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一直在小学教学中绝对优势,一讲一听,一问一答,这种教学中的单一模式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讲解问答式的教学现状容易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如何扭转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是要实施主体性教学。如何真正认识主体性教学的重要性,如何运用主体性教学,这是本文所要探究的课题。
教师要充分认识主体性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动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真正的学习不是由教师传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这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简单地当做认知体,而是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唤醒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走出来,启发学生把自身当做认识的对象,引导他们积极思索,自主实践,学会学习,健康发展。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恰恰反映了主体性教学的主张。教师要做一个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就必须摆脱“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尝试主体性教学的方法。
主体性教学的着眼点在于教师通过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教学方式。主体性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立的,但从本质上是互补的,统一的。授受式教学的长处在于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主体性性教学的长处则在于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获取大量的直接经验,获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两种方式的有机统一,就会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又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实验能力。主体性教学是对传统的授受式教学的超越,它是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性活动,也符合现代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小学教师尤其要注重主体性教学,使学生从小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愉快的学习。小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角色扮演、多媒体课件等多样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授《草船借箭》时,可以播放《三国演义》当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立体的感受,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采用的合理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基础上,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共同体。如果教师能以一种平等的身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教学互动中,让学生自己参与“说”的互动,这样胜过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说是一种很强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表达主体理解认知的结果,也是一种对事物认识的陈述过程。说与听是共时的、互动的、相依的,具有突出的语言情境性,说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学生通过不断地锻炼,就能由不敢开口到敢于开口,由不善于说到善于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的跨越,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出公平合理的教学情境,提供给学生人人参与的机会。答问、交流评价、体会想象、复述讲演这些都是“说”,这些说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主体性教学的重要性,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从这两个方面来实施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积极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梅岭镇下河小学)
教师要充分认识主体性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动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真正的学习不是由教师传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这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简单地当做认知体,而是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唤醒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走出来,启发学生把自身当做认识的对象,引导他们积极思索,自主实践,学会学习,健康发展。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恰恰反映了主体性教学的主张。教师要做一个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就必须摆脱“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尝试主体性教学的方法。
主体性教学的着眼点在于教师通过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教学方式。主体性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立的,但从本质上是互补的,统一的。授受式教学的长处在于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主体性性教学的长处则在于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获取大量的直接经验,获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两种方式的有机统一,就会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又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实验能力。主体性教学是对传统的授受式教学的超越,它是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性活动,也符合现代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小学教师尤其要注重主体性教学,使学生从小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愉快的学习。小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角色扮演、多媒体课件等多样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授《草船借箭》时,可以播放《三国演义》当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立体的感受,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采用的合理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基础上,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共同体。如果教师能以一种平等的身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教学互动中,让学生自己参与“说”的互动,这样胜过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说是一种很强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表达主体理解认知的结果,也是一种对事物认识的陈述过程。说与听是共时的、互动的、相依的,具有突出的语言情境性,说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学生通过不断地锻炼,就能由不敢开口到敢于开口,由不善于说到善于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的跨越,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出公平合理的教学情境,提供给学生人人参与的机会。答问、交流评价、体会想象、复述讲演这些都是“说”,这些说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主体性教学的重要性,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从这两个方面来实施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积极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梅岭镇下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