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於每个人只有一次。对这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人应该怎样度过?是为一己之私,沉醉在物欲的世界里不知归路,还是碌碌无为,迷失在琐碎的日常生活里?是流传千古,用赤诚的热血书写壮丽的乐章,还是不为名利,以但求无私的心於奉献的旋律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人的一生,可以选择的路太多太多。在这无数的人生选择中,古往今来的人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这种种不同的答案,已然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色彩。在香港太平绅士李耀斌先生的人生色彩中,服务社区和真正做些实事的红色,始终佔据着主色调。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这样的色调,使李耀斌先生的人生充满了平实的快乐。而他的心灵,卻在一次次平实的快乐中,散发出超然脱俗的风采。
服务大埔之初入“乡事会”
出生於大埔西贡北黄竹洋村的李耀斌先生,是香港的原住民。那时的香港,远不及今日繁华。而西贡北作为当时香港的农村,仅靠手工作业,十分贫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甚至纷纷选择去外国谋生。
长於西贡北的李耀斌先生,小时候亦吃过不少苦。虽在家中排行第七,李耀斌先生卻並没有享受细心的呵护。相反,小小年纪的他,就担负起照顾弟妹饮食起居和接送上学的重任。读中学时,放学後,李耀斌先生还常常下地幹活,帮衬家里。中学毕业後,由於家庭条件不允许以及当时就业情况不理想,所以他只能在区内断断续续地做一些工作。
1976年,李耀斌先生在九龙合众汽车有限公司谋得了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李耀斌先生一幹就是二十多年。这其中,李耀斌先生像大多数香港人一样,辛苦工作,挣钱养家。日子一天天流淌着,李耀斌先生走出大埔,在市区渐渐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家庭,物质生活亦慢慢丰裕起来。
儘管搬离大埔,在繁华的市区生活,但李耀斌先生对生於斯、长於斯的大埔始终有着浓厚的感情。特别是看到家乡的一些落後面貌时,李耀斌先生的心中就会油然生出一种想法,希望自己能够为家乡做点事情,从而改变家乡落後的面貌。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李耀斌先生开始反思人生。反思中他感到,人的一生不应只是挣钱养家,而应有些其他更有意义的内容。
1987年,亦正是李耀斌先生做出以上反思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任村代表的父亲让他到乡事会帮忙做点事。相对於之前自己所做的事情,乡事会的工作让他拥有了更大的满足感。在这样的快乐和满足感中,李耀斌先生明确了人生的目标,那便是服务乡亲和同胞,为家乡做些实事。1988年4月1日,他正式成为大埔区西贡北约乡事委员会委员。
将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与改变家乡落後面貌的愿望融为一体,李耀斌先生的人生实现了质的飞跃。儘管初入乡事会,很多工作对李耀斌先生来讲都是陌生的,但是他非常注意学习,仔细观察前辈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就这样很快就能独立开展工作,而且越来越得心应手。於是,仅仅三年的时间,李耀斌先生就被推为乡事会的副主席。
服务大埔之排忧解难
当确立了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後,李耀斌先生便给足心机做好每一件事。无论处理服务工作中的任何问题,他都会以一种持平和客观的态度来分析解决,並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工作作风。这样的作风,让他的工作成绩成为别人眼中的“平步青云”。
在1993年,李耀斌先生获当年英殖民地政府颁授的“社会服务奖状”;1998年至2000年,李耀斌先生分别获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勲章,以及委任为大埔区议员,2004年,李耀斌先生又被特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
然而,对李耀斌先生而言,这些荣誉代表了政府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外,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特别是成为大埔区委任议员後,李耀斌先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较之从前,开展工作和处理难题时须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作为委任议员,李耀斌先生须要对整个大埔区负责。当只对本区负责的民选议员遇到角色或利益冲突而难以解决的难题时,他都乐意协助解决。
