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带着地球上最后一批人,到达火星毕达哥拉斯峡谷的时候,是9点58分。
强烈的辐射在眼前苍凉的不毛之地激荡起令人目眩的幻光,猩红与土黄色相混合的物质颗粒宛如古老民族史诗里的巨龙在眼前升腾。我不禁扣紧了氧气罩。
“干得漂亮!”穿过刚刚经历生离死别而面如死灰的最后一批生还者,父亲走到我面前,隔着厚厚的宇航服摩挲着我的肩膀,金属在相撞间发出凄厉的惨叫。“快去山上的平台吧,还有32分钟。”透过面罩,他的声音增添了一抹悲壮的意味。32分钟,现代科技能将行星与地球相撞的时间精确到一微秒,却无法阻挡即将到来的这场劫难。我不禁怆然。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多日来这句诗总在不经意间回响在我耳畔。是惠特曼的吗?还是米沃什?抑或是博尔赫斯?我细细咀嚼这些沉淀在久远记忆角落里的名字,渴望想起他們的只言片语,而捡拾起的却是被海啸吞噬的母亲的身影和被骤降的气温定格的僵冷的家园。气喘吁吁地调高面罩里氧气的浓度,我一步一步攀行在陡峻的山脊上——我已失去了他们,如今又要失去地球。
平台上已是一片喧嚷嘈杂,机器的轰鸣、交谈的人声、闪烁的灯光,我突然感到一丝慰藉——这是生的气息、生的灵动,这是地球最鲜活的印记,它们证明着我的存在,尽管我并不因它们而存在。我们所有人,不分肤色、种族,罹受共同的灾难,有着共同的感受,因而心有灵犀。这时,一丛乱蓬蓬的白发映入我的眼帘,赫然入目的是一位清癯的老者,在肥大的保护服中愈显清瘦。老人本是不多见的,他们大多在浩劫面前将生还的机会让给了年轻人,更何况是这样镇静的、捧书蜷缩于一角的老人。好奇与疑惑间,我向他走去。
似乎感受到正被一道打量的目光扫视,他抬起头,炯然有神的黑眼珠仿佛有洞察人心的魔力。“年轻人,过来坐。”亲和的乡音温润我心,恍惚间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去爷爷家消夏,一个平易的声音也曾这般招呼我,随后便有清凉的冰镇梅子汤和片片新鲜的西瓜……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正渐渐找回弥合的碎片。我顿了顿,便径直坐在他的身旁。
“爷爷,您在看什么呀?”在父亲面前,我是能独当一面将人类带到火星的掌舵者,但此刻我只想做一个依偎在长辈身边的孩子。他合上书本,我凑上前去:“《逝物录》,沙朗斯基。”倏然间,刚刚在我心间升起的暖意顷刻烟消云散——逝物,逝物,我害怕逝去,害怕让逝物在心上一次又一次地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痕。“逝去让我们更好地思索存在。”他抚了抚我僵直的后背,便继续埋头于书本。
凝眸四顾周遭无边无垠的荒原,峡谷下逗留的人群如蝼蚁般微小。我想起了逝去的家人,我们曾聚在温暖的灯光下言笑晏晏;我想起了曾经铭刻在我脑海中的文学印迹,但在巨大的劫难引发的痛苦中,早已被冲刷得零落天涯。
什么是文明?曾经我以为文明是沉淀在我们脑沟里的远古迷思,是宇宙永动机最核心的部分——任最剧烈的转动也无法碎裂的齿轮。如今我却感到文明就是鲜活的存在,是走入沉沉黑夜的此在。
释然间,我感到痛苦的伤口逐渐愈合,尽管仍有痛楚,却不再那般撕心裂肺。我想起了巴赫,他在那绝妙的第56号康塔塔中将死亡称作“安眠的姊妹”;我想到了阿瓜卢萨,他在《遗忘通论》中深沉慨诉唯有逝去才能铭记存在,唯有记忆才能书写真实……
一阵尖利的警铃声划破长空,10点29分——还有一分钟地球也将成为逝去之物,但地球将在我的记忆里永存,地球文明也将在新的星球上,在一位位走出伤痛的地球人手中传承与延续。
“三,二,一。”我默念着,向它告别。一阵炫目的光瞬间照亮广阔的宇宙,那样悲壮,却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人类之光将在幽幽暗夜始终闪耀。
