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能否将经验缺乏的幼儿自然而然地引入到预定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技巧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大家知道: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引导幼儿感知、探索、解答、归纳数学知识起着主导作用,但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有吸引力,像磁铁一样牢牢的吸引住幼儿呢?本文从幼儿教师进行数学活动前必备的教学语言为重点,阐述了教师在数学活动时要严谨、科学、简约地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以求符合幼儿课堂教学的特色。
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课时必备的语言修养有如下几点:
一、讲解提问时的语言必须简洁明确、前后有序,平和不专断
数学活动中,教师的讲解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明确,让幼儿一听就知道什么,怎么去做。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在教学《5的形成》这堂课时,A老师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她出示图片,上面画有四只小鸭,于是她绘声绘色地讲述4只小鸭的形态,再让孩子数,看有几只小鸭。接着,又出示另外一只小鸭,同样是一段“美的语言表述,最后才让孩子说出“又来了一只小鸭,4添上1是5。”这过程一共用了8分钟。另外一个B老师也是出示小鸭,她边出示边简单生动地讲:“今天天气真好,小鸭都来散步了,呷呷呷呷,摇摇摆摆的来了几只?哎,等等我,谁在叫?你看,又有几只小鸭来了。接着,B老师便开始启发幼儿说出“4添上1是5。”这过程只用了3分钟。课后效果证明B老师班的孩子学习兴趣浓,真正掌握5的形成。而A老师班的孩子则觉得故事好听,对5的形成一点都不理解。看来,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清楚活动目的,不要把计算课上成语言课。如果一句能讲清楚的事情,却非讲十句八句繁词琐句不可,定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目的。
因此,在数学活动课,教师语言表述要正确,要简洁明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提出的问题要前后有序,引导思路也应步步深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活动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前清晰、有序地设计提问。例如:在中班“学习10以内的数守恒大小”活动中,首先确定活动目标是使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等因素来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可以是这样设计提问的:“这里有什么,它们哪个多,哪个少?”当幼儿受物体大小,以及排列形式影响,不能正确比较时,教师再问:“你怎么会觉得这个多,那个少呢?”这时,幼儿往往会认为:“这个排的队伍长,所以这个多。”此时,教师应进一步设问:“我问的是哪个多,哪个少?而不是哪个队伍排得长。”经过这样的启发诱导,幼儿就能够排除干扰因素,理清思路。因为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有序且层层深入的提问设计对幼儿探索方向与思路,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很有好处。但要注意活动过程中不要说过多指导性语言,因为指导语言过多会降低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提问、讲解、说明的频次非常高,体现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但是作为教师,由于没有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机会和条件进行主动的语言发展,而是老问孩子问题,而且问的又是有预成答案的问题,希望幼儿顺着自己的思路回答,形成教师高控制、高约束,幼儿高服从、高依赖的教育模式。例如:在数学《美丽的序列》活动中,一幼儿在认真地用图形对皇冠进行有规律地装饰,教师发现他的装饰中没有规律,于是就立即介入,问:“你是按什么规律装饰的?”幼儿说不出来。教师紧接着又问:“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还是回答不出来。这位教师的做法操之过急,没有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对儿童主动参与、大胆否定、善于质疑的品质发展不利。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要平等谦和,既不专断,又不优柔,既有明确的指示性又能给幼儿灵活性,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究发现时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励启发性
大家知道: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启发性的语言:有助于开通幼儿的思路,帮助幼儿整理知识,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发幼儿,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观察、操作、思索活动。当然,教师的启发性的语言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引发幼儿思考,而不是代替幼儿想和做,要体现双向交流,方可呈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做而有思的氛围,从而促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新的发现、新的表现。而且一定让幼儿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处于显性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隐性的辅导地位,因此,教师不能以导演的角色出现在活动中,而要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巧妙对活动进行指导,这时教师的指导语言要有开放性,指向性明确,才能给幼儿以启发。下面有两个成功的案列
案例一:大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红红的生日》,从中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规律,提出本次学习的内容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列图案。