为老人服务是每个选区必做的工作,而建造养老院则是其中之一。在今年年初时,西贡北的一个地方就因为建造养老院的缘故,牵涉到了周围居民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強烈反对。民选议员实在难以解决,但是李耀斌先生这些政府委任议员卻能坚持理念。结果,难题最终得到了解决。“当然,村民对我们就有些不满。”讲到这里,李耀斌先生以玩笑的口吻说。
作为大埔区环境工程委员会主席,李耀斌先生亦为大埔区环境建设做过不少工作。以前香港环境卫生不够好的时候,李耀斌先生作为维持香港清洁的地区委员会成员,每个月都会到各区去检查清洁情况,发现有不乾净的地方,就立即着人处理掉。环境工程委员会不但要维护环境清洁,还要管理大埔区的工程建设。不论是兴建,还是修葺,都要经过环境工程委员会的讨论决定。
“现在的环境很好了,人们的卫生习惯已成自然了。”谈到目前大埔区的环境情况,李耀斌先生讚许有加。但讚许之餘,李耀斌先生对大埔区的污水排放系统亦提出一些建议。他认为,单靠化粪池来完成大埔区各村的污水排放,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专门的污水排放设施。对此,他建议政府应加快污水排放系统的建设工作,使村民早点结束污水排放带来的困扰。
服务大埔之安居乐业
关於未来的人生规划,李耀斌先生说他仍将重点放在服务大埔的工作上。从事社会工作近二十年,李耀斌先生早已认定了人生的快乐之本,那便是服务社会、服务大埔、服务他人。在这麽多年的服务工作中,李耀斌先生有着太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然而,他卻难以讲起哪一件具体的事情来,只是记得自己收穫了许多快乐。想来在他的心中,做出了什麽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真正做了有意义的实事。
在服务过程中,李耀斌先生有着自己的信念,那便是让大埔区的居民们能够安居乐业。在这种信念指导下,李耀斌先生和他人沟通,形成共识。事实上,安居乐业是社会服务工作的根本。不论是国家,还是各地政府,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国家富強,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水準各有差異,所以分歧和问题总会不断的出现,而协调的工作也就会随之不断。因此,李耀斌先生把“安居乐业”当成开展工作的信念的同时,也当成自己服务社会的理想。
眼见着大埔由昔日几万人口的乡镇,发展成为今日32万人口的社区,生於大埔,今又服务於大埔的李耀斌先生有着说不出的欣慰与自豪。在他眼中,大埔在大量外来人口入住且大家文化习俗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融合得如今日这般和谐,确是一件不易的事。这里面,少不了人们彼此之间的包容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为此,他特别介绍,大埔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全世界第九十个安全社区”的荣誉称号。这是香港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地区,不仅是大埔的光荣,更是香港和中国的光荣。
过去的成绩,是对开展未来工作的衡量与鼓励。和谐的社区,优美的环境,是须要人们去共同维护和保持的。对於这一点,李耀斌先生不论在个人荣誉,还是在大埔下一步的发展方面,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众所周知,大埔的绿化环境非常出色,並因此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儘管如此,李耀斌先生他们还是於最近在美丽的海滨公园组织了植树活动。
居民的安居乐业,需要人文的和谐、环境的清新,以及其他种种完善的配套设施。而且,要使居民长久地保持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李耀斌先生须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这些工作也许使他付出的比别人更多,但在“安居乐业”信念的指导下,李耀斌先生必将不断赢得他人的尊重,收穫真正的快乐。
人生境界之中文情怀
虽然只有中学毕业,且一直在香港工作,但李耀斌先生的普通话卻讲得流畅。只是,他本人倒表现得十分谦虚。
其实,李耀斌先生从未真正学习过普通话,今天之所以能够讲得这样流利,主要是因为儿时的一段“情缘”。说来确实令人意外,小时候的李耀斌先生,竟然特别喜欢听中国的红色歌曲。那时,中国正处在文革时期,很多当时的歌曲在香港颇为流行,李耀斌先生因此对国语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儘管在英殖民政府的统治下,这些歌曲不能公开唱听,但李耀斌先生还是经常“偷偷”地去听。
就在这种对中国红色歌曲情不自禁的热爱中,李耀斌先生学会了国语。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听听歌就学会了国语。但往更深一层细想,若不是有一种从骨子里散发的对祖国的热爱,李耀斌先生又怎会用心去听,並在感受革命文化的同时学会了国语?
