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引领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料使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文化有一种实践认识:看,不简单!看,不等于看见;看见不等于看懂;看懂不等于看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着学生年龄小,干扰因素多等客观因素,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资料在呈现给学生时,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学习网站、学习资源、学习卡片、任务卡等教学资料,如何处理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呢?我们不妨从看见、看懂、看好三个层面来解读:
  明确课堂教学资料指向目标——看,不等于看见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出示教学资料时,有其自身技术优势。强大的广播软件功能,逼迫学生放下手中的操作,观看教师的演示。但仅仅靠技术手段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要想将教学资料的内容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注意下面几点。
  1.合理时机呈现
  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教学资料呈现的时机因此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料应选择在不同时机呈现给学生。
  可利用好课前时间。在计算机教室上课,学生通常会提前进入教室开机并做好课前准备,利用这一时间教师可将任务卡、学习卡片等纸质资料下发,或将范例、优秀学生作品循环播放。这样做既可以安定学生情绪、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也能利用学生刚进入教室的新鲜劲,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避免上课期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上,忽略教学资料内容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出示课堂教学资料应在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的课堂前20分钟。主要的学习要求,在上课开始后尽快出示给学生,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地将教学资料的所指传达给学生。
  2.从学生实际出发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资料的呈现方式上教师要多作考虑。通过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明确教学资料的所指。
  信息技术课上教师给学生出示的教学资料往往较为活泼、花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学习资料的兴趣,但过多的修饰往往会使教学资料本身所指被淡化、忽略。因此在制作教学资料时,因着重考虑去除材料中的无关干扰因素,特别是不要对教学资料进行过度修饰。
  理解课堂教学资料直观意义——看见不等于看懂
  从索绪尔二项式(图1)上可以看出,符号的实质是其代表性。如果将教师呈现出的课堂教学资料看成符号,那么学生应能从符号中直接找到被代表者。
  
  在实际操作中,代表者和被代表者可能是相似的,也可能是截然相异的。当记号是模仿的图像符号时,代表者和被代表者之间将存在着相似性,比如生活中小狗和电脑动画中的卡通狗;当记号是抽象符号时,代表者和被代表者之间指代关系虽仍然成立,但不存在相似性,如汉字“复制”或者英文单词“copy”和信息技术课上的复制操作毫无相似之处。
  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建构所指与意义之间的关联,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通过情景的创设和反复的练习,快速地实现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关联。
  1.主题任务贯穿
  要想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建构所指的直观意义,恰当的情景是不可缺少的。在创设情景时,要特别注意情景创设的连贯性,通过联通贯穿的情景创设可帮助学生加强建构意义的能力。
  通过对一系列的任务,可以逐步加深对主题活动的认识,并由于对活动主题的深刻认识,在学习具体信息技术知识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师生默契约定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往往会有些约定俗成的习惯,这是教学资料呈现中要特别加以注意的部分。比如: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击掌表示停止操作;教师提高语调表示需要重点注意等;教师将教学帮助放在特定文件夹等。利用好师生约定俗成的惯用概念、或有特别意义的图片、文字,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建构教学资料所指的直观意义。
  领悟课堂教学资料延伸意义——看懂不等于看好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要求超越封闭的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固定的课堂教学时空局限,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其他部分结合起来,与其他学科课程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源应侧重选择能够体现历史进程和多元文化特征,能促进思考并实现“从眼睛到心灵”传播效果的教学资源。
  1.学科综合实践
  在教学资料选择时就应考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通过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借用同年段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或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创设情景、设立主题活动。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拓展,从而帮助学生领悟课堂教学资料中的延伸意义。
  2.生活实际延伸
  教学资料中包含的延伸意义,学生领会与否是和其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因此教学资料在设计时,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特别是教学资料的包装上,要巧妙借用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实际,如:运动会、制作手抄报、学校大型活动等等。巧妙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教学资料中的延伸意义。
  信息技术课堂上用视觉文化理论对课堂教学资料的使用加以规范和指导,既可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可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冲击,职业学校教育应该怎么改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职校教学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全面优化和推动各个学科的教学,从而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从职校实际情况出发,从如何有效地开发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信息技术如何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才有效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职校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有效
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幼儿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幼儿去感受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的过程能直观地显示汉字,让幼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为实现新课改要求下素质教育的目标,使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协同作用,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它还能更广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以第六模块第二单元的Reading部分“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为例谈几点尝试性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