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的空想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er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历史上一直为人类所接受和利用,虽然在其发展中的某一段时间里被人类所否定,但是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或精神,而且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或多或少地让人们产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乌托邦的空想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出发,探讨了它形成以来对社会的影响、对后世产生的意义,以及它的存在对人类是利还是弊。
  关键词:乌托邦 空想主义 影响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一 乌托邦的起源与发展
  乌托邦由英文Utopia释义而来,是空想主义的代言词,也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乌托邦用中文翻译过来解释,“乌”指的是没有,“托”指的是寄托,“邦”指的是国家。它整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个凭空出现的国家,或者一个人类不可能到达的国家。乌托邦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英国,在小说《乌托邦》中,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理想社会的动人景象。在这部作品中,人类都是平等的,财产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而私有制是不存在的。从此以后,一直潜伏在人类思维结构中的对未来的意识就有了一个专有的名词。中国古时候的文人便经常因排斥现实而构造出一幅乌托邦的美好形象,如诗人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桃花源记》便是我国的乌托邦,其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乌托邦的思想意识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促使人类对乌托邦产生美好向往。
  18至19世纪是乌托邦思想发展繁荣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理性已经开始确立并且逐步走向成熟,工业技术的大发展增强了人们通过理性改变社会、控制未来的信心。在理性的规划下,加上工业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发展,乌托邦激情空前高涨。人们相信未来世界有如乌托邦描述的那样,可以根据蓝图清晰地加以改造。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强化,乌托邦意识也不断地膨胀起来。19世纪三四十年代,乌托邦意识发展到巅峰,起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泛滥,人们开始对这一制度失望,从而想要创造一个新的制度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共产主义就是以乌托邦为原型而发展的,是带有人类理想性质的公平、公正的公有制制度。
  乌托邦意识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就在人们认为乌托邦快要变成现实以后,它却突然如同泡沫一般幻灭了。可以说,20世纪是乌托邦思想被推翻的世纪,在这个时期,乌托邦所具有的非理性的一面暴露无遗。乌托邦的空想主义破灭以后,人类开始从历史的角度正视理性,理性被看做人类获得拯救的唯一途径。在这一时期后期,乌托邦被彻底地抛弃。例如,前苏联在实施共产主义制度以后,以乌托邦意识为依托的共产主义日益暴露出其本身特有的缺陷,到最后影响到了整个国家正常的发展和建设,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远远落后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最后,前苏联因为共产主义的不可行性而引起一场自上而下的解体。乌托邦的共产主义意识顿时瓦解了。虽然乌托邦意识给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但它多多少少承载着不同时期人类的生存意义诉求,它具有的积极意义是不能磨灭的。
  进入21世纪,人们开始正视乌托邦的空想主义,开始承认乌托邦的空想主义实际上是人类头脑里不可或缺的一种意识。经过几百年的历史考验之后,乌托邦的空想主义不再被人们所盲目推崇或者盲目地排斥,而是以一种新的姿态来面对这个社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而人类又以头脑里的行为意识为主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所承受的生存压力也在不断地扩大,人们开始反驳理性是拯救人类的唯一途径的理论,开始对乌托邦意识进行深入研究,试图利用乌托邦意识在一定的时期内帮助人类更好地发展。
  二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
  1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是现实的麻醉剂
  乌托邦是空想主义的代名词,但是同时,它又可以理解为梦想,是对未来的向往,虽然有的时候过于虚幻,但是对于人类、社会某些时期而言,却是非常有用的。在乌托邦的城堡里,人人平等,互相关爱,没有任何的痛哭和悲伤存在,人类都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生存。在无法令人称心如意的社会现实面前,乌托邦的空想主义与现实相对立,是现实的麻醉剂。人类在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幸之后,会对未来产生寄托,会试图利用乌托邦意识摆脱现实社会下人类自身窘迫的生存状态。但是其特有的弊端对人类社会具有非常深刻的负面影响:过于泛滥的乌托邦思想会把人类置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之中。如果人类以乌托邦思想作为依托,完全不顾客观世界的发展,忽视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不愿意去努力、去奋斗,必然会导致很多负面行为,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假设把乌托邦的空想主义视为万能的神主,人类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就会因为有了乌托邦意识作为支撑,在心里总是抱有一丝的希望。直至到了最后,发现一切都是空想以后,乌托邦会像泡沫一样消失在空气中,那么这个打击将是非常巨大的。例如18、19世纪以乌托邦意识为依托并成长起来的共产主义制度中,财产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所有物品都被平均分配,而真正实行的时候,却不能做到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甚至人类的发展比之前还倒退了。
