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剧主要由音乐和舞蹈构成,它们作为音乐剧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着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戏剧表演作为基础元素,在其中起到一个串联、交代剧情的作用,看似微不足道,但事实上却至关重要。音乐剧表演是以歌舞为主戏剧表演为基础的另一种舞台表现形式。
【关键词】:音乐剧;戏剧;表演
我们知道“戏剧”的定义为: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也就是说戏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音乐剧包含在戏剧之内,为戏剧的一种。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些舞台表演形式,都是以戲剧元素为基础的,首先,“戏剧元素”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和名词解释,“戏剧性元素”亦有定义,也仅限于编剧构建剧本当中运用。但是,我想我们在此想要讨论的应该是戏剧表演中的“戏剧元素”,所以在此把其理解为戏剧当中表演元素的确立。音乐剧,是20世纪中最重要的大众音乐戏剧形式之一。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一说到音乐剧我们立马会想到《猫》《妈妈咪呀》《歌剧魅影》等等在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经典音乐剧,这些剧目创作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光大观众的欢迎。我们知道,音乐剧是结合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的一种舞台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的紧密结合和准确把控,加之剧中的讽刺、悲伤、幽默、爱情、愤怒的情绪表达作为动人的情感部分,让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和歌唱,音乐和肢体动作传达给观众,从而将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准确充分的表现出来。
音乐剧早期音乐结合音乐、歌唱、舞蹈和戏剧形式,讲述幽默或讽刺、或悲伤、或生气的故事,让观众走进剧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而现代音乐剧的制作,不单单是依赖演员的表演,更重要的综合形式的体现,目前广泛地采用高科技的舞美效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追求更高视听效果。在近百年的音乐剧表演经验中,西方的音乐剧制作团队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秀剧目,使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突破了年龄、阶层、种族、宗教等客观因素的桎梏,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音乐剧作为现今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的需求中不断的演变、形成、完善。而学生学习音乐剧更是要下功夫努力去练习,音乐剧涉及面非常广,要做到面面俱到。通常我们知道的音乐剧日常练习项目有:音乐部分:声乐、合唱、视唱练耳、音乐理论基础、钢琴、经典音乐赏析等。戏剧部分:元素训练、经典音乐剧排演、中国话剧史、音乐剧概论、西方戏剧简史、中(外)电影赏析、创作实践等。舞蹈部分:舞蹈基本功训练、爵士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
戏剧表演基础在音乐剧教学中的应用,我们首先要区分开的是,音乐剧擅长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线思想线、故事的发展的过程和戏剧冲突。但有的时候语言稍显单薄,无法更深一步表达强烈的情感和主人公内心活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所以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属于表现主义。在一首曲子当中,时空可以被任意的压缩或放大,比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过程之中从相识慢慢变成堕入爱河,这是一般写实主义的戏剧当中不能出现的。我们都知道不管是戏剧还是音乐剧,一个好的剧本是至关重要的,但在音乐剧方面,在拥有了好的剧本之后,光是凭歌和舞是无法完整的连接整个故事的,需要由表演来串联。所以在音乐剧教学的初期,戏剧表演教学的融入给日后的音乐剧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学生们入校之初,大一我们安排的课程是声乐、乐理、舞蹈、表演、台词、视唱练耳、钢琴、音乐剧史论、音乐剧赏析这几门课程,大一整个一学年,为了给日后打基础,表演课只进行表演元素的单人小品和双人交流小品,不加入歌舞的成分,因为只有先学会说着话去演才能做到日后唱着跳着去演,它在和表演的基本要求上二者无异,都是要做到最基本的真听真看真感受,课上会加入一些表演元素的训练。学生们首先要训练的是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应变能力。元素引伸有:丰富想象力、敏锐观察力、专注注意力、机智反应力、灵活适应力、牢固记忆力、鲜明表演力、准确理解力。最后就是表演当中的分寸感、幽默感、信念感、节奏感、形象感、真实感。