基於对中乐的热爱,九十年代中期,李耀斌先生成为大埔区中乐团的会长。这个成立於1984年的乐团,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李耀斌先生亦一直担任会长至今。
“我不是不重视英文,但我相信,作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应运用好自己国家的语言。”在对两子一女的教育方面,李耀斌先生如是说。以前,香港许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英文教育,甚至忽视中文。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耀斌先生仍十分看重对孩子的国语教育。虽然,他把三个孩子在中学毕业後都送到英国留学,但他相信,学习並能运用中文,是做一个中国人的根本。
不但在中文运用方面,而且在服务精神传承方面,李耀斌先生都要求下一代能够做好。在他的理念中,光自己做好一个中国人尚不够,还须下一代发扬好中国文化並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创出一番事业,才无愧於祖国对他的信任。
从歌曲,到国语,到中文,到服务社区,说到底,李耀斌先生的中文情怀,不正是他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一个体现吗?相信,这种情怀将伴他一生。
人生境界之功成弗居
在多年服务社会的历程中,李耀斌先生虽屡获殊荣,但从未放在心上。他坦言,自己不会刻意去爭名夺利,有需要时就会去做,看到有成绩就心满意足了。至於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李耀斌先生相信总会有人看到。
对名利的不強求,体现了李耀斌先生为人处事的态度。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功成弗居”,意思是说有了成就卻不把功劳归於自己。对这一句,李耀斌先生颇为欣赏,並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想必2500年前,道家圣祖老子(名李耳)亦没想到自己的人生理念,在数千年後的名利都市中,竟然会被一位同姓後辈所尊崇。
“做人就是这样。”李耀斌先生淡淡地说。平时,李耀斌先生看了不少书,从书中汲取不同的文化气息,从而不断深化人生的内涵,老子的《道德经》便是其中之一。为亲身感受老子的文化,去年10月,李耀斌先生还专门到老子的家乡遊览。同时,还被委聘为“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名誉会长。
当然,不但到老子的家乡,李耀斌先生还带着孩子到内地的其他地方遊览。而孩子们去内地遊玩後,发现自己所看到的与之前所听到的很不一样,开了眼界的同时深化了对祖国的认识。带着孩子去认识祖国,在香港青少年普遍对祖国认识不深的情况下,李耀斌先生这样做除自己对下一代的要求外,应有着更深的意义。
在忙於社会服务工作的同时,李耀斌先生其实还有生意要打理。但他还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服务大埔的工作上,至於公司的业务,只得多半放在一边。“没办法。”李耀斌先生这样说,並笑言自己的车子损耗太快了,平均每天都有100多公里的路程。不过,李耀斌先生的服务工作卻甚得父母、太太及朋友的支持。为此,李耀斌先生感慨地说:“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说李耀斌先生的为人如梅之高洁,一点也不浮夸。而李耀斌先生本人,亦对毛主席《咏梅》词中透出的意境,讚赏有加,並即兴吟诵: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是啊!待到大埔更加美好时,待到社会更加和谐时,李耀斌先生亦在丛中笑。
人的一生,可以选择的路太多太多。在这无数的人生选择中,古往今来的人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这种种不同的答案,已然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色彩。在香港太平绅士李耀斌先生的人生色彩中,服务社区和真正做些实事的红色,始终佔据着主色调。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这样的色调,使李耀斌先生的人生充满了平实的快乐。而他的心灵,卻在一次次平实的快乐中,散发出超然脱俗的风采。
服务大埔之初入“乡事会”
出生於大埔西贡北黄竹洋村的李耀斌先生,是香港的原住民。那时的香港,远不及今日繁华。而西贡北作为当时香港的农村,仅靠手工作业,十分贫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甚至纷纷选择去外国谋生。
长於西贡北的李耀斌先生,小时候亦吃过不少苦。虽在家中排行第七,李耀斌先生卻並没有享受细心的呵护。相反,小小年纪的他,就担负起照顾弟妹饮食起居和接送上学的重任。读中学时,放学後,李耀斌先生还常常下地幹活,帮衬家里。中学毕业後,由於家庭条件不允许以及当时就业情况不理想,所以他只能在区内断断续续地做一些工作。
1976年,李耀斌先生在九龙合众汽车有限公司谋得了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李耀斌先生一幹就是二十多年。这其中,李耀斌先生像大多数香港人一样,辛苦工作,挣钱养家。日子一天天流淌着,李耀斌先生走出大埔,在市区渐渐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家庭,物质生活亦慢慢丰裕起来。
儘管搬离大埔,在繁华的市区生活,但李耀斌先生对生於斯、长於斯的大埔始终有着浓厚的感情。特别是看到家乡的一些落後面貌时,李耀斌先生的心中就会油然生出一种想法,希望自己能够为家乡做点事情,从而改变家乡落後的面貌。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李耀斌先生开始反思人生。反思中他感到,人的一生不应只是挣钱养家,而应有些其他更有意义的内容。