教师在活动中边说边演示课件,师:“今天是小朋友红红的生日,她可高兴了,一早就出去邀请朋友。还把自己的家布置得漂漂亮亮,瞧挂上新窗帘,看窗帘上有什么图案,它们按什么规律排列?”幼:“按照黄色、红色图案排列”师:“对了除了颜色的排列,还按照什么规律排列?”幼:“按照一个红、两个红、三个红的规律往下排”。师:“图案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增多,这是按数量递增的规律排序。”师:“瞧,还准备了一个魔法蛋糕,一起看看,蛋糕上的图案有哪些,按什么规律排列?一层层地看。”幼:“按照苹果、梨图案排列”。师:“这些图案数量上有什么变化?”幼:“第一层苹果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减少,梨的数量不变。”“第二层苹果、梨的数量在一次次减少”。师小结:“图案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减少的排列,这叫做按递减的规律排序。”师:“小动物们为红红准备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有帽子、裙子、枕头,花篮、杯子、小碗,但是这些礼物上的花边还没设计完,需要小朋友帮忙小动物设计,你们愿意吗?幼:“愿意!” 情况分析:教师在活动中设置“红红过生日”的情境,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幼儿更加形象直观的观察图案排列的规律。教师的语言生动、趣味性引导,幼儿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开始观察起图案的排列规律。当幼儿对于规律的观察描述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察觉其中暗藏着其它的排列规律时,教师采用了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对了除了颜色的排列,还按照什么规律排列?”,让幼儿更有目的性观察,引发幼儿思考,从中找寻其它的秘密,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在导入活动最后让小朋友帮忙小动物设计礼物的图案,教师综合使用了生动、趣味、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很自然地引出本次幼儿活动操作的任务,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幼儿讲解,而是应该启发幼儿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
案例二:大班数学活动:学习“7的组成”
教师设计“分水果”的游戏,要求幼儿从7片水果片中取出5片,提问:“怎样会取得快些?”幼儿常常是迅速数出5片水果片。于是教师又问:“7片水果片可以分成5片和几片?”幼儿回答:“5片和2片。”教师接着问:“是数5片快呢?还是数2片快呢?”幼儿通过操作,很快得“数2片快”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请幼儿从7片水果片中取出4片,有的幼儿数4片,有的幼儿数3片。“哪种方法更方便呢?”幼儿操作验证。,最后得出“数3片快些”的结论,原因是“数3片比数4片少1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7的组成”的形式得出结论:当要取出数量多时,就取出其组成数量少的那个数。
情况分析:在活动中间部分探索过程中,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使幼儿主动接受,乐于学习。不仅有利幼儿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启发性的语言应具有以下作用:有助于开通幼儿的思路,使幼儿有可能做出多种回答;帮助幼儿整理知识,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发幼儿迅速作答,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观察、操作、思索活动。
三、活动过程中时,教师还要注意采用多种语言表达形式
数学活动中教师讲课既要充分利用有声语言,也要合理利用无声语言,才会相得益彰。比如评价活动这一个环节中,(它是数学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多通过有声语言评价时,这时教师语言首先应客观、公正,其次语言要生动丰富、机智,富有感染力,给予幼儿很大的鼓励,让他们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然,在评价幼儿的活动情况,既要表扬遵守活动规则、操作活动完成得好的孩子,也要对存在问题的孩子提出希望,因此,在这个时候的教师语言应客观、公正。因为不同的孩子有自己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更在能力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绝对不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对每个问题、每个幼儿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还要珍视幼儿每一次探索学习的微小成功,这种成功不仅仅是探索的结果,更包括整个学习的过程,对幼儿所做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努力进行评价,要公正地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幼儿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在这方面,笔者认为,有很多带感情色彩的用语就可以运用。如在鼓励孩子时可以说:“今天你的表现真出色,只是说得还不够全面,我请xx小朋友帮你补充,好吗?”“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若能换个说法,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来,愿意再试一试吗?”类似以上这种亲切的话语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同时又能积极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使整个课堂显示出融洽和谐的氛围。在工作实践中使我体会到教师还有一种极具感染力、吸引力的隐形无声语言。那就是眼神、表情、手势等,“无声胜有声”地吸引着孩子。如:孩子把玩具扔在地上时,我轻轻地拍拍他的肩,指指地上的玩具,并摇摇头。孩子便会自觉地拾起玩具。又如:当孩子在教室喧哗不止时,我会稳稳地坐好,然后拍两下手吸引孩子的注意,让他们自觉安静。我觉得这“无声的语言”有时比“有声语言”有效得多。但表现时千万要自然大方,不要矫揉造作。只有出自真情,自然流露,符合自己的气质,才有效果。
总之,语言是一门富有魅力的艺术,数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思维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数学活动中的语言,通过语言来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使幼儿的思维更清晰、更敏捷、更有逻辑性。平时教师只有严格实施、严谨操作,不断提高数学语言的有效性、艺术性才能吸引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从数学活动中体验乐趣。