这些元素练习和感受练习,这是为了让大家学会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角色,学会分析人物,才能更好的融入表现人物,在音乐剧的学习中,也需要确立自己的行动和最终目的,需要去体会规定情境和人物关系,大家只有把戏剧表演最基本的技法要求学会之后,才知道怎么去运用,比如我们在演《雷雨》四凤得知自己与大少爷师兄妹这个消息时应该怎么去演?演员的内心如何调动?假如说我们做到真的去体验了,并且充分完整的表现了人物,那当时角色听到消息后惊恐的内心活动,不停变化着的思想感情和整个演员的舞台调度都是真实的一气呵成的,为了更完美,我们后期排练只需要调整即可,这就是戏剧表演中对演员的基本要求。但在音乐剧表演中,相对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式却不一样,因为我们知道,一般剧情发展到这个时候,矛盾冲突已经激发到最高点,在音乐剧的表现方式上,情绪的最高点是需要用唱段来突出人物内心思想的。如何做到演员在真实的交流反应判断交流过程中,自然的过渡到演唱上面,这个转换非常重要,因为演员在设定的规定情境中从表演过渡到要开始演唱就需要一个“跳出”,演到这个时候,演员心里知道马上要进唱段了,这个过程中,如何真实又积极的转换表演方法?这就一定要保证演员前后的情绪是连贯的不能断,虽然表现方式有了改变,但是演员一定要控制和把握好自己的心里线和最终目的,这样唱段的加入才会真实合理,才能更进一步更鲜明的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给观众在视听和心灵上更进一步的冲击。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基础的戏剧表演教学是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如何控制自我,如何去体验人物和真实的表达人物内心,让演员做到自身与角色相融合,对戏整体的积极把控这也能够在日后更好的服务于音乐剧的教学。到了大二,就开始要求学生们在自己构思的小品中加入改编的唱段和舞蹈了,或是自选一首歌曲,感受这首歌曲情绪定位和整体的基调,作为中心点向外发散想象剧情,这样通过歌曲构思一个小品、一开始会进行的比较艰难,但有之前的戏剧元素做基础,学生在熟练掌握音乐改编和舞蹈编排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合理的改编,基本上能够做到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音乐小品练习。而到了大三就正式进入到音乐剧片段的排演了,排练之初我们的侧重点不光要放在歌舞的编排上,戏剧表演的部分也至关重要,反应判断交流都必须做到真实。了解一下音乐剧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知道,其实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歌唱、舞蹈的成份更重要,它们作为音乐剧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着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戏剧表演只是作为基础,在其中起到一个串联或是交代剧情的作用,看似微不足道,但事实上却至关重要。总而言之,音乐剧表演是以歌舞为主戏剧表演为基础的另一种舞台表现形式。
【关键词】:音乐剧;戏剧;表演
我们知道“戏剧”的定义为: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也就是说戏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音乐剧包含在戏剧之内,为戏剧的一种。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些舞台表演形式,都是以戲剧元素为基础的,首先,“戏剧元素”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和名词解释,“戏剧性元素”亦有定义,也仅限于编剧构建剧本当中运用。但是,我想我们在此想要讨论的应该是戏剧表演中的“戏剧元素”,所以在此把其理解为戏剧当中表演元素的确立。音乐剧,是20世纪中最重要的大众音乐戏剧形式之一。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一说到音乐剧我们立马会想到《猫》《妈妈咪呀》《歌剧魅影》等等在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经典音乐剧,这些剧目创作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光大观众的欢迎。我们知道,音乐剧是结合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的一种舞台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的紧密结合和准确把控,加之剧中的讽刺、悲伤、幽默、爱情、愤怒的情绪表达作为动人的情感部分,让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和歌唱,音乐和肢体动作传达给观众,从而将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准确充分的表现出来。
音乐剧早期音乐结合音乐、歌唱、舞蹈和戏剧形式,讲述幽默或讽刺、或悲伤、或生气的故事,让观众走进剧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而现代音乐剧的制作,不单单是依赖演员的表演,更重要的综合形式的体现,目前广泛地采用高科技的舞美效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追求更高视听效果。在近百年的音乐剧表演经验中,西方的音乐剧制作团队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秀剧目,使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突破了年龄、阶层、种族、宗教等客观因素的桎梏,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音乐剧作为现今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的需求中不断的演变、形成、完善。而学生学习音乐剧更是要下功夫努力去练习,音乐剧涉及面非常广,要做到面面俱到。通常我们知道的音乐剧日常练习项目有:音乐部分:声乐、合唱、视唱练耳、音乐理论基础、钢琴、经典音乐赏析等。戏剧部分:元素训练、经典音乐剧排演、中国话剧史、音乐剧概论、西方戏剧简史、中(外)电影赏析、创作实践等。舞蹈部分:舞蹈基本功训练、爵士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