  2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是社会的反面映射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是社会的反面映射,不管是托马斯·莫尔著作《乌托邦》的时期,还是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的时代,社会不稳定因素都较为热烈,当时人民生活较为贫苦,社会生产力无法满足人类本身的需求。所以,我们从当时乌托邦空想主义的发展壮大可以看出当时的整个社会形态。18至19世纪是乌托邦繁荣鼎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制度,使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工人们的工资很低,几乎所有的资产都集中在资本家、大地主阶级的手里。所以,这一时期大众的需求,总的来说是得不到满足的。也就在这一时期,以乌托邦为依托的共产主义制度开始不断发展并且壮大起来,当共产主义成为大多数人的美好向往时,乌托邦空想主义映射人类社会反面思想的特点也一览无遗。   3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是人类内心常见的意识形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社会是随着意识的存在而发展起来的。意识决定着一个人的言行、习惯、喜好,等等。乌托邦是人类内心所具有的常见的意识形态,只是就个体而言,也分意识的多与寡。比如,一些人的乌托邦意识在他们的行为意识中占大多数,那么这一类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偏向于感性的人,爱幻想;而另外一些人的乌托邦意识显得较为淡薄,甚至并不相信乌托邦的意识,那么这一类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偏向于理性的人。拥有乌托邦空想主义意识并无好坏之分,重要的是把它摆在什么样的位置。
  三 乌托邦的空想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乌托邦,是一种空想主义意识,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乌托邦精神,即对现实的超越性。人类根据自身需求把自己的梦想定位到一定的高度,并通过现实中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达成目标。所以,它的出现对于后世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1 变虚幻为可能,推动社会前进
  乌托邦具有根本的虚幻性,因为它模糊了可能与现实存在的界限,把可能性等同于一种实在性,它疏远了人与社会的距离,因而必定导致幻灭。但是乌托邦精神的优势也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乌托邦都是对人类可能性的预示,没有这种预示的能力,人类历史上无数的可能性也许至今仍然得不到实现。没有预见未来的乌托邦展现的可能性,我们就会看到一个颓废的现实,就会发现不仅在个人甚至在整个社会文化里,人类可能性的自我实现都会窒息。没有乌托邦意识的人总是沉沦在现实之中,被现实所束缚,无法前进。没有任何可能性的生存无异于动物的苟延残喘,没有任何意义的生存无异于死亡。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虚幻虽然可能会幻灭,但它使人的存在中的非存在部分对人类来说不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具有可能的探索意义。21世纪,是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世纪,我们这里的感性,指的就是乌托邦意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前进离开不了乌托邦意识和理性思维意识,如果乌托邦的空想主义不是建立在拥有理性思维意识之上的话,必然导致其幻灭的结果,换一句话说,乌托邦空想主义如果是建立在理性思维意识之上,并且两者能够合理地搭配起来,那么定能形成人性奋发的催化剂。乌托邦虽然是虚幻性的,但正是这种虚幻性使得它向可能性趋近,从而促使人类为了这种可能性而不懈努力,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2 变颓废为激情,促使生活状态转良
  18至19世纪是乌托邦的繁荣鼎盛时期,而20世纪则是乌托邦构建人类社会美好蓝图但最终破灭的时期。进入21世纪,人类多多少少受到乌托邦空想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理性思维的束缚。随着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人类因为个性思维意识的不同,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所表现出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于思想中没有存在乌托邦精神的人们来说,遇到了困境或窘迫时期,因为理性思维的占据,容易对生活产生绝望的情绪。一些新新人类普遍存在颓废的心态,虚度人生,没有理想,甚至寄托于烟酒,堕落不堪。他们的心里没有未来,对未来更没有任何的向往和憧憬,这一部分的人并不占少数,恰恰是以群体的形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对于拥有乌托邦空想主义的人们来说,苦难和窘境最终会像云烟一样消散,未来必定会以美好的姿态呈现在众人的面前,生活和事业上的种种压力只是一时而已,这些不美好的烦心事将来必定会消失。所以他们总是以积极向上的激情心态生活,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认真生活,努力工作,努力尝试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并积极实践。由此可见,乌托邦的空想主义在人类具有反面情绪时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是十分有利的,它调动了人们所有的激情和正能量,引领人类勇敢拼搏并向美好的未来不断进发。
  3 提升自己,努力追寻在即的目标
  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的实践,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同时它又反作用于人的实践。总的来说,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言行举止。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是人类脑海里的心理活动之一,它对人类的向上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乌托邦精神实际上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人类,把自己的心理愿望构造起来,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条件,把乌托邦精神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努力地追寻在即的目标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努力实现自己愿望的过程中,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例如,文人需要乌托邦的精神为自己寻找灵感;商人需要乌托邦精神为自己定下信念和目标;而学生则需要它为自己拼搏理想而提供精神支撑。乌托邦意识对人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在人类所有的意识中是不可替代的。它具有唯一性,这一种唯一性使得人类正视乌托邦的空想主义,重视乌托邦意识,把其视作一种精神。一旦将人类理性的思维同乌托邦精神有效地结合起来,把乌托邦看做是个体一种充满希望的追逐心态,便能极大程度地提升个体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意义,催使人类向着理想、文明的社会进发。
  四 结语
  乌托邦是空想主义的代名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对它的狂热崇拜,也有对它的严重排斥。总之,对于21世纪的人类来说,正确认识乌托邦的空想主义,有效利用乌托邦意识和精神,必将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促进作用。但乌托邦空想主义必须与现实理性相结合,既不能把它抬得太高、视作万能的所在,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人类积极的一面,善用它,可以促使人类和整个社会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第12期。