课题项目:本文研究成果归属于湖南省“十二五”201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教师语言能力构成与培养研究”(XJKO12CZXX104)
【作者单位: 衡阳幼儿师范学校 湖南】
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课时必备的语言修养有如下几点:
一、讲解提问时的语言必须简洁明确、前后有序,平和不专断
数学活动中,教师的讲解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明确,让幼儿一听就知道什么,怎么去做。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在教学《5的形成》这堂课时,A老师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她出示图片,上面画有四只小鸭,于是她绘声绘色地讲述4只小鸭的形态,再让孩子数,看有几只小鸭。接着,又出示另外一只小鸭,同样是一段“美的语言表述,最后才让孩子说出“又来了一只小鸭,4添上1是5。”这过程一共用了8分钟。另外一个B老师也是出示小鸭,她边出示边简单生动地讲:“今天天气真好,小鸭都来散步了,呷呷呷呷,摇摇摆摆的来了几只?哎,等等我,谁在叫?你看,又有几只小鸭来了。接着,B老师便开始启发幼儿说出“4添上1是5。”这过程只用了3分钟。课后效果证明B老师班的孩子学习兴趣浓,真正掌握5的形成。而A老师班的孩子则觉得故事好听,对5的形成一点都不理解。看来,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清楚活动目的,不要把计算课上成语言课。如果一句能讲清楚的事情,却非讲十句八句繁词琐句不可,定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目的。
因此,在数学活动课,教师语言表述要正确,要简洁明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提出的问题要前后有序,引导思路也应步步深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活动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前清晰、有序地设计提问。例如:在中班“学习10以内的数守恒大小”活动中,首先确定活动目标是使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等因素来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可以是这样设计提问的:“这里有什么,它们哪个多,哪个少?”当幼儿受物体大小,以及排列形式影响,不能正确比较时,教师再问:“你怎么会觉得这个多,那个少呢?”这时,幼儿往往会认为:“这个排的队伍长,所以这个多。”此时,教师应进一步设问:“我问的是哪个多,哪个少?而不是哪个队伍排得长。”经过这样的启发诱导,幼儿就能够排除干扰因素,理清思路。因为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有序且层层深入的提问设计对幼儿探索方向与思路,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很有好处。但要注意活动过程中不要说过多指导性语言,因为指导语言过多会降低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提问、讲解、说明的频次非常高,体现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但是作为教师,由于没有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机会和条件进行主动的语言发展,而是老问孩子问题,而且问的又是有预成答案的问题,希望幼儿顺着自己的思路回答,形成教师高控制、高约束,幼儿高服从、高依赖的教育模式。例如:在数学《美丽的序列》活动中,一幼儿在认真地用图形对皇冠进行有规律地装饰,教师发现他的装饰中没有规律,于是就立即介入,问:“你是按什么规律装饰的?”幼儿说不出来。教师紧接着又问:“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还是回答不出来。这位教师的做法操之过急,没有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对儿童主动参与、大胆否定、善于质疑的品质发展不利。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要平等谦和,既不专断,又不优柔,既有明确的指示性又能给幼儿灵活性,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究发现时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励启发性
大家知道: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启发性的语言:有助于开通幼儿的思路,帮助幼儿整理知识,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发幼儿,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观察、操作、思索活动。当然,教师的启发性的语言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引发幼儿思考,而不是代替幼儿想和做,要体现双向交流,方可呈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做而有思的氛围,从而促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新的发现、新的表现。而且一定让幼儿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处于显性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隐性的辅导地位,因此,教师不能以导演的角色出现在活动中,而要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巧妙对活动进行指导,这时教师的指导语言要有开放性,指向性明确,才能给幼儿以启发。下面有两个成功的案列
案例一:大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红红的生日》,从中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规律,提出本次学习的内容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列图案。
