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奥多·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对全世界的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德莱赛打破了美国文学传统思想的桎梏,他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的黑暗,向人们展现了悲剧意识。本文对德莱赛小说作品中的悲剧性进行了分析,具体介绍了悲剧性的根源和特征。
【关键词】德莱赛 小说 悲剧性
悲剧是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的悲剧性,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悲剧的阐释各不相同。而悲剧意识是由社会的悲剧性和面对人类的社会悲剧性两部分构成的,仅仅只是认识到社会的悲剧性,却没有想要改变现实的悲剧性,依旧不能产生悲剧意识。德莱赛是世界文学坛上的一个悲剧代表,他通过其长篇小说的悲剧意识表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悲观态度。在他的长篇小说中,绝大多数的人物形象都是悲剧性的。德莱赛的悲剧意识是受当时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影响形成的,这些都广泛地表现在他的小说中。
一、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根源
德莱赛的小说体现出的悲剧性是有其根源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根源。德莱赛的悲剧小说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渗透着浓重的悲剧意识,小说的人物命运也大多以悲剧结局。人物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脆弱的欲望与社会政治强大的现实形成的矛盾。当时的美国经历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财富急剧增长,社会各阶级之间的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当时的人们主张享乐主义,因此嘉莉只关注怎样才能穿上最时尚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成为被人羡慕的上等人。这个时期文人笔下的美国人永远都是乐观、愉快的,小说也大多以喜剧结尾,然而德莱塞以一个反叛者的形象出现在文坛上,他的小说以悲剧的结局来反映当时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的黑暗。
2.社会根源。人的生存是有限的,这就是悲剧的社会根源所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风气不好,阶级差异越来越大,有些有理想的人不是不能施展抱负,就是被欲望吞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却想要追求无限。这种生存的悖论本身就是一种悲剧性。克莱德的悲剧是其所生存的社会造成的,是受当时美国的社会制度影响的。尤金舍弃梦想,堕落成商人,他的理想被物欲所占有。苏伦衷心地敬奉上帝,但是这个社会早已面目全非,非他所想。他的反抗无法将丑陋的现实颠覆过去,反抗的失败摧毁了他的信仰,造成了悲剧。
3.思想根源。德莱塞受过多种思想的影响,他处在多种矛盾和观点并存的时代。1887年,16岁的德莱塞和克里斯钦·阿勃格结成了朋友,他给德莱塞讲述过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和他的悲觀意志论的观点。1894年,德莱塞接触了斯宾塞的作品,而他对德莱赛的思想影响是最大的。这个时期的德莱赛,已经开始逐渐流露出悲观主义的思想。后来,德莱塞为了写哲学著作,又研究了科学。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创立了几个准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机理说”,认为人的理念不能支配行动,这是一种悲观的思想。因此,德莱塞的作品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基础上,认为这种现状无法改变,当然解决不了问题,也就看不到未来。德莱塞的悲观主义不只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存在于他自身所具有的悲观宿命论的思想。
二、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特征
纵观德莱塞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部小说都贯穿着一个悲剧性的主题。而他的小说也具有自身的悲剧性特征。
1.思想特征。德莱塞的小说在思想上,侧重于对美国现实社会的暴露,倾诉着资本义的残忍。他的姐妹篇《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发表时间相差十年,这期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嘉莉和珍妮这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德莱赛的思想探索过程。两位少女虽然有诸多差异,但是她们都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德莱塞的作品《美国悲剧》,揭示了悲剧的普遍性。主人公克莱德是个普通平民,因此他的悲剧显示出了深刻的意义。德莱塞通过对二十世纪美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的了解和观察,受当时时代的影响,才创作出嘉莉、克莱德等这样鲜明的人物形象。德莱塞用自己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做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2.人物特征。德莱塞的作品反映了20世纪美国生活的真实现状。他的笔下有充满梦想的底层民众的悲剧,有被湮没的艺术家的悲剧,也有金融巨人的悲剧。他们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追寻成功,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了牺牲品。例如,《嘉莉妹妹》中的嘉莉、汉森,《珍妮姑娘》中的珍妮,《美国的悲剧》中的克莱德、罗伯塔等,他们出身贫苦,却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他们尽力去实现,却被梦想吞噬。《“天才”》中的尤金是一个艺术家,他为了金钱、地位放弃了艺术理想,这种强烈的现实对比,反映了当时所有有才华的青年的悲剧命运。德莱塞的《金融家》、《巨人》、《斯多噶》三部小说中的金融巨人柯帕乌,也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这是作者心中无处不在的悲剧意识的一种体现。
德莱塞带着同情心和求知欲走近想要描写的目标,用文学来表达他的感受。德莱塞的作品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与贫富差距的现实状况,真实地表现出了小说主人公出身底层,想要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理想,却以失败而告终的悲剧故事。通过他们的不幸,对社会的弊端进行了强烈批判。人类的永恒困惑和困境这一主题的展现,使德莱塞的小说本身就具有了悲剧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论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5):79-86.
[2]陈世旺.李广平.绝望的声音——论德莱塞小说中的悲观主义[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15(2):50-52.
