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构建灵活多样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因此,在历史课堂中采取探究式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问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活动教学 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089-01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课程理念逐步的形成,新的课程目标已经建立,这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等等。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推动或制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奉行以知识传授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形式,轻视或否认主体活动给予学生发展带来的真正价值。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把探究式教学引人历史课堂教学中,必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致使教师和学生死气沉沉,课堂教学完全是灌与被灌的关系,一堂课下来师生双方的感受是完全一样的——累。使鲜活的历史、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都变的沉闷和窒息。而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活动主体的开发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分析探讨问题等,这就更能体现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培养这种学习方式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学生的作用就成为教学的关键,要求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从而培养活动主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并不是否定教师活动的重要性,教师是探究式教学的主体之一。由于探究式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具有开放性,在学习内容上具有探究性,在结果上具有多样性等特点,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较好地完成教学,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有渊博广泛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认识、分析和评价能力。这些都充分说明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利用一切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探究式教学就能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使素质教育得到深化。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其目的是在探究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学生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个性和能力去探究问题并获得情感体验。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从而自主地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并形成一种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要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就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探究式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学生对自己所未知的历史领域进行“亲历和再现”,是一种带有发现和创新性质的学习,并不是超越学生自身素质进行一些重大历史科学领域的探索,而是结合实际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学生的认识获得深化和发展。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在交往中师生各自所处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效果如何,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把具有独立价值的人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历史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依据就是教材,也就是课本,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了,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处于冲突和对立状态,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学习历史就是“穷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应该与现实紧密结合,选择好问题的切入点,如战争问题、国际关系问题、体育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并与现实结合比较密切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体现历史教育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选取一些为学生所关注的内容,将丰富多彩、变幻多端的现实生活纳入活动教学之中,强调历史教育回归生活。因为历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类,关注人和人类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所在。可见历史课堂教学如果不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生气和时代感,学生也就失去学习兴趣和动机,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总之,历史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真正价值意义在于尊重人,重视活动主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再现历史学科的教育魅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服务。
关键词:活动教学 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089-01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课程理念逐步的形成,新的课程目标已经建立,这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等等。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推动或制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奉行以知识传授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形式,轻视或否认主体活动给予学生发展带来的真正价值。改变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把探究式教学引人历史课堂教学中,必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致使教师和学生死气沉沉,课堂教学完全是灌与被灌的关系,一堂课下来师生双方的感受是完全一样的——累。使鲜活的历史、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都变的沉闷和窒息。而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活动主体的开发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分析探讨问题等,这就更能体现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培养这种学习方式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学生的作用就成为教学的关键,要求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从而培养活动主体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并不是否定教师活动的重要性,教师是探究式教学的主体之一。由于探究式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具有开放性,在学习内容上具有探究性,在结果上具有多样性等特点,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较好地完成教学,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有渊博广泛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认识、分析和评价能力。这些都充分说明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利用一切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探究式教学就能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使素质教育得到深化。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其目的是在探究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学生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个性和能力去探究问题并获得情感体验。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从而自主地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并形成一种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要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就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探究式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学生对自己所未知的历史领域进行“亲历和再现”,是一种带有发现和创新性质的学习,并不是超越学生自身素质进行一些重大历史科学领域的探索,而是结合实际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学生的认识获得深化和发展。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在交往中师生各自所处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效果如何,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把具有独立价值的人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历史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依据就是教材,也就是课本,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了,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处于冲突和对立状态,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学习历史就是“穷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应该与现实紧密结合,选择好问题的切入点,如战争问题、国际关系问题、体育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并与现实结合比较密切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体现历史教育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选取一些为学生所关注的内容,将丰富多彩、变幻多端的现实生活纳入活动教学之中,强调历史教育回归生活。因为历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类,关注人和人类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所在。可见历史课堂教学如果不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生气和时代感,学生也就失去学习兴趣和动机,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总之,历史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真正价值意义在于尊重人,重视活动主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再现历史学科的教育魅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服务。