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是如何压死本土服装品牌的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规模化生产相联系的是备货式生产方式,即提前两个季节备足货源。一旦发生偏差,只能展开产品大战、价格大战、促销大战、渠道大战,美其名曰“4P营销”。
  
  国产品牌的失败逻辑
  
  本土服装企业的崛起,在于学会了用机械化的流水生产方式加工服装。所谓“以机器代替人力”,包括以“性价比”的优势,代替传统的手工业者,代替上海裁缝。
  遗憾的是,本土企业没有适时转向营销及其品牌建设,而是转向规模化生产,谋求规模经济收益。
  与规模化生产相联系的是备货式生产方式:通常提前两个季节备足货源,也就是春季就要为秋冬季准备足够数量与品种的服装。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神仙,都很难预料未来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一旦发生偏差,只能展开产品大战、价格大战、促销大战、渠道大战,美其名曰“4P营销”。
  产品大战,包括盲目延伸产品品类。从男装延伸到女装,从休闲装延伸到运动装,从职业装延伸到专用装,从中装延伸到西装;渠道大战,包括争夺渠道、扩大零售门店的数量。
  由此造成的利润损失,以及现金流量的损失,只能通过进一步追加产销规模加以弥补。然而,产销规模一旦超过企业变品种、变款式、变花色的能力,存货就会急剧增加,以指数的方式急剧增加。围绕着存货风险的处理,又会引发厂商之间激烈的冲突。双方妥协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降价促销。
  至此,企业已经陷入困境,规模化扩张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只剩下最后一招,那就是从供应链上想办法,或降低面料成本,或降低加工成本,直至毁掉品牌为止。从上海服装、到广东服装、浙江服装、福建服装,短短的30年,国产品牌如过眼云烟,随风飘散。
  