教师在活动中边说边演示课件,师:“今天是小朋友红红的生日,她可高兴了,一早就出去邀请朋友。还把自己的家布置得漂漂亮亮,瞧挂上新窗帘,看窗帘上有什么图案,它们按什么规律排列?”幼:“按照黄色、红色图案排列”师:“对了除了颜色的排列,还按照什么规律排列?”幼:“按照一个红、两个红、三个红的规律往下排”。师:“图案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增多,这是按数量递增的规律排序。”师:“瞧,还准备了一个魔法蛋糕,一起看看,蛋糕上的图案有哪些,按什么规律排列?一层层地看。”幼:“按照苹果、梨图案排列”。师:“这些图案数量上有什么变化?”幼:“第一层苹果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减少,梨的数量不变。”“第二层苹果、梨的数量在一次次减少”。师小结:“图案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减少的排列,这叫做按递减的规律排序。”师:“小动物们为红红准备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有帽子、裙子、枕头,花篮、杯子、小碗,但是这些礼物上的花边还没设计完,需要小朋友帮忙小动物设计,你们愿意吗?幼:“愿意!” 情况分析:教师在活动中设置“红红过生日”的情境,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幼儿更加形象直观的观察图案排列的规律。教师的语言生动、趣味性引导,幼儿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开始观察起图案的排列规律。当幼儿对于规律的观察描述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察觉其中暗藏着其它的排列规律时,教师采用了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对了除了颜色的排列,还按照什么规律排列?”,让幼儿更有目的性观察,引发幼儿思考,从中找寻其它的秘密,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在导入活动最后让小朋友帮忙小动物设计礼物的图案,教师综合使用了生动、趣味、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很自然地引出本次幼儿活动操作的任务,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幼儿讲解,而是应该启发幼儿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
案例二:大班数学活动:学习“7的组成”
教师设计“分水果”的游戏,要求幼儿从7片水果片中取出5片,提问:“怎样会取得快些?”幼儿常常是迅速数出5片水果片。于是教师又问:“7片水果片可以分成5片和几片?”幼儿回答:“5片和2片。”教师接着问:“是数5片快呢?还是数2片快呢?”幼儿通过操作,很快得“数2片快”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请幼儿从7片水果片中取出4片,有的幼儿数4片,有的幼儿数3片。“哪种方法更方便呢?”幼儿操作验证。,最后得出“数3片快些”的结论,原因是“数3片比数4片少1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7的组成”的形式得出结论:当要取出数量多时,就取出其组成数量少的那个数。
情况分析:在活动中间部分探索过程中,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使幼儿主动接受,乐于学习。不仅有利幼儿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习的迁移能力。因此,启发性的语言应具有以下作用:有助于开通幼儿的思路,使幼儿有可能做出多种回答;帮助幼儿整理知识,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发幼儿迅速作答,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观察、操作、思索活动。
三、活动过程中时,教师还要注意采用多种语言表达形式
数学活动中教师讲课既要充分利用有声语言,也要合理利用无声语言,才会相得益彰。比如评价活动这一个环节中,(它是数学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多通过有声语言评价时,这时教师语言首先应客观、公正,其次语言要生动丰富、机智,富有感染力,给予幼儿很大的鼓励,让他们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然,在评价幼儿的活动情况,既要表扬遵守活动规则、操作活动完成得好的孩子,也要对存在问题的孩子提出希望,因此,在这个时候的教师语言应客观、公正。因为不同的孩子有自己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更在能力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绝对不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对每个问题、每个幼儿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还要珍视幼儿每一次探索学习的微小成功,这种成功不仅仅是探索的结果,更包括整个学习的过程,对幼儿所做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努力进行评价,要公正地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幼儿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在这方面,笔者认为,有很多带感情色彩的用语就可以运用。如在鼓励孩子时可以说:“今天你的表现真出色,只是说得还不够全面,我请xx小朋友帮你补充,好吗?”“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若能换个说法,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来,愿意再试一试吗?”类似以上这种亲切的话语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同时又能积极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使整个课堂显示出融洽和谐的氛围。在工作实践中使我体会到教师还有一种极具感染力、吸引力的隐形无声语言。那就是眼神、表情、手势等,“无声胜有声”地吸引着孩子。如:孩子把玩具扔在地上时,我轻轻地拍拍他的肩,指指地上的玩具,并摇摇头。孩子便会自觉地拾起玩具。又如:当孩子在教室喧哗不止时,我会稳稳地坐好,然后拍两下手吸引孩子的注意,让他们自觉安静。我觉得这“无声的语言”有时比“有声语言”有效得多。但表现时千万要自然大方,不要矫揉造作。只有出自真情,自然流露,符合自己的气质,才有效果。
总之,语言是一门富有魅力的艺术,数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思维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数学活动中的语言,通过语言来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使幼儿的思维更清晰、更敏捷、更有逻辑性。平时教师只有严格实施、严谨操作,不断提高数学语言的有效性、艺术性才能吸引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从数学活动中体验乐趣。
课题项目:本文研究成果归属于湖南省“十二五”201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教师语言能力构成与培养研究”(XJKO12CZXX104)
【作者单位: 衡阳幼儿师范学校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