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小滋始终还是真诚地朝左努力着。注意,是左岸的左,不是左边的左,也不是左倾的左。
已知左岸指涉塞纳河左岸咖啡馆和酒巴里上个世纪那些活跃的思想和敏锐的艺术气息,在那里集结的左岸派因此成为中国小资们集体膜拜的偶像。左岸,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在烟与咖啡的热气,河水的倒影,火花四溅的谈锋之间,衣食基本无忧的知识分子消费精神生活,刺激彼此的灵感,提出一些个主张。来往左岸的人很多,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或者从咖啡馆回家的路上,酝酿出成名或不成名之作的可能比比皆是。左岸的精神感染力极大,各国小知和小资,去过巴黎的,必须到此一游,见者有份;没有去过的,可以神游,同时暗暗地在本地增加往星巴克去的次数,聊以安抚生活在别处的向往。
何小滋是小说《继续向左》的主人公,何小滋,何小资,作者的用意就是要说与小资有关的事。大体看来,这本书写的就是小资生活。何小滋的继续向左,以我的理解就是要将小资生活进行到底,上档次,上品味,从星巴克升华到左岸。把小资物质的一面降得低些再低些,将精神的层面升得高些再高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何小滋的小知色彩比小资色彩要更明显,因此决定了这一本书的份量。何小滋是一条线,穿出一串她的男男女女的故事。同旧情人,同新相识,同女友,同丈夫,同同事,以伞状叙述的结构进行。经常又是在伞端花开数朵,各表一枝。这样的结构使小说可以左顾右盼,使何小滋可以松驰地引领我们走进她的世界。“小资是张什么脸?小资女人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住着走着?在巴黎左岸的蒙巴拿斯还是上海静安寺张爱玲住过的那条弄堂?”何小滋问自己的问题,没有完全在书中得到解答,但是何小滋的存在,亦为小资女人的分类聊备一格。物质生活是宽松的,有些钱,不很多;有些闲,够用于思旧图新,谈婚外情;有些思想,够敏锐却不用深;有些悲喜,称不上大悲大喜。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何小滋不能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骨灰级小资——她是受了一个她以为在出身和精神上都高于自己的男人的启蒙后才往小资的路上出发的。等她自认为掌握了纳京高,并可以张口即谈西班牙电影时,何小滋的小资化任务算是基本完成了一部分。作者让我们看到,何小滋对于自己的农民出身始终敏感,所以时不时流露出小资化不彻底的烦恼。她的小资生活有一层“农转非”的底色,所以过得并不那么理直气壮。而这,正是我以为小说的精采之处。何小滋对骨灰级小资熟谙的名牌和作派几无所知,对于俗世生活的琐细情感纠葛仍然心心切切,即便是短暂的艳遇也弄得有些认真,在床上还要跟人讨论形而上的问题,正反应出何小滋可爱的,属于小知而不是小资的本质。何小滋所处的社会,同左岸之间的精神距离仍旧是很大的,她身边的人物三六九等,不断向她抛出现实的困惑,作为一个律师,她要解决这些现实的侵扰,她的知识份子的矜持及小资生活的纯粹便常常不能保证。
她的女友们,像何小滋女性生活观的延伸和举例,所以何小滋对她们的态度比较温情脉脉,在桃花、茉莉、水仙、月季等以花花朵朵为名的女友的身上,分担了何小滋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在现实生活中犹疑挣扎的不同样本。何小滋的一众花友,恰如水中涟漪不断,各自细碎地倒映出何小滋女性世界的一部分,同何小滋是同一战线的。作为对照,何小滋同男人的关系即为对立统一,不能做到她同女友间那样心有灵犀,呼吸与共。就这一条来看,何小滋还是个很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小资。有几个书中的小资男人,在她的生活里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几个男人,或如家境殷实有资本家爷爷的托尼,听爵士乐看西片,天生小资,成为何小滋的引路人;或如NORTH,是IT业加海归派,所以有条件和何小滋在宾馆里免费一夜风流,次日再在她面前演示一遍英文演讲,从肉与灵两方面满足了何小滋的虚荣心。表面上看来,何小滋的主要生活离不开男人,却是暖昧调情居多,短促的云雨之欢居多。而通过和这些男人的交往,何小滋看到的蝇蝇苟苟虚与委蛇何其多也。即便优秀如何小滋理想中小资男人榜样的NORTH,一个拿婚外情作消食点心,毫无情爱责任心的人,他在一夜情人何小滋面前意气风发的英文演讲在我看来就成了一次有意味的小资秀——使用在小资共识里比母语高一等的英文在非常男女关系对象面前作秀,充溢着根基可疑的沾沾自喜。
在向左的进程中,仍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何小滋不断自省,却由于对小资生活背面为种种漂亮理由掩饰着的精神虚弱并不能完全认清,她的精神世界也就始终清除不了凡常的一地鸡毛。于是,何小滋在更注重精神生活的小知和所谓讲究细节霸权主义(多指物质的细节)的小资之间摇摆着,一点都不彻底。而何小滋的不彻底,正是何小滋和现阶段大多数中国所谓小资的真实。
《继续向左》在欲望横流的当下出现,是有意义并且有价值的。它提醒我们在头绪繁杂的物质生活中,小知也罢小资也罢,只要不放弃那根理想主义的稻草,朝左岸的距离就会近一些更近一些。