1987年,亦正是李耀斌先生做出以上反思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任村代表的父亲让他到乡事会帮忙做点事。相对於之前自己所做的事情,乡事会的工作让他拥有了更大的满足感。在这样的快乐和满足感中,李耀斌先生明确了人生的目标,那便是服务乡亲和同胞,为家乡做些实事。1988年4月1日,他正式成为大埔区西贡北约乡事委员会委员。
将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与改变家乡落後面貌的愿望融为一体,李耀斌先生的人生实现了质的飞跃。儘管初入乡事会,很多工作对李耀斌先生来讲都是陌生的,但是他非常注意学习,仔细观察前辈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就这样很快就能独立开展工作,而且越来越得心应手。於是,仅仅三年的时间,李耀斌先生就被推为乡事会的副主席。
服务大埔之排忧解难
当确立了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後,李耀斌先生便给足心机做好每一件事。无论处理服务工作中的任何问题,他都会以一种持平和客观的态度来分析解决,並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工作作风。这样的作风,让他的工作成绩成为别人眼中的“平步青云”。
在1993年,李耀斌先生获当年英殖民地政府颁授的“社会服务奖状”;1998年至2000年,李耀斌先生分别获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勲章,以及委任为大埔区议员,2004年,李耀斌先生又被特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
然而,对李耀斌先生而言,这些荣誉代表了政府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外,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特别是成为大埔区委任议员後,李耀斌先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较之从前,开展工作和处理难题时须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作为委任议员,李耀斌先生须要对整个大埔区负责。当只对本区负责的民选议员遇到角色或利益冲突而难以解决的难题时,他都乐意协助解决。
为老人服务是每个选区必做的工作,而建造养老院则是其中之一。在今年年初时,西贡北的一个地方就因为建造养老院的缘故,牵涉到了周围居民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強烈反对。民选议员实在难以解决,但是李耀斌先生这些政府委任议员卻能坚持理念。结果,难题最终得到了解决。“当然,村民对我们就有些不满。”讲到这里,李耀斌先生以玩笑的口吻说。
作为大埔区环境工程委员会主席,李耀斌先生亦为大埔区环境建设做过不少工作。以前香港环境卫生不够好的时候,李耀斌先生作为维持香港清洁的地区委员会成员,每个月都会到各区去检查清洁情况,发现有不乾净的地方,就立即着人处理掉。环境工程委员会不但要维护环境清洁,还要管理大埔区的工程建设。不论是兴建,还是修葺,都要经过环境工程委员会的讨论决定。
“现在的环境很好了,人们的卫生习惯已成自然了。”谈到目前大埔区的环境情况,李耀斌先生讚许有加。但讚许之餘,李耀斌先生对大埔区的污水排放系统亦提出一些建议。他认为,单靠化粪池来完成大埔区各村的污水排放,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专门的污水排放设施。对此,他建议政府应加快污水排放系统的建设工作,使村民早点结束污水排放带来的困扰。
服务大埔之安居乐业
关於未来的人生规划,李耀斌先生说他仍将重点放在服务大埔的工作上。从事社会工作近二十年,李耀斌先生早已认定了人生的快乐之本,那便是服务社会、服务大埔、服务他人。在这麽多年的服务工作中,李耀斌先生有着太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然而,他卻难以讲起哪一件具体的事情来,只是记得自己收穫了许多快乐。想来在他的心中,做出了什麽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真正做了有意义的实事。
在服务过程中,李耀斌先生有着自己的信念,那便是让大埔区的居民们能够安居乐业。在这种信念指导下,李耀斌先生和他人沟通,形成共识。事实上,安居乐业是社会服务工作的根本。不论是国家,还是各地政府,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国家富強,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水準各有差異,所以分歧和问题总会不断的出现,而协调的工作也就会随之不断。因此,李耀斌先生把“安居乐业”当成开展工作的信念的同时,也当成自己服务社会的理想。
眼见着大埔由昔日几万人口的乡镇,发展成为今日32万人口的社区,生於大埔,今又服务於大埔的李耀斌先生有着说不出的欣慰与自豪。在他眼中,大埔在大量外来人口入住且大家文化习俗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融合得如今日这般和谐,确是一件不易的事。这里面,少不了人们彼此之间的包容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为此,他特别介绍,大埔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全世界第九十个安全社区”的荣誉称号。这是香港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地区,不仅是大埔的光荣,更是香港和中国的光荣。