强烈的辐射在眼前苍凉的不毛之地激荡起令人目眩的幻光,猩红与土黄色相混合的物质颗粒宛如古老民族史诗里的巨龙在眼前升腾。我不禁扣紧了氧气罩。
“干得漂亮!”穿过刚刚经历生离死别而面如死灰的最后一批生还者,父亲走到我面前,隔着厚厚的宇航服摩挲着我的肩膀,金属在相撞间发出凄厉的惨叫。“快去山上的平台吧,还有32分钟。”透过面罩,他的声音增添了一抹悲壮的意味。32分钟,现代科技能将行星与地球相撞的时间精确到一微秒,却无法阻挡即将到来的这场劫难。我不禁怆然。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多日来这句诗总在不经意间回响在我耳畔。是惠特曼的吗?还是米沃什?抑或是博尔赫斯?我细细咀嚼这些沉淀在久远记忆角落里的名字,渴望想起他們的只言片语,而捡拾起的却是被海啸吞噬的母亲的身影和被骤降的气温定格的僵冷的家园。气喘吁吁地调高面罩里氧气的浓度,我一步一步攀行在陡峻的山脊上——我已失去了他们,如今又要失去地球。
平台上已是一片喧嚷嘈杂,机器的轰鸣、交谈的人声、闪烁的灯光,我突然感到一丝慰藉——这是生的气息、生的灵动,这是地球最鲜活的印记,它们证明着我的存在,尽管我并不因它们而存在。我们所有人,不分肤色、种族,罹受共同的灾难,有着共同的感受,因而心有灵犀。这时,一丛乱蓬蓬的白发映入我的眼帘,赫然入目的是一位清癯的老者,在肥大的保护服中愈显清瘦。老人本是不多见的,他们大多在浩劫面前将生还的机会让给了年轻人,更何况是这样镇静的、捧书蜷缩于一角的老人。好奇与疑惑间,我向他走去。
似乎感受到正被一道打量的目光扫视,他抬起头,炯然有神的黑眼珠仿佛有洞察人心的魔力。“年轻人,过来坐。”亲和的乡音温润我心,恍惚间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去爷爷家消夏,一个平易的声音也曾这般招呼我,随后便有清凉的冰镇梅子汤和片片新鲜的西瓜……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正渐渐找回弥合的碎片。我顿了顿,便径直坐在他的身旁。
“爷爷,您在看什么呀?”在父亲面前,我是能独当一面将人类带到火星的掌舵者,但此刻我只想做一个依偎在长辈身边的孩子。他合上书本,我凑上前去:“《逝物录》,沙朗斯基。”倏然间,刚刚在我心间升起的暖意顷刻烟消云散——逝物,逝物,我害怕逝去,害怕让逝物在心上一次又一次地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痕。“逝去让我们更好地思索存在。”他抚了抚我僵直的后背,便继续埋头于书本。
凝眸四顾周遭无边无垠的荒原,峡谷下逗留的人群如蝼蚁般微小。我想起了逝去的家人,我们曾聚在温暖的灯光下言笑晏晏;我想起了曾经铭刻在我脑海中的文学印迹,但在巨大的劫难引发的痛苦中,早已被冲刷得零落天涯。
什么是文明?曾经我以为文明是沉淀在我们脑沟里的远古迷思,是宇宙永动机最核心的部分——任最剧烈的转动也无法碎裂的齿轮。如今我却感到文明就是鲜活的存在,是走入沉沉黑夜的此在。
释然间,我感到痛苦的伤口逐渐愈合,尽管仍有痛楚,却不再那般撕心裂肺。我想起了巴赫,他在那绝妙的第56号康塔塔中将死亡称作“安眠的姊妹”;我想到了阿瓜卢萨,他在《遗忘通论》中深沉慨诉唯有逝去才能铭记存在,唯有记忆才能书写真实……
一阵尖利的警铃声划破长空,10点29分——还有一分钟地球也将成为逝去之物,但地球将在我的记忆里永存,地球文明也将在新的星球上,在一位位走出伤痛的地球人手中传承与延续。
“三,二,一。”我默念着,向它告别。一阵炫目的光瞬间照亮广阔的宇宙,那样悲壮,却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良夜”,人类之光将在幽幽暗夜始终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