  ZARA的极速供应链
  
  在大众市场上要想维持住一个品牌,必须提高产品的生产性。
  过去“产品的生产性”主要依靠规模。所谓“规模经济”,现在更多地需要依靠速度;所谓“速度经济”,也就是通过缩短周期,减少存货,降低成本,典型的代表就是西班牙的ZARA品牌。
  基本做法是:不断缩短服装设计与加工周期,形成快速供应链。以更小的批量、更短的周期,减小各环节的存货及其存货变现的风险,实现更低的成本或售价。
  难能可贵的是,ZARA把“缩短供货周期”作为各部门、各环节的共同的目标,并按照“整体通过速度”的要求,30年如一日,展开跨部门协同。
  ZARA 的理念是,控制价值链所有的环节和可能发生的变数,直到产品被顾客买走。
  ZARA经过30年持续的努力,实现快速供应能力;产品从设计到采购、生产、全球各地的服装店上架销售为15天,必要时可以加快速度到7天。配送速度是:24小时到达欧洲大部分门店,48小时到美国,72小时到上海和日本的门店。
  ZARA最终取得的成就是,2008年销售额为80亿欧元,平均售价85%,存货低于10%。
  在订单处理环节,目标是8小时内把所有订单分解完毕,绝不浪费1分钟。ZARA按照这个目标配置资源和人手,淡季配置800名员工处理订单,旺季增加到1200人。
  在印染和裁剪环节,目标是最大限度推迟印染和裁剪的时间,减免存货偏差。同时,一旦印染和裁剪完毕,以最快的速度加工成服装,减小存货变现风险。
  ZARA按照这个目标,在西班牙总共建立了20个生产基地,每个生产基地投资几十亿欧元。在每个生产基地中,都配置了高度自动化的印染中心和剪裁中心;每个印染中心和裁剪中心联系着周边500家从事缝纫制作业务的加工厂,形成方圆200英里的一体化生产基地。裁剪好的衣料,通过现代化的地下物流传送带,直接输送到缝纫工厂。
  在配送环节,ZARA建设了2座60万平方米的配送中心,实行24小时昼夜运行。运输卡车像地铁一样准时,货物上车,无论装满与否,按时启运。尽快把产成品送达门店、上架销售,减少停留、等待和转运的时间。
  为了确保各环节的顺畅,还设专人对各流程、各环节实时跟踪;追踪订单处理、物料采购、生产作业、外协加工、物流配送等作业流程,检查各环节同步作业情况和时间进度,直至货物抵达门店、上柜销售为止。
  在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的大众市场上,控制存货包括控制供应链各环节存货是关键。存货控制不住,就无法维持赢利增长的势头。
  以彩电业为例,一台彩电的成本为2000元,积压1年,成本就要增加到2500元,增加成本25%;1年后只能卖1500元,贬值25%,两项损失加在一起是1000元。
  控制存货的关键,就是缩短供货周期,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过去备货式生产方式,转向订单式生产方式。服装业受“时尚”或“过时”的影响很大,所谓“活纱、死布、烂服装”。缩短供货周期,舍此别无他途。
其他文献
你学过经销商的语言吗?  “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益无害,今天救了你们了吧!”  有的业务员总是很难和经销商沟通,最基本的原因是:你用的是厂家语言,而经销商是有自己的语言的。  他们的语言有三大特点:  1.自己的利益排在第一位。理解透这点,和经销商沟通起来就轻松多了。  2.近期利益优于远期利益。经销商工作难做,往往是因为你还没给他近期利益呢,却希望他去追求远期利益。  3.他的情况永远
期刊
步步高败退小家电让业内深思。这个神秘的消费电子产品大鳄,为什么能在消费电子行业风生水起,却在生活电器折戟沉沙?    浑水怎样才能摸到鱼?  对于步步高退出生活电器原因,其内部高层一方面声称“损失的确很大,但长痛不如短痛”,另一方面又说“退出的原因并不是外界所说的竞争激烈和经营亏损”。如此前后矛盾的说法,让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步步高全面退出生活电器,究竟是什么原因?传递了什么信号?    微波炉
期刊
全国30个办事处,4000名员工,上千个城市分布,别说仅靠这些培训师,再多的培训师也跑不过来。所以,重要的是,要让团队有自我培训的功能。    答不上来的问题    两年6个亿,3年10个亿,而今年保守预计增长60%——这家企业正在创造着行业里的神话。如果你是一个年轻时尚的女孩,如果你爱逛屈臣氏,说不定你最喜欢用的化妆品不是欧莱雅,不是SKⅡ,而是Tingirl。  郑婷有幸,在两年前跳槽到这家公
期刊
双汇应该有自己的道德观,有独立于法规之外的行为准则,而不是任由自己的行为贴近法规的底限。    背景:双汇“瘦肉精”事件    自央视3·15晚会上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顿时引起全国舆论的一片声讨。尽管双汇集团及时致歉,并承诺召回问题产品,但“事件”并未因此停息,而是愈演愈烈。  先是双汇董事长万隆约见部分“核心媒体”时解释说:“事件是上游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济源双汇的猪源是在流通环
期刊
“对号入座”营销系列之二    那么多品牌,这个诉求自己的独特卖点,那个排队兜售他的标准,还有人见缝插针地宣扬自己是某角度的第一品牌……消费者眼冒金星,让营销陷入僵局。    为何叫好不叫座     本系列文章在上期(本刊2011年4月刊)中提出,如果你的产品无法满足顾客的身份,或者与顾客的身份相抵触,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你的产品。因为,消费者对自己的身份更敏感,时刻顾及身份问题。这些具有满足身
期刊
“销售漏斗”,是大客户销售时普遍采用的一个销售工具。漏斗的顶部是有购买需求的潜在用户;上部是将本企业产品列入候选清单的潜在用户,成功率为25%;中部是将本企业产品列入优选清单的潜在用户(两个品牌中选一个),成功率为50%;漏斗的下部是基本上已经确定购买本企业产品,只是有些手续还没有落实的潜在用户,成功率为75%;漏斗的底部就是我们所期望的成交用户。  如此分类有几方面的好处:   方便计算销售人员
期刊
把人家赶走了,再把人家追回来,出尔反尔,背后一定有缘由    淘宝真是个“有意思”的公司。  遥想2年前,淘宝商城没有任何借口地对刚开始发展的B2C们痛下杀手——全部赶出淘宝商城(他们认为独立B2C是其竞争对手),使得我当时负责的汽车用品商城犹如断奶的孩子,一时间没了依靠,众多B2C当时对淘宝恨之入骨。  没想到,驱逐非但没有扼杀独立B2C,反而让他们修炼内功,断奶而极少有饿死,大部分日益红火。 
期刊
电子商务风起云涌,处于大争之世的年轻电商人如何成就功名霸业?  要么做对事;要么跟对人。  所谓凤凰择良木而栖,所以跟对人又属首要。  跟对人能让你少奋斗十年;  跟对人能让你快速成长;  跟对人能激发无穷能量;  跟对人能成就风云际会。  那么,怎么跟对人?   9月17日,金鼎人才网联合百读社特邀空间网CEO庄帅、珂兰钻石副总裁王雍、贝塔斯曼高级咨询顾问陈涛、北京握奇信安公司副总苗玉瑞等四位嘉
期刊
“不做采购,不知道销售有多蠢”系列之    FAB看似“入门级”,但越简单的技巧其实越难用。一旦用好了,杀伤力巨大。当年萧峰萧大侠在聚贤庄一套太祖长拳打得天下英雄俯首,就是这个理。一个简单的技巧能否发挥出巨大威力,关键取决于你对它的理解。假设一个顾客要买台投影仪,你会怎么给他推介产品?    方式1:功能介绍法  “你好,先生,我向你推荐一下这台投影仪,它重1.5公斤,银白色的外壳,灯泡设计使用寿
期刊
幼年时读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总被他“真命天子”的众多传说所吸引,举凡其跨海东征时,四海龙王前来觐见,以至于风浪大作,船身摇晃,李世民手书“免朝”二字放入水中,风浪即止;以及由判官跪迎游地府,目睹十殿阎罗的善恶与轮回;甚至后来其两名大将,尉迟恭、秦叔宝因护驾有功,成为日后门神;神话之多,令人目不暇给。  长大之后,重读唐史,发现所有的神话似乎都在阐述一个中心观念,即唐太宗为真命天子;也似乎在为唐太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