已知左岸指涉塞纳河左岸咖啡馆和酒巴里上个世纪那些活跃的思想和敏锐的艺术气息,在那里集结的左岸派因此成为中国小资们集体膜拜的偶像。左岸,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在烟与咖啡的热气,河水的倒影,火花四溅的谈锋之间,衣食基本无忧的知识分子消费精神生活,刺激彼此的灵感,提出一些个主张。来往左岸的人很多,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或者从咖啡馆回家的路上,酝酿出成名或不成名之作的可能比比皆是。左岸的精神感染力极大,各国小知和小资,去过巴黎的,必须到此一游,见者有份;没有去过的,可以神游,同时暗暗地在本地增加往星巴克去的次数,聊以安抚生活在别处的向往。
何小滋是小说《继续向左》的主人公,何小滋,何小资,作者的用意就是要说与小资有关的事。大体看来,这本书写的就是小资生活。何小滋的继续向左,以我的理解就是要将小资生活进行到底,上档次,上品味,从星巴克升华到左岸。把小资物质的一面降得低些再低些,将精神的层面升得高些再高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何小滋的小知色彩比小资色彩要更明显,因此决定了这一本书的份量。何小滋是一条线,穿出一串她的男男女女的故事。同旧情人,同新相识,同女友,同丈夫,同同事,以伞状叙述的结构进行。经常又是在伞端花开数朵,各表一枝。这样的结构使小说可以左顾右盼,使何小滋可以松驰地引领我们走进她的世界。“小资是张什么脸?小资女人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住着走着?在巴黎左岸的蒙巴拿斯还是上海静安寺张爱玲住过的那条弄堂?”何小滋问自己的问题,没有完全在书中得到解答,但是何小滋的存在,亦为小资女人的分类聊备一格。物质生活是宽松的,有些钱,不很多;有些闲,够用于思旧图新,谈婚外情;有些思想,够敏锐却不用深;有些悲喜,称不上大悲大喜。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何小滋不能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骨灰级小资——她是受了一个她以为在出身和精神上都高于自己的男人的启蒙后才往小资的路上出发的。等她自认为掌握了纳京高,并可以张口即谈西班牙电影时,何小滋的小资化任务算是基本完成了一部分。作者让我们看到,何小滋对于自己的农民出身始终敏感,所以时不时流露出小资化不彻底的烦恼。她的小资生活有一层“农转非”的底色,所以过得并不那么理直气壮。而这,正是我以为小说的精采之处。何小滋对骨灰级小资熟谙的名牌和作派几无所知,对于俗世生活的琐细情感纠葛仍然心心切切,即便是短暂的艳遇也弄得有些认真,在床上还要跟人讨论形而上的问题,正反应出何小滋可爱的,属于小知而不是小资的本质。何小滋所处的社会,同左岸之间的精神距离仍旧是很大的,她身边的人物三六九等,不断向她抛出现实的困惑,作为一个律师,她要解决这些现实的侵扰,她的知识份子的矜持及小资生活的纯粹便常常不能保证。
她的女友们,像何小滋女性生活观的延伸和举例,所以何小滋对她们的态度比较温情脉脉,在桃花、茉莉、水仙、月季等以花花朵朵为名的女友的身上,分担了何小滋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在现实生活中犹疑挣扎的不同样本。何小滋的一众花友,恰如水中涟漪不断,各自细碎地倒映出何小滋女性世界的一部分,同何小滋是同一战线的。作为对照,何小滋同男人的关系即为对立统一,不能做到她同女友间那样心有灵犀,呼吸与共。就这一条来看,何小滋还是个很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小资。有几个书中的小资男人,在她的生活里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几个男人,或如家境殷实有资本家爷爷的托尼,听爵士乐看西片,天生小资,成为何小滋的引路人;或如NORTH,是IT业加海归派,所以有条件和何小滋在宾馆里免费一夜风流,次日再在她面前演示一遍英文演讲,从肉与灵两方面满足了何小滋的虚荣心。表面上看来,何小滋的主要生活离不开男人,却是暖昧调情居多,短促的云雨之欢居多。而通过和这些男人的交往,何小滋看到的蝇蝇苟苟虚与委蛇何其多也。即便优秀如何小滋理想中小资男人榜样的NORTH,一个拿婚外情作消食点心,毫无情爱责任心的人,他在一夜情人何小滋面前意气风发的英文演讲在我看来就成了一次有意味的小资秀——使用在小资共识里比母语高一等的英文在非常男女关系对象面前作秀,充溢着根基可疑的沾沾自喜。
在向左的进程中,仍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何小滋不断自省,却由于对小资生活背面为种种漂亮理由掩饰着的精神虚弱并不能完全认清,她的精神世界也就始终清除不了凡常的一地鸡毛。于是,何小滋在更注重精神生活的小知和所谓讲究细节霸权主义(多指物质的细节)的小资之间摇摆着,一点都不彻底。而何小滋的不彻底,正是何小滋和现阶段大多数中国所谓小资的真实。
《继续向左》在欲望横流的当下出现,是有意义并且有价值的。它提醒我们在头绪繁杂的物质生活中,小知也罢小资也罢,只要不放弃那根理想主义的稻草,朝左岸的距离就会近一些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