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工作中应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教师应及时挖掘化学德育素材,渗透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优良品质教育 诚信教育 社会责任感
  化学新课程实施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因此,在化学学科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丰富的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主要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探讨以下几方面的渗透。
  一、以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的渗透是心与心的呼唤,心与心的感应,心与心的碰撞,硬性灌输是难以奏效的。如何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怀?化学教师应适时挖掘教材中科学家的爱国事例,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身临其境、深感其情。
  在高一必修1学到碳酸钠时,我及时介绍侯德榜的爱国事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堵塞。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1921年,侯德榜先生欣然回国任职。经过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万国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针对不足,侯德榜又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很快被世界采用。由于侯德榜对制碱技术的贡献,人们把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作“侯氏制碱法”。侯德榜先生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感染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以化学发展史渗透优良品质教育
  在高一必修1《人類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追随科学家的脚步,通过交流讨论,学生主动参与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不仅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难曲折,而且被科学家严谨、务实、创新的精神所感染。并且通过安排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激励学生不畏艰险、敢于创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原子内部结构的兴趣。
  爱迪生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针对学生怕吃苦、意志力较差的现状,在卤素的学习中我给学生介绍了在化学元素发现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氟元素的发现。由于氟单质的活泼性和毒性极大,因此长期未能分离出来,为了研制它,自1768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发现氢氟酸以后,到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历时118年之久。在这一过程不少化学家损害了健康,甚至献出了生命,可以说是一段极其悲壮的化学元素史。学生被科学家为求真理前仆后继,毫不退缩,最终获得了成功的奉献精神所打动。体会到人要取得成功,需要有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精神。就算是天才,要取得成功还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与努力,更何况是普通人?所以,只有更努力,更勤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以食品药品的安全渗透诚信教育
  诚信就是诚实、信用。近年来,中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地发生,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本身就是生产企业最低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且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从“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饮料”、“地沟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饺”等到近期的“老酸奶果冻”、“问题胶囊”、“立顿茶包”、“问题蜜饯”等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无一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些隐藏着企业的诚信危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带给人类美好生活的同时又危害着人类,因为某些人心中的信念变了质,面对利益的诱惑不择手段,失去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结合目前食品和药品的安全问题,我让学生策划一场“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主题班会,了解诚信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道德观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四、以环保理念渗透社会责任感
  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共同的呼声。
  在《二氧化硫》的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到酸雨对土壤、农作物、水生动植物、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让学生参与讨论酸雨的防治方法;在有机物的学习中,我介绍了松花江水污染;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习题教学中,我介绍了儿童血铅超标、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懂得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了解了污染的成因和消除污染的方法。学生又通过实验亲身体会了二氧化硫、氯气、氨气等尾气处理方法,废液、废渣应放入指定容器,激励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真正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心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时时刻刻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高科技领域,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带给人类进步的同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内容和习题信息中,充分结合科学家的爱国事例、化学发展史、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热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正确引领,使学生能辨别是非,规范言行,形成良好的品质,培养社会责任感。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注,而课堂改革的宗旨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舍弃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應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环节。  关键词: 中职物理 主导 主体  物理在中职教育学科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术的学习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知识、方法、能力上的
摘 要: 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改革的变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面临很多新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很多教师在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新高考 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高效课堂又被称为高效性课堂,是教师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一般来看,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摘 要:在我国科技全面改革环境下,带动IT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并且逐渐发展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财务管理作为IT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部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IT企业健康发展。本文就结合IT服务企业业务特点,重点分析IT服务企业项目财务管理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IT服务;企业项目;财务管理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需要提高其他产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在推动其他产业稳定发展的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永恒的话题,如何在课堂上下足工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教师备课、钻研教材时思考最多的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探究,所有探究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有了明确的问题,才能明确探究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问题导学 教学模式 提问策略  学生往往习惯回答别人的问题,而不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此,在探究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使探究活
摘 要: 学生应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掌握应用楞次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并会分析楞次定律的不同表述形式,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楞次定律 不同表述形式 能力培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中指出了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教师用书》中指出,其教学要求:
摘 要: 物理课堂上,教师应加大探究的开放度,强化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和发现。有时候看似放慢了课堂教学的脚步,实则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動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把握好了“出场”的时机,适时促进学生反思,加深体验深度,丰富教学内涵。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主体地位 人文关怀  课程改革强调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唤醒潜能,激活思维,开启心智,提高能力。在新课程
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画图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形的方式,让学生更简单地接受物理知识,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通过画图法,把事物的内涵和特色有效展示出来,让学生思维得到充分的拓展。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时候,画图法还能够把物理知识转化为更具体和形象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接受的效率。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使其更轻松地掌握物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画图法在初中物
期刊
学生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困惑,英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英语遇到的困难.通过我的英语教学经验,分析一下如何提高英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旅行很难成行,我只好在家里翻翻以前出行的照片、游记,回忆遇到的种种状况.我竟意外地发现,其实在户外探险的日子里,我常常遇到一些很有意思却被我忽略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