作者简介:孙梦辉,男,(1978-)河北泊头人,本科,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德莱赛 小说 悲剧性
悲剧是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的悲剧性,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悲剧的阐释各不相同。而悲剧意识是由社会的悲剧性和面对人类的社会悲剧性两部分构成的,仅仅只是认识到社会的悲剧性,却没有想要改变现实的悲剧性,依旧不能产生悲剧意识。德莱赛是世界文学坛上的一个悲剧代表,他通过其长篇小说的悲剧意识表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悲观态度。在他的长篇小说中,绝大多数的人物形象都是悲剧性的。德莱赛的悲剧意识是受当时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影响形成的,这些都广泛地表现在他的小说中。
一、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根源
德莱赛的小说体现出的悲剧性是有其根源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根源。德莱赛的悲剧小说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渗透着浓重的悲剧意识,小说的人物命运也大多以悲剧结局。人物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脆弱的欲望与社会政治强大的现实形成的矛盾。当时的美国经历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财富急剧增长,社会各阶级之间的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当时的人们主张享乐主义,因此嘉莉只关注怎样才能穿上最时尚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成为被人羡慕的上等人。这个时期文人笔下的美国人永远都是乐观、愉快的,小说也大多以喜剧结尾,然而德莱塞以一个反叛者的形象出现在文坛上,他的小说以悲剧的结局来反映当时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的黑暗。
2.社会根源。人的生存是有限的,这就是悲剧的社会根源所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风气不好,阶级差异越来越大,有些有理想的人不是不能施展抱负,就是被欲望吞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却想要追求无限。这种生存的悖论本身就是一种悲剧性。克莱德的悲剧是其所生存的社会造成的,是受当时美国的社会制度影响的。尤金舍弃梦想,堕落成商人,他的理想被物欲所占有。苏伦衷心地敬奉上帝,但是这个社会早已面目全非,非他所想。他的反抗无法将丑陋的现实颠覆过去,反抗的失败摧毁了他的信仰,造成了悲剧。
3.思想根源。德莱塞受过多种思想的影响,他处在多种矛盾和观点并存的时代。1887年,16岁的德莱塞和克里斯钦·阿勃格结成了朋友,他给德莱塞讲述过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和他的悲觀意志论的观点。1894年,德莱塞接触了斯宾塞的作品,而他对德莱赛的思想影响是最大的。这个时期的德莱赛,已经开始逐渐流露出悲观主义的思想。后来,德莱塞为了写哲学著作,又研究了科学。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创立了几个准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机理说”,认为人的理念不能支配行动,这是一种悲观的思想。因此,德莱塞的作品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基础上,认为这种现状无法改变,当然解决不了问题,也就看不到未来。德莱塞的悲观主义不只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存在于他自身所具有的悲观宿命论的思想。
二、德莱塞小说悲剧性的特征
纵观德莱塞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部小说都贯穿着一个悲剧性的主题。而他的小说也具有自身的悲剧性特征。
1.思想特征。德莱塞的小说在思想上,侧重于对美国现实社会的暴露,倾诉着资本义的残忍。他的姐妹篇《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发表时间相差十年,这期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嘉莉和珍妮这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德莱赛的思想探索过程。两位少女虽然有诸多差异,但是她们都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德莱塞的作品《美国悲剧》,揭示了悲剧的普遍性。主人公克莱德是个普通平民,因此他的悲剧显示出了深刻的意义。德莱塞通过对二十世纪美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的了解和观察,受当时时代的影响,才创作出嘉莉、克莱德等这样鲜明的人物形象。德莱塞用自己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做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2.人物特征。德莱塞的作品反映了20世纪美国生活的真实现状。他的笔下有充满梦想的底层民众的悲剧,有被湮没的艺术家的悲剧,也有金融巨人的悲剧。他们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追寻成功,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了牺牲品。例如,《嘉莉妹妹》中的嘉莉、汉森,《珍妮姑娘》中的珍妮,《美国的悲剧》中的克莱德、罗伯塔等,他们出身贫苦,却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他们尽力去实现,却被梦想吞噬。《“天才”》中的尤金是一个艺术家,他为了金钱、地位放弃了艺术理想,这种强烈的现实对比,反映了当时所有有才华的青年的悲剧命运。德莱塞的《金融家》、《巨人》、《斯多噶》三部小说中的金融巨人柯帕乌,也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这是作者心中无处不在的悲剧意识的一种体现。
德莱塞带着同情心和求知欲走近想要描写的目标,用文学来表达他的感受。德莱塞的作品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与贫富差距的现实状况,真实地表现出了小说主人公出身底层,想要通过努力奋斗来实现理想,却以失败而告终的悲剧故事。通过他们的不幸,对社会的弊端进行了强烈批判。人类的永恒困惑和困境这一主题的展现,使德莱塞的小说本身就具有了悲剧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论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5):79-86.
[2]陈世旺.李广平.绝望的声音——论德莱塞小说中的悲观主义[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15(2):50-52.
作者简介:孙梦辉,男,(1978-)河北泊头人,本科,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