工活动顺利进行。危险源控制的目的在于:避免危险源引发安全事故,实现施工安全计划,最终完成施工目标。
危险源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既涉及整个施工周期又涉及施工过程各个方面。危险源控制原则有三:(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3) 重点控制,动态跟踪,应变策略。
3.2危险源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就是组织采用各类方法,调动各类资源,应对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保障安全有序的进行生产活动。
建筑施工应急管理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l)预防为主; (2)以人为本;(3)快速反应;(4)有效组织;(5)规范管理。
施工单位应急管理组织和部门应当负责制定应急预案,举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意识水平。一般应急预案应包括: (l)项目场景描述(2)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工艺(3)可能发生的潜在事件以及紧急情况(4)应急准备(5)应急响应(6)应急预案评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如图1所示。
图 1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图
4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统的构建
建筑施工危险源管理通过对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以及应急管理,预防发生安全事故,保障正常进行建筑安全生产。有效管理危险源,是从根源上减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完成安全管理目标。近年,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工作更加便利,从而实现了危险源管理标准化、集成化、科学化,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围绕危险源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和危险源控制及应急管理,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统。
图 2 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 吕红安等.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23(l)
[2] 牛更奇等.安全评价中危险辨识的地位、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
[3] 杨德钦.基于工效学的施工危险源识别模型经济建筑[J].经济建筑,2006,(287)6
[4] 董大昊.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