过去的成绩,是对开展未来工作的衡量与鼓励。和谐的社区,优美的环境,是须要人们去共同维护和保持的。对於这一点,李耀斌先生不论在个人荣誉,还是在大埔下一步的发展方面,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众所周知,大埔的绿化环境非常出色,並因此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儘管如此,李耀斌先生他们还是於最近在美丽的海滨公园组织了植树活动。
居民的安居乐业,需要人文的和谐、环境的清新,以及其他种种完善的配套设施。而且,要使居民长久地保持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李耀斌先生须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这些工作也许使他付出的比别人更多,但在“安居乐业”信念的指导下,李耀斌先生必将不断赢得他人的尊重,收穫真正的快乐。
人生境界之中文情怀
虽然只有中学毕业,且一直在香港工作,但李耀斌先生的普通话卻讲得流畅。只是,他本人倒表现得十分谦虚。
其实,李耀斌先生从未真正学习过普通话,今天之所以能够讲得这样流利,主要是因为儿时的一段“情缘”。说来确实令人意外,小时候的李耀斌先生,竟然特别喜欢听中国的红色歌曲。那时,中国正处在文革时期,很多当时的歌曲在香港颇为流行,李耀斌先生因此对国语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儘管在英殖民政府的统治下,这些歌曲不能公开唱听,但李耀斌先生还是经常“偷偷”地去听。
就在这种对中国红色歌曲情不自禁的热爱中,李耀斌先生学会了国语。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听听歌就学会了国语。但往更深一层细想,若不是有一种从骨子里散发的对祖国的热爱,李耀斌先生又怎会用心去听,並在感受革命文化的同时学会了国语?
基於对中乐的热爱,九十年代中期,李耀斌先生成为大埔区中乐团的会长。这个成立於1984年的乐团,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李耀斌先生亦一直担任会长至今。
“我不是不重视英文,但我相信,作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应运用好自己国家的语言。”在对两子一女的教育方面,李耀斌先生如是说。以前,香港许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英文教育,甚至忽视中文。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耀斌先生仍十分看重对孩子的国语教育。虽然,他把三个孩子在中学毕业後都送到英国留学,但他相信,学习並能运用中文,是做一个中国人的根本。
不但在中文运用方面,而且在服务精神传承方面,李耀斌先生都要求下一代能够做好。在他的理念中,光自己做好一个中国人尚不够,还须下一代发扬好中国文化並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创出一番事业,才无愧於祖国对他的信任。
从歌曲,到国语,到中文,到服务社区,说到底,李耀斌先生的中文情怀,不正是他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一个体现吗?相信,这种情怀将伴他一生。
人生境界之功成弗居
在多年服务社会的历程中,李耀斌先生虽屡获殊荣,但从未放在心上。他坦言,自己不会刻意去爭名夺利,有需要时就会去做,看到有成绩就心满意足了。至於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李耀斌先生相信总会有人看到。
对名利的不強求,体现了李耀斌先生为人处事的态度。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功成弗居”,意思是说有了成就卻不把功劳归於自己。对这一句,李耀斌先生颇为欣赏,並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想必2500年前,道家圣祖老子(名李耳)亦没想到自己的人生理念,在数千年後的名利都市中,竟然会被一位同姓後辈所尊崇。
“做人就是这样。”李耀斌先生淡淡地说。平时,李耀斌先生看了不少书,从书中汲取不同的文化气息,从而不断深化人生的内涵,老子的《道德经》便是其中之一。为亲身感受老子的文化,去年10月,李耀斌先生还专门到老子的家乡遊览。同时,还被委聘为“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名誉会长。
当然,不但到老子的家乡,李耀斌先生还带着孩子到内地的其他地方遊览。而孩子们去内地遊玩後,发现自己所看到的与之前所听到的很不一样,开了眼界的同时深化了对祖国的认识。带着孩子去认识祖国,在香港青少年普遍对祖国认识不深的情况下,李耀斌先生这样做除自己对下一代的要求外,应有着更深的意义。
在忙於社会服务工作的同时,李耀斌先生其实还有生意要打理。但他还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服务大埔的工作上,至於公司的业务,只得多半放在一边。“没办法。”李耀斌先生这样说,並笑言自己的车子损耗太快了,平均每天都有100多公里的路程。不过,李耀斌先生的服务工作卻甚得父母、太太及朋友的支持。为此,李耀斌先生感慨地说:“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说李耀斌先生的为人如梅之高洁,一点也不浮夸。而李耀斌先生本人,亦对毛主席《咏梅》词中透出的意境,讚赏有加,並即兴吟诵: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是啊!待到大埔更加美好时,待到社会更加和谐时,李耀斌先生亦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