  [2] 章言杰:《乌托邦的和谐社会及启示》,《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 秦绪娜、郭长玉:《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的乐生思想》,《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 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作者简介:陈宏霞,女,1970—,四川仁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语言文化,工作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米德尔马契》被大多数的评论家认为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牵涉的人物众多,塑造了超过150个或“扁平”或“圆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穿梭在各种复杂错综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对完整社会结构的一种生动展现。道德与宗教一直是贯穿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主线,小说《米德尔马契》也不例外。本文试从作家个人及小说《米德尔马契》入手,对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
期刊
摘要 象似性,或曰理据性,作为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年来灵活运用于各类语言艺术之中,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尤其是在诗歌译界,象似性的引用不仅有助于升华语言叙述的自然性,同时也使文字表达的真实感得以凸显。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以澳大利亚当代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的三首诗歌译作为例,从语音、形状、顺序等典型象似性原则的角度出发,旨在阐明象似性理论指导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和实用
期刊
摘要 尽管天各一方,处于不同时代,但是中国唐代诗人王维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在“自然”这一主题上却有着许多相似的见解。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两位诗人诗歌作品所呈现的生态意蕴,以期对当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有所启示。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王维 生态意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诗歌是最古老、最具文学特质的一种文学体裁。中、英两国都是诗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约翰·邓恩的《爱情的圣徒》(The Canonization)和本·琼生的《致西莉亚》(Song:To Celia)两首诗歌为文本,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应用,欣赏意象在表达相同爱情主题下的魅力。通过比较意象应用的差异发现:两首诗歌运用意象都精准到位,完美地为读者呈现了爱情的力量和爱情的美好,通过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及社会背景为读者欣赏邓恩和琼生的诗歌提供新的解读。  关键词:意象 约翰
期刊
摘要 文学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语言的有效运用。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的句法学和修辞学相关理论知识对英语文学作品——狄更斯的《双城记》第一章(范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句法学中句子的多样性、变异性以及修辞学中的排比句和修辞词语是英语文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研究和欣赏英语作品时,须对语言的动态性加以高度关注。  关键词:英语 文学作品 语言 动态 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王维山水诗中的“落花”不同于中国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它受到佛源禅典的淫染,具有异质性。在诗人“空观”的审美关照下,“落花”超越了自然“物”的形质,以花体禅,花已非花,成为“虚空花”,是王维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写照,同时透映出诗人在静与寂的艺术实境中,寻求空明本体,达到一种刹那永恒的人生体悟和审美境界。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 “落花” 虚空花 禅宗审美 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波德里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梳理波德里亚理论与麦克卢汉理论的关系。指出波德里亚理论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与麦克卢汉的理论联系起来的,并且在波德里亚理论本身的框架内延伸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而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媒介理论的代表之一。  关键词:波德里亚理论 麦克卢汉理论 媒介理论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让·波德里亚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学科定位,他总是徘徊在体系内与体系外之间,用林
期刊
摘要 在对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研究中,学界已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万千气象,但鲜有从印度佛学这一层面和背景着眼去揭示其内在的佛学意蕴。王国维顺向式继承了叔本华的佛教思想(主要是《奥义书》),其理论和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均闪烁着佛学的灵光。特别是《人间词话》中,“有我”“无我”的观点承袭了印度佛教中“小我”“大我”的表征和内涵,“天人合一”之论亦与印度佛教中的“梵我一如”相契合。不难看出,王国维
期刊
摘要 模糊性作为英语的一种重要属性,也是英美文学的重要美学元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美学与英美文学翻译的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中的模糊性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翻译技巧,使广大中文读者能够深入享受英美文学的模糊性之美。  关键词:美学 英美文学 模糊性 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模糊性是语言的重要的属性之一,它在每一语体中都得到了较为显著的体现。而性对于其他语体,
期刊
摘要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与其语言研究在来源上有很大的关联,如在修辞学方面,他从智者的修辞术中总结出比喻理论,从而创建了著名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在语法学方面,极其经典地表现了语法与逻辑之间的承递关系;在语义学方面,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逻辑学说,得益于其对语义的探索,因此,语言因素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 逻辑学说 渊源  中图分类号:B81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