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过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创新,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创新素质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49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过程。因此,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博爱之心,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
   一、树立新型学生观,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不能把学生简单当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更不能当成缺乏知识的客体,而他们应是知识构建者,拥有无穷的创造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因此,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现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就突出了这一点。例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其实质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照搬外国模式,不把书本当教条,不走俄国“首先夺取大城市”的道路,而是成功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如果没有创新意识、说不定现在的中国还在黑暗中摸索。比如:现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提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中国历史和尊重世界的个人伟大创造,“一国两制”是新生事物,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它的提出与实践正体现了创新精神与能力。试想,如果不敢打破常规,突破陈旧思维。那么在复杂的世界中国人还能如此从容吗?
   因此,在教学中应打破时空界限,政史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创新思维境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即从思维的出发点着眼,多角度、多层次充分利用种种思维条件而达到思维目标,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的气氛中掌握并运用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首先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知识网络进行归纳,奠定学生思维基础;其次根据已有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后进行发散思维辅导。例如:在学习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时,就可以运用创新。首先。让学生思考中国改革开放前出现问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其次运用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原理、思考政治与经济、生产力为与生产关系、实事求是原则、说明不尊重客观事实、急功近到实际与创新精神背道而驰:最后政史结合,回到现实,探这些历史史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什么借鉴作用。当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老师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要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二要多刺激新情景,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与创造力,让学生以知识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让新的思维火花绽放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三、教师导、学生学,教学理念体现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富有创新思维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与原理,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幻灯片,特别是多媒体运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生动情景中去体会读书的乐趣。教师课前要吃透教材与大纲,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体现创新理念。
   例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课《我国的基本制度》中《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节,在讲到我国当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时,我就运用了生产关系一是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即把生产关系比作鞋,生产力比作脚。脚大了,就要换鞋,这样才能适应,否则,大脚穿小鞋,或小脚穿大鞋,都是走不快,甚至跌倒:同样,当前我国之所以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象,就是因为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不平衡,我们既不能让小孩穿大鞋,也不能让大人削足适履,否则将寸步难行。因此,只有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才能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教师在广博的政治历史知识中去挖掘素材,不失时机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训练联想思维;训练灵感思维、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创新理念,通过知识去揭示、探索和认识未知事物。
   四、积极联系社会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思维空间,初中政治教师应当积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同时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此,初中政治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实施社会热点教学,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如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时事辩论、社会热点演讲、社会调查等相关活动,提高學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使得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例如,在“保护自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导入一些带有危险性的生活实例,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可以在课外组织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自我保护的能力得到训练,进而在深化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需要勇气,需要动力,创新者必须具备敢为真理献身的崇高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科学与社会进步、不懈努力。教育者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勇敢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任,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以适应知识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郭红芬.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22).
   [2]马树坤.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高考,2014,(12):117-118.
其他文献
片段训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片段训练的命题策略以及训练后的评价策略,既有训练目的又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的命题,可以
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激情才能更好地被调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打造趣味课堂引起重视。本文就打造趣味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进
文章讲述了基于磁阻效应的磁阻角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角度的相关计算方法以及磁阻角度传感器在井径测井仪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最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育事业中也开始被频繁地使用,其中就包括:合作学习法、情境创设法等,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最新教学方
【摘 要】数学素养是学生今后开展数学学习时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师生要共同针对数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知识、技能以及各项能力等付出努力。实现学生的发展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也是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出的全新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走出传统教学存在的误区,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育人工作质量上的突破。多样化小学数学教学,建立学生更加稳固的数学基础,锻炼学生数学素养,这样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就能够更好的发挥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采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研究,并且要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制定更加完善的互动体验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新教育形势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