戏剧表演基础在音乐剧教学中的应用,我们首先要区分开的是,音乐剧擅长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线思想线、故事的发展的过程和戏剧冲突。但有的时候语言稍显单薄,无法更深一步表达强烈的情感和主人公内心活动,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所以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属于表现主义。在一首曲子当中,时空可以被任意的压缩或放大,比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过程之中从相识慢慢变成堕入爱河,这是一般写实主义的戏剧当中不能出现的。我们都知道不管是戏剧还是音乐剧,一个好的剧本是至关重要的,但在音乐剧方面,在拥有了好的剧本之后,光是凭歌和舞是无法完整的连接整个故事的,需要由表演来串联。所以在音乐剧教学的初期,戏剧表演教学的融入给日后的音乐剧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学生们入校之初,大一我们安排的课程是声乐、乐理、舞蹈、表演、台词、视唱练耳、钢琴、音乐剧史论、音乐剧赏析这几门课程,大一整个一学年,为了给日后打基础,表演课只进行表演元素的单人小品和双人交流小品,不加入歌舞的成分,因为只有先学会说着话去演才能做到日后唱着跳着去演,它在和表演的基本要求上二者无异,都是要做到最基本的真听真看真感受,课上会加入一些表演元素的训练。学生们首先要训练的是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应变能力。元素引伸有:丰富想象力、敏锐观察力、专注注意力、机智反应力、灵活适应力、牢固记忆力、鲜明表演力、准确理解力。最后就是表演当中的分寸感、幽默感、信念感、节奏感、形象感、真实感。这些元素练习和感受练习,这是为了让大家学会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角色,学会分析人物,才能更好的融入表现人物,在音乐剧的学习中,也需要确立自己的行动和最终目的,需要去体会规定情境和人物关系,大家只有把戏剧表演最基本的技法要求学会之后,才知道怎么去运用,比如我们在演《雷雨》四凤得知自己与大少爷师兄妹这个消息时应该怎么去演?演员的内心如何调动?假如说我们做到真的去体验了,并且充分完整的表现了人物,那当时角色听到消息后惊恐的内心活动,不停变化着的思想感情和整个演员的舞台调度都是真实的一气呵成的,为了更完美,我们后期排练只需要调整即可,这就是戏剧表演中对演员的基本要求。但在音乐剧表演中,相对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式却不一样,因为我们知道,一般剧情发展到这个时候,矛盾冲突已经激发到最高点,在音乐剧的表现方式上,情绪的最高点是需要用唱段来突出人物内心思想的。如何做到演员在真实的交流反应判断交流过程中,自然的过渡到演唱上面,这个转换非常重要,因为演员在设定的规定情境中从表演过渡到要开始演唱就需要一个“跳出”,演到这个时候,演员心里知道马上要进唱段了,这个过程中,如何真实又积极的转换表演方法?这就一定要保证演员前后的情绪是连贯的不能断,虽然表现方式有了改变,但是演员一定要控制和把握好自己的心里线和最终目的,这样唱段的加入才会真实合理,才能更进一步更鲜明的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给观众在视听和心灵上更进一步的冲击。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基础的戏剧表演教学是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如何控制自我,如何去体验人物和真实的表达人物内心,让演员做到自身与角色相融合,对戏整体的积极把控这也能够在日后更好的服务于音乐剧的教学。到了大二,就开始要求学生们在自己构思的小品中加入改编的唱段和舞蹈了,或是自选一首歌曲,感受这首歌曲情绪定位和整体的基调,作为中心点向外发散想象剧情,这样通过歌曲构思一个小品、一开始会进行的比较艰难,但有之前的戏剧元素做基础,学生在熟练掌握音乐改编和舞蹈编排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合理的改编,基本上能够做到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音乐小品练习。而到了大三就正式进入到音乐剧片段的排演了,排练之初我们的侧重点不光要放在歌舞的编排上,戏剧表演的部分也至关重要,反应判断交流都必须做到真实。了解一下音乐剧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知道,其实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歌唱、舞蹈的成份更重要,它们作为音乐剧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着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戏剧表演只是作为基础,在其中起到一个串联或是交代剧情的作用,看似微不足道,但事实上却至关重要。总而言之,音乐剧表演是以歌舞为主戏剧表演为基础的另一种舞台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